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移動SNS的社交網絡傳播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研究現狀分析
SNS是以“六度分隔理論”為基礎的。1967年哈佛大學的社會心理學家StanleyMilgram提出的六度分隔理論。理論表明:社會化成員之間,都可通過“六度空間”聯系起來,絕對沒有聯系的兩個人是不存在的。按照六度分隔理論,每個個體的社交圈都不斷放大,最后成為一個大型網絡。此后根據這種理論,創立了面向社會化網絡的互聯網服務,通過“熟人的熟人”進行網絡社交拓展,也就是現在的社會化網絡服務(SNS)。在國外,除了從社會學的角度進行SNS研究外,也有很多互聯網公司,從事SNS的理論研究與應用開發工作。如Facebook、MySpace。SNS業務的核心是社交網絡,社交網絡的傳播與建立是SNS業務最根本、最基礎的需求。目前,大部分移動sns應用軟件主要有兩種方式進行社交網絡的傳播,一是通過查詢應用軟件數據庫信息后完成增加好友方式;二是結合LBS(基于位置服務)來查找地域附近的好友后,再增加好友并建立社交網絡的方式,這種方式也是移動SNS區別于互聯網SNS的重要特征,許多基于LBS傳播模式的移動SNS應用,更是大放光彩,如微信的“附近的人”功能。同時,隨著智能手機用戶的增多、3G用戶的增多,面向大眾的基于位置服務有望成為移動互聯網與傳統互聯網實現差異化的重要領域。在國內,SNS研究方面主要分為從社會學的角度和應用開發技術兩個角度進行研究。從社會學的角度研究典型有工業和信息化部電信研究院通信信息研究所工程師王亮的《SNS社交網絡發展現狀及趨勢》、山西大學的石艷霞的博士研究論文《SNS虛擬社區知識共享及其影響因素研究》和哈爾濱金融學院的奚望園《移動SNS發展現狀與趨勢探析》等,這些論文重點研究SNS發展趨勢和制約因素等。
從應用開發技術的角度研究典型有北京郵電大學網絡與交換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楊春的《基于手機通訊錄的移動SNS系統設計》,此論文重點研究手機通信錄通過互聯網和3G網進行交換的SNS應用、寧波大紅鷹學院方穎松的《LBS技術在移動設備中的發展與研究》則重點研究LBS技術在SNS中的重要特性、2012年中南大學唐磊等人研究的《面向現實的移動SNS系統》則重點研究GPS定位技術、重力加速器技術為移動社交網絡服務的應用。這些結合LBS技術進行社交網絡傳播的方法是利用手機自帶的GPS接收器,獲取位置信息后來查詢附近的好友。然而,一方面由于手機GPS使用的是粗碼,精度最高達到100米,而且對于100米范圍內距離越近的社交網絡,反而會在搜索定位時變得模糊。另一方面在室內使用手機GPS定位時,由于搜索數量過少,也很難進行有效的定位。因此,在室內近距離環境中利用手機GPS定位方式進行社交網絡傳播將會失效。這一點,也可以通過微信的“附近的人”功能在室內搜索不到近距離內的另一個微信用戶的實驗得到證實。但是,在SNS中,越是近距離的社交網絡傳播,其需要建立社交的愿望可能更強、更有效,如參加同一次會議(活動)的人之間都有相互結識的愿望。但這與當前在室內近距離中使用手機GPS定位進行社交網絡傳播性能差的情況正好相矛盾。因此,尋找并研究一種能夠在室內近距離進行有效社交網絡傳播的方式,對移動SNS理論研究和行業應用發展都具有重大的意義。社交網絡理論表明,以需要進行社交的個體為中心畫一圓,則離圓中心越近的個體之間需要進行社交的可能性越高,社交的效果越好。因此,手機定位技術成為了移動社交網絡的催化劑。在國外,手機定位技術主要通過GPS定位,手機GPS使用的是粗碼,精度最多達到100米;雖然軍用GPS使用的是精碼,精度可以到幾米內,但軍用GPS一般不對民用開放,而且收費昂貴。另外,手機自帶的GPS定位需要室外才有較好的信號,而衛星被遮擋的室內、地下停車場等場所,GPS無法發揮原有作用,定位較困難。雖然現在有偽衛星增強GPS、基于自包含傳感器等技術可以解決室內GPS定位問題,但這些技術目前都沒有應用到手機上且應用難度較大。在國內,我國自主研制和建立的用于導航和定位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提供免費服務的定位精度是10米,但目前安裝了北斗導航信號接收器的手機數量太少,而且也面臨室內接收信息號差的問題。然而,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在室內需要進行社交的場合比較多,而且通常需要近距離的社交更多,如在同一個會場內。綜上分析可知,采用手機GPS或北斗定位方式在室內進行近距離的社交網絡傳播效果較差。
2改進方法探索
2.1基于藍牙技術的改進方法探索
現在的大部分手機除了自帶GPS功能外,一般還具有藍牙。它能為室內進行近距離的社交網絡傳播提供新的方式。目前手機中藍牙設備標準主要采用3.0版,其理論傳輸距離是100米,在沒有阻擋的室內,實際傳播的距離約為30米,有障礙物的情況下,也能達到10米以上,而且藍牙的數據速率為24Mbps,最新的藍牙4.0則性能更好。藍牙的傳輸速度完全能滿足用于發現附近社會網絡所需的幾百字節要求,也能滿足用于名片交換、文件傳遞、語音等基本社交行為的網速要求。如果能將同一個室內區域的手機藍牙設備進行自組網,通過“藍牙手機找到的另一個藍牙手機”進行網絡社交拓展,就可以將整個室內的手機都找到,并建立起整個社交網絡。目前關于藍牙組網技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藍牙底層物理通信協議和位置固定的專用藍牙設備組網研究,一般都是通過藍牙微微網和散射網方式組網。國外已經提供了較多的組網算法,主要有BTCP、BlueTrees、BlueStars、Scatternet-Route、近飽和組網方法、遺傳算法等。這些算法適用環境雖然與本文中研究手機藍牙技術環境有所區別,但仍值得借鑒的,可為基于藍牙技術的移動SNS社交網絡傳播方式改進的研究提供技術支持。
2.2基于WiFi技術的改進方法探索
現在的大部分手機除了自帶GPS和藍牙功能外,一般還具有WiFi功能。日常工作中,同一個室內環境中,用到WiFi方式上網的情況也越來越多。同一個室內的手機,一般來說都是接入到同一個WiFi接入點,那么通過WiFi網絡終端搜索、傳播等相關技術,就能查找到位于他/她身邊近距離的其他網絡個體,進而建立社交網絡。WiFi的帶寬一般可以達到100Mbps,完全能滿足進行移動SNS各種應用的行為。在WiFi局域網技術方面,目前主要研究通過單播、組播、廣播方式和實時定位技術進行局域網內終端的搜索,這些研究內容可以借鑒,用于基于WiFi技術的移動SNS社交網絡傳播方式改進的研究。綜上所述,移動SNS近距離內的社交網絡傳播方式改進可以采用手機藍牙自組網和WiFi局域網等兩種技術手段進行研究與應用。
3研究價值
3.1應用前景
本文提出的針對移動SNS近距離傳播方式改進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為我國建設各類移動SNS應用提供新的社會網絡傳播方式。例如,在騰訊公司的微信產品中增加通過藍牙技術和WiFi技術進行室內近距離的社交網絡搜索和傳播,則可以更好查找到身邊的朋友、“對面可見”的朋友,進而建立一種基于近距離的社會化網絡服務,使社交更有影響力和成效;也可以用于開發一款移動SNS產品,對參加同一次會議、音樂會等室內社交場所的社交個體,進行近距離的社交網絡搜索和傳播,從而建立各種可能的社交網絡,進行各種社交行為,如名片交換、文件共享、文字或語音聊天等。
3.2學術價值
本文提出采用藍牙技術和WiFi技術在室內進行近距離的社交網絡搜索和傳播,是對移動SNS理論中采用查詢應用數據庫和GPS定位兩種現有社交網絡搜索和傳播方式的有力補充,是非常及時和必要的,能使移動社交網絡更具有影響和成效。因此,本文提到的研究內容也勢必會對該領域的學術研究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
4結論
本文通過分析移動SNS的近距離環境中,尤其是人們經常需要進行社交的室內場景中社交網絡傳播效果差的現狀,結合現在移動SNS典型載體手機的特性,提出利用手機藍牙技術和WiFi網絡技術提高近距離社交網絡傳播效果的方法探索,為后續的研究與開發指明了方向。
作者:許彪單位:湖南科技職業學院軟件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