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網絡誠信危機成因與對策分析范文

網絡誠信危機成因與對策分析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網絡誠信危機成因與對策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網絡誠信危機成因與對策分析

一、網絡誠信的定義及實質

1網絡誠信的內涵

在網絡社會,誠信代表民主、平等、自由和權利,網絡社會的誠信問題歸根結底是人的誠信問題。因此,對網絡誠信可以定義為這樣一種狀態:網絡主體在其所有的網絡行為中,遵循民主、平等、自由和權利的原則,不欺騙別人、不虛假信息,不利用網絡從事不誠信的行為,不侵犯其他網絡主體的權利,言行一致。網絡主體之間的利益矛盾得到有效的協調,網絡虛擬空間里的誠信道德充分發揮其道德條件的功能。

2網絡誠信的實質

網絡誠信問題實質上是現實社會誠信問題在網絡世界的延伸。馬克思認為,社會是人們交互作用的產物。由網絡和人等各要素組成的網絡社會充斥著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完全符合馬克思對于社會的定義。“從社會發展來看,傳統現實社會中的人全部或大部分將成為基于互聯網架構的電腦網絡空間的網絡社會的成員,由此構成了一個與現實社會相對應的網絡社會,網絡社會與現實社會彼此互補、完善,推動人類不斷進步?!保?]因此,網絡社會的誠信問題,不僅局限在網絡世界的領域,而是與整個人類社會有著緊密必然的聯系。

二、網絡誠信危機的原因分析

如上所述,“網絡水軍”現象是當前網絡誠信缺失的重要體現,而網絡誠信問題不過是當代中國社會誠信問題在網絡虛擬社會中的折射。當前網絡誠信危機出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傳統誠信觀念的斷裂

傳統誠信思想在幾千年的封建社會里得到了穩定的發展,但隨著封建社會的推翻,傳統誠信觀也受到了嚴厲的批判。新文化運動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絕對化的批判中國文化,片面的推崇西方文化,嚴厲的打擊了中國封建社會的倫理綱常,對封建道德進行了徹底的批判和剖析,徹底打破了舊的社會價值體系。建國之后,以及,進一步瓦解著人們的信任關系,隨著“階級斗爭為綱”的政治斗爭,進一步打破傳統的人倫倫理道德,傳統的誠信道德在社會各個層面完全破裂。

2社會誠信觀念的滑坡

隨著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的運行,人們的經濟意識和金錢觀念逐漸強化,誠信規范不僅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的道德品質的要求,更是以互利為基礎、調節人們經濟利益的商業契約原則。馬克思曾指出:“一切劃時代的體系的真正的內容都是由于生產這些體系的那個時代的需要而形成起來的。所有這些體系都是以本國過去的整個發展為基礎的,是以階級關系的歷史形式及其政治的、道德的、哲學的以及其他的后果為基礎的。”[4]摩爾根也指出:“每一階段都包括一種不同的文化,代表一種特定的生活方式。”[5]隨著我國社會結構的變遷,傳統誠信發揮作用的社會環境———“熟人社會”被逐漸打破,人們的價值觀念和行為模式出現多元化的趨勢。同時,由于缺乏像美國等國家健全的信用制度體系,傳統誠信的自律性和制約性逐漸減弱,社會投機泛濫、社會誠信匱乏。誠信缺失現象滲透到社會的各個領域,網絡領域也不例外。

3網絡誠信規范的欠缺

隨著信息社會的發展,網絡技術把人們帶進了虛擬的世界。人們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交往觀念也發生了變化,每個人都是平等、自由的主體,沒有國籍、年齡、性別的差異,可以與任何人進行談話與交流。自由與平等觀念在網絡社會得到了充分的體現。網絡的虛擬性使某些人開始掙脫現實的道德規范和倫理觀念,在網絡中的行為變得無所顧忌,包括“網絡水軍”現象在內的網絡行為使人們對網上活動的真實性產生懷疑。在利益面前,諸多的網站忽視自己的社會責任,喪失了自己作為中間“把關人”的職責。同時,網民個人作為微觀把關人,在“網絡推手”的帶領和利益推動下,完全喪失了公民的責任意識,為“網絡水軍”的涌入打開了方便之門。網絡道德的嚴重失范和人們對網絡活動的懷疑,網絡誠信危機相伴產生。

4網絡相關立法的滯后

近年來,我國先后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護條例》、《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等法規,使我國網絡社會的建設和發展向著規范化和法制化邁出了重要一步,但是,由于法律固有的穩定性、滯后性等特征,往往難以跟上科技發展的步伐。我國目前已有的這些立法基本局限于網站登載信息條件的規定、網上知識產權的保護等,對網絡信息操控功能的違法犯罪規制以及行政處罰方面的適用并不多。因此,科學技術特別是信息技術的發展造成了許多法律制度的盲區,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法律漏洞牟取暴利,致使整個社會競爭規則不統一、致富機會不均等,所以,法律滯后在客觀上助長了網絡失信牟利的風氣。

5網絡水軍出現的直接原因

首先,高額經濟利益是網絡水軍發展的主要驅動力。巨大經濟利益的驅使使越來越多的人和企業利用網絡資源的廉價來獲取巨大的商業回報。其次,經濟社會轉型的特殊社會心理環境也是網絡水軍發展的原因。當前中國正處于社會轉型時期,社會的變遷帶來人心浮躁,跟風追逐新潮,助長了“網絡水軍”現象的盛行。最后,法律監管的缺失是網絡水軍發展的根本原因。對于“網絡水軍”現象,網絡主體權利義務的不明確性、監管的缺位等造成了執法部門無法可依,從而刺激了“網絡水軍”的瘋狂擴張。

三、網絡誠信危機的相關對策分析

1完善網絡的職業道德規范

當前我國的網絡環境中,缺乏明確完善的網絡行為規范。只有建立完善的網絡道德規范,網絡主體才能樹立良好的信息倫理意識,從而成為行為主體的內在自覺。已有的規范,如美國計算機倫理學會制訂的“計算機倫理十戒”,中國互聯網協會公布的《中國互聯網行業自律公約》等。一些地方政府也進行了有益的嘗試。如北京工商局率先推出的“紅盾”標識,通過建立商務網站的行為規范,對合乎規范的電子商務網站頒發紅盾標志,將不良企業納入“不良行為預警系統”等。針對“網絡水軍”現象,應進一步規范網絡公關公司,逐步實現實名制,建立個人和企業等網絡主體的信用記錄,建立信用記錄披露制度,健全守信保養機制和失信懲戒機制[6],防止統一用戶注冊不同的身份惡意炒作,網絡公司行業協會應根據道德缺失行為制定相應的懲罰規章。

2加強對網絡主體的倫理道德教育

首先,提高網絡倫理道德水準。當前網上消費者的主體絕大多數是青少年,而學校是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陣地,中小學的課本中應加大對有關誠信道德教育的內容,讓孩子從小就受到誠信意識的熏陶,逐步凈化網絡環境。同時,網絡倫理是人們進行網上交易中的道德規范,是人們自律的標準。[7]如果沒有健全規范的網絡倫理,網絡個體的行為就會無序,從而危及整個網絡的正常有序運行。因此我國應該盡早制定類似美國計算機協會《倫理與職業行為準則》的完善的網絡道德標準,并且在中學或大學中開設計算機倫理或網絡倫理等相關的課程,提高網絡道德教育的實效性,普遍提高人們的網絡道德水準,提高網絡主體的誠信度和網絡倫理水準。其次,加強道德與誠信教育。如前所述,網絡誠信危機產生的最深刻根源是社會誠信觀念的滑坡,誠信教育要與公民道德教育緊密結合,喚醒和提高民眾的誠信意識,引導人們在網絡活動中自覺重信義、守信用,提高媒介認知力、加強信息鑒別能力,激發人們敢于同違信行為作斗爭,推動社會風氣的根本好轉。同時,必須充分發揮社會監督和新聞輿論的作用,逐步健全誠信的宣傳體系,形成一個包括廣播、電視、網站、機關企事業單位、學校在內的完善的誠信宣傳教育網絡。通過社會輿論、宣傳教育、褒貶獎懲等措施全面提高網絡主體的誠信意識,逐步形成一種失信則難以有序穩定發展的網絡環境。再次,提高網民素養和網民監督。應該進一步提高網民對網絡信息的獲取認知和分析能力,讓網民意識到自己的言行可能造成的負面影響。同時,要提高網民在網絡環境中的道德修養和社會責任感,準確地意識到不僅在現實生活中需要遵守道德,在網絡環境中同樣要加強道德修養,履行社會責任。另外,網民的監督和自覺抵制,是限制網絡水軍傳播效果的有力途徑。要增強網民對推手和水軍的辨別、監督、抵制,加強對網民進行網絡水軍、網絡炒作等方面的知識普及和防范意識的提升。

3健全網絡誠信法律法規

當前對網絡水軍的法律規范不夠系統化,對于網絡不實信息、惡意發帖刪帖以及其他法律“擦邊球”等方面的權責明確和監管以及惡意網絡推廣公司和雇主的責任追償體系等都不夠完善,因此,必須完善和健全相關法律法規。

(1)廣告法。網絡水軍作為傳統廣告的補充,有巨大的市場需求。然而我國目前的《廣告法》還存在一些漏洞,如《廣告法》第38條規定,消費者可以要求虛假廣告的廣告主和主觀存在過錯的廣告經營者、者承擔賠償責任,在最大限度上彌補消費者損失。然而網絡廣告使得三方分擔責任的機制失靈,消費者只能向廣告主追償。失去傳統廣告的制約機制,就無法在廣告市場中遏止虛假廣告的行為,導致網上虛假廣告泛濫成災。應借鑒國外的立法經驗,進一步完善《廣告法》,可以從源頭著手,建立廣告誠信檔案。執法機關可以建立“懸賞舉報”制度,從違法廣告者的罰款中提取部分資金用于舉報者的獎勵。一方面,可以降低對廣告違法者的防御成本,另一方面,可以增加公權機關的信息來源渠道,加大對違法、虛假網絡廣告的監控力度。

(2)反不正當競爭法。我國的《反不正當競爭法》對不正當競爭行為通過列舉的方式進行了具體規定,卻并未具體對網絡環境下的不正當競爭行為予以規定,導致實踐中適用該法具體規定的網絡不正當競爭案不足50%,其余的案件只能適用該法第二條關于“經營者在市場交易中,應當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誠實信用的原則,遵守公認的商業道德”的原則性規定[9]。網絡水軍現象中有相當多的不正當競爭的影子,因網絡中的舉證困難、訴訟成本較高等特點,導致受害人往往放棄使用法律來保護自己的合法利益,可以借鑒英美法系《競爭法》中的三倍損害賠償原則,在我國的《反不正當競爭法》中加入網絡領域的懲罰性賠償責任制度,即網絡侵權行為人惡意實施該行為或對行為有重大過失時,法院在判令行為人支付通常賠償金的同時,還可以判令行為人支付高于受害人實際損失雙倍的賠償金,從而達到對網絡行為人實施懲罰和追求一般抑制效果的目的,以維護良好的網絡經濟秩序。

(3)刑法。我國刑法規定的擾亂市場秩序罪中第二百二十一條規定:捏造并散布虛偽事實,損害他人商品聲譽、商業信譽。給他人造成重大損失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兩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由于網絡虛擬性等特點,責任人的確定難度較大,現有刑法應該對利用網絡進行造謠生事的行為作出加重其法定刑的雙倍處罰的規定。

4提高政府公信力

首先,應表明態度。政府各部門、國有企業和主流媒體等要表明態度,遏制商業水軍現象,執行法律準繩,保持道德底線,切實提高政府的公平公正公開的公信力。其次,切實落實好新聞發言人制度。(1)做大政府的信息網絡,擴大其覆蓋面和規模,從而更有效、更及時、更全面地收集民意,并及時公布事態動向和真實情況。(2)開辟民意反映的特殊綠色通道,健全信息、公開和反饋制度,解決政府與公眾信息不對稱的問題。[9](3)切實將網絡技術和能力作為一種常識性的基本要求,在經費、人員和機構上給予必要的保障,訓練政府各部門掌握網絡知識的工作技能,同時培養起健全的網絡警察和網絡部隊。

四、結語

“網絡水軍”通過對網絡輿論的炒作、操縱,極大地沖擊了正常的網絡文化秩序和社會輿論機制。加強對網絡水軍的監督與引導,是凈化網絡文化環境、整頓網絡秩序的迫切現實問題。網絡水軍現象作為網絡誠信問題的表現之一,主要由高額經濟利益的驅動,法律監管的缺失以及傳統誠信觀念斷裂、社會誠信觀念滑坡和網絡誠信規范缺失的大環境背景所造成。在正確的網絡建設理念之下,應進一步完善網絡的職業道德規范,加強對網絡主體的倫理道德教育,健全相關的法律法規并提高政府的公信力。通過我國各主體共同努力,相信網絡誠信問題能夠逐步解決,公民的合法權益能夠得到保障,從而促進社會安定和有序發展。(本文作者:張曉惠、高凜單位:江南大學)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看片黄a免费看| 欧美精品在欧美一区二区 | 亚洲av最新在线观看网址| 爱情岛在线视频免费观看网址| 四虎影视www| 青青免费在线视频| 国产真**女人特级毛片| 91手机看片国产永久免费| 女人被免费视频网站| 中文字幕亚洲欧美专区| 日本道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欧美综合自拍亚洲综合图片| 免费人成网站在线播放| 美女脱下裤子让男人捅| 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久热中文字幕在线精品免费| 国产精品无码专区在线播放| 99国产精品永久免费视频| 好好的曰www视频在线观看 | 男人的天堂网在线| 午夜福利视频合集1000| 色婷五月综激情亚洲综合| 国产女人的高潮大叫毛片| 日韩毛片基地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四| 91香蕉国产在线观看人员| 国产精品一线二线三线| 69视频免费看| 国模杨依大胆张腿视频流露| h视频免费高清在线观看| 尾野真知子日韩专区在线| 中文天堂最新版www在线观看|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 最近的中文字幕视频完整|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综合| 欧美日韩国产另类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www| 激情图片小说网| 亚洲美女视频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