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技術創新下的高校圖書館關鍵轉向范文

技術創新下的高校圖書館關鍵轉向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技術創新下的高校圖書館關鍵轉向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技術創新下的高校圖書館關鍵轉向

【摘要】本研究對《新媒體聯盟地平線報告:2018圖書館版》的核心內容進行分析,重點闡發未來五年圖書館在技術變革領域的關鍵轉向問題,包括以增強研究內容的可取得性為代表的三項關鍵趨勢;以圖書館服務與教學課程體系深度融合為代表的三項主要挑戰;以語義網與關聯數據為代表的三項核心技術,并提出要客觀、辯證、審慎地應用新技術,協同高效地開發整合優質資源,增強圖書館知識服務的系統性效能,推進跨界合作服務模式創新等建議。

【關鍵詞】技術創新;《新媒體聯盟地平線報告:2018圖書館版》;高校圖書館關鍵轉向

《新媒體聯盟地平線報告:2018圖書館版》(以下簡稱《報告》)于2018年9月出版,其針對圖書館未來轉型發展的關鍵趨勢、重要挑戰與核心技術等內容進行了系統分析,并基于短期、中期與長期的階段性分析視域,對上述三項議題所包含的政策問題、領導問題與實務問題進行了深入的闡釋。《報告》由瑞士和德國的高校、科研院所、科研型圖書館聯合撰寫,系統地回答了未來五年全球圖書館共同面臨的重要挑戰,并圍繞解決這一焦點問題的方式方法等實踐性問題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報告》不僅具有較強的趨勢預測色彩,還具有較強的趨勢引領性,對增強圖書館技術創新效能,提升圖書館技術服務的靶向性與系統性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文基于這一現實考慮,從科學分析《報告》的核心內容著手,對《報告》所提到的高校圖書館技術應用的重要發展趨向進行重點研究。據此來研判《報告》對高校圖書館技術創新的關鍵轉向的重要啟示。

一、《報告》的特點及其比較優勢

1.《報告》的特點從影響范圍的視域來看,《報告》對國內外圖情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其先后被翻譯成50多種語言,在世界一百多個國家進行廣泛的傳播。目前,《報告》已經先后經過5次修訂,并衍生出以高等教育版、基礎教育版與圖書館版為代表的多種版本類型。在關注高等教育同時,《報告》亦對職業技術教育、社區大學的遠期發展趨勢進行了深入研判。可見,《報告》已經成為世界圖書館信息化理論與實踐領域中最受關注的預測報告[1]。從《報告》項目組成員的專業化水平來看,項目組成員均為全球頂尖的圖情領域的科研人員與專家學者,每一個細分研究領域均配置了一個專業的科研團隊。例如,2018年版《報告》的項目組成員便由來自15個國家的40多位專家組成。這些專家經過協同努力,科學地遴選出20項在未來五年內對圖書館技術創新發展有深遠影響的若干議題,這彰顯了專家組成員的學術洞察力與趨勢判斷力。從《報告》對戰略新興技術預測的精準度來看,《報告》的核心內容均來自廣泛而可信的實證調查研究。項目組成員基于“維基空間”的大數據分析平臺針對備選項目進行結構化討論,并基于德爾菲質性分析法來確定入選的項目與技術。當今國際圖情界領域中最為前沿的技術創新理論與實踐成果均能夠在《報告》中找到。可見,《報告》對于當今戰略新興技術預測的水平較高。

2.2018年版《報告》與2017年版《報告》比較分析2018年版《報告》相對于2017年版《報告》而言,具有較為突出的比較優勢。首先,《報告》以“研究內容取得與管理”議題引領未來關鍵趨勢。與2017年版《報告》中關于“數據管理議題”的近期趨勢研判相比,2018年版《報告》將這一議題的研判周期延長至中長期。可見,對研究內容的應用與管理將成為圖情界在未來一段時期內關注的議題。而最新的研判趨勢則將研究的重點落在“注重加強用戶體驗”“重視對圖書館空間的反思”這兩個關鍵維度上,可見如何以技術創新手段來增強用戶體驗的感知程度是當前及今后一段時期圖情界關注的主題。其次,圖書館對自我的挑戰將成為一項較為嚴峻的課題。在《報告》所列舉的未來五年內圖書館可能面臨的技術創新瓶頸中,如何“將高校圖書館嵌入課程體系”是一項廣受熱議的實踐議題[2]。在2017年版《報告》中被視為可解決的挑戰的“重塑圖書館館員職業技能”議題,在2015年被視為困難的挑戰。這些與圖書館館員能力升級密切相關的議題,充分表明提高技術創新水平、增強用戶體驗感知是當前及今后一段時期圖情界發展的重要趨勢。

二、《報告》的核心內容分析

《報告》的核心部分主要是對未來一段時期內在圖書館領域可能產生的重大技術變革趨勢的研判。本文基于新技術應用趨勢、技術研發與變革過程中的瓶頸、圖書館技術采納策略等維度來對《報告》進行研究。1.高校圖書館持續采用新技術的趨勢《報告》分別基于遠期、中期與短期三個時間維度來分析高校圖書館持續采用新技術的趨勢。從遠期發展趨勢來看,“提升研究內容的可取得性,重視對圖書館空間的反思”是這一時段中的關鍵表現。隨著技術迭代速度的加快,圖書館致力于通過彌補學術成果在知識傳播等領域的短板,提升圖書館的可訪問性。能夠預見的是,學習者將成為學習全生命周期中的主動參與者和發起者,而圖書館館員則扮演發揮輔助作用的角色。從中期發展趨勢來看,“學術記錄迅速發展,數據管理的關注度提升”是這一時段中的關鍵表現。在大數據背景下,各類學術成果能夠在學術資源平臺中實現即時共享,學術交流更為公開和頻繁。學術研究者可在共享性開源評審平臺上評論學術成果,并進行在線歸檔和[3]。從短期發展趨勢來看,“注重加強用戶體驗,優先應用傳輸移動數據和內容”是這一時段中的關鍵表現。用戶體驗指用戶對供應商所提供的服務和產品的價值認同度。如我國國家圖書館通過聘請第三方服務機構對圖書館官網界面進行優化,從而增強圖書館官網人機交互功能的科學性與時效性。2.新技術應用過程中可能面臨的挑戰《報告》將新技術應用過程中可能面臨的挑戰劃分為“可解決的挑戰”與“嚴峻的挑戰”兩大類。《報告》認為,當前全球高校圖書館所面臨的挑戰是尚不具備對信息化知識的精準捕捉能力,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圖書館政策制定水平,并抑制了圖書館專業人員自身能力建設水平的提高。正如《報告》重點指出的,“大數據時代對圖書館自身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因此圖書館館員需要持續增強自身的能力素質”[4]。更為重要的是,高校圖書館技術創新變革不僅需要人、財、物等資源的高度協同,還受到技術、人才與讀者行為等因素的影響。用戶對于圖書館服務技術能力的期望,是提升圖書館服務創新績效的動力之源,但也給圖書館館員帶來巨大的工作壓力。這要求圖書館具有權變的信息管理能力和靈活的資源架構體系,以保證圖書館館員能夠基于多元化的渠道來持續獲取知識技能。3.高校圖書館技術應用若干重要發展《報告》列出了未來一段時期高校圖書館的若干項技術創新,其中包括三項重要技術。《報告》編寫組專家將技術創新成果采納所需要的時間周期分為近期、中期和遠期三個階段,深入闡發了未來一段時期中國高校圖書館技術創新發展的關鍵趨向,包括在一年內,要在全國高校圖書館深度推廣創客空間;在兩至三年內,國內高校圖書館能夠實現數字信息可視化功能,并獲取語義網與關聯數據;在四至五年內,國內高校圖書館可借助人工智能交互技術,對用戶的需求進行智能定位[5]。

三、《報告》對于高校圖書館技術創新關鍵轉向的啟示

《報告》為高校圖書館技術創新關鍵轉向提供了極具價值的啟示,具體表現為“建設新型學習基礎設施,開發整合優質資源”“推進圖書館知識服務建設,增強服務針對性”“提升館員信息素養,組建專業化、綜合型圖書館館員隊伍”“探索跨界合作服務模式,增強圖書館協同服務能力”四個方面。

1.建設新型學習基礎設施,開發整合優質資源結合《報告》分析,圖書館應在強化區域文獻圖情資源、保障基礎性效能的基礎上,持續增強新型學習基礎設施的建設力度。高校要通過不斷拓展物理空間來優化用戶體驗,增強圖書館相關服務的用戶感知價值。例如可借鑒創客空間的經驗與做法,在圖書館內開辟“第三空間”。為用戶學習提供以無線網絡、智能交互終端、虛擬現實設備及在線教育課程為代表的立體化資源保障,進而將圖書館打造成能夠切實提升用戶信息素養與技術素養的自主學習中心。更為重要的是,圖書館應基于智能交互技術打通實體環境與虛擬環境之間的通路,積極發揮圖書館知識共享空間的中介性作用,幫助用戶利用互聯網媒介實現數據挖掘與知識捕捉的智能化。圖書館還應充分發揮圖書館信息流動空間效能,全面促進社會大眾基于智能互聯技術挖掘個人學習興趣,并以此為基礎來構建圖書館資源整合的創新型樞紐。

2.推進圖書館知識服務建設,增強服務的針對性增強數據的共享協同性,建立關聯數據,幫助圖書館用戶深度挖掘有價值的信息語料,是圖書實現知識服務轉型的重要前置條件。《報告》針對圖書館大數據技術應用趨勢進行了研判,提出:“大數據將是圖書館在未來一段時期中最為重要的生產資料。”隨著大數據技術與智能交互技術在圖書館實踐領域中的深度應用,圖書館服務的價值鏈與產業鏈應該延伸至對數據的識別、利用、分析與整合的各個不同層面。技術僅僅是圖書館服務創新的中介手段,數據才是圖書館服務升級的關鍵動力。圖書館不應受制于數據的獲得性與處理性而囿于技術創新一隅,應當憑借檔案數據資源、關鍵技術資源和客戶服務資源優勢,通過深度應用大數據技術來增強圖書館用戶學習知識的主動性,促使圖書館用戶充分參與多元化數據的識別與采納。圖書館還應泛在地參與大數據服務的各個環節,增強用戶在數字內容構建、交互、演示與共享方面的主動性與積極性,促使用戶參與到圖書館異質化學科專業領域數據的開發、利用和分析的學科服務中,進而使圖書館真正成為社會進步的推動者。

3.提升館員信息素養,組建專業化、綜合型圖書館館員隊伍當前圖書館的職能已經從“信息存儲中心”轉變為“用戶交流中心”,這對圖書館館員的信息素養提出了更高層面的要求。高校圖書館館員的必備技能是面向用戶需求提供閱讀推廣服務,這要求圖書館館員必須深度參與課程體系研發設計環節,與教學人員一起有效激發用戶在技術創新方面的潛力,增強用戶的技術應用能力。圖書館館員的信息素養主要包括知識創新素養與技術創新素養兩大類。2018年2月,美國圖書館協會專門制定了圖書館發展的遠期戰略規劃。這一規劃對圖書館館員的專業素養及能力水平標準進行了優化設定。同年5月,美國《情報科學與技術年度評論》提出了未來十五年圖書館館員應具備的數十項知識素養與技術素養,并指出圖書館館員信息技術素養水平直接決定了圖書館在當前及今后一段時期內的核心競爭優勢。更為重要的是,圖書館在提升館員素養的同時,需要探索跨界合作服務模式。隨著圖書館內外部環境的變化,一方面,圖書館館員作為左右圖書館改革創新與轉型升級的核心影響因素,應不斷對標學習國際同行先進的信息素養評價理論及實踐經驗,另一方面,圖書館應培養出一批具有扎實專業知識背景與創新能力的專家型圖書館館員,進而創建以專職圖書館館員為核心,以外部兼職學者為主體的圖書館館員人力資源團隊。

4.探索跨界合作服務模式,增強圖書館協同服務能力正如《報告》所言:“應基于智能交互媒介來拓寬圖書館的工作場域,在圖書館與用戶之間建立新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可見,跨界合作是圖書館整合不同渠道服務數據資源的關鍵方式。特別是在當前呼吁“共建、共創、共享”的社會氛圍下,實現圖書館跨界資源共享及一站式便捷信息識別是大勢所趨。僅僅憑借圖書館之力,難以有效地滿足用戶日益增長的快餐化、碎片化及動態化的信息需求,因此,圖書館應致力于提供信息分享服務,基于多重共線性數據關聯技術實現圖書館館際間以及圖書館與用戶之間的互通互聯,增強圖書館技術創新應用的時效性與針對性。關于這一點,《報告》明確指出:“應充分利用社交媒體與智能交互技術媒介持續拓展其自身的工作范圍,進而在圖書館館際間以及圖書館與第三方機構之間締結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由此可見,在當前智能交互信息化學習終端大行其道的智能化時代,圖書館應憑借多元化的服務方式創建與產業鏈各機構之間的泛在互聯與深度融合的跨界合作交流機制。例如,可與互聯網巨頭及自媒體運營商構建長期合作的戰略伙伴關系,進而持續拓展圖書館服務的深度及廣度。更為重要的是,圖書館應基于主動分享與積極互動的原則,憑借前沿的智能交互技術與數據關聯技術有效地促進館藏資源與圖書館、各類文化部門及組織之間的緊密聯系與深度融合。并以此為基礎,深度參與社交媒體、政府治理、公共決策咨詢服務,進而實現圖情界前沿技術在多元服務領域中的開發與升級。

參考文獻

[1]肖嬋.技術視角下高校圖書館的發展趨勢與挑戰——基于《新媒體聯盟地平線報告:2018圖書館版》的分析[J].圖書館雜志,2018(5).

[2]徐健暉.《新媒體聯盟地平線報告:2018年圖書館版》的解讀與啟示[J].大學圖書館學報,2018(1).

[3]謝艷秋,徐路.推動高校圖書館技術變革的關鍵趨勢研究——《新媒體聯盟地平線報告(2017圖書館版)》的解讀[J].數字圖書館論壇,2018(4).

[4]朱志偉.新技術環境下圖書館發展趨勢與挑戰——基于《新媒體聯盟地平線報告:2017圖書館版(綱要)》的啟示[J].情報資料工作,2017(2).

[5]徐路.新技術支撐面向未來的圖書館變革——基于《新媒體聯盟地平線報告:2017圖書館版》的分析與啟示[J].圖書情報知識,2017(5).

作者:李利敏 單位:鄭州工業應用技術學院

主站蜘蛛池模板: 6080新觉伦| 明星造梦一区二区| 成**人免费一级毛片| 国产剧情jvid在线观看| 一本到卡二卡三卡免费高| 欧美日韩在线视频专区免费| 国产人va在线| 99久久综合精品国产| 日韩aⅴ人妻无码一区二区|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v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国产四虎| 好男人在线观看高清视频www| 亚洲Av人人澡人人爽人人夜夜| 精品国产无限资源免费观看| 国产白袜脚足j棉袜在线观看| 中国china体内谢o精| 欧美亚洲综合在线| 制服丝袜一区在线| 天天影视综合网色综合国产| 性欧美videos另类视频| 亚洲va欧美va| 真实子伦视频不卡| 国产系列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中文字幕www| 欧美变态口味重另类在线视频| 台湾swag视频在线观看| 2020国产精品自拍| 女人张开腿让男人插|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资源网 | 欧美一级视频免费看| 含羞草影院无限在线看| 领导边摸边吃奶边做爽在线观看| 国语对白avxxxooo| 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亚洲字| 日韩国产欧美精品综合二区| 亚洲的天堂av无码| 野花直播免费观看日本更新最新| 国产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99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