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鄉鎮財政內控建設的實踐與探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建立有效的鄉鎮財政內控機制,有利于鄉鎮財政管理目標的實現,有利于業務流程的規范,防范鄉鎮財政風險。2014年1月1日起實施的《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實行)》,對加強鄉鎮財政內控建設,促進財政管理新常態有著推動作用。當前,鄉鎮財政缺乏有效健全的財政內控體系,內控意識淡薄,預算編制不嚴謹等,這些問題均會對鄉鎮財政內控建設存在影響。本文將對鄉鎮財政內控建設實踐進行分析探討。
關鍵詞:鄉鎮財政;內控建設;對策
關于財務內控建設,我們可以追溯到《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在這一文件中,均對國有資產監管、財政資金分配使用、政府采購等部門實行了分級授權、分崗設權、分事行權,強化內部流程控制,以防權利的濫用。財政部門作為政府財政管理工作實施的機構,對群眾利益起到直接影響,加強財政內控管理可將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落到實處,對財政治理不斷優化,這也是依法理財推進的重要手段。
一、鄉鎮財政內控建設實踐中的問題
(一)內控建設意識淡薄,重視程度不高,鄉鎮財政人員力量不足
鄉鎮“一把手”缺乏內部控制理念,內控意識淡薄,重事業發展,輕內控建設,認為內部控制是財政部門的事,是會計人員的事;部分財會人員認為財政部門逐年出臺一系列制度,部門預決算逐年細化,國庫集中支付系統全程監管各項支出,建立內控制度作用不大。隨著鄉鎮財政職能逐漸增多,補貼資金總量越來越大。購買服務、涉農項目、扶貧攻堅、美麗鄉村建設等任務逐漸增加,人少事多,身兼多職,加之財政工作人員結構老化,多年沒有充實新的人員,青黃不接,綜合水平偏低。諸多原因致使內部控制的作用得不到有效發揮。
(二)鄉鎮財政內控體系建設不完善,內控落實存在著漏洞
內部控制體系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不是只靠制度就能把財政內控建設好的,它需要一個完整的內控體系,要有內部控制環境、風險評估、控制活動、信息與溝通和內部監督等要素組成,從范圍上講包括單位層面和業務層面。當前,鄉鎮財政內控組織機構沒有建立,內控設計和運行考慮較少,風險評估和風險識別走于形式,內部監督人員受單位領導管理,其監督權力也由領導授權,其行為必然受控于領導,致使內部控制監督“名存實亡”。在鄉鎮內控體系構建上,單位領導對工作人員工作質量和工作運行等的控制不太重視,關鍵崗位不能相分離,不能相互牽制,輪崗不到位等,嚴重導致內控建設的開展,內控體系未形成閉環,存在諸多漏洞。
(三)鄉鎮財政預算編制和執行不嚴謹,年初預算與實際執行出入
大鄉鎮預算編制是內部控制重要環節,鄉鎮預算編制較為籠統、粗落、不精細,例如,在預算編制時預算收入支出簡單地依據上年數據進行編報,沒有認真測算當年收入支出情況,股買服務及建設項目等具有不確定性,測算不準確,誤差大,脫離了單位實際。在執行預算中比較隨意,由于權力過于集中,沒有按照本級人大批準通過的預算安排各項支出,臨時性支出、人情支出現象導致預算支出隨意性,沒有納入預算也去列支,造成預算編制不真實。
(四)鄉鎮內控信息化建設滯后,內控建設管理水平不高
內控信息化的質量直接決定單位內控的質量,但是鄉鎮現實的內控信息化建設在覆蓋面不廣,立體的信息溝通網絡和交流機制的不健全,不完整,云計算技術的應用沒有全面推廣等問題,導致鄉鎮內控信息滯后,未能使內控系統閉環式運轉。當前,內控信息系統不是一個全面的信息系統,存在著多個單一系統,不能相互支持和共享,不能相互銜接,如有國有資產管理系統、財政監督管理系統、金財工程管理系統等,系統間不能有效銜接和約束,沒能形成一個完整一體化信息化系統,致使鄉鎮內控建設水平不高,信息通達受影響。
二、鄉鎮財政內控建設思路探討
(一)加強內控環境建設,提高內控管理理念和財務人員綜合素質
鄉鎮領導要結合經濟新常態的變化,充分認識單位內部控制的重要性,實行內部控制“一把手”責任制,鄉鎮領導干部要帶頭認真學習《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提高對鄉鎮財政內控管理的認識,形成鄉鎮領導帶頭,全員參與重視內控建設的氛圍,開展廣泛宣傳,積極調動各類人員掌握和運用內控管理的積極性。充實財政隊伍,補充新鮮的血液,開展人員定期培訓,提高人才的招聘門檻,努力提高財政人員綜合素質水平,確保鄉鎮財政內控建設得以落實。
(二)完善、健全鄉鎮內部控制體系,實行內控封閉式運行
為促進鄉鎮內部控制作用的發揮,應完善鄉鎮內控體系。從單位層面和業務層面上認真梳理,厘清經濟活動事項清單,以外部政策法規為依據,結合鄉鎮單位內部控制管理需要,優化完善內控體系建設的內容結構,提高鄉鎮單位內部控制管理水平。建立健全鄉鎮內控組織機構,鄉鎮財政部門是內部控制的牽頭部門,要負責做好牽頭工作,明確各個部門崗位和相關工作人員的分工和責任,認真落實輪崗制度;積極開展風險評估和評價,重視評價結果的應用;加強財政監管制度建設,如財政資金資產管理與預算管理、財務管理相結合機制,財政資金購置與政府采購相銜接機制,建立財政資金的處置機制等。
(三)強化預算編制和執行流程,提高預算質量
鄉鎮預算編制時應嚴格按流程進行編制,編制方法要合理,要充分考慮各方面的因素,按照“統籌兼顧、確保重點”原則,認真測算各項支出,測算時要有真實可靠的依據,不能人為提高開支范圍和標準編制預算,要嚴格遵循預算編制原則;認真執行國庫集中收付制度,加強預算各項收入支出的監管,避免預算支出不現實。上級政府和財政部門要及時監督鄉鎮預算執行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審計部門要對鄉鎮預算執行情況進行審計監督,對存在的問題及時提出整改意見和建議,同時加強各部門與編制人員的聯系,強化編制人員專業素質,保證預算編制的科學合理。
(四)加強單位內部控制信息化建設,確保信息通達時效
信息化作為促進內控機制建設的重要支撐,確保數據安全前提下推動數據動態管理的有效實施,從而實現鄉鎮財政業務信息化,電子化,逐漸形成業務系統、流程暢通、數據共享的信息系統。為提高鄉鎮財政資金管理水平,應對信息通達機制進行建立,確保鄉鎮財政資金監管信息在相關部門的雙向傳遞。同時還應公示機制進行健全,如:項目類、補助類進行公示。對公開公示主體有效明確,遵循“誰分配、誰公開、分配到哪里”相關原則來實施。
(五)優化完善監督管理的機制
管理好財政資金的正常運作,必須建立相應的監督管理機制。財政部門應將監督管理機制落到實處,對資產管理操作過程進行定期盤算,對于查出的不明問題,實時的進行調查了解,如出現不良的違法行為,立即向司法及相關部門進行反映舉報,不姑息、不縱容;對于管理得當的行政部門給予夸贊與獎勵,提高工作熱情;做到處罰分明,鼓勵財政部門改正不良風氣,優化部門管理,給行政事業部門注入新的生命力。將專項監督與日常監督結合在一起,通過監控、檢查、督促、評價、審查等方法來實現自我發現問題,促進財政資金分配及使用的有效性、安全性及規范性,將內控機制深化建設作為廉政建設責任制的主要內容,確保各項任務的有效實施。
三、結束語
綜上筆者通過對鄉鎮財政內控實踐分析和思考促進鄉鎮財政內控的有效建設,采取有效的管理對策,提高內控管理水平,為鄉鎮財政內控工作奠定基礎。內控是管理,整合經濟活動各業務管理,促進單位履職能力,內控也是保障,是行政事業單位反腐“防火墻”,促進廉潔依法行政。
財參考文獻:
[1]巨愛芝.加強鄉鎮財政內控建設提高會計基礎工作水平[J].財會學習,2017(10):247-248.
[2]汲衛民.當前鄉鎮財政面臨的困難及對策探討——基于內部控制和資金管理的視角[J].會計師,2017(08):68-69.
[3]徐守明,袁宏洲,劉剛.固本強基抓內控財政監管上水平——關于加強鄉鎮財政內控機制建設的思考[J].農村財政與財務,2013(06):34-35.
[4]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定(試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網
作者:潘先廷 單位:蒙城縣財政局樂土財政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