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古代文學女性形象悲劇的成因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導致女主人公悲劇命運的主觀原因
除了以上所說的客觀原因外,我認為古代女性自身的因素也是導致她們悲劇命運的一個誘因。在《衛風•氓》中,開篇就寫道“氓之蚩蚩,抱布貿絲”,“蚩蚩者,敦厚之貌”②而“匪來貿絲,來即我謀”可見男子抱布貿絲以求與我謀,這就與其蚩蚩狀有些不吻合,由此得之男子本性并非老實敦厚。而女主人公很快就對于一個陌生人心生愛意,并主動定下婚期,以現代人的眼光來看,女主人公太單純,對愛情太沖動。而《孔雀東南飛》中,劉蘭芝自己感嘆道:“十七為君婦,心中常悲苦。君既為府吏,守節情不移。賤妾留空房,相見常日稀。”可見劉蘭芝對不能與焦長聚感到心中不滿,內心開始反抗。
而阿母對府吏說的話“何乃太區區!此婦無禮節,舉動自專由。”可以看出劉蘭芝有自由意識,這使劉蘭芝與婆婆心中有著深重封建宗法思想和倫理道德觀念,能夠懷著“三從四德,夫為妻綱”意識的理想媳婦是格格不入的,這也是導致劉蘭芝被遣的原因之一。而在《杜十娘怒沉百寶箱》中,杜十娘太過聰明了,俗話說得好“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可見女主人公的悲劇命運是由客觀原因和主觀原因共同釀造的。
二、對當代的啟迪
第一,作為當代女性,我們應該有獨立的經濟來源,經濟獨立是我們女性在婚姻中與男性平等的根本保障。
第二,封建傳統觀念中重男輕女,男尊女卑等思想仍在我國部分農村存在,因此應提高對農村教育的財政支出,普及大眾教育,讓農村及部分城市中重男輕女的觀念得到轉變。
第三,古代封建禮教具有法的性質,禮法并重、禮法合一,法律規定了男女雙方在婚姻上的不平等。因此在當今社會,應不斷完善和規范相關法律來保障女性的權益,實現其政治獨立。
第四,作為當代女性,要學會自尊和自愛,不要全部依附于男性而失去了自我,這是我們人格獨立的基礎。
第五,我們應該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打破固有審美模式,全方位去判斷一個男性。除此之外,還應該擴大和完善我們的幸福觀,跨越對男性的依附感,除了愛情還要珍惜親情,友情。雖然當代女性沒有古代女性那么多束縛,在慶幸自己活在現代的女性也應該重視導致女性悲劇的自身因素,實現自己的經濟獨立、思想獨立、人格獨立,這樣才能防止踏入女性悲劇命運的漩渦中,無法自拔。
作者:唐一丹單位:西華師范大學文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