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淺析白先勇小說中的尋父悲劇范文

淺析白先勇小說中的尋父悲劇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淺析白先勇小說中的尋父悲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淺析白先勇小說中的尋父悲劇

《孽子》書中的人物失去了家庭,失去了伊甸園,在樂園之外流浪,淪落為娼。但他們并不放棄,為了要重新建立自己的家園,他們找父親,找自己……。小說中的青春鳥們因為“缺失”而在努力地、執著地尋找他們那份“缺失了的東西”。

關鍵字:尋父、悲劇、追逐、失落

提及臺灣文學,很多大陸讀者首先會想到白先勇。誠然,在某種意義上說白先勇的小說創作正代表了六十到七十年代臺灣小說創作的最高成就。而與此同時,大陸在那個時代卻經歷著文化思想界最暗無天日的晦暗浩劫。當然,現在我將目光聚焦到白先勇先生上,并非因為其文學創作在那個時代因所處政治局勢的不同而凸顯出的價值和意義,實則是因為其在思索人性情感本身和社會存在命題上,有其在中國現當代文學史上獨特的視角和意義。而這種視角和意義也是在建構中國現當代文學經典價值尺度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的參照對象。另外,盡管其小說創作尤以短篇小說稱奇,還被譽為"當代中國短篇小說家中的奇才"、"當代中國極有才氣與成就的短篇小說家",但其磨礪十年創作,實則結晶創作生涯所思所感的長篇力作《孽子》,在一定程度上更顯現了白先勇先生的人生思索深度、文學創作功底和文學家的悲憫情懷。本文以閱讀文本為基礎,僅就白先勇先生長篇小說《孽子》中的尋父意識進行個人分析。

一、美好的夢—理想的悲劇

臺灣作家白先勇先生的《孽子》發表于1977-1981年,是一篇以同性戀為題材的長篇小說,全書共分為四章,依次是:“放逐”、“在我們的王國里”、“安樂鄉”、“那些青春鳥的行旅”。小說描寫了上個世紀六十年代生活在臺北的一群為家庭所棄、為社會所遺的“孽子”。白先勇先生以悲天憫人的情懷和筆觸,為我們刻畫了一群無家可歸的青春少年,他們的喜怒哀樂,他們的前塵往事,以及他們的人生際遇;雖然他們是社會的棄兒,但他們同樣有血有肉,有情有義,有著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有著對人性的真誠追求。他們雖然失掉了家庭的歡樂,但是并不氣餒;他們迷惘,彷徨,甚至墮落、淪喪,可是心底始終有著追求的方向;正如遠景版《孽子》的封面題記所說:“這是一篇‘孽子’們失掉樂園后,尋找救贖、重建家園、狂熱的追求自我與愛的史詩。”

小說的中有這樣的介紹:唐征西元帥薛丁山之子薛剛,由于看不慣皇太子的胡作非為,失手將他打死。這就闖下了彌天大禍。皇上聞報,龍顏大怒,下令將薛家滿門抄斬。只有薛剛一人在程咬金的幫助下逃離在外。全家三百余口尸體被埋在一個墳包中,為了不讓后人去遷墳和祭祀,鑄造了一口巨大的鐵鍋將墳包封蓋起來,叫做“鐵丘墳”。于是薛剛從此被扣上禍及父母親人的罪魁禍首的罪名。“孽”字是引伸體,意為罪惡。這種罪惡,這種孽如何成的悲劇。

1、阿青父子

龍江街二十八巷的最里街是阿青的家,這是一個名副其實的貧民窟,“就如同中國地圖上靠近西伯利亞邊陲黑龍江那塊不毛之地一樣”是臺北市荒漠的邊疆地區,這里骯臟、混亂、貧窮、落后,然而卻還可以為阿青提供一個避難所,只是貧困和生活的不幸最終迫使阿青被放逐。阿青的父親和母親是一對典型的老夫少妻,夫妻結合后生育了阿青和弟娃一對兄弟,這原本是一個幸福的家庭,但不幸運的是他們的家貧困落后,處在社會最底層;因此充斥在家中的是辛辣嗆鼻的霉味,渾濁不堪的污泥,以及痛入骨髓的無可奈何。母親正是因為忍受不了這樣無休止的勞累和痛苦拋家而去。“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面對殘酷的現實阿青的母親選擇的拋棄他們,這對于要強的阿青的父親來說不僅是從此家庭少了一位妻子,更是對他自尊的傷害:阿青的父親是一個軍人,曾經立下軍功,對于軍人而言最重要的便是服從,妻子的離去讓這個家只剩唇齒相依的三個男人,父親日益消沉他把一生的希望全部寄托在兩個兒子身上,但愿兒子能撐起這個家庭,并能光耀明媚,自己老后過上兒孫繞膝的晚年生活。然而命運再次戲弄的這個苦命的家庭------弟娃的死這是一種致命的打擊,生命中最重要最難以割舍的部分卻突然消失不見了,父親的僅存的一點生活的希望也夭折了,他只有把對自己的人生所有希望全部寄托在大兒子李青身上,中國古代長子為大,他擔負起了整個家庭的榮辱興衰,阿青自己也說:“父親是希望我以后向他那樣,能當上兵”,“他一心希望,我畢業的時候,報送鳳山陸軍軍官學校,繼承他的志愿。”如果李青按照父親的意愿走剩下的人生道路將會是一家其樂融融的景象,這是任何一個人的夢想,但是阿青只是一個18歲的孩子,只是叛逆之時,面對貧困的家庭、母親的出走、父親的消沉、弟娃的死,如同給傷口撒上大把大把的鹽,并反復揉搓,痛苦已然成為深淵,美好的理想成了他的負擔,精神上的死亡阿青已無力反抗,所以他只有采取肉體上的放縱,似乎只有如此,只有將自己的身體完全拋棄才能得到一點點的松弛,哀莫大于心死,生活中已經沒有樂趣和理想可言,又在乎什么軀體呢,于是他走上了一條與傳統倫理道德完全不和的道路,也因此遭到了父親的放逐。小說的開頭寫到:“父親拿著從前在大陸上當團長的自衛槍,滿頭白發根根倒豎,一雙血絲滿布的眼睛在射著怒火,他的聲音悲憤、顫抖、嘎啞的喊到:畜生、畜生!。”這聲“畜生”是一個父親心死的呼喊,是自己的設定的理想破滅后的感傷,是對兒子恨鐵不成鋼的最后的哀嚎,是無法與命運抗爭,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的絕望。

2、龍子父子

中國社會是一個宗法制的社會,家庭在社會中的作用非常巨大,父親處于家庭的中心位置,不單是親情的代表,還是正統道德的體現者和實施者,他在維護道德的正統性和權威性的過程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而,當兒子們嚴重地觸犯了正統規范時,“大義滅親”的父親們對他們的待遇是冷漠的。同時一直在中國社會占主導地位的儒家道德觀念,極其重視家庭血緣的維系和對后代的繁殖,從其一直流傳至今的儒家名言“不孝有三,無后為大”和現實中所表現出來的種種事實,都可以讓我們看到這種觀念在中國人的心目中有著多么根深蒂固的地位。先撇開這種生育觀,在儒家的經典《周易•序卦》中云“有天地,然后有萬物,有萬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婦;有夫婦,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有所錯”。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在儒家看來,一切事物都是有序而生的,只有男女之愛才被儒家視為正常的兩性關系。根據這樣的觀念出發。龍子與阿鳳之間的愛情,盡管被視為傳奇,但在其父親看來這是“大義不到”、“有辱家門”的,尤其對于這個等級森嚴,德高望重的王家而言:龍子的父親王尚德“不比正常人,他對國家有過功勛,位高權重,死后舉行的是國葬,。作為他的兒子王夔龍有軍政家庭背景和良好的家庭教育背景:“是個大官的兒子,又是獨生子,人長得有體面,家世顯赫,大學畢業在一家外國公司做事,本來預備要出國的。”前提可謂一片光明,前程似錦。在中國崇拜人丁興旺的社會里,王夔龍成為這個大家庭的獨生子,使王家的命根子,在集萬千寵愛于一身的同時,也身系整個家族的興衰榮辱,他是王家未來的希望,是王夔龍一輩子的寶貝,王夔龍疼愛兒子,器重兒子,“望子成龍”的思想首先就從其名字里面可以顯示出來。王尚德作為高官,但愿兒子能長大成人,不僅成為自己生命的延續,更要成為新一代權力的對代表,對國家有功,對社會有用,能得到當權者的器重,能得到社會人士的認可,從而使得王家一代一代的興盛下去,經久不衰甚至最后能掌握真個臺灣當局的形式,他希望用權力、金錢這兩樣東西來衡量自己的兒子是否有無出息;而作為父親,他是一個正常的人,正常的男人,是整個王家的寄托,是王家的長輩,他更大的愿望便是看到自己唯一的兒子不讓自己失望,在光耀門楣的同時,能兒孫繞膝,安享晚年。但是王家不幸,出了一個“妖孽”。龍子沒有按照父親的意愿過完人生,違背了父輩的期望,恰恰相反他選擇的背道而馳:他沒有按照傳統的世俗觀念作出自己的人生選擇,他追尋的是“精神之愛,天生的敏感和性格中的憂郁氣質,讓他對野性和純潔十分向往,這就好像是性格互補一樣。阿鳳狂放不羈的心靈和幾乎狂癡的行為正是龍子心中的理想人格。他的愛情帶著不被世人認可的枷鎖(至少那個時代同性戀是沒有得到認可的),他甚至在松江路底租了一間公寓悄悄筑起了小窩巢把阿鳳藏在里面,過著神仙快樂的日子。他不顧家族的臉面,甚至成為了殺人犯。中國古代男子有三大責任一為:光耀門楣,二是孝順父母,三則:傳宗接代,龍子的所作所為無疑是個王尚德重重的一擊,曾經是自己的希望的兒子現在卻成了整個王家的恥辱,別說安享晚年,過上安閑的日子。只怕自己辛辛苦苦打拼下來的王家的聲望也會敗在兒子的手里,兒子就像是自己整個理想人生上的一個洗不掉、擦不凈的污點。龍子瘋了,王尚德崩潰了。這是自己的希望,是自己人生的寄托,現在,不僅毀了自己也毀了整個王氏家族,毀了自己一生美好的夢,所有的期盼和愿望都在這一夜之間破滅,那種錐心的痛楚是無人能夠擺脫的于是王尚德選擇了放逐,讓龍子遠走他鄉,所謂“眼不見心為凈”。他烙下狠話:“有我在世的一天,你就不要回家.”在一個男權社會里,父親王尚德便是一切權力的總代表,而他們對子女的認同、贊許則標志著權力的肯定和贊同;因此,遭到父親的放逐實際上便意味著遭到整個權力社會的拋棄。就是這一句話王夔龍在紐約流浪、游蕩了十年,這十年他受盡折磨,無時無刻不在想著父親,在他最落魄的時候他都沒有去找在紐約的親戚,就是為了不想再給父親添麻煩,直到死,王尚德也沒有原諒龍子,沒有讓他見上最后的一面,只能是自己死后才讓叔叔通知了龍子。王尚德在害怕,害怕再次見到龍子,害怕面對他,見到他就想起了曾經那幾乎可以看見了未來的夢,看見他似乎就聽見了那伸手可觸的理想被撕裂的聲音。

二、追逐的夢—延續的悲劇

白先勇曾經說過:“在《孽子》中我主要寫父子關系,而父子又擴大為父代表中國社會的一種態度,一種價值,對待下一輩,對待同性戀的態度。父子間的沖突,實際上是個人與社會的沖突。中國人講究人與人之間的各種關系,親疏冷熱,每一種關系都代表著一種身份,一種“屬碼”,因此,在傳統的禮教社會,個體很難擺脫這種外在的強加在他們身上的禮教烙印。我們說個體的人,從本質上說都是獨立于他人之外的,這種獨立不僅僅只是身體上的,更是心理上的;孤獨感是與生俱來的,而個體為了躲避這種孤獨,唯一的選擇便是融入社會。不管是自愿的,還是無奈的選擇,真正的“自由人”是不存在的。既然融入了社會,那么遵循社會的道德法規和倫理規范便是不可回避的事;個體只有永遠的服從才能得到社會的認可;而這種認可具體到每個人,則成了家庭對個體的鉗制;個體可以暫時的游離于家庭之外,但卻無法永遠擺脫家庭的影響,在以男權為中心的社會里,父親就是家的象征,是一個家的代表。

王小玉是公園里的頭牌紅人,是公園的“大賣貨”,被人稱為“耗子精”,小玉的母親曾是在東云閣當番,且紅得發紫,好多男人都追過她,可以看出小玉的母親漂亮,但到底是怎樣的一個男人,獲得了這個紅極一時的女郎的青睞呢,并且愿意為他生下孩子,為他守候,可想而知小玉的父親一定也是個體面、標志、有獨特魅力的人。這在小玉的心里留下了美好的想象,心里急切的清楚的想要知道父親是怎樣的一個人,這在小玉的心里是一個溫暖的夢。但畢竟林正雄拋棄了他們母子,消失得去影無蹤,小玉從一出生便沒見過父親,兒時對父親的渴望只能裝做滿不在乎:當人家問:“你老爸呢。”小玉只能回答:“死啦,早死啦。”小玉希望林正雄真的死了,至少這樣能得到一定點有關自己父親的信息,但另一方面,這只是小玉心里的詛咒,他恨林正雄,恨他的拋棄,恨他的無情,更恨他對自己的不負責任…….這種強烈的狠正式對父愛的渴望而又得不到的自我解脫。盡管他總是裝做滿不在乎,可是在他心里,小玉無時無刻不在想著自己的父親:“那個馬鹿郎不知道現在在哪里?在東京?在大阪?”還是掉到太平洋里去了……”當他看到李青知道自己父親的姓和名時,他嫉妒又羨慕的感慨:“你老爸真姓李,你真的知道你老爸是誰。”這種明顯的確定答案卻帶著不確定的語氣。想到自己只是一個無父的野種,從沒見過老爸,不知道他是誰,他下定決心要找到父親那卡幾麻。以至于一天到晚跑到觀光旅館去查日本旅客的名單,希望哪一天就找到了林正雄,他常常坐大夢,希望華僑老爸突然從日本回來,發了大財,接他們母子到東京去,一家人永不分離,幸福快樂。

內心對父愛的強烈的渴望,對父親深沉的想象,他的心中有父親的形象,于是亂認干爹,找的大多是老頭子,希望從這些干爹這里來尋的那份內心的父愛。小玉與公園里的其他青春鳥相比,他有母親的認可和疼愛,看到母親,便時刻想到了自己的親生父親,在多的干爹也比不上自己的親生父親啊。老周對小玉:“有幾分真心”,“迷上了這個沒心肝的玻璃貨”,“又是衣服,又是手表”,這些通過麗月、阿青之口的描述,看似貼心,有真情,可是當他知道小玉在外面野的時候,便罵他是“賣貨”,,“不要臉的濺貨”,這是多么難聽的字眼,曾經的溫存已經逝去,留下的只是撕破臉皮后的滿口臟語。小玉深感震撼,只有“猛捶了一下床,卻又落寞的嘆道:“不是自己的親骨肉,到底還是差些……”。其實小玉較早就意識到了這種血緣關系的重要,他找華僑干爹,尤其是日本華僑,為了一個大阪來的華僑,失魂落魄,他一遍又一遍的做著櫻花夢,不僅是想去日本找父親,在他心里這些日本華僑與自己的生父有著相同的國籍,甚至流著相同的血液,與他們攀著關系似乎就已經與自己的父親近了一步,歸根結底這是對父愛深沉的追尋。

小玉一路追尋,終于碰到了林茂雄。從名字上而言,他與自己的父親林正雄的名字只相差一個字,所以小玉在聽到他的名字的時候,心都差點跳了出來;在身份上,林茂雄是日本東京華僑,與自己的父親來自同一個地方,在林茂雄身上小玉似乎已經看到了東京的樣子,東京一直是小玉心里的夢,他自己也說:“我心中有一本日本的地圖,那些街道我都背熟了,我去了一定不會迷路的……”他把區東京的希望寄托在林茂雄身上,但當他得知林茂雄也要看自己兒子的臉色,不能自己作主,并且自己一個人回到了日本,小玉的“櫻花夢”徹底破碎了。他再次意識到了這種血緣關系的重要,他痛下決心要尋找父親,一條街一條街,一個城一個城的去找,總有一天能找得到,哪怕他已經死了,就算死了也要把骨灰送到梅鄉去,好好的造一個墓,供起來,豎一塊大理石的墓碑,刻幾個大大的金字:顯考林正雄之墓。清明時節去替他掃墓。如果說小玉以前對父親還有一絲的恨的話,這時這一絲恨便化成了滿腔的落寞與思念,他要把這樣的思念化作現實,就算是游也要游到東京去。

小玉最后終于到了日本,園了他的櫻花夢,他喜歡東京,這里叫人興奮鳴叫人著迷,叫人心驚膽跳,更重要的是這里有父親呼吸的氣息,從此便與自己朝思暮想的父親在同一片天空下呼吸。在東京小玉忍氣吞聲,只能是在“大三元”做打雜,睡在一間貨艙里,天天精疲力竭,但是再苦再累他都沒有放棄尋找父親,他去了資生堂,似乎看到了父親當年的模樣,想象自己會繼承父親的職業,但是空間上的距離和時間上的懷舊把小玉拉回到了殘酷的現實,他只能是繼續尋找,不知疲倦的尋找就像他給阿青的心中所寫到的:

阿青我會繼續尋找下去,找完了新宿的中島正雄,就找淺草、澀谷、上野,一直找下去。東京找完了,等我攢了點錢,便到橫濱、大阪、名古屋去。我要找遍日本每一寸土地…….

小玉踏上了一條尋找的路程,也許他真的能找到父親,也許…….,他是他不會動搖,會一直這樣尋找下去,他幻想能找到,就一直用這種離奇的幻想來安慰自己精神上的危機與荒蕪,把這一路尋找的艱辛化作一曲曲令人心碎的浪子悲歌。

三、溫存的夢——失落的悲劇

小說中他們每個人都有意無意地為“尋父”而努力,但最后的事實證明,李青們的“尋父”是失敗的:王夔龍的父親到死也沒有原諒兒子,在兒子心內留下一道深深的遺憾與創傷:“可是他一句話也沒留下,就入了土了,他這是咒我呢,咒我永世不得超生——”李青,在這段流浪的日子里,曾渴望在對他關懷備至的俞先生身上覓到父子親情的那種感覺,但俞先生在睡覺時企圖在他施以欲望,令他的理想破滅;他突然傷心得痛哭起來:

這一哭愈發不可收拾,心肝肚肺都哭得嘔了出來似的。這幾月來,壓抑在心中的悲憤、損傷、凌辱、和委屈,象大河決堤,一下子宣泄出來。俞先生恐怖是我遇見的這些人中,最正派、最可親、最談得來的一個了。可是剛才他摟住我的肩膀那一刻時,我感到的卻是莫名羞恥,好像自己身上長滿疥瘡,生怕別人碰到似的。

曾經一度,他們住在傅老爺子家,嘗到了那么一點點父親般的關愛、家庭的溫暖,可以說傅老爺子是正統社會里唯一能接納、包容他們的人,他是這些“青春鳥”們眼中“理想的父親”:物質上不單給予了他們幫助,更重要的是在精神上能給他們一種道德上的接納與寬容,但最后傅老爺子病重了,傅老爺子的死讓這些流浪的“青春鳥”的尋父理想歸于失敗。王夔龍在傅老爺子墓前的慟哭,可以說是代表了他們痛失“理想之父”的心聲。

結束語:

白先生以”憐憫之心,哀矜之筆,以佛國悲天憫人的情懷,替一群為家庭所棄,為社會所遺的‘孽子’譜出一闋大悲咒,”而作者亦是懷著入地獄之悲愿,為那一群在最深最深的黑夜里,獨自彷徨街頭,無所依歸的孩子們上陳情表,將他們的辛酸淚,淪落史公諸于世。”白先勇以情入文,以情運筆,;他筆下的“孽子”們是不光彩的,因為他們是一群為家庭遺棄,為社會不容的同性戀青年;而同性戀現象又是為正統的社會觀念唾視的;然而,同性戀者也是人,他們也有血有肉,有喜怒哀樂,有悲苦離愁,他們和正常人一樣也有自己的理想追求和人生目標,甚至他們的這種理想追求和人生目標比正常人來得更強烈,更深沉。他們一生都在追尋那個可以接納他們,可以寬容他們的父親一直一直都在尋找尋找……

主站蜘蛛池模板: 色偷偷女男人的天堂亚洲网| 丰满亚洲大尺度无码无码专线| 激情五月亚洲色图| 天天干天天干天天插| 久99久精品免费视频热77 | 在公交车上弄到高c了公交车视频| 亚洲午夜久久久久妓女影院| 男人扒开女人的腿做爽爽视频| 国产成人无码网站| 88av免费观看入口在线| 好男人神马视频在线观看| 中文成人无字幕乱码精品区| 日韩精品欧美国产精品忘忧草| 人体大胆做受免费视频| 羞羞视频在线观看入口| 国产在线视频专区| 手机看片日韩福利| 国产黄色片在线播放| jizz18日本人在线播放| 成人做受120秒试看动态图| 久久久噜噜噜www成人网| 日韩高清在线日韩大片观看网址| 人人做人人爽人人爱| 精品日韩欧美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国产日韩av在线播放| 7777久久亚洲中文字幕蜜桃| 天天操天天干视频| 一本大道AV伊人久久综合| 我和岳乱妇三级高清电影|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国产不卡| 日韩内射美女片在线观看网站| 亚洲欧美激情小说另类| 男人插女人网站| 免费高清小黄站在线观看| 综合网在线视频| 国产91在线免费| 草莓视频在线免费播放草莓视频在线免费播放 | 88av在线看| 国语自产偷拍精品视频偷| a拍拍男女免费看全片| 女的张开腿让男人桶爽3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