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淺談高校網絡輿情管理機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造成網絡輿情的因素有很多,可能是因為社會經濟在發展過程中面臨的矛盾和敏感因素,也可能是因為自媒體在高校中占據的優勢地位,還有一大部分原因來自于高校和高校大學生自身的特殊性質。文章闡述了高校應凈化校園網絡環境,正確引導校園內輿論思想傳播向正確性方向轉變。
關鍵詞:大學生;網絡輿情;自媒體環境
1網絡輿情形成的原因以及特點
1.1網絡輿情的形成原因
(1)突發事件的激化。突發事件、偶發事件會因其自身的偶然性、不確定性、不可預料性而促進網絡輿情的形成。(2)國內外的熱點問題。一些在國際中具有影響力的事件、能夠涉及國家利益或民族利益的事件都可以成為網絡輿情形成的原因。(3)與自身利益有關的問題。能夠在高校引發網絡輿情的事件大多數都是與大學生自身利益有關的一些問題,比如學生的評獎評優、獎學金助學金、學校管理問題等[1]。
1.2網絡輿情的特點
1.2.1豐富多彩的交流內容構成高校網絡輿情的內容多種多樣,范圍比較寬泛,并且形式紛繁復雜。隨著移動互聯網的不斷壯大,一些問題現如今有可能在短時間內迅速發酵,形成一個較大的輿論場。而多元性主要是說大家對于某件事的看法,可能會由于個人所處的社會環境、自身的文化水平、價值觀念以及意識形態等而產生不同的態度以及看法[2]。
1.2.2參與主體平等和輿論平等的公開性傳統媒體對網絡參與主體的限制條件十分嚴格。自媒體環境下任何人都可以成為網絡的主體,并且網絡輿論不會因為時間不同、地域不同而有所限制,雖然對于網民來說這是一件好事,但同時也增加了對于網絡監管的難度。
1.2.3溝通和傳播的時效性與迅速性與傳統媒體相比,網絡的優勢一目了然,網絡輿論的主體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不受限制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并且還能夠通過網絡獲取最新的新聞熱點消息,這也形成了網絡輿論擴散速度快且不可預估的特點[3]。表達內容的情緒化與非理性。高校內的許多學生可能會因為學業、就業等現實中的一些問題而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導致一部分人內心產生不滿、焦慮、迷茫的情緒,很多人會將這一情緒依靠網絡進行發泄,但有時這些負面情緒反而會在網絡環境中迅速滋生。
2自媒體環境下高效網絡輿情管理存在的問題
2.1管理目的不明確
我國實行行政體制的考核制度,許多大學都會利用普遍的方法來解決產生的網絡輿情問題,會盡可能地降低輿情在校園中產生的影響,縮小影響范圍,并阻斷問題的傳播路徑。爭取將問題在私下里由內部解決,這樣的處理方式非但不會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反而會使問題更加地變本加厲,雖然表面上問題已經得以解決,實則是為后期埋下了一個隨時可能會引爆的炸彈。
2.2管理主體模糊不清
我國高校內網絡輿情管理所面臨的另一大問題是沒有專門負責的主管機構。很多高校均沒有設立專門監控網絡輿情的機構建制,或者是將該項工作交由其他部門進行管制,雖然有管理的部門,但卻沒有承擔責任的主體。造成網絡輿情管理主體混亂的原因有以下幾種[4]。
2.2.1沒有建立專門的網絡輿情管理制度無論做什么都需要提前設定一個規矩,如果沒有專門的管理制度,那么無論是對于管理人員還是被管理人員,都將缺乏統一的、標準的規范,也無法有效形成執行能力。
2.2.2沒有專門的網絡輿情管理人員我國高校絕大多數都采取校內管理人員兼職的方式對網絡輿情進行管理,這樣做很容易造成崗位混亂、分工不明確、工作能力不匹配、處理事件的時效性差等問題,而這些問題對于網絡輿情的管理工作只會有害無利。
2.2.3缺乏足夠的資源和體制方面的支持分析我國國內現狀,對于高校的網絡輿情管理缺乏統一的方式,使得管理權限不明確,管理人員對于一些網絡輿情事件無法及時調取資源,從而降低了事件的處理速度。
2.3對于管理對象的認識欠缺且管理的方法缺乏科學性
2.3.1管理對象范圍構成高校網絡輿情的基本要素有傳播者、輿論信息、傳播媒介、受眾群體。所以在對高校進行網絡輿情的研究時,應將范圍擴大至每一個可能會產生影響的構成要素中,而不應只局限于大學生和網絡服務平臺[5]。
2.3.2管理問題對于傳播者來說,現階段我國高校還沒有形成科學的管理學生的方法,在對教師的網絡培訓、管理人員水平及其管理覆蓋范圍方面也都比較匱乏。對于傳播渠道來說,大多數國內的自媒體網站都沒有設置較高的進入門檻,從某種角度上來說,這對于“草根明星”的發展有很大的好處,但是同時也會成為居心叵測之人散布虛假信息的有效渠道,高校應將真假信息的辨別工作作為一項重要的任務來看待。對于受眾群體來說,應具備正確區分高校和數字信息的能力,管理人員要做好引導工作,盡量優化網絡輿情產生的影響。
3如何加強高校對于網絡輿情的管理
3.1及時更新管理理念,拓展管理思路
想要提高管理的效率,首先,掌握最新的管理理念。科學的管理理念是促進高校網絡輿情管理的主要因素,是促進高校網絡輿情管理的主要手段。我們的時代是信息時代,數字技術正在迅速發展。應該做好網絡輿情的引導工作。同時,管理者必須自發地學習新的思想意識,更加重視自己的媒體,通過媒體信息的研究,制定新的媒體監視理念。構建自媒體輿論管理平臺,站在最高處對網絡輿情的走向進行引導[6]。
3.2加強管理隊伍的建設,提高管理水平
3.2.1收集輿情信息對網絡輿情進行管理的工作基礎是要收集正確的輿情信息,構建一支專業水平較高的信息收集隊伍,不但能夠提高工作效率,而且還能夠使管理工作的基礎更加堅實牢固。
.2.2輿情信息判斷互聯網環境中的數據量相當龐大,作為一名專業的輿情信息判斷人員,不僅要具備較強的專業分析能力,而且還應對當下流行的一些網絡用語、符號等有所了解并加以運用。
3.2.3樹立高素質的“輿論領袖”所謂“輿論領袖”主要是指經常會參與到網絡中進行討論的人們。他們可以提供輿論信息,并且通過發表自己的看法去影響其他人,一名優秀的“輿論領袖”應該是將積極的、有用的輿論篩選出來并加以傳播,也可以用自己的觀點去影響網絡群體。由此看來,高素質、高水平的“輿論領袖”對于高校的網絡輿情管理具有非常關鍵的作用[7]。
3.3加強輿論引導,促進輿論管理
隨著自媒體的發展,國內各大高校的官方輿論與網絡輿論形成了相互依存卻又相互對弈的關系,高校網絡輿論管理的另一大重要工作就是將這兩種輿論進行融合,并對其進行正確引導。
3.3.1搭建高校自媒體官方平臺高校應跟上時代更新的步伐,改變固有的管理思想,敢于探索、勇于創新,在網絡中搭建起本高校專屬的官方平臺,平時可以在平臺分享時事熱點,并且要將與公眾進行互動作為有效了解學生的中心環節,因為平臺交流中的匿名設置可能會引導學生說出自己心中最真實的想法。
3.3.2加大信息公力度由于互聯網具有高速且方便的特點,所以網絡數據信息在傳播方面速度極快,傳播的范圍也十分廣泛,對于一些虛假的信息,如果沒有及時制止謠言的傳播,那么在網絡中造成的影響也將是十分龐大的。所以,在高校使用公開透明的管理方式,不但可以制止謠言的肆意傳播,而且對把握輿論的主動權也十分有效。
3.3.3注重發揮正面作用對于高校網絡輿論的管理,必須兼顧官方輿論平臺和網絡輿論平臺,網絡輿論管理人員應加大注意的廣度,同時,對兩個平臺進行正確的引導,避免顧此失彼現象的發生。
3.4完善應急預案,提高處置能力
(1)預防為主。實行預防為主的政策,是根據以往經驗總結而來的規律性認識,同時,也是有效預防不良事件的最佳方法。預防輿論風險產生的前提是充分發揮高校網絡輿情對于信息的收集能力,對信息進行精準判斷,并且還要善于發現其中存在的風險。(2)快速響應。如果發生網絡輿情危機,高校內負責對網絡輿論進行管理的部門要在第一時間做出反應,網上工作與網下調查同時進行,在最短的時間內掌握實際情況,進行深入分析。(3)及時應對。如果網絡輿情已經發生,管理人員應及時在官方自媒體平臺以及民間平臺對輿情作出解釋,做好對公眾的安撫工作。(4)認真總結。當輿情危機得以解決之后,應針對此次情況作出分析。并從中總結經驗、吸取教訓。
4結語
總而言之,高校內的網絡輿情管理工作本身就具有較高的復雜性,從事該項工作的管理人員必須具有腳踏實地的精神,踏實地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高校應重視對管理人員管理水平的提高工作,努力提高管理人員的技術水平,共同為大學生營造一個和諧的網絡文化氛圍,這是我國大學教育事業的目標之一。
[參考文獻]
[1]張更慶.自媒體時代高校網絡輿情風險管控與引導探索[J].思想政治課研究,2019(2):101-106.
[2]趙雪.自媒體環境下高校學生網絡輿情引導與處置研究[J].新聞世界,2018(11):80-84.
[3]劉建榮,林卓.基于信息生態學的高校網絡輿情研究[J].甘肅科技,2018(9):38-43,97.
[4]姜晶晶.自媒體環境下的高校網絡輿情管理現狀及對策研究[J].品牌研究,2018(2):230,231.
[5]王冬輝.自媒體環境下高職院校網絡輿情發展現狀分析[J].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1):56-58.
[6]李華婷.自媒體時代高校網絡輿情疏導路徑研究[J].新聞戰線,2018(6):142-143.
[7]徐敏.淺議自媒體時代我國高校網絡輿情管理策略[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6(10):5-6.
作者:齊博 單位:淄博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