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傳統文化對責任教育的影響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當代大學生責任感缺失的表現以及原因
1.1當代大學生社會責任感缺乏
1.1.2重個人價值,輕社會價值
當代大學生自我意識和成就欲望以及自我責任感極強,他們正視并積極追求自我價值的實現。但是,事實上,大部分大學生極其重視自我價值,認為自己很了不起,在社會價值多元化的影響下,全然不考慮社會價值,從學校拿到一紙畢業證書就轉戰校外競爭激烈的現實社會,在利益多元化的作用下,大學生們在追求夢想的目標和行為方式上都喜歡走捷徑,追求實惠,只重結果,不重過程,追求物質利益和個人利益多余精神和集體利益。很多同學畢業后首選是大城市,首選待遇好的企業,而不考慮西部地區,不考慮落后地區的情況也是廣泛存在的。他們寧愿在北上廣深這些大城市蝸居,做“蟻族”,去追求自我價值,也不愿回到家鄉進行家鄉建設,或者到更需要他們的地方去為社會做貢獻。
1.1.3重自我責任,輕社會責任
大部分學生認為,在競爭激烈的今天,只有通過個人的奮斗才能到達勝利的彼岸。部分大學生為了個人利益的需要而專攻幾門課程,而置其它課程于不顧。在學習中,大部分人帶著一顆功利的心去學習,有利的課程就學,不能帶來利益的課程就不學,是否學習完全就是憑借自己對這門課程的簡單判斷。大學校園里經常聽到“必修課選逃,選修課必逃”的說法,去學習自己認為有用的課程,但是卻沒有意識到學習的東西不是全部為自己的,從而忽視社會責任。
1.1.4自私,冷漠,缺乏正義感
雖然大多數大學生有比較健康的社會道德觀念,但近年來在不同的高校中都存在著學生的各種不負責任的行為,嚴重的乃至對同伴、親友、恩人的生命漠然視之。大學生道德缺失的事件也不少,前段時間的“我爸是李剛”和藥家鑫事件說明當今大學生的道德現狀不容樂觀。在校園里,大家為了自己能有更好的環境聽課和自習,用書本搶座占座等情況屢出不窮。這些行為都是僅僅從自己的利益出發,為自己的利益而為的。對物不珍惜,對人不感激,對事不盡力,對己不克制。自私、冷漠、缺乏正義感,是大學生缺乏責任感的表現。
1.2當代大學生責任缺失的原因分析
造成大學生責任缺失,有以下原因,首先是不良的社會風氣,“有錢能使鬼推磨”這類金錢萬能的觀念和社會上各種高官的貪污腐敗現象,對大學生責任感的形成有著腐蝕的作用,產生不利影響;高校重專業、輕道德培養也是導致大學生社會責任感缺失的原因;當前很多大學生責任感狀況不盡如人意,與家庭責任感教育的空缺也是不無關系的;大學生自身缺乏對“修養”的深刻認識則是形成其責任感缺失的關鍵因素。
2.1傳統文化促進大學生積極構建社會理想
中國傳統文化中有不少思想家教育家對其都有精辟的論述。中國傳統文化的首要價值和精髓就是和諧,中國傳統文化發展的全過程都被它鏈接而起并指向一個大同的社會理想。百家爭鳴以后,中國逐漸形成了儒家和道家兩大學派。它們追求人與社會和諧的觀點對大學生構建社會理想上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2.2傳統文化激發大學生勇于擔當社會責任,創造社會價值
部分大學生缺乏對責任感的追求,棄它于不顧,利益面前,不分善惡,在自己的行為準則中,沒有“有所為有所不為”的諫言對自己進行規范。傳統文化強調自我的成長與完善,要求人對事對物具有高度的責任感。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它推動著中國的歷史不斷進步,將中國傳統文化融入大學生責任教育,有助于激發大學生創造社會價值。當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發生沖突時,他們不會再只是強調個人利益,缺乏為集體利益犧牲的精神,對于不關自己的事情,不再回避、冷漠,漠不關心。肩負起自我責任不斷鞭策自己,也肩負起社會責任創造社會價值。
2.3培養大學生樹立健康的價值觀
儒家文化的價值觀可以概括為“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古代儒家學者以仁為己任,主動的承擔起治理國家和服務社會的責任,大學生們在這種價值觀的熏陶下,更加具有使命感,為構建和諧社會盡心盡力。道家文化的價值觀可以總結為“道法自然,逍遙齊物”,提倡人們應該自覺遵守規則和運動變化的規律以達到自由的境界。此價值觀能使自身的悟性提升,獲得充實體驗,同時也使他人或他物獲得完全的自由。中國傳統文化中佛教的價值觀可以概括為“慈悲為懷,普度眾生”,懷有慈悲之心,就是在自己的心田里把所有的眾生形象度化得干干凈凈,對別人的痛苦能感同身受。剛健有為,自強不息;天下為公,先義后利;仁義正直,恥辱自知;誠信為本,言行一致;貴和尚中,和諧大同等諫言都是來自我們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這些集多樣性和豐富性為一體的思想成為中國傳統文化價值觀的組成部分,為今天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提供了文化資源,對培養大學生樹立健康的價值觀具有關鍵性的作用。傳統文化還拓展了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讓大學生學思并重、慎獨自律、省察克治并進行道德踐履。
3結束語
傳統文化教育既對良好的校園道德環境形成有著本質上的作用,又對當今大學生的責任教育有著引導的作用;它既為大學生進行道德實踐提供了參照,又明確地對大學生人生觀、價值觀的樹立確立了方向。因此,在大學生責任教育中充分利用傳統文化對于良好道德品質的強調,對大學生培養社會主義接班人的基本人文精神是有積極而重要的意義的。
作者:楊陽單位:西安思源學院思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