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夜景照明設計與智能控制系統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大學院校是傳遞知識、生產知識與科研活動的關鍵場所。校內環境通常是相對單獨的空間區域,有像城市一般社區和市民居住區的常規特點,還有城市環境內所沒有的獨特元素。校內夜景照明應保證簡潔莊重,光色應明快淡雅,與城市環境里的商業區和休閑娛樂場所不同,不得追求繁華和福利、流光溢彩。校內夜景照明規劃中,要把藝術和科技相融合,突出大小校內環境的諸多內涵,突出校內建筑物風景的藝術特點。本文對此詳細介紹了校內夜景照明規劃與智能控制平臺。
【關鍵詞】校園環境;夜景照明;智能控制
前言
新校園的創建要迎合網絡技術的發展,要引進智能化理念。在以往的樓宇自控平臺內,通常僅僅包含了整體布線、計算機系統、安防、消防以及閉路監控等等。但是近幾年,伴隨科技的發展,人民對照明設施節能與科學科學化控制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促使照明管理在智能化方面的地位越來越高。而在新校園創建熱潮中,各個高校以及相關建設者也要認識到智能照明的意義。相較于商業樓宇來說,校內的大功率動力與制冷裝備比重很少,照明燈具就相對比重較多。采用照明控制平臺,更加可以突出其在節能和管理中的價值,提升學校的規范管理水平。
1校內夜景照明規劃的原則與特征
1.1原則
(1)功能性。這是校內夜景照明智能管理系統最基礎與最關鍵的性質,大學院校負責知識傳遞,學生主動性的學習與溝通、互動等社會和科研等活動,高校還負責向社會提供人才的關鍵使命。校內空間環境屬于一個功能繁瑣、內容較多的空間體系。而校內夜景照明的基本功能要基于建筑環境和景觀環境來實現。(2)經濟性。校園的空間很大,學生數量也很多,由此不可避免的會出現空間污染、空間浪費等情況。在校內夜景照明規劃中,應注重節能降耗、綠色環境等規劃。在學校規劃方面,應根據校內的教育教學、科研探究、文娛活動等特征,科學規范的設計校園創建的每個過程。
1.2特征
(1)根據時間節點定時操控的功能。按照地區晚上環境的改變預先設置時間節點,然后無需人為操控,系統會智能切換至相關場景模式,令照明燈具智能啟閉[1]。通常情況下,系統能夠按照本地經緯度明確計量處日出與日落時間,進而實現按照本地的具體狀況智能計算出每日的日出與日落時間,因此,該種智能控制系統能夠滿足夜間的多種照明場景的要求。(2)實現遠程自動化操控系統功能。遠程自動化操控系統能夠利用互聯網來完成遠程監控,該種操控模式能夠實現對環境夜晚照明系統的各個控制范圍照明參數的設計與調整,該控制能夠對系統的照明場合狀態實現實時的遠程監控。
2校內燈光規劃方案
2.1行政辦公建筑照明規劃
行政辦公建筑照明規劃,能夠采取能突出其特色的適宜照明形式來刻畫建筑外形,突出建筑樓型線條感,令立面燈光效果突出校內建筑物的純潔和簡練。因此,在對行政辦公建筑夜景照明處置方面采取了投光燈來照明,體現建筑物大氣、莊重的感覺。在結構立面搭配小型的LED洗墻燈(圖1)照明,讓整個結構立面充分生氣,剛好突出其與其他建筑不一樣的特色意外,產生了一定的明暗對比與陰影。為體現地區的標志性,宣傳積極進取與科學性的風景意向,提高校內活躍因素,突出優美濃厚的校內文化,對高效其他種類建筑的夜景燈光規劃時要全面分析被照對象的結構特點,采集傳遞文化內容的獨特符號,基于光影作用提高視覺感知魅力和效果。
2.2圖書館燈光規劃
圖書館屬于校園的閱讀區域,其規劃主題為“星星之火,能夠燎原”。圖書館燈光設計要體現總體的穩重感,全面表現了校園穩定、端莊的外觀。色調主要選擇白色、藍色,代表了向上的沖擊動力,還體現了校園發展穩步高升的繁榮姿態。
2.3教學樓燈光規劃
教學樓結構外立面墻體大都選擇泛光照明,窗戶中的柱子以窄光束的投光燈來照明,頂端以LED小射燈(圖2)突出其輪廓,促使建筑充滿層次感。
2.4操場燈光設計
操場燈光設計要保證功能照明,確保操場晚上活動安全,并做好操場的風景照亮,能科學安裝造型美觀的風景燈具。
3燈具選取與分布
(1)通常泛光照亮選擇的投光燈功率大,比較亮,又分布在建筑物周圍,容易使路人產生眩光,結構外觀照亮的燈光照射方向與采取的燈具要避免形成眩光,盡可能削減外溢光與雜散光[2]。應結合需求選取恰當的燈具配光性質曲線,投射所要體現的位置。燈具安置在地表朝上照亮,或是獨立安裝在墻壁與柱子上,或是成組安裝在立桿上。(2)燈具要隱蔽設置,避免受損,不得影響百日的景觀效果,且要安置于人難以接觸到的部位,盡量保證見光不見燈。(3)按照建筑結構被照面的材料,選擇恰當的光源色與光色。采取高效、低碳、壽命長的光源與燈具及其節電的照明控制模式,實現節能、環保照明的目標。簡而言之,校內夜景照明規劃,不僅要滿足校內文化內涵,還應結合工程材料,做好結構夜景照明,更好避免眩光,節能照亮。
4校內夜景照明智能操控系統應用途徑
校內夜景燈光規劃針對一座城市而言是個關鍵的系統項目,由于地區環境差異,其對電能的消耗以及燈具功率的要求不同,所以,在夜景照明規劃中要遵循節能環保與可持續發展觀念。大學校內夜景照明能夠分區域展開獨立管控,使管理人員及時掌握服務數據并且遠程操控校內景觀區域的照明狀態,按照時間段智能轉換照明場景。如S-093BN智能燈具控制類產品,這種產品每日能夠按照經緯度、光照度智能調節燈具啟閉時間,能夠預存很多照明啟動方案、光照明暗操控等一系列功能[3]。校內夜景的照明規劃和施工要與學校建筑結構同步探究規劃,照明燈具安裝前要在多方面展開相關規劃和測試,開始安裝前后要由專門的技術人員與施工人員做好檢驗與驗收工作。其在燈光控制和方法上要采取節能操控的智能化平臺,與網絡工作者一同研究控制銜接,然后做好相關維護和管理措施。智能燈具的燈光轉換都采取舒適、柔和的變化過程,一鍵就能夠轉變至所要的組合夜景,采取獨立芯片實現存儲功能,如果停電后場景的照明依舊維持停電前狀態且慢慢消失。比如,S093B景觀等管控其能夠得到遠程操控,該管控器能夠按照客戶要求設置相關時間,智能開啟或關閉某一電器裝備的電源,管理對象能夠是家庭電器、室內外燈光等所有要求在特定時間點打開、關閉和轉變明暗的產品。在校內景觀照明方面,需要創建一個安全舒適的風管環境。在篩選燈具時,要適合本地校園照明要求。通常情況下,鈉燈相較于其他燈具應用期限更長、更有效。光源光色主要選擇暖色[4]。而且,光源照度性能要根據景觀環境特征來篩選,否則既浪費諸多能源,還違背了預計的照亮效果。LED燈更為節能,存在色彩飽和度大、體積小、便于維護、應用壽命長等特征,能夠在嚴寒環境下正常應用,并且建筑與環境不會產生光污染,但在原來的人工操控模式上,難以實現多種多樣的燈光藝術效果。所以,在節能上要考量智能化操控系統的使用,以取得預期的照明質量。
5結束語
校內環境景觀燈光規劃探究的目的在于采用多種照明燈具及照明模式美化校區環境。良好的夜景燈光環境,還能夠減少高校生心理對晚上的恐懼,更好規范他們的行為習慣;有助于提高高校生對母校的自豪感,增強高校生對母校的親切感。
參考文獻
[1]王術晶.舊小區環境夜景照明智能控制設計實踐與應用[J].低碳世界,2019,9(9):202-203.
[2]羅玉霞.燈光裝置藝術在夜景照明中的創新設計研究[D].濟南:山東建筑大學,2019.
[3]王術晶.東北地區大學校園夜景照明設計及智能控制系統研究[J].美術大觀,2018(2):140-141.
[4]曠鈞澤.城市夜景亮化規劃的探討———以常德市江北城區為例[J].中外建筑,2016(6):112-113.
作者:陶佳能 單位:重慶建筑工程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