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所得稅稅收籌劃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1收入籌劃
收入是影響企業所得稅稅基的重要因素,企業財務人員可以通過推遲會計收入的確認時間,利用時間性的差異來推遲納稅。這種遞延收入的產生對企業來說并非毫無意義,從融資上來講,延期納稅雖沒有減少應納稅款的絕對額,但等于企業取得了一筆無息貸款,資金有了時間價值。企業當期的資金總量增加,增強了償債能力,降低了企業為了籌資而舉債的財務風險。需要注意的是,這種籌劃方法的使用要在法律法規規定的范圍內,否則在申報時應作納稅調整。
1.2扣除項目籌劃
依據我國稅法規定,成本、費用、稅金和損失都是企業準予稅前扣除的項目。收入確定之后,充分列支成本費用來減輕稅負,是企業常用的稅收籌劃手段之一。企業發生的準予稅前扣除的項目增加,能引起應納稅所得額的減少,從而減少企業應納所得稅額。計稅依據的減少必然能使稅負減輕。例如,從成本費用上看,存貨計價方法有先進先出法、個別計價法、加權平均法等多種方法,計提折舊方式也分為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雙倍余額遞減法和年數總和法等。在這些方面企業都可以事先籌劃,靈活選擇。但是一旦選定其中一種方式方法,便不能輕易變更,因此企業在籌劃時應作長遠規劃。
1.3稅收優惠政策籌劃
1.3.1利用低稅率優惠條件籌劃
從2008年至今,企業所得稅基本稅率在現行稅制中為25%,非居民企業適用稅率為20%。此外,《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有關問題的通知》(財稅[2011]117號)中規定,自2012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對年應納稅所得額低于6萬元(含6萬元)的小型微利企業,其所得減按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企業所得稅法》第二十八條規定,國家需要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而《企業所得稅稅法實施條例》第九十三條規定,國家需要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企業是指擁有核心自主知識產權,并且同時符合以下條件的企業:產品或服務屬于《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規定的范圍;研究開發費用占銷售收入的比例、高新技術產品或服務收入占企業總收入的比例、科技人員占企業職工總數的比例均不低于規定比例,還包括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規定的其他條件。符合條件的企業可以通過及時報請稅務部門備案,享受優惠稅率。
1.3.2利用稅收優惠政策籌劃
可以利用不征稅收入、免稅收入、減計收入、抵扣應稅所得額、加計扣除、加速折舊和稅額抵免等進行稅收優惠籌劃。目前我國稅收優惠政策多向高新技術產業、創業投資產業或環保、節能節水、安全生產及農林牧漁業、基礎投資等相關的行業傾斜,尤其是對西部地區,給予更多優惠政策。企業在投資決策中,可以將視角投向國家重點扶持和鼓勵發展的產業項目,不僅能開拓出有潛力的投資方向,而且能夠從稅后收益中獲取更多的優惠。
2企業所得稅稅收籌劃風險
2.1經營風險
稅收籌劃活動中,要以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原則對不同的稅收政策進行選擇。選定一項稅收法律政策后,便不能輕易更改,企業的生產經營必須符合所選的稅收法律政策。一般來說,如果企業的經營活動發生了改變,極有可能不再有享受優惠必備的條件,則不能再享受稅收法律優惠政策,不僅稅收籌劃的預期目標會受到影響,甚至還會使稅收負擔加重,導致稅收籌劃失敗。在進行稅收籌劃時,應該考慮到經營風險這一因素。
2.2政策風險
稅收籌劃與故意逃避繳納稅款的違法行為不同,合法性是稅收籌劃的重要前提。企業所得稅的稅收籌劃必須以《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為依據。法律法規政策具有相對穩定性,但不是固定不變的。特別是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目前并不成熟,法律尚待進一步健全,處在不斷修改、完善的過程中。企業所得稅法中的很多政策會根據法制建設的推進發生相應變動,導致同一個納稅人在不同年度選擇的同一節稅方案不再適用,甚至有時候會與法律相抵觸,這就是因為法律法規變動造成的政策風險。
2.3法律風險
我國稅收法律體系既包含稅收征管法、企業所得稅法等稅收法律,還包括增值稅暫行條例等稅收行政法規。這些法律法規中的很多稅收優惠政策缺乏具體條款和規范性文件,只是在基本層面上泛泛做出了規定。有時候,稅務機關和企業在理解稅收政策時會有差異,執行時會有偏差。企業如果在稅收籌劃中對于相關法律條文理解錯誤,那么稅務機關會不認可其稅收籌劃。企業的稅收籌劃就有可能變為逃稅、偷稅行為,導致稅收籌劃中的法律風險。
3企業所得稅稅收籌劃風險應對
(1)企業在制訂企業所得稅稅收籌劃方案時,要對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進行全面的考量。在籌資的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債務成本的財務杠桿收益,以及在經營活動中的風險。建立風險預警機制,一旦出現預警信號,做好隨時依據市場變化和企業戰略管理要求調整稅收籌劃方案的準備。企業應安排好資金結構,盡量避免由于經營活動的變化而對稅收籌劃方案的執行產生大的影響。
(2)企業在進行納稅籌劃前,要對我國的稅收法律體系有全面的掌握和了解,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收集政策變化信息、各類稅收規范性文件、最新會計準則以及政府部門其他相關政策。稅收籌劃時綜合運用稅收法律、會計、財務管理等知識,著眼于企業的長期發展與整體利益,而不是只注重某一環節的稅負高低。參照掌握的多方信息,及時調整稅收籌劃策略,保證稅收籌劃控制在合法范圍內。
(3)稅收籌劃應與偷稅漏稅行為區分開,在不違反國家法律法規的前提下進行。企業在進行稅收籌劃時,應加強與稅務機關的溝通,對相關的稅收減免優惠條款和政策,做到正確理解和應用。當企業與稅務機關對稅收政策理解出現差異時,按照稅務機關明確區分的合法與違法的界限進行處理。企業平時加強學習,深入理解稅法和征收管理法,從源頭上有效防范稅收籌劃中的法律風險。
4結束語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完善與稅收法律體系逐步健全,越來越多的納稅人意識到稅收籌劃的重要意義。企業所得稅中優惠政策與規定較多,籌劃空間大,對企業所得稅進行稅收籌劃成為很多企業的選擇。稅收籌劃是一項系統工程,對企業的經營、會計處理等均有涉及,同時,風險防范工作也不可忽視。本文簡要介紹了企業所得稅稅收籌劃的方法和風險,提出了風險防范策略。
作者:易俊梅單位:重慶旅游產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