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氣象編導在天氣信息傳播中作用的思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日益發展,以網絡、手機等為代表的新媒體快速發展,新媒體和傳統媒體也在不斷地融合,氣象編導如何適應天氣信息在新老媒體傳播中作用的重新定位。本文對氣象編導作用進行簡單思考和探討。
關鍵詞:
氣象編導;天氣信息;作用
一、引言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氣象與各行各業以及社會公眾的工作、生活息息相關,而天氣信息傳播是公共氣象服務的一種重要表現形式,也是氣象事業作為社會基礎性、公益性事業的具體體現。特別是以互聯網、手機、手持智能終端等為代表的新媒體的興起,天氣預報信息與新老媒體相互交叉融合,這給新時期、新環境下的氣象編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氣象編導,主要是指從事電視天氣預報節目制作的人員,負責對電視天氣預報節目進行編輯和整體策劃、指導,一般包括電視天氣預報編輯和導演。而當前的氣象編導,相對以前增加了新的內涵,因為新媒體時代下的氣象信息傳播,需要比以電視天氣預報節目為代表的傳統媒體更具時效性、及時性、互動性。由此,氣象編導不再只是對文字和節目的編和導,更要具有專業、全面、到位的氣象信息分析和解讀,甚至氣象編導也要從幕后轉移到臺前,與廣大受眾進行互動交流。
二、氣象編導應具有的基本素質
電視天氣預報節目的整體策劃、創意、包裝、撰寫解說詞和主持人主持藝術等等,這些都是影響電視天氣預報節目質量的關鍵所在。這就要求氣象編導不但要有總體策劃能力,還要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同樣,在新媒體氣象信息傳播時代的氣象編導,更需具有更強的專業氣象知識、強大的文字功底、與時俱進的圖形制作能力和新聞敏銳性,才能適應全媒體時代的要求。同時,氣象編導要對整個天氣信息傳播進行技術指導和質量把關,協調好各個部門和各個人員,把每一次天氣信息制作與播出的效果,都當作對氣象編導的一次檢驗和考核。
(一)要掌握扎實的專業知識
對一名氣象編導來說,懂得氣象專業知識是基礎,因為它是天氣信息制作的核心。只有氣象編導具備了豐富的氣象專業知識,才能對短、中、長期天氣預報有一定的了解,特別是每一次轉折性天氣的演變過程、當地的氣候特征以及與本地氣候相關的工農業、旅游、風土人情等等,這樣才能更好地把天氣預報信息通過媒介告訴廣大受眾。同時,隨著非線性編輯技術和虛擬演播室技術在電視節目中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廣播電視節目的制作水平和內容質量得到大幅度提高,這對電視天氣預報節目和氣象編導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氣象編導緊隨時展,站在廣播電視藝術的前沿,不斷學習影視新知識,結合氣象,進行再創造,來推動電視天氣預報事業的新發展。另外,作為一名氣象編導,既要懂氣象,又要懂電視,更要懂得新媒體。尤其是當前新媒體的快速發展,給當今氣象編導提出了更快、更新的要求,因為他有別于傳統意義上的編導,你說我聽,你做我看的單一方向的信息傳輸。在新媒體時代下,大眾隨時、隨地、隨心接受或索取各類天氣預報和與天氣相關的信息,同時還具有電臺、電視臺、報紙等傳統媒體不具備的全時段和互動性的特征,這也要求氣象編導不斷地學習新的氣象知識,以及氣象與人們工作、生活、生產相關的廣泛知識,以便及時、準確地解答受眾提出的各種問題。
(二)總體策劃能力
氣象編導是氣象信息傳播的主要策劃者,氣象編導如何組織和實施節目策劃是節目成敗的關鍵。題材的選擇是氣象編導創作的前期準備工作,如在一檔電視天氣預報節目中,氣象編導每天首先要選取一個題材作為核心內容,成功地選題是節目成功的一半原因。選題要貼近生活,在氣象臺具體天氣預報的基礎上,用電視語言傳達未來天氣信息,以指導人們的生活與工作,讓人們更科學地安排衣食住行,提高生活品質。同時題材的內容必須具有科學性、新聞性、針對性、地方特色和科普性等。再如,在多媒體相互交融的時代,氣象編導需要具備更強的總體策劃能力,特別是在天氣事件與社會民生有較強關系的天氣新聞、災害性天氣實時追蹤和專題報道等方面,發揮電視天氣預報節目所沒有的新媒體連續、實時、互動等特性。例如,在臺風影響期間,不斷推送臺風移動路徑、影響范圍、災情信息,以及與受眾互動等,同時可以通過互動等方式得到更多第一手的實時災情信息。同時,氣象編導也可以把電視天氣預報和新媒體的氣象信息傳播結合起來,做到一個產品多個用處,發揮各自的長處和優勢,以滿足不同受眾群體對不同天氣預報信息深度的需求。還可以將天氣預報的相關信息交互放在新老媒體中,收集網民和觀眾的反饋信息,加強彼此的交流和互動。例如,氣象編導既可以將電視天氣預報節目的部分視頻放到新媒體中,也可以將新媒體中網民拍攝的視頻、照片、圖片和反饋信息等資料移植到電視天氣預報節目中,達到新老媒體的相互交流、相互互動、相互促進的效果。
(三)業務指導和協調溝通
氣象編導在天氣預報信息生產、運作和傳播的整個流程中,是集前期選題策劃、中期編輯、后期制作和信息反饋于一身的角色,并從細節上具體負責信息傳播的每一個環節。因此,氣象編導對預報信息的主題選擇、文稿組織、圖形制作、視頻編輯、不同風格主持人選用和新老媒體的受眾對天氣信息反饋如何回復等方面的質量把關和技術指導也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氣象編導既要有較強的總體策劃能力,又要從微觀入手,注意每個細節。因為當前,無論是電視天氣預報節目的制作,還是新媒體天氣信息的編輯都是一項集體活動。這就需要氣象編導不但要有較強的業務知識,更需要很強的協調能力,如此才能成為制作天氣信息和傳播過程中的潤滑劑。
(四)強化圖形編輯能力
當今是“讀圖時代”的21世紀,單靠文字已不能適應新媒體對信息的需求,他需要有更多的圖片和小視頻來修飾,尤其是一張一目了然的好圖,比一堆華麗的辭藻更能吸引人,更有利于信息的傳播。如在電視天氣預報節目的后期制作過程中,對畫面的處理是十分關鍵的。因為,電視是一種視聽綜合藝術,畫面與解說詞是電視天氣預報節目中的兩個主要內容,解說詞為觀眾提供聽覺感受,畫面則為觀眾提供視覺感受。通過畫面調動觀眾的再造想象,使觀眾從無形的解說詞上感受到有形東西的存在,以彌補解說詞無法表達的不足。所以,當今的氣象編導既要學習運用各種通用的制圖軟件還要學習運用氣象專業的制圖軟件,不斷地提高自身技能和業務指導能力。通過文字、聲音、視頻、圖形等各種復合形式,來實現多樣化的氣象信息在新老媒體中更廣泛、更快、更有效的傳播。
三、提升自身的文化修養
一條好的天氣信息不僅要向受眾傳遞天氣預報內容,更要把天氣信息所附帶的價值觀、思想性和美感傳遞給受眾,這樣才能取得更好的傳播效果。而天氣信息的傳播離不開氣象編導的積極參與,氣象編導的自身文化素養或多或少能在天氣信息的傳播過程中呈現出來,正如古人云:“文如其人”。這就需要我們的氣象編導時刻保持文化充電狀態,拓寬自己的文化視野、增厚自己的文化底蘊。同時,氣象編導也應該掌握一定的音樂基礎知識,對不同音樂的特點和應用有較強的認識。例如,在電視天氣預報節目中,音樂是節目制作的基本元素,節目內容的表達在恰當音樂的烘托下能更深入人心,在適當的音樂氛圍中,節目的主題能夠得到更鮮明地呈現。
四、氣象編導的創新思維
創新思維,顧名思義指為解決實踐問題而進行的具有社會價值的新穎而獨特的思維活動。或者說,創新思維是以新穎獨特的方式對已有信息進行加工、改造、重組從而獲得有效創意的思維活動和方法。一個優秀的氣象編導能夠在實踐中培養自己的創新思維,在天氣信息傳播中,一定會予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因為,在信息開放的今天,無論是電視天氣預報節目的制作,還是新媒體中天氣信息傳播都已經不再是氣象部門的專利了。所以,氣象編導具有創新思維在天氣信息傳播過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五、氣象編導的其他注意事項
氣象編導要注重天氣信息的整體包裝。提起包裝,我們都知道它的意思,但之所以把包裝拿過來用在天氣信息傳播上是因為他和其他產品的包裝有共同之處。前面我們講的大部分是氣象編導如何通過提高自身的專業知識、文化素質和培養創新思維來對天氣信息的內容進行加工,與此同時對天氣信息傳播媒介外在形式要素的合理包裝也是十分重要的。這些外在的形式要素包括聲音、圖像、顏色等。例如,由于不同地區的電視臺和同一電視臺不同的電視頻道,每個臺的頻道定位不同,而且各個頻道的主色調也不盡相同,所以我們電視天氣預報節目的色調也應盡量符合當地電視臺各個頻道的主色調。包裝還要堅持特色原則,天氣預報節目在改版時應及時與電視部門溝通。以當地電視頻道特色為基礎構建具有自己個性的電視天氣預報節目。總之,突出特色、突出個性,區別其他電視天氣預報節目,是節目包裝不可忽略的一個重要原則。隨著新媒體的發展,信息的大眾傳播方式必將過渡到分眾傳播方式,新媒體以它更強的互動性,要求天氣信息服務個性化,將受眾群體細化、服務細化,來滿足受眾多元化的需求。同時,氣象編導要在天氣信息傳播過程中樹立起服務的品牌意識,建立和培養自己的天氣信息服務群體,打造天氣信息服務新形象。
六、結語
媒體發展日新月異,天氣信息傳播方式不斷更新,如何通過提升氣象編導的素質,分析和理解受眾對天氣信息的需求,與受眾情感產生共鳴,是氣象編導追求的永恒主題。
作者:高榮斌 沈良芳 單位:泰州市氣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