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心電圖蜂窩大數據網絡系統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網絡系統功能模塊設計
心電圖蜂窩大數據網絡系統包括心電圖中心服務器、報告診斷中心(可接收由全球各地醫療機構傳來的心電信息)、多種檢查設備(心電圖機、運動平板、動態心電圖等)和終端瀏覽器4個部分。心電圖中心服務器由數據庫、數據儲存和數據轉換系統組成。它運行的系統主要包括:預約檢查申請模塊系統、排隊叫號系統、檢查系統、心電圖輔助分析系統、終端瀏覽系統、專業查詢及統計系統。其中,預約檢查申請模塊與HIS緊密結合,可準確查詢到患者的預約就診信息;排隊叫號系統幫助患者及時了解大約需要的就診等待時間,以便安排檢查行程。在心電圖檢查結束后,心電圖機通過檢查系統將心電圖數據與HIS中的患者信息進行匹配,再發送到心電圖服務器;服務器運行數字接收程序(MedExXDTJReceived),將心電圖數據入庫。而報告診斷中心通過FTP文件傳送服務自動從服務器下載病歷數據,在心電圖輔助分析系統的協助下,完成心電圖分析、報告編輯等,保存后自動將數據上傳到服務器。醫生工作站打開ECGWeb瀏覽、IE瀏覽等終端瀏覽系統,通過服務器上的臨床心電圖MedExECGWebSetup服務程序瀏覽心電圖及報告[5-6]。
2網絡系統技術方案
心電圖蜂窩大數據網絡系統能夠將分散的心電數據進行集中儲存、轉化、管理、分析和統計,將完成史無前例的心電大數據管理,為全人類的心電學研究提供全面而豐富的病例資料。除此之外,它還可實現與各級醫療機構的HIS等信息系統的對接,實現心電數據的共享。該網絡系統所涉及的相關技術包括以下幾方面。
2.1心電設備網絡化連接
系統支持將動態心電圖、運動心電圖、數字心電圖機等心電檢查設備連入網絡,從而實現全部心電檢查的網絡化。利用數字化技術,將心電檢查設備等所采集的心電信號數據轉換成心電圖,發送到心電圖中心服務器,實現全院醫生的臨床Web瀏覽。
2.2門診與病房技術支持配備門診預約、登記、心電檢查網絡系統,與醫院HIS進行無縫連接。病房將可使用的不同型號心電設備之間進行數字連接,以打通與全球心電信息網絡的聯系。
2.2.1便攜式心電檢查儀該設備應用于床旁心電圖檢查,支持心電圖的采集、存儲、回放與傳輸。臨床采集心電信號后,通過無線傳輸技術,將心電圖快速傳到心電圖診斷中心,再由診斷中心出具報告。這樣一來,就實現了邊檢查、邊報告,簡化了以往“檢查后再集中報告”的傳統流程,為患者節約了診治時間[7]。
2.2.2心電診斷中心中心設有多功能心電分析系統,心電圖醫生根據專有用戶名和密碼登錄系統,不僅可分析已有記錄的波形和參數,還可隨時調閱相關類型的心電圖進行對比分析與統計等操作;所發出的心電圖報告可保存、打印、審核及傳送。目前,山西醫科大學第二醫院在網絡心電監測診斷方面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建立有完備的遠程心電監測中心,構建了城市、社區和農村三級會診系統服務模式,并正逐步健全山西省心電監測數據庫,為解決省內醫療基礎資料分布不均的問題找到了良策。我院自2012年3月起全面開展院內、院外、院前心電網絡信息化管理,覆蓋全院所有病房、門/急診和體檢中心,并發展院外站點51個,年心電圖檢查量達13萬人次,且呈逐年增長之勢。
2.2.3心電圖中心服務器設立在全球各國家和地區或各級醫院的服務器中心,接收特定范圍內的心電數據并進行數據儲存及轉換,再傳回服務器所在醫院的心電圖數據管理庫,并提供終端計算機的FTP文件傳送服務,與臨床ECGWeb瀏覽、WebService等相應匹配。
2.3統計檢索
該系統具備多種查詢條件,可進行醫生工作量、檢查工作量、設備工作量等的管理統計。不僅如此,它還能方便地對心電圖數據進行查詢、歸納與統計分析,為科研創新和教學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3全球心電信息網絡系統設計目標
當今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傳統的心電信息業務管理模式正悄然發生著改變。在傳統模式下,人工干預過多,如檢查收費、報告生成等流程皆需人力介入,易造成監管混亂;心電圖與患者病史及臨床診斷脫節,難以實現心電圖數據共享;記錄在熱敏紙上的心電圖容易丟失且保存不便,給心電圖分析及科研資料的積累造成很大的困難[6]。隨著全球心電信息網絡系統的建立,上述問題均能引刃而解。它能為心電圖原始資料的積累和共享搭建理想的平臺,還能實現傳統心電信息業務管理模式下無法完成的目標:(1)實現全球各國、各醫院區域范圍內的患者基礎資料和心電檢查資料的全面共享。(2)實現基層醫院與中心醫院以及各國專家之間的心電檢查會診功能,從而實現區域內心電圖檢查設備和高端人才資源的全面共享,乃至從整體上提高全球心電診斷質量和衛生服務水平。(3)搭建院前120急救心電圖檢查遠程診斷平臺,中心醫院根據傳回的心電圖報告及早做好心臟病患者搶救的手術準備。(4)提供對疑難病例的會診支持。(5)患者能夠在區域范圍內任何一家醫療機構獲得同等質量的心電診斷服務,從而方便患者就近就診且避免重復檢查。此外,還能夠方便患者上網查詢自己的心電檢查報告。(6)實現科研素材與業務學習資料的方便獲取,解決了基層醫院心電診斷醫生工作、培訓難以兼顧的難題;能夠促進心電工作者在工作中學習,從而快速提高業務素質。(7)建立各國區域性的心電圖像資料庫和典型病例數據庫,供教學和科研使用;建立各國區域范圍內各家醫院的心電診斷質量追蹤數據庫,以形成從源頭上把關的心電診斷質控體系,從而全面提升各國心電診斷水平。(8)促進各國區域內醫療信息化建設,為今后構建基于人體健康檔案的衛生信息服務平臺奠定基礎。
4結語
目前,大數據正逐漸引起醫療行業的重視,在國內外掀起了一股醫院數字化的研究熱潮,并應用于醫院管理的方方面面,如心臟病門診康復患者的心電監測、遠程心電圖監測、醫院財務管理等。比較網絡心電圖數據與傳統常規12導聯心電圖后發現:心率、P波時限、PR間期、T波時限等基本參數的檢測結果無明顯差異;在心律失常監測中,前者優于后者,而在心肌缺血定位診斷方面,則是后者優于前者。大數據具有規模性、多樣性和高速性三大特征。我國民族和人口眾多,蘊含著豐富的心電數據,若能建立一個全國性的心電信息數據庫并納入全球心電信息網絡,必將對全人類的心電學研究事業發揮巨大的推動作用。現如今,心血管疾病已成為威脅人類健康的“頭號殺手”,其發病率、病死率逐年上升,心電診斷技術正是不可或缺的輔助診療手段。心電網絡信息系統是把全球各區域范圍內各醫療機構的心電數據進行共享,同時進一步加快全球各區域協同醫療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并保證全球各級醫院心電圖檢查全流程的數字化和信息化;保障基層醫院與中、高級醫院之間的遠程心電診斷順利進行;確保院前120急救心電圖檢查的數字化采集、記錄并實時傳送到所屬醫院。建立全球心電圖蜂窩大數據網絡系統,是未來科技的發展趨勢,其能夠實現數字化大樣本的集中存儲、調閱和分析,也為建立各國乃至全球心電信息庫和病例資料庫奠定了堅實基礎,有利于心電學教學和科研的積累,實現心電學科的新飛躍。
作者:劉力劉朝暉趙文姣蘆永紅單位:中南大學湘潭臨床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