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加強鄉鎮財政資金監管工作的探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根據山東省莒縣縣委《關于開展“大學習、大調研、大改進”的實施方案》要求,今年5月,縣財政局結合財政工作實際,對部分鄉鎮財政資金監管情況開展了調研。
一、鄉鎮財政資金監管存在的問題
鄉鎮財政資金監管中存在的問題包括:一在貨幣資金管理方面,部分鄉鎮庫存現金賬面余額過大,存在用不符合規定的單據頂庫問題;借款清理不及時,無理由、無領導人簽批、時間超過六個月以上的借款在個別鄉鎮依然存在;超起點、超范圍提取和使用大額現金業務時有發生;個別鄉鎮違規將零余額賬戶資金轉入政府實體賬戶列支,逃避了國庫集中支付系統的監管。二在會計基礎核算方面,會計記賬不及時,未做到日清月結,個別鄉鎮會計、出納未按月進行對賬;會計憑證審核不嚴格,存在不符合規定的憑證入賬問題;內控制度流于形式,有的鄉鎮一人管理所有銀行印鑒,一人負責會計核算,會計主管、復核履職不到位。三在經費支出執行方面,公務接待無公函、無接待清單、無消費明細問題不同程度地存在;公務用車維護支出不規范,燃油費未附原始加油記錄,車輛維修未附維修清單;差旅費報銷手續不完善,缺少相應的會議或培訓通知等依據;大額支出未附撥款依據,如宣傳、咨詢等勞務費支出未將有關合同附在憑證上。四在財務管理制度落實方面,部分鄉鎮未落實公務卡制度,超限額、超范圍支付現金現象普遍存在;有的鄉鎮固定資產處置未按規定履行審批程序,資產清查盤點制度落實不到位,導致資產賬實不符;有的鄉鎮50萬元以下的工程項目未履行政府采購審批程序。五在專項資金管理方面,隨著專項資金實體賬戶的取消,有的鄉鎮將專項資金放在政府經費賬或村級賬中核算,未設立專賬核算;個別鄉鎮財政銀行存款小于未撥付的專項資金,存在擠占專項資金的問題;資金撥付依據不充分,缺少政府采購、評審報告、施工合同等相關手續;項目實施及資金撥付進度緩慢,有的專項資金結轉超過兩年仍然無使用計劃,造成資金閑置;資金支付方式不規范,有的工程項目中標單位為公司,資金卻撥付給個人賬戶;有的村級專項資金應先撥付至工程施工方,卻直接撥付給村報賬員個人賬戶。
二、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一是領導對財務管理的重視程度不夠,風險防范意識有待增強。個別鄉鎮領導認為身在行政體系末端,反腐的拳頭落不到自己身上;有的鄉鎮因把工作重心放在社區、村級綜合管理上,安排財政人員承擔包聯村工作,影響了財政工作的精力。二是會計人員責任意識不強,缺乏責任擔當。有的會計人員站位不高,法規意識淡薄,認為所有支出只要領導簽字了,個人沒有違規違紀就萬事大吉。即使發現不合規支出或手續不完整等問題,礙于面子也不愿意說不,未正確履行會計監督職責。三是會計人員業務素質不高,難以適應工作崗位。近年來,鄉鎮財政所新進人員較多,有的缺乏財會專業知識,對最新出臺的財經法規缺少系統地學習和研究;有的鄉鎮財政人員崗位交流少,知識面單一。四是鄉鎮財政監管力度不夠,缺少業務指導和督查。當前各級財政部門工作任務重,人員少,特別是縣財政局各科室對財政政策落實、專項資金管理投入精力大,但對鄉鎮基礎管理業務指導還有欠缺。
一是加強財政基礎管理,切實提高規范化管理水平。各鄉鎮要按要求配齊財政工作人員,明確職責分工,進一步加強會計基礎管理,完善內控機制,嚴格落實公務卡使用、政府采購等管理制度,切實提高財政財務管理水平。二是加強財政業務培訓,提高人員素質。堅持問題導向,對鄉鎮長、財政所長、工作人員等開展分類培訓,提高鄉鎮長的決策能力和業務人員的實操能力;堅持走出去,鼓勵鄉鎮之間開展業務交流學習,發揮示范帶動作用;邀請縣紀委等部門領導開展廉政教育,做到警鐘長鳴,防范風險。三是建立績效評價機制,明確鄉鎮財政工作標準。結合原鄉鎮財政所考核辦法和近幾年新出臺的政策和法規要求,探索建立鄉鎮財政績效管理評價辦法,評價內容力求業務全覆蓋,便于操作,每年至少評價一次,評價結果作為評先樹優和分配財政獎補資金的重要依據。四是加大鄉鎮財政監管力度,切實維護財經紀律。鄉鎮財政是落實民生政策的最后一公里,是財政資金落實到位的最關鍵環節,建議加大鄉鎮財政監督檢查和業務督導力度,及時發現和糾正鄉鎮財政基礎管理和落實重大財政政策中存在的問題,全面提升財政發展質量,助力全縣鄉村振興。
作者:趙發范 單位:山東省莒縣財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