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區府務工人員優惠通告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外來務工人員是我區經濟發展的重要生產者和建設者,他們在推進我區社會經濟的全面發展中作出了積極的貢獻。為更好地維護外來務工人員的合法權益,營造尊重外來務工人員的社會環境,根據《勞動法》和有關條例,特制定本優惠政策。
(一)營造關心愛護外來務工人員的良好氛圍
切實提高外來務工人員的社會地位,把外來務工人員與當地居民同等對待,在全社會自覺形成尊重、愛護外來務工人員的良好氛圍。
1、堅決禁止各種針對外來務工人員的亂收費行為。嚴格執行有關規定,禁止以各種名目向外來務工人員加收任何費用,增加外來務工人員的經濟負擔。發現違規者,由有關部門予以嚴厲查處。
2、公安等部門要嚴厲查處企業和有關單位強行扣押外來務工人員的身份證和限制人身自由的行為,維護務工人員的合法權益。各村(居)聯防隊要文明執勤,不得隨意扣押外來務工人員的身份證及限制其人身自由。
3、要在全社會形成尊重外來務工人員的氛圍。各部門在推選代表、評選先進時,要合理分配外來務工人員名額。外來務工人員可參與本地區勞動模范等各種榮譽稱號的評選,享有黨代表的推薦,依法參與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推選。
4、區政府每年“五一”節開展評選“優外來工”、“愛企業員工”和“誠信用人單位”活動,組織舉辦各種技能競賽,評選“十佳崗位技能手”。網絡站頻道要設立專欄,每周固定時間宣傳用人單位或務工人員的先進事跡,對有的用人單位及社會欺詐外來務工人員的不良、不法行為及時予以曝光。
(二)組織實施外來務工人員技能培訓計劃
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組織實施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技能培訓計劃”的為民辦實事項目,建立健全公共就業服務機構,為外來務工人員免費提供政策咨詢和相關信息,推廣培訓、服務、維權“三位一體”的工作模式,做到外來務工人員進轄區求職有門路、上崗有技能、權益有保障。落實職業介紹和技能培訓補貼政策,推動公共就業服務機構普遍向外來務工人員開放,免費為其提供政策咨詢、就業信息、職業介紹、職業指導、技能培訓和技能鑒定等基本服務。通過政府組織的勞動預備制、勞務輸出和技能提升等三大類培訓,以提高外來務工人員的職業技能素質。
(三)保障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平等接受九年義務教育
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義務教育同等享受農村義務教育“兩免一補”的政策,費用列入教育經費預算,財政部門按學校實際在校生數(含外來務工人員子女)核撥公用經費。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可就近入學,堅決禁止針對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就學的歧視和不合理收費,簡化各種入學手續。
(四)加強外來務工人員醫療衛生保健和醫療保障工作
將外來務工人員疾病預防控制工作納入管理,強化對其健康教育聚居地的疾病監測,落實國家關于特定傳染病的免費治療政策。增加預防保健經費投入,把外來務工人員子女中的適齡兒童納入免疫規劃,免費接種卡介苗、脊灰糖丸、百白破三聯、麻疹、乙肝、乙腦、流腦等7種疫苗,對居住時間累計一個月以上的流動兒童按常住人口管理建立預防接種卡證。
(五)改善外來務必工人員的居住條件
對辦理《暫住證》或《居住證》并在本轄區連續居住滿5年、簽訂勞動合同、固定住所、無違法犯罪記錄的暫住人口,在本人自愿的基礎上,準予將戶口遷入實際居住地派出所。對獲得區級以上勞模、先進工作者或被評為見義勇為先進個人或被聘為高級管理人才、技術人員、高級工以上的高技能人才,本人要求戶口遷入的,有合法落戶住所的準予落戶。有關部門要加強監督,保證外來務工人員居住場所符合基本的衛生和安全條件。有條件的工業園區,應考慮建設統一管理、供用人單位租用的員工宿舍。在我區企業就業五年以上,具備以下條件的外來務工人員享受購買經濟實用房待遇。(1)連續三年以上被評為市級先進;(2)持有高級技能證書;(3)在區級以上技能競賽中三次以上獲得前十名。
(六)做好外來務工人員計劃生育管理和服務工作
按照有關規定,外來務工人員已婚男女青年、孕產婦與兒童享有與本地人口同等權利,免費為育齡群眾落實基本項目計劃生育技術服務,免費提供避孕藥具。做好計劃生育、優生優育、生殖保健、婦科病等宣傳和優質服務工作,落實相關部門在計劃生育方面的綜合管理與服務。
(七)維護外來務工人員的合法權益
政府各相關部門要各負其責,依法行政,文明執法,熱情服務。
1、各相關部門要繼續落實勞資糾紛管理機制,專門設立外來務工人員服務和投訴窗口,及時解決勞資糾紛,接待外來務工人員投訴。
2、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要加強《勞動法》的宣傳和監察。督促企業與職工簽訂勞動合同,堅決查處拖欠或無故克扣職工工資等違法行為;及時做好各種勞資糾紛案件的調處、裁決。
3、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門要集中對違法經營企業的查處,從源頭上減少勞資糾紛等侵害外來工權益事件的發生;安全、衛生、消防、環保等部門要加強對企業安全生產、生活條件的監督和管理,切實改善員工的生產和生活條件。
(八)穩步推進務工人員社會保障
督促企業認真貫徹落實《工傷保險條例》和《省失業保險條例》,對農民工比較集中、工傷風險較高的建筑、礦山等采掘業,必須足額繳納工傷保險費,不得用商業保險代替工傷保險,不得把工傷保險與其他社保“捆綁”參保。積極做好失業保險的針對性宣傳,允許外來務工人員自愿選擇繳納失業保險費,依法享受相關待遇。鼓勵外來務工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促進企業為外來務工人員繳納養老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