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淺述職工醫療保險個人賬戶運行方式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在整體醫療費用過快增長的背景下,結合國外經驗,我國從1993年開始探索建立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個人賬戶。通過二十多年的發展,各地區在中央相關文件的指導下,結合實際情況,均對個人賬戶的運行做出了具體的規定,地區間在個人賬戶的使用上存在一定的差異。隨著內外部情況的變化,個人賬戶在發揮作用的同時也帶來了一定的問題。學術界對于個人賬戶的保留與否也存在著爭議,不同學者從數據分析、建立模型、理論探討等方式入手進行了大量的研究。這些研究也為日后個人賬戶的改革提供了理論基礎和方法借鑒。
關鍵詞: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個人賬戶;文獻綜述
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個人賬戶能夠滿足參保人員的基本門診醫療需求,減輕住院個人自付費用負擔,具有強制自我保障和資金積累功能。但是由于各省相關政策差異大、支付范圍較小等原因,造成費用控制、資金積累和個人約束等效果不明顯的問題,資金濫用現象時常發生。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中頒布的《“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中明確指出要改進職工醫保個人賬戶。個人賬戶制度的科學合理設計和穩健運行,不僅關系到參保人的利益,同時對保證社會和諧穩定有重要的意義。目前,學界關于個人賬戶的保留與否及如何管理使用存在諸多爭論,尚無統一觀點和經過論證的可行方案。因此,如何對個人賬戶進行改革是一個具有較強實際意義的問題。
1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個人賬戶的發展
1.1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個人賬戶的建立與運行
在借鑒德國社會醫療保險模式和新加坡儲蓄賬戶模式的基礎上,我國于1993年頒布《關于職工醫療制度改革的試點意見》,建立了統籌基金和個人賬戶相結合的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以下簡稱“職工醫保”)。個人賬戶建立的初衷是為了激活醫療服務市場機制,使供方之間進行市場競爭、供需雙方進行博弈,從而達到醫療服務市場的供需平衡、控制醫療服務費用的過快增長。我國職工醫保個人賬戶的資金來源主要由參保人個人繳費(一般為工資收入的2%)、參保人單位繳費的部分劃撥(一般為30%左右,同時考慮年齡因素)以及補充性醫保費構成。個人賬戶的資金可用于醫療支出,在起付線以下的支付范圍內,可以自由選擇醫療服務,資金結余可結轉留在以后使用。按照《國務院關于建立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決定》,結合各地區不同的經濟發展水平和實際情況,各省在賬戶的統籌運行和使用范圍上也存在一定的差異。整理北京、江蘇、四川、貴州四省個人賬戶設置情況對比如表1所示,個人賬戶主要支付模式比較如表1所示。
1.2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個人賬戶的作用
蒙海英認為個人賬戶具有資金支付、抑制資金支付和增強參保人員節約意識積累賬戶資金的作用。曹燕認為個人賬戶的主要功能有支付功能和積累功能。
1.3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個人賬戶的發展問題
郭子涵認為由于籌資機制不健全、管理制度不科學以及信息系統不完善等原因,個人賬戶存在基金使用低效和管理不善的問題。余偉認為個人賬戶存在個人約束能力有限、資金積累能力不足、抗風險能力較差等問題。申曙光認為個人賬戶的本質是效率和公平的問題,個人賬戶存在籌資不公平的問題。
2醫保個人賬戶保留與否的討論
2.1保留論
張海洋認為個人賬戶有利于職工醫療保險的監管與運行,能夠幫助人們合理的預期和安排醫療費用的支出,因此應保留個人賬戶并擴大個人賬戶使用范圍。裴穎認為個人賬戶能夠促進基本醫療保險的“共濟性”,目前對于個人賬戶的爭議源于沒有完全考慮各種因素對于提高共濟性和增強抵御健康風險能力的促進作用,因此支持保留個人賬戶,建立更完善的賬戶運行機制。范玉改認為取消個人賬戶可能引發參保人員突擊使用賬戶資金,造成大量資金浪費,因此應保留個人賬戶,但可改變其個人所有的屬性,將個人賬戶轉變為門診統籌。持保留論的學者多從個人賬戶的作用角度出發,認為應該繼續使用個人賬戶,并考慮擴大使用范圍,完善運行機制,即使個人賬戶目前存在一定問題,也可以通過改變其屬性等方法加以解決,而不是選擇取消。
2.2取消論
王超群認為政策工具需要隨制度環境的變化而變化,目前我國的重點應該是通過控制供方來控制醫療費用上漲,擴大醫療保險覆蓋面,提升保障水平,注重醫療服務的公平性,而個人賬戶不具備這些調節功能,與新的制度環境發生沖突,應該被取消。田勇等人通過建立醫療保險精算模型,對不同個人賬戶改革方案進行量化評估,認為目前個人賬戶的運行弊大于利,改革最終還是要建立門診統籌,取消個人賬戶。夏艷清分析全國醫保個人賬戶抽樣調查數據,認為應該取消個人賬戶,將職工醫保、居民醫保與新農合合并。持取消論的學者多從個人賬戶導致缺乏公平性,且未達到設立之初的目標等角度出發,認為應該立刻或逐步取消個人賬戶。
2.3國際經驗借鑒
新加坡實行個人健康儲蓄賬戶,是中央公積金賬戶的一部分。個人賬戶和醫療救助基金、傳統統籌基金模式的健保雙全計劃負責支付個人就醫產生的必要門診和住院自付費用。新加坡的資金在不同賬戶中可以靈活調撥使用,這是我國目前缺少的。美國實行一種與高起付線大病保險相伴生的一種商業健康保險產品,大病保險的起付線高達1萬美元甚至更高,但個人花費越高則報銷比例越高,且個人自付費用封頂,在免賠額之下由個人賬戶和個人自付來支付醫療費用。
3結論性評論
綜上所述,個人賬戶在目前的運行中確實存在問題,但我們不能因此忽略它的作用以及運行多年的社會積累。湖南、四川等地已經開放個人賬戶用于參保職工的家庭成員使用,江蘇、貴州等地已經開放個人賬戶用于支付購買商業保險費用等,均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因此,與其通過各種方式取消個人賬戶,導致可能帶來的社會風險和改革阻力,不如保留個人賬戶,并將其屬性變為家庭賬戶,擴大其使用范圍。目前,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帶來觀念上的轉變,醫療已經由原來的“重治療”變為現在的“重預防”。西方所提倡的“MovementAsMedicine(運動即是藥物)”的概念,體現了現代醫學對“運動促進健康”觀點的廣泛認同,“醫體結合”的健康理念成為健康界的新趨勢。因此,可以將個人賬戶的使用范圍擴大到體育健身等領域,通過預防保健來減少疾病的發生,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達到控制整體醫療費用過快增長的作用。
參考文獻
[1]蒙海英.論我國現階段醫療保險個人賬戶存在的必要性[D].保定:河北大學,2011.
[2]曹燕.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個人賬戶套現的經濟福利損失[J].中國衛生經濟,2010,29(03):40-42.
[3]郭子涵.我國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個人賬戶現狀問題與對策研究[D].蘇州:蘇州大學,2015.
[4]余偉,陳婷.醫保個人賬戶能否取消[J].中國社會保障,2010,(07):76-78.
[5]申曙光,侯小娟.醫療保險個人賬戶的公平與效率研究———基于廣東省數據的分析[J].中國人口科學,2011,(05):75-84+112.
[6]張海洋,沈勤.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個人賬戶存廢問題探討[J].社會保障研究,2015,(02):42-47.
[7]裴穎.醫保“個人賬戶”去留問題的探討[J].人口與經濟,2008,(03):65-70.
[8]范玉改,李大奇.對我國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個人賬戶改革的思考[J].中國醫院,2017,21(06):59-61.
[9]王超群.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個人賬戶制度的起源、效能與變遷[J].中州學刊,2013,(08):80-86.
[10]田勇,殷俊,薛惠元.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個人賬戶改革方案設計與評估[J].經濟管理,2018,40(09):173-188.
[11]夏艷清.城鎮職工醫保個人賬戶應保留還是取消———基于部分地區醫保個人賬戶抽樣調查數據的分析[J].宏觀經濟研究,2014,(04):51-56.
作者:許靖敏 薛鐳 單位:清華大學醫院管理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