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旅游管理專業學生茶文化創業教學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在全國職業院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背景下,在旅游管理專業學生中開設茶文化創業教育課程,是對旅游管理專業的與時俱進,也是做好教學研究的必要嘗試。對專業創業教育相關問題開展的問卷調查顯示,高職學生對茶藝創業教育課程雖然很感興趣,但了解比較淺顯。高校要解決這個問題,可以從提高專業吸引力、改善人才培養方案、增加實訓環節等方面采取具體改進措施,進一步提高旅游管理專業茶藝課程教學效果。
[關鍵詞]茶文化教育;創業教育;教學研究
茶文化作為旅游管理專業開設的文化通識課,為大學生學習傳統茶文化提供了知識源泉。近幾年,為響應國家“雙創”號召,高職院校旅游管理專業在日常教學中融入創業教學,提升就業質量和增強創業能力,并在理論學習和實踐操作基礎上,結合旅游管理專業特色,進一步地擴展教學內容的深度和廣度,擴寬了就業渠道。為促進旅管專業茶藝教學的優化改革,結合創新創業教育,筆者開展調研,為建立具有專業特色的茶文化教學奠定良好的基礎。
一、高職旅游管理專業茶文化課程創業需求調查
武漢職業技術學院于2011年開設“茶藝與茶道”專業課及選修課,每年均有約300名學生報選該課。學校在2014年與云南大益集團合作,建立了大益愛心茶室,面向全校學生,成立了大學生茶道藝術團,在學生中反饋良好。此次調查對象為即將要學習茶藝課的旅游管理18級學生,調查隨機抽選其中97名學生,發出問卷97份,實際收回95份。為確保調查結論的真實性、可信性和科學性,問卷調查以匿名的方式進行。此次問卷調查的目的是了解學生日常飲茶習慣、對茶文化的了解程度、對茶文化課程的感興趣程度、對茶文化的重要性的認識、對課程環節的期待以及對茶文化創業看法。調查圍繞該目的設計了11個與茶文化課程相關的問題。針對回收的調查樣本,筆者通過數據比較分析總結出以下結論。
(一)大多數學生沒有日常飲茶習慣調查統計顯示,54%的學生不喝茶,29%的學生每周會喝1~2次茶,17%的學生幾乎每周會喝茶3次以上。在喝茶的學生中,每周喝茶飲料的學生占比達83%。但是,72%的學生每周至少會喝一次茶飲料。由此可見,在學生還未參與茶文化課程前,學生大都沒有品飲茶的習慣,但絕大部分學生會喝一點茶類飲品。
(二)學生對茶文化知之甚少接受調查的學生中,大多數學生都是通過自媒體了解茶文化知識,90%的學生只了解兩種以下的名茶,而一些較為專業的茶文化知識,比如茶葉生產制作過程、喝茶功效,幾乎沒有學生了解。
(三)大多數學生對茶文化課程感興趣接受調查的學生中,僅5%的學生對茶文化課程完全不感興趣,95%的學生都對茶文化課或多或少存在興趣,其中47%的學生屬于很感興趣,39%的學生屬于比較感興趣。總體來說,茶文化課程對學生是有吸引力的。
(四)大多數學生對茶文化持積極態度從調查結果可以了解,學生對傳統茶文化是積極接受的態度,認為茶文化對當下中國社會有重要意義。在接受調查的學生中,97%學生認為茶文化對當下中國社會作用較大,其中61%的學生認識較為清晰,36%的學生對茶文化的重要性認識則比較模糊。大多數學生認為學習好茶文化課后,能夠更好地弘揚傳承中華傳統文化并不斷發揚,并到達提高個人文化修養、培養優秀情操的目的。
(五)學生對課程環節的期待值有差異在接受調查的學生中,大部分對茶藝實操、茶葉品鑒這兩個環節最為期待,更傾向于動手能力的培養。少量的學生認為要先學好基礎性知識,再加強茶藝實操、茶葉品鑒這兩個環節的學習。
(六)學生對茶文化創業持積極態度旅管專業學生普遍對創業很感興趣,也愿意將茶文化作為創業點,但并不清楚如何轉化為實踐。在接受調查的學生中,75%的學生對茶文化創業存在一定興趣,愿意對茶文化的某一方面做出各種設想,更是有不少學生提出了自己對茶文化創業的具體想法,比如針對景區茶藝表演、利用家鄉特色茶進行特產創業等。
二、旅管專業學生茶文化創業現狀分析
通過調查結果可以發現,學生對茶文化的認識基礎和接受程度普遍不高。首先,超過一半的學生平時完全沒有喝茶的習慣,少量有飲茶習慣的學生也是受家庭生活習慣的影響,沒有主動形成喝茶習慣。但72%的學生每周至少會喝一次茶飲料,說明學生受快消茶飲品的推廣影響,不排斥飲茶,至少樂意接受含茶飲料。其次,茶文化的普及程度還有待提高。這也說明學生對茶文化課程的興趣是由于對茶文化了解較少,僅僅認為專業課程具有吸引力,但課程的神秘感消失后,學生大多會降低對課程的興趣。最后,中國傳統文化影響力的減弱也是造成這種現狀的原因之一。茶文化的重要性問題屬于比較高級的問題,是基于學生對茶文化深層次了解的調查,結果符合預期的猜想,即學生一致認可茶文化對于社會的重要性,但不知道為何重要。對茶文化的歷史、具體內容、代表精神和文化故事,學生并不了解,可見中國傳統文化對現在年輕學生影響力在減弱。調查還顯示,在茶文化課程教學環節中,茶藝實操、茶葉品鑒環節最受學生歡迎,但學生會時常忽視對茶文化課程其他環節的學習和掌握。學生往往不重視基礎學習,認為理論的和書本的知識不實用、枯燥,所以沒興趣學習,而要求去做高層次的操作和評鑒,說明學生缺乏科學、嚴謹的學習態度和方法,容易好高騖遠;但這也從另一個方面說明學生對知識的渴望,追求實用性。在創業問題上,學生對茶文化創業比較感興趣,但僅僅停留在創意的層面,對如何創業、大學生創業政策、創業助力措施等缺乏了解。這說明雖然學生具備創業意識,但仍然需要學校加以引導。高職院校學生對于未來就業有比較清晰的認識,認為考公務員和事業單位競爭力會比較大,而創業是比較好的選擇,但愿意去嘗試。
三、茶文化課程創業教育優化策略
(一)加強茶文化基礎教育茶文化課程創業教育的基礎是扎實的專業基礎。要加強茶文化基礎教育,首先就要提高茶文化專業的吸引力,增強學生對專業的興趣,做好專業課程基礎知識的講解,使學生熟悉茶文化課程各項教學內容,夯實基礎。學校和教師要做好專業認知教育工作,為學生講解本專業課程的性質、學習方法。
(二)增加茶文化課程實踐教學環節學校和教師要增加茶文化課程實踐教學環節,與企業緊密聯系,在企業崗位中實現教學實踐,使教學內容與企業實際崗位工作內容相一致。教師在不同學期要將理論課和實踐交叉安排,要保證在一學期內既有理論學習又有實踐操作,滿足學生專業學習興趣和需求,從而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三)豐富教學方法教師要將傳統教學手段和現代信息化教學手段結合起來,通過品鑒、創設茶席、創編茶藝表演、社團沙龍、社會公益服務、企業實習實踐等活動,提升學生茶文化實踐能力。不僅如此,教師還可以通過教學內容、教學過程、教學實踐、教學考核等方面的改革,再結合校園文化沙龍活動、大學生茶藝社團、茶藝師的要求或社會茶藝服務、茶藝比賽等進行教學,使學生在茶藝活動中得到鍛煉,將茶道茶藝理論知識轉化為操作技能,提高茶藝活動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職業能力,從而實現茶藝課程的實踐性以及實踐教學的開放性。
(四)結合創新創業教育教師要結合創新創業教育要求和專業特色,開發設計茶文化旅游線路、茶產品設計與包裝、茶樓店面運營及茶樓財務管理等知識模塊,并運用于教學中,增加教學內容的深度和廣度,進而擴寬就業渠道、提升就業質量、增強創業能力。積極引導學生參加各種創業大賽積累經驗;建立創業項目庫,對優秀的項目,大家集思廣益,邀請專家和相關機構進行孵化,爭取項目的落地,起到好的示范作用,從而進一步為開展茶文化創業教育課程提高魅力和吸引力。
(五)加強茶文化創業教育課程的研究教師要進一步研討茶文化創業教育課程的教法,找到適合指導高職院校旅游管理專業學生的方法,有針對性開展教學,實施案例和情景教學。教師還可以請學生參與討論,了解他們的實際需求,制定適用的精品教案。學校可積極創造機會,送教師外出學習、交流,請創業導師給教師上課,提高創業課程教學能力,及時掌握相關政策,不斷提高師資水平。
(六)加強茶文化創業課程教育教學機制保障茶藝創新創業教育的實施,離不開強有力的保障。為此,學院要加強與相關部門的溝通,取得更多的支持,建立穩定的教學模式和相關制度辦法,共同完成茶文化創新創業教育體系的構建,結合本專業的特點和學生自身條件,做好茶文化的創業教學研究。
參考文獻:
[1]張蘇銀.基于校企合作下的茶藝創新人才評價體系的構建研究[J].科技創新導報,2016(29):158-159.
[2]王雪蓮.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茶藝課程教學研究[J].職業教育,2017(9):3-4.
[3]黃秋鴦,黃毅能.大學生創新創業背景下高職茶藝創業課程體系構建[J].新課程研究,2016(10):23-24.
[4]張宏.以大學生實踐創新為載體提高學生茶藝服務能力的實踐[J].職業教育研究,2014(4):126-128.
[5]葉娜.高職院校旅游專業“茶藝”課程教學研究[J].四川旅游學院學報,2015(5):82-88.
[6]許艷.基于茶藝師國家職業標準的高職《茶藝》課程設計[J].武漢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4):56-70
[7]李雋.高職院校“分級遞進式”創新創業教育體系構建研究[J].職教論壇,2016(26):27-30
作者:雷晶 單位:武漢職業技術學院旅游與航空服務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