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電影花木蘭觀后感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花木蘭》拉開了賀歲大戰的序幕,我認為是開了一個好頭。影片真的很不錯,強烈推薦。
首先,感情線真的很讓人感動。誠如導演所說,戰爭場面我們已經看過很多,那就讓我們把注意力轉到戰爭中的感情上來。
1、父女情。父女情是這個故事根本所在。正是由于花木蘭不忍年邁的父親再上戰場,便灌醉父親,替父從軍,才有了這個千古流芳的故事。木蘭深愛他的父親,不忍他參軍受別人欺負,不忍他顛簸流離,不忍他戰傷戰死沙場。
2、兄弟情。戰爭中從來不缺少兄弟情。將軍熱愛他的士兵,戰友們也互相珍惜。衣食無憂的宮中充滿了勾心斗角,反倒隨時可能失去生命的戰場上卻到處是深情。小虎能對飛揚跋扈的胡奎如此,便知情之深。而升為將軍的文泰從不忘將死去兄弟的腰牌收集起來,清洗干凈以免他們的家人看到傷心,更是因為花木蘭沖動害了戰友而大發雷霆。這些都將兄弟情發揮到了極致。
3、愛情。花木蘭與文泰互相傾慕,并肩作戰,屢立戰功,愛情讓他們在戰場上更有力量,而愛情又讓他們頭腦糊涂,花木蘭因心系文泰,犯下大錯,害死了無數兄弟,心灰意冷。而被困絕境之時,文泰以己血喂養木蘭,更是讓人感動萬分。
4、國家情。文泰與花木蘭帶領兄弟,以弱敵強,不畏生死,只求為國貢獻一份力量,讓人贊嘆。而在絕境之時,木蘭更是毅然選擇戰死沙場,令人稱贊。戰爭過后,兩人又為了大局放棄了愛情。而在對戰的另一方,單于與柔然公主也是心系“國家”,寧可令自己身陷不義也要顧全族人安危,是所謂識大局。
影片反復提到木蘭父親的一句話:戰場上絕不能有感情。但人非圣賢,孰能無情?木蘭在要宰殺坐騎說的一句話,讓人無法不動容“來生你做人我做馬,你來殺我”,對馬尚且如此,何況對人?父女情、兄弟情、愛情、國家情,交織在一起,譜寫了戰爭中的華麗篇章。
在戰爭場面的描寫上,影片并無多少過人之處,但是定位箭的出現還是讓我驚喜不已,在我這里絕對屬于創新戰術,戰斗中還應用了很多進攻和防御的戰術,但并不稀奇,中規中矩。而在打斗中,也比較真實,徐嬌、趙薇也表現得不錯。不過化妝方面還是有點假,發干的嘴唇還是明顯帶著紅潤。。
而在表演方面,總體上也讓人很滿意。
一、趙薇。其實我還是覺得她在古裝戲里非常得心應手,而女扮男裝更是她的拿手好戲。性格、動作非常到位。和文泰的感情戲也演繹得十分不錯,也許這個才是真的本色出演???
二、陳坤。這是繼《畫皮》之后再次出演將軍。戰場上下都表現的很到位。對戰友的感情,對木蘭的感情的表演都很自然,引人入戲。
三、徐嬌。小朋友這次戲非常少,但是靜的戲表現很可愛,動的戲打的也很不錯,出場時間雖少但能力體現無遺。
四、房祖名。唉,很可愛的童鞋。。但是戰爭片里需要可愛嗎?需要也不是他這種了。。。尤其是他的聲音,嗲的要死,還以為他是花木蘭呢。不過搞笑的成份還是演繹得不錯。感情流露也還到位,但就是別說話。
五、李玖哲?;就狭恕2贿^因為戲份較少,唐兀的地方也少,搞笑到是還蠻搞笑的,不過也有一部分是現場歌迷帶動的原因。
六、胡軍。罪過。。怎么放在第六個了。。胡軍的鐵漢形象依然完美,偶爾裝裝溫順,其實心狠手辣。倒是他的打戲很少。不過,他的柔然形象一下就讓我想起了蕭峰!
最后再寫一點隨寫:
最搞笑的臺詞:人緣也極其好(將軍在上書花木蘭功績時語出驚人,在戰功顯赫后面冒出這么一句來)
你們兩個好孤獨(房祖名說趙薇和陳坤……)
最佳模仿:《集結號》(后半部分差不多就是講述了小部隊被大軍棄之不顧的故事,異曲同工)
最讓人驚訝:VITAS居然搶先出手刺殺。。。。
最讓人不解:為什么要安排花木蘭救文泰如此個人英雄主義的橋段?
我是一個人周六下午看的,大廳滿場,因為影院是在大學城,所以觀眾全是大學生。
我自己的觀后感是這樣的。這部電影前50分鐘,一切在預料之中,沒有高潮,我在影院里多少是有些失望的,擔心會和武俠梁祝一樣杯具那這電影就完蛋了。去年,我看《畫皮》的感覺和現在看《花木蘭》前半部一樣郁悶,我不喜歡《畫皮》很喜歡《赤壁》尤其是下集。(不過,我看微笑等人怎么喜歡電影前半段更多點,人和人真是不同,怪了)。
前50分鐘不精彩,我想是可能因為對花木蘭的故事或者說梁祝之類女扮男裝的故事太熟悉了的緣故吧,我看趙薇版的《花木蘭》之前,特意重新看了兩部迪斯尼的動畫片,還看了1937和1964那兩版的花木蘭。所以,整個故事逃不出那個框框,沒新鮮感。我想如果電影像《青蛇》一樣顛覆白蛇傳,那一定會讓我從頭到尾都興奮。不過,我估計馬楚成如果顛覆木蘭辭的話,那些影評人不知會說出什么話來呢。當年另類的《青蛇》票房巨慘,我可不想我喜歡的演員因票房被詬病,那電影前半部“中規中矩”,我就接受好了。
電影前半段,有一處劇情我是有一點感動的。即胡奎的營長舅舅戰死后,胡奎哭著喊“舅舅舅舅沒了你我以后可怎么活呀”,我突然心底冒起一陣哀傷,不過很快某幾位觀眾的笑聲把我的情緒干擾了,那幾位是因為小虎接著的臺詞“你還有我們啊”給弄笑的。人和人真不同啊,我認為小虎的這句安慰的話沒任何不妥,那幾位的笑點也太低了吧。
還有一處,大家發笑的地方,就是那個說“花木蘭人緣也很好”,我覺得此處是編劇有意設置的笑點,讓觀眾發笑正是編劇的意圖。因為從那個念狀子的后來被貶的人物表情動作以及之后與將軍的對話來看,此處就是有意要“搞一搞”的。絕對不是有幾個記者講的什么雷人、失敗笑場,同樣的,他們根本不懂或者假裝不懂《赤壁》的幽默。
前半段牢騷過后。萬幸萬幸,故事從花木蘭重新振作,上臺發表“逃避停止不了戰爭害怕只會讓我們失去更多……我會變得更加強大保護你們每一個人”開始,電影《花木蘭》開始變得精彩變得真正的沉重起來了(前50分鐘雖然有士兵不斷犧牲還有文泰突然“掛掉”花木蘭悲傷自我放逐和迷茫,但我的心情就是沒壓抑起來,估計我是沒入戲,還有此類劇情橋段我太熟了)。
電影因為后半段的悲情,從而與之前的所有其他版本有了很大的區別。
我是男生,看《花木蘭》的時候,也掉了一次眼淚,就是胡奎小虎犧牲,花木蘭帶領士兵唱起魏國軍歌《人生百年》的時候。這時候,影院里一片啜泣聲,我右手邊點評個沒完的男同學也安靜了。我想,多數人都被感動了吧。后面,文泰舍身,花木蘭歸鄉憔悴梳妝,還有最后情人無奈分別,我都有點點淚光,心情沉重著。我的多年觀影體驗是,一部電影真的能把我的眼淚給煽情煽出來,不惡俗不可笑,讓人壓抑的心情因為電影的某一處劇情或表演、臺詞、音樂被撞擊出一個淚水的宣泄口,那這部電影就會被我記憶下來。如果這部電影讓我掉了幾次淚,看完后還惆悵無比,那這電影就是好電影,趙薇版《花木蘭》正好就符合了。我才不管影評人一句句瓊瑤瓊瑤的雷人雷人的批判呢,我又不是拿薪水寫批判式八股文的,我就是一渴望被影像感動的普通影迷。
主要演員們的表演都很棒。(有幾位群眾演員的表演不太真實,就不挑刺了,非專業嘛。)看《花木蘭》后半段的時候,一時都忘了這是我熟悉的名叫趙薇的演員在演的,趙薇演的真的是好,具體夸就先省略了。陳坤很棒很男人。就連被好多人議論的Vitas,我都覺得他發揮不錯。
看電影之前,我已經看過好多劇透了??措娪爸畷r,我都能知道劇情接下來要怎么走。但有一處,我沒猜準。當花木蘭準備殺掉黑風給士兵們當最后的晚餐,士兵力勸,花木蘭昏厥,文泰朝另一個方向走去,我還以為他是要把他的坐騎“追月”(?)殺掉代替黑風呢,結果他是朝那個單于走去的。小意外。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這是初中學習《木蘭辭》時的開篇句,從那時起就或多或少了解了關于花木蘭這個民間人物的故事。或許有好多人跟我一樣是從這里開始了解到花木蘭的,但我想更多的人是從美國卡通片《花木蘭》或者袁詠儀趙文卓詮釋的戲說版偶像劇知道些許花木蘭這個人的吧。作為中國的一個民間故事,還需要通過美國人的卡通片來讓國人了解自己的民間文化,不知道這是不是也值得我們些許的反思呢?
在趙薇版的《花木蘭》里,花狐說人死了就會變成天上的星星,而花木蘭她娘也成為其中的一顆星星之一,這和書里看到的情節有些許不符,書里是說“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也許是為了劇情的需要,暫且就不論個中的真實了。
此外,我覺得本來應該是花木蘭的身世會成為一個謎的,可沒想到在影片中很快就暴露出其女兒身的身份,反而是文泰(拓跋宏)的身份才更加神秘,有搶了花木蘭風頭的意思。
不過可以感覺到趙薇和陳坤的演出很賣力,多次流淚讓人感動,在比較惡劣的環境之下拍出比較動情的影片,還是值得去電影院看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