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中外資本利得稅比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在全球資本利得稅改革的浪潮下,為了增強我國的稅收競爭力,促進企業的發展,個人收入的調節,資本市場的宏觀調控。中國的資本利得稅都有進一步改革的必要。國際的資本利得稅的設計也給我們一些思考與借鑒。
【關鍵詞】資本資本利得資本利得稅
一、資本利得和資本利得稅
資本利得稅是指對納稅人出售或轉讓資本性資產而實現的收益額課征的稅,常見的資本利得如買賣股票、債券和房地產等所獲得的收益。但在日本主要是指對股票、債券等金融商品收益所征收的稅。從稅種性質看,因其課稅對象為收益額,它是所得額的一種形式,所以國際上仍然將資本利得稅歸入所得稅類。因此,該稅種的目的除了籌集財政收入以外,還為了調節收入分配,實現多得者多納稅。資本利得稅可以針對所有企業與個人設計,如美國,英國等,也可以并入個人所得稅系中,如澳大利亞。
中國個人所得稅中的財產轉讓稅是指個人轉讓有價證券、股權、建筑物、土地使用權、機器設備、車船以及其他財產取得的所得。公司所得稅中也規定了對財產轉讓所得征稅的條例。因此,財產轉讓稅實際上相當于資本利得稅。在中國,資本利得稅并不是一個新稅種。
在新一輪的以簡化稅制,降低稅率,擴寬稅基為核心的稅制改革中,各國紛紛降低了所得稅的邊際稅率與累進檔次,其中資本利得稅的改革也集中體現了這一趨勢。在2006年,最大資本利得稅為5%,15%,25%或28%。
二、關于是否降低資本利得稅的爭議
然而目前,國際上對是否降低資本利得稅存在廣泛爭議。全球首席經濟學家Dri/McGraw和AllenSinai認為資本利得稅是不公平的,意味著勤儉儲蓄的人比揮霍無度的人承擔更高的費用。這些經濟學家認為:降低資本利得稅能夠增加就業,促進經濟增長,更加有益于中產階級,通常能夠鼓勵企業家的積極性,帶來技術突破,鼓勵儲蓄和投資等。然而,其他的經濟學家則認為資本利得稅一般能起到“多獲利者多交稅”的效果,對資本市場的貧富兩極分化能起到一定作用,同時能自發調節市場起落,對金融市場的穩定健康運行也有一定的效果。這種觀點認為降低資本利得稅將降低稅收收益,并導致資產大量出售,造成股票市場價格的下降。同時會造成財政預算赤字以及聯邦儲蓄與投資的減少。經濟的問題是缺少消費,并非缺少投資。因而降低資本利得稅并不能帶來經濟的增長。
盡管如此,絕大多數經濟學家認為資本利得稅的改革絕對是稅制大范圍改革中的一個重要方面。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對資本利得的征稅還未進行多大的改革與變化。
1.目前,國際上比較多的采用分稅位。對不同收入的群體,不同投資期限的資產所得適用不同的稅率。美國從2003年起,長期投資的資本利得稅為15%(對于歸入最低和次低所得稅繳納人群的兩類人,資本利得稅為5%。短期投資的資本利得稅率較高,最高為28%。
在中國個人財產轉讓統一按20%的比例征收,公司財產轉讓所得按一般公司所得稅稅率計算。可見我國對資產轉讓所得實行一刀切的稅率,不同的收入者負擔相同的稅率,同時對不同投資期限的資產使用統一稅率,不利于資本利得稅的收入調節作用,以及對國內投資的調控。因此,從縱向公平角度和調控長短期投資上看,中國對資本利得征稅存在缺陷。
2.在中國,對于企業,所有的資本利得總額都被并入到企業應交所得稅計算總額中計算企業所得稅。對于個人,資本利得稅將被作為個人所得稅的最后一項來確定稅率。在個人資本利得方面,對于資本利得稅的主要來源股票轉讓收益,鑒于目前證券市場發育還不成熟,我國對個人股票轉讓收益暫不征稅。
3.各國對資本利得稅設計了各種的優惠措施,來加強本國資本利稅的競爭性,為企業的發展提供優惠條件。這些優惠措施中最具特色的是各種豁免,減免與抵扣。
(1)各國都有各種資本利得抵扣措施,在美國如果投資損失超過了投資收益,凈損失可以被利用在一般所得稅的減免中。每年每個個人可以申報3000美元的凈投資損失,用來減免一般所得稅。剩余的投資損失還可以歸入下一年繼續用來計算下一年的資本利得凈值。企業還被允許將本年度的投資凈損失抵消上一年度投資收益,從而獲得一定的退稅。相比較而言,中國的資本損失不能抵扣其他的一般所得稅,增加了實際稅負。
(2)年減免額的規定;每年個人在出售資產時所獲得中有部分數額是可以免稅的。這一數額每年都有些變化,并不斷擴大。英國2003年個人的年免征額是£7900,而企業則不能獲得此減免。而在中國僅對個人轉讓自用5年以上住房并是家庭唯一生活用房取得的所得,免征個人所得稅。中國的資本利得減免只針對群體狹小,不具有一般的代表意義。
(3)各國政府均設計了各種減免措施,并允許企業與個人根據自身需要來組合各項減免政策,降低實際稅負。如為防止因通貨膨脹的指數減免措施;企業換購新的經營用資產時,可將出售的資產利得從新購置的資產原價中扣除,從而延緩當期繳稅的滾動減免措施。
中國資本利得在設計上缺乏有效的優惠措施,如在固定資產轉讓上,資本利得稅就不能發揮促進技術設備更新的作用,并使得目前中國通貨膨脹情況下,企業和個人實際負稅升高。
四、結語
在全球資本利得稅改革的浪潮下,為了增強我國的稅收競爭力,促進企業的發展,個人收入的調節,資本市場的宏觀調控。中國的資本利得稅都有進一步改革的必要。國際的資本利得稅的設計也給我們一些思考與借鑒。
參考文獻:
[1]TheImpactofCapitalGainsTaxReductionsontheU.S.EconomyMarch,1997.
[2]李楚楠.資本利得稅——中國資本市場達摩克利斯之劍[J].經濟視角,2007.
[3]李春年.英國資本利得稅簡介及對我國稅制改革的借鑒[J].財經界,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