美章網 資料文庫 生態適應的親生態價值取向范文

生態適應的親生態價值取向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生態適應的親生態價值取向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生態適應的親生態價值取向

摘要:

壯族在長期的社會生產和生活實踐過程中,積累了大量具有民族特色的生態知識,創造并積淀了豐富的人與自然環境和諧相處的民族生態文化。本文從物質、精神和制度方面剖析了壯族地區生態環境與人們相互作用所形成文化中的親生態價值取向,這些觀念對當今生態文明建設具有現實意義。

關鍵詞:

壯族;生態適應;親生態價值

壯族人口眾多,主要分布在廣西,云南,廣東和貴州等省,而其中以廣西和云南文山為壯族人口主要聚居地。聚居地地形以山地和丘陵為主,境內河流眾多,有著獨特的喀斯特地貌。長期以來,壯族人們在與大自然不斷的實踐過程中形成了尊重自然、保護環境的物質技術手段、制度措施、生產生活方式、思想觀念和價值體系。本文擬從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三個方面,對壯族生態適應過程中的形成的生態文化中親生態價值取向進行探討,從而為現代社會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借鑒。

一、壯族生態文化中物質層面上的親生態價值取向

人類生存的基礎是物質資料的生產,而其它的社會實踐也都是以此為核心展開。由于不同的地區生態環境的變化,當地居民的生產方式也會隨之改變,形成與之適應的文化模式。壯族地區的文化屬于傳統的農耕文明,其核心文化是以“那”為標志的稻作文化[1]。稻作文化是壯族生態文化中物質層面的標志。在長期的勞動過程中,壯族先民摸索出了一套與當地的自然生態相適應的生產方式,即稻作農業。壯族人們利用當地的坡地和山地開發出梯田,壯語中水田的讀音是“那”,因此壯族很多地區的地名大多帶有“那”的讀音,比如“那坡”是指山坡上的田,“那們”指圓形的田,所以“那”的地名都和田地有關,依據不用的田地形狀,取不同的地名,說明在古代,稻田在壯族人心中重要地位[2]。稻田不僅能為壯族人們提供基本的糧食供應,而且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保持水土和植被,這體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此外,壯族的稻田區別于其他地區,如:他們的稻田泡種時間不是根據時節或者精準的日子,而是根據某樹木發芽的時候,這種是經過幾十代甚至是上千年的經驗累積;壯族的種田是犁三遍,耕三遍使土壤疏松而且可以消滅田里的害蟲,利于日后稻子的生長,這種精耕細作的方式是稻作文明的重要標志,也體現了壯族人們依靠自然、利用自然的生存狀態。

二、壯族生態文化中精神層面上的親生態價值取向

精神層面上的壯族生態文化可以從壯族人們的宗教信仰和自然崇拜中探究。壯族沒有全民族統一的宗教,壯族人的宗教信仰經歷了由自然崇拜到多神信仰的過程。以麼文化和竜文化為代表的宗教信仰和崇拜思想中蘊涵了壯族先民的生態觀?!包N”在壯語中的含義是吟誦經詩,麼教是壯族的本土宗教,所崇拜的是布洛陀神[2]。麼教文化承認自然界萬物享有與人類相似的權利和價值,把自然萬物視為關愛的對象,主張節約用度,合理開發利用自然資源的和諧生態倫理追求,它可以喚起民眾的生態意識,使人們在實踐行動中,承認自然的價值,遵守生態道德,不過度開發自然資源,以仁愛之心善待萬物,從而使整個社會成員保護生態的自覺性得到提升。壯族詞匯“竜”是森林、樹林、山林的意思,壯族人們祭祀以樹的形式存在的神,竜文化在很多壯族地區盛行。有樹神的竜叫做竜奢,竜奢分為祖宗神樹、太陽神樹和寨神樹,它們分別代表祖先神、自然神和社會神,說明壯族的人們對祖先神靈和自然的敬畏。竜文化有許多教條禮儀形式,例如,用茅草編成繩子,纏繞大樹,表示這棵樹為神樹,也就是竜樹。人們既不能砍伐這顆樹也不能放污物在樹的旁邊,甚至不能撿樹上掉下來的樹枝,哪怕是樹葉也不行。這些規定,體現了壯族人們對山林的敬畏,也說明壯族先民很早就已經意識到保護山林,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三、壯族生態文化中制度層面上的親生態價值取向

制度層面上的壯族生態文化可以從壯族人們生活中的共同遵循的鄉規民約和風俗習慣中探究。通過研究這些鄉規民約,我們可以對壯族生態文化在制度層面上的親生態價值。1)鄉約制度壯族鄉約制度最為典型的是龍脊十三寨壯族聚居區,該地區的鄉約條款歷史悠久,發展成熟。以《龍脊地方禁約碑稿》為例[3]:“———禁地方各賣管業,柴薪數年禁長成林,賣主不得任意盜伐,如有不遵任憑地方鄉老頭甲送究?!胤街链好υ苑N之際,各戶不許放牛、羊、雞、鴨踩食田禾,如有遺失等情,各將田蔸賠苗,如有不遵,任憑送究?!边@條碑文規定,禁止濫砍濫伐,禁止牲畜家禽破壞農作物,這一條文保護了農林作物的正常生長。

2)水、林保護制度稻作文化為主的壯族,有著豐富的水文化,他們認為無論是江河湖海還是池塘小溪,凡是水聚積的地方都有神靈居住。在壯族地區,飲水大多來自溪水,水源脆弱,易受外界環境的污染。因此,生活中有許多關于水的禁忌:嚴禁在水源及周圍大小便,洗菜洗衣服,洗手洗腳,丟垃圾,嚴禁牲口在水源飲水,破壞水源環境等。在重大節日,還會在水源邊舉行祭祀活動,祈求平安富足。這些舉措都是為了防止水源受到污染,保障村民的飲水健康。對于灌溉用水,同樣有一些規章制度:共同修建,統一維護,合理用水等。對于樹木山林的崇拜,自然在制度上的規定也會更加嚴加:嚴禁對奉為神樹的樹林砍伐,需要嚴加保護,每年的春秋兩季還需要定期舉行祭祀儀式。壯族人民在長期的生產生活實踐中已經意識到保護山林和水源對自身生存的意義,自發形成多種制度來約束民眾的行為,這對自然生態環境和資源的科學保護和合理利用起到一定作用。總結壯族人們在適應生態環境中所形成的遵循自然規律、因地制宜的生產模式,體現著壯族文化的親生態價值取向。在以生態文明建設為依據的今天,有著重要的借鑒和指導作用。

參考文獻:

[1]戴光祿,何正廷.壯族文化概覽?導論[J].2005

[2]黃桂秋.壯族民間麼教與布洛陀文化[J].廣西民族研究,2003,(3):73-82.

[3]符廣華.壯族鄉約制度功能研究:以龍脊十三寨為例[J].廣西民族研究,2005,(1):103-115.

作者:李貞 單位:西南林業大學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日躁夜夜躁狠狠躁超碰97| 涂了媚药的玉势| 国产无套乱子伦精彩是白视频| caoporm在线| 成在人线AV无码免费高潮喷水| 亚洲av午夜国产精品无码中文字| 波多野结衣导航| 全彩口工彩漫画无遮漫画| 进击的巨人第五季樱花免费版|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无码av| 99久久免费只有精品国产| 少妇高潮喷水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久久久久久久人妻无码中文字幕爆| 杨乃武与小白菜港版在线| 亚洲欧美色图小说| 相泽南亚洲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国产v片成人影院在线观看| 黄色软件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宅男在线观看| 99久久免费国产精精品| 女人张开腿让男人插| 中文字幕专区高清在线观看| 日本按摩xxxxx高清| 亚1州区2区三区4区产品| 欧美激情视频网| 人妻影音先锋啪啪av资源| 精品人妻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 JZZIJZZIJ日本成熟少妇|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久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96| 欧洲mv日韩mv国产| 亚洲六月丁香婷婷综合| 欧美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偷天宝鉴在线观看国语| 精产国品一二三产区M553| 午夜福利AV无码一区二区| 老师你的兔子好软水好多的车视频 |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高清| 激情内射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a在线观看播放| 精品不卡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