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農民合作社開展互助保險思考探析范文

農民合作社開展互助保險思考探析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農民合作社開展互助保險思考探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農民合作社開展互助保險思考探析

農業保險是農業風險管理的重要工具之一。近年來,雖然我國農業保險取得飛速發展,但作為經營主體的商業保險公司,或者受政策所迫經營農業保險,或者為獲得“以險養險”的盈利機會,農業保險勉強為之。在現有農業風險管理手段和農業保險經營技術的約束下,通過保險組織形式創新來突破困境是重要途徑之一。2017年中央1號文件明確要求,“開展農民合作社內部信用合作試點,鼓勵發展農業互助保險。”2018年,農業農村部和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分別明確提出,“支持規模較大、運行規范的合作社和聯合社開展互助保險試點”“引導支持有條件的農民專業合作社開展農業互助保險試點工作”。

一、農民合作社開展互助保險具有重要意義

1.農民合作社組織屬性高度契合互助保險。根據《農民專業合作社法》的定義,農民專業合作社是指在農村家庭承包經營基礎上,農產品的生產經營者或者農業生產經營服務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聯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經濟組織。而農業互助保險是指農民按照合作制原則建立保險組織,自愿參保、自主經營、民主管理,為其成員提供農業保險服務的一種農業保險模式。從定義上可以看出,兩者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兩者都是按照“合作制”原則建立的,兩者都是農產品生產經營者的聯合合作,兩者均強調“互助性”“自愿性”“成員性”和“民主管理”。這些共性決定了相較商業性保險公司而言,農民合作社在組織形式上具有天然優勢。

2.農民合作社成員特性適合開展互助保險。農民合作社成員是農產品的生產經營者或者是農業生產經營服務提供者、利用者,因此,其顯著的特性是家庭收入以農業收入為主,因而派生出的兩個特性就是收入普遍較低,對保險需求高。由于加入合作社的農民一般都從事同一產業,因此,保險需求也具有一致性。農業互助保險的保單持有人兼具被保險人和所有人的雙重身份,可以有效降低商業保險公司委托問題引發的組織成本和經營管理成本,從而使保險產品價格較低,符合合作社成員低收入的特性。互助保險的互助共濟的思想基礎和同業性的特征,也符合中國農村的互助合作傳統,順應成員的心理需求和產業需求,容易被廣大成員接受。

3.農民合作社成員強關系網絡利于開展互助保險。美國社會學家格蘭諾維特提出,人際關系可以分為強關系和弱關系網絡。強關系指的是個人的社會網絡同質性較強(即交往的人群從事的工作、掌握的信息都是趨同的),人與人的關系緊密,有很強的情感因素維系著人際關系。一般情況下,合作社成員居住地相近,又從事相同產業,生產、生活聯系自然形成,成員間相互信任感強,由合作社開展互助保險業務容易得到成員響應,也容易規避道德風險和逆向選擇。同時,合作社成員都是農業生產的行家,對農業生產、災害風險、成員情況等比較了解,由從他們中挑選出的農戶代表經過一定的保險技術培訓,完全可以勝任核保、定損、理賠等工作,農戶對災害損失的確定容易達成一致,大大減少理賠糾紛,極大地提高農業保險經營管理效率。

二、農民合作社開展互助保險的內涵特征

農民合作社互助保險是指以產業為紐帶,由本社全部或部分農戶成員自愿出資籌集互助保險資金,為本社成員發展專業化生產提供互助保險的業務活動。這種互助保險嵌入和內生于合作社內部和產業生產發展過程中,是“弱勢群體”在商業保險機構無法滿足需求背景下的保險組織形式創新。這種服務形式建立在“風險共擔、利益共享”上,又以成員在合作社內部長期合作或在生活中長期相處所建立起來的經濟社會關系為基礎,相互提供保險。

1.主要特征。一是產業性。互助保險是合作社依托農業合作生產而派生的一項業務。它派生于生產合作、服務于產業發展,具有鮮明的產業性。合作社的產業延伸到哪里,成員發展到哪里,互助保險業務就可以覆蓋到哪里。二是封閉性。互助保險資金在組織內部封閉運行,出資人限于本社成員,獲得保險的首要條件也必須是本社成員。合作社用于開展互助保險的資金,可以是合作社提取的公積金,也可以是成員保費收入,還可以成員入股的形式籌集。合作社可以設立資格股,用于取得互助保險的資格,不能隨時退股;也可以沒有資格股限制,將被保險對象擴大到合作社全體成員,這取決于出資成員的意愿和合作社經濟實力,可由成員民主決定。三是有償非營利性。合作社成員必須要繳納一定的保費,這既是互助保險資金的重要來源,也可以通過有償使用實現有限保險資金的最優配置。在繳納保費時,成員可以直接以現金方式繳納,也可以從成員銷售給合作社的產品中抵扣。如果當年的保費收入在除去運營費用外出現剩余,不形成利潤,可以作為合作社的風險準備金,轉入下年滾動增長,以備大災之年。四是風險共擔性。合作社某個成員受災遭受損失后,可以通過其他成員分散風險,即把單個成員需要面臨的風險轉化為合作社共同負擔的風險,可以有效減少農業風險損失。合作社可以聯合成立聯合社,在更大的區域范圍和不同的產業之間進一步分散風險,同時聯合社還可以為廣大成員辦理再保險業務,在不同層級上進一步分散風險,為合作社成員提供多層次多渠道的保障。

2.堅持原則。一是風險一致性原則。只有在存在風險的情況下,合作社成員才有投保的積極性;風險只有類似相同的情況下,在商業保險不愿提供時合作社成員才會有互助保險需求。所以只有在一定區域風險大體一致的情況下,合作社互助保險才能發揮顯著作用。二是產業化基礎原則。與自給自足的分散小農戶相比,生產組織化、產品商品化程度高、把農業作為主要收入來源的合作社成員更渴望互助保險。同樣,有鮮明主導產業依托而發展起來的相互保險,通過圍繞產業鏈創新保險產品,為產業發展更好地保駕護航,反過來也促進了互助保險的發展。三是政府引導扶持原則。政策性農業保險的開展離不開政府的支持,合作社互助保險的開展需要政府的財政投入。政府可以為合作社成員投保提供保費補貼,可以以財政資金注入合作社互助保險風險準備金,還可以為合作社起步提供運營資金等。

三、相關建議

1.加快制定有關農民合作社互助保險的法律法規。世界上很多國家用法律制度的形式來為合作社開展互助保險保駕護航。如法國在20世紀七八十年代就先后頒布了《農業指導法》《農業災害法》《保險法典》《農業保險法》等法律法規,規定了農業保險具體運營模式,建立了農業災害保證金,肯定了互助保險,明確了再保險、費率和理賠等,促進了合作社互助保險的大發展。我國要盡快制定《農業保險法》,明確農業相互保險組織的法律地位,進一步規范農民合作社開展互助保險的經營業務范圍等。要進一步完善互助保險監管辦法,將農民合作社開展互助保險納入監管范圍,防止監管缺位或真空。進一步制定配套的監管辦法相關實施細則,使對合作社互助保險的監管具有可操作性,防范規避互助保險演變成非法集資的風險。

2.進一步完善互助保險組織體系和風險分散機制。借鑒法國農業互助保險形成的“中央保險公司—地區和省級保險公司—農業互助保險社”三級農業保險架構,結合我國具體國情,加快建立“基層專業合作社—地區合作聯社—中國農業再保險集團(或商業保險公司)”三級互助保險組織體系。進一步規范農民合作社發展,推動區域內合作社聯合合作,成立合作聯社。基層合作社根據本地區農業實際情況,制訂相應的管理規定及實施細則,獨立開展各項互助保險業務。聯合社按照中國銀保監會相關監督管理辦法,負責制定經營方針及各項規章制度,負責各合作社的協調管理和提供再保險業務。合作社和聯合社實行自主經營,獨立核算。中國農業再保險集團(或商業保險公司)為聯合社提供再保險服務,繼續分散經營風險,保證保險組織的穩定。加快推動建立中央和省級農業巨災風險基金,可以根據當年農業增加值的一定比例提取農業巨災風險基金,放入財政指定的專戶,連續提取若干年以后,指定專門機構進行穩健地運作。

3.加強對農民合作社互助保險的政策支持和引導。農民合作社相比商業保險公司而言,抗風險能力更弱,更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引導。一是要加大成員保費補貼力度。法國財政補貼占農民繳納保費總額的50%—80%,日本也達50%—60%,建議我國合作社成員的保費補貼也應不低于50%,在貧困地區這一比例可以更高。二是加大對農民合作社運營支持。政府可以通過提供互助保險經營費用補貼,也可以通過稅收減免、用地用水用電優惠方面支持,還可以允許合作社經營農用設備設施、農產品儲藏與運輸、農產品加工與銷售等活動相關的財產保險或雇主責任保險和人身意外傷害保險等險種,“肥瘦”搭配,支持合作社經營。三是強化互助保險的技術指導。大力推進全國農業保險發展規劃和農業保險區劃,以便合作社科學厘定保險費率和設計保險條款等。鼓勵引導商業保險公司對農民合作社提供技術支持,充分利用保險公司精算技術和風險管理技術,為合作社提供有力的互助保險產品設計和創新支持。

4.重視培育農民合作社互助保險專業化人才。培養一批懂農業、懂保險、懂合作社的專業人才是農民合作社成功開展互助保險業務的關鍵。要堅持多層次、多渠道、全方位的人才培養,豐富培訓方式,通過代培、委培、函授等多種方式培養農民合作社互助保險業務骨干。可以考慮在高校保險相關專業開設農業互助保險課程,建立農業互助保險人才培育基地,用于為農民合作社輸送專業人才;也可以積極開展國際間的合作,委托其他國家的培訓機構或合作社對我國農業保險人才進行互助保險業務培訓。同時,政府可通過提供財政補貼、獎金獎勵等方式,鼓勵支持保險專業人才到合作社從事農業互助保險事業。

5.大力提升農民合作社成員互助保險意識。農民合作社互助保險發展的主體是成員,必須要充分調動他們的參與積極性。要廣泛采用報紙雜志、文藝表演、拍攝微電影、微博微信等多種宣傳方式,加大農業互助保險知識的普及力度,提升成員對農業風險的認識,增強成員參與互助保險的意識。要充分發揮農民合作社成員間的“強網絡”關系和農村“熟人社會”的特性,不斷提升農民互助合作精神,為農民合作社開展互助保險注入強大的精神動力。合作社互助保險先行試點地區,要科學合理定責定損、嚴格執行落實理賠,真正讓受損群眾得到補償,讓成員“看得見、摸得著”,增強他們參與互助保險的信心。

作者:徐雪高 單位:江蘇省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副所長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久在线毛片免费观看| 精品福利视频导航| 拍拍拍无挡视频免费观看1000| 亚洲人成电影院| 特级欧美视频aaaaaa| 四虎影视免费永久在线观看| 黄软件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多人P群无码| a级**毛片看久久| 我想看一级毛片| 久久午夜宫电影网| 欧美jizzhd极品欧美欧美xxxx18动漫 | 一级毛片中文字幕| 日本高清护士xxxxx| 亚洲一级毛片在线播放| 毛片免费观看视频| 免费A级毛片无码无遮挡| 美女免费网站xx美女女女女女女bbbbbb毛片 | 欧美日韩国产色综合一二三四| 免费午夜爽爽爽WWW视频十八禁| 色中色在线下载| 国产免费久久精品| 992tv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一卡二卡三卡| 91青青草视频在线观看| 天天拍天天干天天操| 一级中文字幕乱码免费| 把胡萝卜立着自己坐上去|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五月天婷| 曰批免费视频播放在线看片二 | 青柠直播视频在线观看网| 国产日韩av免费无码一区二区| 182tv成人午夜在线观看| 国产裸体舞一区二区三区| a毛片免费视频| 女人18毛片a级毛片免费| 一本大道高清香蕉中文大在线| 成年人免费的视频| 中文字幕永久免费| 日本乱理伦片在线观看网址| 久久国产亚洲电影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