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傳統文化滲透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我國悠久的歷史鑄就了具有特色的傳統文化,它是我國文化的傳承,更是我國的可貴的精神財富,傳統文化在我國的教育發展中占據著重要地位。在初中階段,語文學科在傳承我國傳統文化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如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有效的進行傳統文化的滲透成為了初中教育教學的重點之一,本文將圍繞如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有效的進行傳統文化教育進行研究。
關鍵詞:初中語文;傳統文化;措施
語文學科以培養學生語文素養、提高學生語文知識為教學目標之一,而若想這個目標順利實現,則必須注重傳統文化在語文教學中的繼承和發展。傳統文化以傳承語言、發揚文字為核心,而初中教學科目中語文承擔著對語言和文字的傳承的重任,學生能夠在學習語言和文字的過程中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有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由此可見在初中語文教育中進行傳統文化的滲透是多么的重要。
一、傳統文化的內涵
傳統思想、傳統習俗都屬于傳統文化,另外傳統文藝和傳統建筑也是傳統文化的內容之一,傳統文化形成于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有著鮮明的歷史痕跡,它是一種保留在現實生活中的文化,具有一定的穩定性,同時它也具有一定的繼承性和民族性。可以說,傳統文化也是本土文化,它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是經過人們的長期共同生活積淀而成。因此,可以說傳統文化來源于歷史,亦存于現實,它體現于人們生活的各個領域[1]〇
二、傳統文化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現狀
(—)學生的愛國情感有待進一步提升
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感是加強傳統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徑之一,愛國情感教育有利于學生更好的理解我國傳統文化的精髓,能夠幫助學生加深對傳統文化的理解和認知。然而,目前我國初中教育中對學生的愛國情感的培養和提升工作有待進一步加強,學生并未真正的體會到傳統文化的魅力。
(二)學生對古文的理解不夠深刻
學習古文是學生學習和了解我國傳統文化的途徑之一,而多數語文教師在講解古文時只是對古文進行翻譯,學生的古文閱讀和理解能力不高,甚至在脫離工具書的情況下不能順利的理解古文的內涵和情感[2]。
三、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學習我國的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良好道德品質,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學習和理解我國傳統文化文化的內涵有利于學生明確自己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思維水平,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比如,學生通過對古文古詩等作品進行鑒賞,能夠學習到其中的道理,體會其中的高尚品質,有利于學生自身的高尚情操和品格的形成。
(二)有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
傳統文化體現著我國各個民族的文化和精神,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有利于學生了解我國各民族的風貌、品味各民族的風采、領悟民族精神,有利于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民族自豪感,能夠使學生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3]。
(三)能夠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初中生的身體和心理處于發展階段,此階段他們接收到的教育對他們的身心健康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作用,而傳統文化的豐富的內涵能夠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大的提高,使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因此,對學生進行傳統文化教育有利于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有利于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四、對策
(一)利用課外活動宣揚傳統文化魅力
對傳統文化的學習并非局限于課堂時間,語文教師也可以有效的利用課外時間帶領學生進行傳統文化的學習,比如,組織學生周末游玩文昌宮和靈隱寺等具有文化特色的景點,引領學生了解景點的背景故事,有利于激發學生的人文情懷。另外,也可以組織學生到圖書館學習,通過閱讀包含傳統文化內容的書籍來加深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理解。還可以組織學生參觀傅物館,使學生通過現場觀察一些文物來體會其中的文化內涵'
(二)通過古詩文鑒賞品味傳統文化魅力
古詩文是我國的傳統文化的載體之一,是我國漢語文化的精華,其中包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因此語文教師可以巧妙的借助古詩文中包含的文化內涵對學生進行傳統文化教育。教師在對古詩文進行分析時要引領學生進行一定的語言分析,比如分析作品中的修辭手法和寫作手法等,鼓勵學生探討作品中想要抒發的情感。比如,<登岳陽樓>中的“吳楚東南拆,乾坤日夜浮"中的"拆”字和"浮"字把洞庭湖的廣闊、包容天地的特點清晰的展現在了學生眼前。再如,帶領學生分析辛棄疾的〈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所要抒發的情感,經過探討分析得出該作品表達了作者想要殺敵報國、收復失地的豪情壯志。通過古詩文學習學生能夠學習到作品中運用到的寫作手法和技巧,同時還能夠進行一場盛大的情感體驗,能夠豐富學生的知識,提高學生的興趣,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有利于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的提高。
(三)鼓勵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傳統文化
在實踐中學習是學習我國的傳統文化的最有效方法,語文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一些實踐性較強的作業,通過完成時間作業來加深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理解,例如,讓學生搜集一些課內外的有關“孝”的古詩詞并品味其中的內涵和情感,然后鼓勵學生回家后用實際行動孝敬父母,并隨機電話詢問學生家長該生的表現情況及父母的感受,最后將父母的反饋告訴學生,不僅能夠檢驗學生的作業完成情況,還有利于加深學生和父母的感情。此外,還可以布置一些增強學生愛國情感的任務,比如,讓學生搜集一些愛國人士的英雄事跡,可以在周末時間組織學生到烈士陵園進行掃墓。
五、結語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進行傳統文化的滲透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有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能夠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因此,作為初中語文教師我們必須學會有效的將傳統文化'滲透在教學中。
參考文獻
[1]陸紫秋.關于高中語文教育中傳統文化的滲透研究[J].科技創新導報,2015,(15):29-31.
[2】朱海娜.高中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的滲透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5,(zl):58.
[3]羅先慧,李金云,王勤.2015年初中語文教學研究的探索與反思一一基于《復印報刊資料?初中語文教與學》論文轉載情況的分析[J].語文知識,2016,(07)34-39.
[4]高君英.初中古詩文教學中如何滲透傳統民族文化[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12(7):95.
作者:李啟彬 單位:甘肅省武威市民勤縣第五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