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夜景燈光秀下的城市文化傳播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每當華燈初上、夜幕降臨,夜景動畫幻化變遷,裝點城市夜生活,也傳播地域文化特色:臨江大酒店、廣場商廈、沿江高樓變身巨型熒幕,展示著五彩斑斕的燈光動畫、傳播著歷史文化與科技動態。近年來,中國各大城市中心區域打造夜景光亮工程屢見不鮮,其中,新型科技展播平臺——建筑夜景動畫在傳承藝術文化的同時,也開拓了夜景旅游經濟空間,受到全社會的關注。本文將以杭州、南充等地的建筑外立面夜景動畫為例,淺析夜景動畫的設計本質,探討燈光秀與城市文化傳承、城市文旅經濟的深度關系。
關鍵詞:夜景動畫;城市文化;燈光秀;全時旅游;夜景文旅
1“最憶是杭州”打造杭州夜景文化
品牌“清風吹過來的夜晚,會讓我們在感動城市夜間魅力的時候,想待得更久一點,自然而然也會想去探尋這座城市的歷史、人文和故事。光影藝術就可以對文化進行梳理、呈現,可以觸碰歷史和人物對話,仿佛做了一場夢”。著名舞美燈光設計師曲國軍這樣談到。如今中國都市盛行的夜景燈光秀,既是藝術文化的傳播承載,也是讓地區旅游經濟發熱的催化劑。“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早在八百年前,南宋都城的詩人就為我們描繪了一幅元宵之夜人潮涌動、燈火如晝的絢爛景象,而其都城所在地正是如今的杭州。科技發達的現代社會,市民們依然延續著中華文化的夜游傳統,賞燈光表演、煙花大會,各式各樣的元宵燈會、璀璨奪目的燈光秀輪番上陣,吸引著社會的關注,游人紛至沓來,以光影傳博文化所傳遞迸發出的夜間旅游消費業態百花齊放。放眼望去,杭州的夜景燈光打造已走在中國前列,極具代表性。以西湖為背景打造的G20峰會主題燈光秀一經亮相便轟動海內外。杭州燈光秀的延續和發展中,無論從設計技術、設施規模還是文化傳播的凸顯上,都在地區夜間經濟領域起著率先引領的發展標桿作用。“夜杭州”設計者用光影講述了杭州的城市歷史故事、打造了杭州的城市夜景品牌,從西湖的燈光噴泉表演到西湖全景燈光打造,再升級到現今的“夜杭州”全城市燈光雕刻打造,“三級跳”的發展換代成功的凸顯了城市旅游發展、城市文化傳播發展的夜間經濟新特征。早在1990年,西湖上便有了第一次大型彩色噴泉,到2016年,G20杭州峰會上驚艷外賓的夢幻西湖、全城航拍鏡頭夜景亮相。多年的發展,經過景觀設計和燈光效果的提升,杭州的夜晚燈火璀璨、一步一景,詩意夢幻的夜景空間旖旎繽紛、百花齊放,將全新的藝術思維與高科技技術相融合,打造出美輪美奐的夜間城市燈光。杭州燈光秀的代表之作《最憶是杭州》主要分為一支“錢塘夜曲”,一條“光影畫廊”,一段“絢麗飄帶”,從臨江的高樓大廈倒映于江河,獨特韻味、流光溢彩,白天游西湖,晚上看燈光秀,已經成為杭州旅游的新標配。縱觀全片,我們不光可以看到杭州亞運會主場館、雷峰塔、斷橋等杭州元素,還穿插著宋代詞人柳永的作品《望海潮•東南形勝》,燈光在這些高樓大廈上揮毫潑墨“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在這首詞里,詩人以生動的筆墨,描繪了一幅杭州的富庶繁華與美景全勝圖。創意的迭代再次讓杭州城市光影達到了質的飛躍。杭州的光與影演繹出傳統與現代、山水與城市、文化與藝術、市井與風情,生動地呈現出一座獨特韻味、別樣精彩的夜杭州人文生活畫卷。同時,燈光換換繪出一幅淡淡的青磚白墻江南民居圖,采用吳冠中先生的畫風,他傾盡一生,繪不盡江南的情意綿長。“杭州夜十景”——長橋塔影、湖濱水樂、河坊霓光、錢塘追月、山閣覽輝、湘湖夏夢、西溪漁火、運河流影等,均一一出現在燈光秀設計之中。杭州燈光秀的設計者在回顧歷史人文、渲染山水美景的同時,不忘將杭州作為“一帶一路”的重要節點城市這一主題設計入燈光動畫。其中,重點凸顯了杭州的電子商務、互聯網產業基礎、國際電子商務中心的元素。“最憶是杭州”全篇以文化人、以文興業、以文惠民,讓杭州成為兼具人文情懷與科技特色的城市,歡迎海內外的游客來領略杭州的“獨特韻味、別樣精彩”。
2川東北城市南充秀出文化傳播新名片
受全國燈光秀潮的影響,四川省南充市于2018年春節前開始打造三區光亮工程,在光影交錯、璀璨燈火的嘉陵江畔,在流光溢彩的果城夜色里,一幅幅流動的光影扮靚著嘉陵江兩岸,一幕幕璀璨的射燈描繪出城市的時尚線條。位于高坪區的南充金融中心“一江兩岸”建筑外立面動畫,歷時半年打磨、設計,是南充城市燈光秀的代表之作。設計團隊對城市地域文化進行整理、挖掘、梳理和研究,提煉出最具代表性的元素和關鍵詞。在設計前期,團隊反復研究當地歷史故事與歷史名人,深入查找絲綢、川北皮影、柑橘等地方元素,融入近代“三總故里”革命背景與發展“成渝第二城”的時展目標,較好地將燈光秀作品與南充市文化傳播、文化旅游、發展主題、政治主導、經濟帶動等多方融為一體、相輔相成,不光豐富和支撐起了設計內容,還體現了地區政治、經濟、文化等主要設計本質。在燈光秀內容的呈現上,整個設計分為三部分篇章,由人文歷史及風流人物、自然美景及生態資源、經濟發展及未來前景組成。首先,第一部分,動畫情節隨著歷史的車輪由遠及近,由落下閎觀天制歷法、陳壽著寫《三國志》、鄧小平、、羅瑞卿“三總故里”紅色革命元素、南充歷史文化名人一一出現,展示著南充古老悠久的歷史。動畫以傳統中國畫做底色,配以千古名詩詞緩緩漸出,如唐代詩人杜甫曾留下“閬州城南天下稀”的千古名句,在閬中為原型創作的國畫背景中穿插浮現。同時,吳道子繪就的《三百里嘉陵風光圖》也伴隨著動畫緩緩展開,如山水畫卷投映在摩天墻幕之上。西漢天文學家落下閎在民間觀星臺書寫《太初歷》畫面,與西山萬卷樓中書寫《三國志》的陳壽的畫面均在動畫中向觀眾展示著南充春節文化源頭、三國文化源頭的重要地位。由遠及近,在新中國革命浪潮中,南充誕生了鄧小平、、羅瑞卿、張瀾以及張思德等偉大的革命家,動畫通過革命先烈群雕的畫面書寫了嘉陵江流域民眾生生不息、拼搏奮發的精神長卷。第二章節著力刻畫山水畫卷,體現南充山水相依的美景優勢、自然資源豐富、物產資源豐富的特點。閬中古城、嘉陵江一覽無遺的全景中穿插、點綴著北湖公園美景圖、絲綢女織布圖、柑橘豐收圖、江灘白鷺飛等南充自然景觀與風景名勝圖,描繪著這座城市山水相依、洲城相映的動人畫卷。為表現南充市人融于城、城融于水、人文山水和諧相融的韻味,動畫繪制了嘉陵江穿城而過,悠悠西河如玉帶穿織,用母親孕育兒女的形象,歌頌嘉陵母親河對南充大地千百年來的灌溉之恩、對南充人民千百年來的哺乳之情。具備春早、夏長、秋短、冬暖等特點,南充四季分明,生物資源豐富,動畫相應繪制了“天上取樣人間織,滿城皆聞機杼聲”的織布女畫面,來表現南充“蠶桑之鄉”之稱。隨后,畫面中一顆顆成熟的果子從樹上掉落,果園里一片金黃與繁盛,展現出“果山仙果秀天香,處處園金處處芳”的“果城”之韻,表達了本地盛產的美食柑桔生產代代相傳經久不衰。最后一部分的設計,著重展示城市在經濟、科技、建設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展望城市活力與美好的發展前景。動畫節奏有緩慢到激昂,畫面穿插進政治、經濟、物流、交通、商貿和金融等元素畫面,展現出宜居宜業的城市新面貌。例如,在表現南充作為川東北樞紐的重要地理優勢時,動畫繪制了成都、重慶、西安三角經濟區線條,并突出南充在三角圖案中的區位優勢,表明南充占據著成渝經濟區的重要節點,是西部重要的交通樞紐城市。這部分的動畫設計用流暢的線條和充滿朝氣的舞蹈、運動動作來比喻南充加快建設暢通城市、智慧城市、宜居城市的決心和干勁。在動畫結尾處,絢爛的煙花綻放照亮了樓梯墻幕,倒映在嘉陵江水之中,大氣磅礴、絢爛奪目,“大美南充歡迎您!”的結局字幕伴隨著煙花從天而降,將整個燈光秀推至高潮、引向結尾,蔚為壯觀。
3推進公共文化傳播服務體系建設
縱觀全局,城市燈光秀工程不僅是一項景觀工程,還是一項重要的文旅工程、民生大事。杭州、青島、南充等城市在打造、完善夜景照明亮化布局的同時,把一個地區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生態稟賦、政治、經濟、科技特點與城市建筑動畫相結合,多元化勾勒城市線條,傳播城市文化,打造地域名片、彰顯都市魅力。國內外的發展經驗表明,推進燈光秀等公共文化傳播體系建設的進程,一定要從硬件和軟件兩方面入手,加強文化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全面提升全市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在燈光秀工程建設方面,首先,在硬件建設上,地方政府要注意場館建筑建設的科學性、位置部分的合理性,要在資源共享、館藏等方面進行改進和突破。在軟件建設方面,要不斷提高公共文化傳播設施的服務和管理水平,提高建筑和場館的利用率,實現惠民文化服務的均等性,讓老百姓不花一分錢免費觀賞,普及傳播地方文化、推動文旅業增長。值得一提的是,所有的公共燈光秀亮化工程應考慮科學節能的問題,科學規劃布局,設計、施工和運行運營都應該嚴格執行相關技術標準,打造出夢幻的城區燈光夜景,傳播地方文化特色的同時,做到科學降低能耗。
參考文獻:
[1]黃栗,董小玉.社交媒體語境下的少數民族文化傳播研究——以湘西土家族文化傳播為例[J].貴州民族研究,2019(2):67-71.
[2]昂增多杰.社交媒體對我國少數民族文化傳播的影響[J].傳播力研究,2018(2):18-19.
[3]楊洋.社交媒體對我國少數民族文化傳播的影響[J].傳媒論壇,2019(3):96.
[4]陳維俊.高校校園社交媒體資源整合對策研究[J].新聞研究導刊,2018(22):40.
[5]侯琳,黃秋秋,張聰.論民族文化與社交媒體的互動發展——以西藏地區微信使用的個案研究為例[J].廣西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9(1):58-62.
作者:王一淇 單位:西華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