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傳統文化與大學生價值取向調適范文

傳統文化與大學生價值取向調適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傳統文化與大學生價值取向調適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傳統文化與大學生價值取向調適

一、見素抱樸,效萬物為師以治身

“治身”思想是老莊道家教化觀的另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道家從自然樸素的人性論出發,認為人的本性就是“素”、“樸”這種未加工的原初狀態,提出要“見素抱樸”。老子看透了圣智、仁義、巧利的偽善,進一步提出返璞歸真就要“絕圣棄智”,強調“大道廢,有仁義;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2](十八章)。莊子在《馬蹄》篇中也主張仁義禮樂“圣人之過也”,應予以摒棄。實際上,老莊在這里就是告訴人們要滅掉頭腦中的現成觀念,不迷信任何權威,取消一切羈絆和束縛,從而使自己專注于向自然萬物請教,這樣才能返回本真、重塑自然本性。所以,自然本身成為老莊道德認知的對象,人應從認識自然中崇尚道德認識。當然,在老莊的視野中,人本身也是自然的一部分,是謂“天地與我并生,萬物與我為一”。道家反對一切違背自然之道,老子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在老莊道家看來,天地萬物與人類自身擁有共同的物質基礎和內在規律,那就是“道”。因此,作為自然法則的“天道”、作為社會法則的“地道”與作為思維法則的“人道”是合一的。基于此,對于如何“治身”,道家提出了“效萬物為師”的德化方法。“效萬物為師”強調效法萬物,以物言教、以物為師。道家常常借用“天地萬物運作從不為己”來預示人的清心寡欲、柔弱不爭的品性,蘊含著從大自然的事物或自然規律中體悟為人處世之道的可貴思想。老子說:“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明顯地展現了道家的理想人格。所謂要“后其身”“外其身”,就是告訴人們應具謙退精神,效法天地“不自生”的品德,才能成就理想人生。進一步,老子借用水的特性來比喻“上德”者的人格,“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水是纖柔的,且停留在卑下之地,善利萬物而不與相爭,最完美的人格應似水一樣兼具這種行為與心態。做別人不愿做的事,去別人不愿去之地,堅忍負重才能“上善若水”、順勢而為。不僅如此,道家“復歸于嬰兒”的思想更加形象地刻畫出治身的效果———回復到嬰兒的狀態,持靜守柔而又內斂含藏,是謂“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為天下溪,常德不離,復歸于嬰兒”。與儒家以人際關系為背景強調仁義孝悌的倫理價值不同,老莊道家是以自然的人性為背景而強調率性適性的生活。道家肯定生命中的自然性,主張揚棄一切違背人性常然的教化和行為。老莊對于仁義的抨擊,可以說把住了當時的時代脈絡[4]。所以,見素抱樸、效法萬物的教化方法是值得借鑒的。它不但使教育形式生動貼切,而且使教育材料豐富多彩。運用這種教化方法,可隨時隨地從周圍萬事萬物中領悟道德新知,得到道德啟示與教益,達到消解社會紛爭而獲得幸福安寧的“治身”教化的目的。就一定程度而言,作為一種帝王南面之術的《老子》《莊子》不可避免地帶有階級和認識局限性,但是道家治道與治身思想把人的生命置于廣大的天地中去找尋意義,連接身心與自然,對于拓寬人的思想視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卻有著積極意義。尤其是在信息爆炸的時代,面對當代大學生網民價值取向沖突的現實,回溯傳統理性價值以善后人,不失為一種可選模式。

二、道家教化觀對大學生價值取向調適的啟示

(一)依道施教,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重在“導”而不在“堵”價值取向既是習得的過程,也是生成的過程,對大學生網民的價值調適,思想政治教育扮演著大學生與網絡之間的中介與橋梁作用。《老子》五千言,通篇貫穿一個“道”字,道就是規律、法則。莊子繼承老子的核心思想,繼續教給我們如何正確認識道、認識規律。這啟發我們要順應規律,提升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科學化水平。通觀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現狀,存在對于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整體認知水平不高、解決深層次問題的能力不強、教育方法和手段滯后、教育管理者處于強勢地位等問題。面對各種復雜的網絡事件,簡單地依靠刪帖、鎖定IP、關停論壇等方式進行堵控,效果往往適得其反。鑒于目前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中呈現的時空分離、管教分離,必須健全網上輿論引導機制以及信息搜集和反饋機制,變單兵作戰為深層聯動,更好地發揮思想政治教育的協調、導引功能。同時教育管理者要改變傳統的師者強勢形象,努力與大學生構建一種平等的交往話語方式,學會尊重學生,做真朋友。

(二)返璞歸真,重建網絡公共空間道德應注重道德情感緊密貼近現實的博客、QQ以及各種論壇伴隨著寬松的政策和多元文化等因素影響,形成了各種社區性的公共空間。在諸如此類的公共平臺上,大學生網民的活動歷經自娛自樂、工具理性等階段后,走向了公共空間發展方向。面對虛擬的網絡社區,大學生們愿意在網上表達和傾訴對學術、生活以及社會熱點問題的看法和評價,展示他們所認同的公平與正義。而各種看法的推出,會引起關注;各種建議的面世,會有人呼應,且很少關注這些信息是否有悖于法律和道德的關切。這恰恰是大學生網民價值取向沖突的一個重要原因,重建網絡公共空間,形成公共輿論的正能量勢在必行。老莊道家肯定道德情感的重要意義,老子從“道法自然”的角度強調人的自然情感,老莊認為道德善惡標準源自人的內心,相對于善行,道家更看重善心。道家提醒我們“與自己要安,與別人要化,與自然要樂,與大道要游”[5],這種樸素的自然人性論觀點契合了當代大學生網民的德育教育強調主體內在的知、情、意與外顯的道德實踐相統一的觀念。因此,借鑒老莊道家思想,注重內心道德情感,培養大學生網民在公共空間里“不止于現象,更要深入到背后本質”的思維習慣。

(三)以“不救救人”,凝聚價值取向共識的同時尊重差異性目前,大學生現代性的成長與經濟市場化、政治民主化以及社會個體化的不斷實證緊密相關。作為社會共同體,彼此之間又存在相互需要與肯定的利益交織,這就要求發揮現代社會的系統整合機制以調和國家治理與個人功利的關系,從而在交往中達成社會價值取向共識。但是,目前價值教育體系中過于強化共識而忽略差異。注重培養大學生作為道德規范承擔者的思維邏輯無形中抹殺了大學生的個體差異,造成大學生價值取向教育趨同化。而面對網絡中魚龍混雜的現狀,大學生網民往往顯得無所適從。與儒家強調“執兩用中”,從個體差異出發塑造中道人格不同,道家強調通過因材施教保持和發展個體差異性的以不救救人的教化原則。所謂“物之不齊,物之情也”,道家認為人的個體尺度具有天然的差異性,以此,大學生網民的價值整合需要統合共性與個性。只有建立一種從強制型向互惠型轉變的價值教育方式,才能使效率與公平、自由與公正等價值相統一,才能充分發揮大學生網民的主體意識,培養大學生網民的獨立人格。

(四)逍遙游世,回歸價值理性以抵御第二生存空間誘惑網絡被譽為人類的第二生存空間,隨著手機上網功能的提升,大學生網絡生存的時空限制進一步減少。網絡本身的特點迎合了大學生追求功利的動機,大學生崇尚自由民主的價值觀念在以平等、開放、互動以及無權威性著稱的網絡文化中得以詮釋。在網絡中,大學生網民很快學會了純粹從效果最大化的角度考慮而不拘一格地參與到信息、文化的傳播中。隨著網絡生態的變異,尤其是受眾中心論的確立,信息生產者更多考慮的是經濟價值而忽略倫理價值。在經濟利益的驅動下,大量的垃圾信息污染網絡生態環境。各種虛假信息造成信息泛濫;為了達到自己需要的目的而不擇手段,漠視人的情感和精神價值的行為充斥網絡。而大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的不成熟等特性,決定了不諳世事的大學生網民很容易迷失于網絡,不可避免地會成為網絡生態變異的犧牲品。道家提倡逍遙游世,強調從整個自然、整個宇宙的規模來體認人的生存與活動,絕圣棄智,體味天地大道與大美,超脫利與害,不計較得與失,從而把人的精神境界提升到一個更高的層次。要注重增強大學生網民的理性認識能力和判斷能力,回歸價值理性。

作者:任鵬 周素勤 單位:東南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 重慶三峽學院 馬克思主義學院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噜噜| 亚洲综合久久综合激情久久| 黄色大片视频网站| 大肉大捧一进一出好爽APP| 丰满少妇被猛烈进入高清播放| 桃子视频在线观看高清免费视频| 亚洲美女大bbbbbbbbb| 精品国产第一国产综合精品 | 久久电影网午夜鲁丝片免费| 欧美日韩一本大道香蕉欧美| 人禽伦免费交视频播放| 纯肉高H啪动漫|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手机在线观看| 国产你懂的视频| 国产精品国色综合久久| 99久久人妻无码精品系列蜜桃 | 尤物视频193.com| 丰满多毛的陰户视频| 日韩免费一级片| 亚洲av无码不卡在线播放| 欧美日韩电影网| 亚洲精品欧美综合四区| 直接观看黄网站免费视频| 后入内射欧美99二区视频| 草莓视频网站下载| 国产婷婷色一区二区三区深爱网| poren黑人| 国产精品手机视频一区二区| 91精品国产色综合久久| 在线视频免费国产成人| jizz国产视频| 小sao货求辱骂| 一边摸边吃奶边做爽动态| 无人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久久国产精品无码网站| 日韩高清免费观看|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 欧美人妻aⅴ中文字幕| 亚洲成a人v欧美综合天堂麻豆| 污视频在线网站| 亚洲自偷自偷在线制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