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智能反竊電監控技術探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智能反竊電系統,是用于監測電力用戶的用電數據及線損情況,排查竊電行為的自動化系統。本文簡要分析了常見的竊電方式,強調了竊電對電力企業以及電力用戶的危害。基于此,主要從線損排查、竊電定位、數據采集、更換儀表四方面出發,闡述了智能反竊電監控技術的應用方式。通過對應用效果的觀察,進一步證實了該技術的應用價值。
關鍵詞:用戶信息采集;反竊電;智能監控技術
近些年來,隨著社會各行業發展水平的提升,電力用戶對電力資源的需求量逐漸加大。部分用戶為降低用電成本,通過改裝短路計量裝置電流線圈等途徑竊電的行為時有發生。上述行為不僅容易對電力企業造成經濟損失,同時也會對用戶的人身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脅。為避免上述問題發生,在自動采集用戶信息的基礎上,應用智能反竊電監控技術,及時查出竊電行為是關鍵。
一、常見的竊電方式
電力領域常見的竊電方式,以斷零竊電、改動裝置及改動電阻等為主,具體表現如下:
(一)斷零竊電
斷零竊電,即通過斷開電能表線端開關進行竊電的一種方式,需要竊電者自行設置地線,并將倒閘開關,安裝在室內。采用該方式竊電,當電能表線端斷開后,電流仍能夠通過儀表,但電壓通常會消失。在此狀態下,電能表將無法計量用戶所使用的電量[1]。當抄表人員抄表時,也將難以記錄到用戶的實際用電量,進而導致電力企業的經濟收益有所降低。
(二)裝置改動
通過改裝短路計量裝置電流線圈的方式改動電力裝置,同樣能夠達到竊電的目的。通常情況下,部分電力用戶,會將導線插入在電能表的輸入與輸出端之間,使導線發揮分流作用,使電力費用得以降低。導線的電阻一般較小,插入到電能表中后,通過儀表的電流,大部分均會經導線流出[2]。此時,由于流經電能表的電流微乎其微,因此儀表通常會停止運行。
(三)電阻改動
將分壓電阻或電壓聯片,以串聯的方式安裝在電壓線圈上,同樣屬于常見的竊電方式。采用上述方式竊電,用戶僅需安裝竊電裝置,并采用絕緣膠布將裝置纏繞好即可。串聯在電壓線圈上的電阻,可起到分壓作用。當電能表運行時,電壓通常會有所減小,電能表的計數,同樣會隨之減小。該竊電方式較為簡單,因此使用范圍較廣,對電力企業的危害較為嚴重。
二、基于用戶信息采集的智能反竊電監控技術的應用
(一)線損排查
線損排查方法如下:(1)電力企業可首先對某一區域內的電力用戶數量進行統計,在此基礎上,對用戶的用電量進行監測。(2)用電監測所得到的數據,應存儲在“反竊電系統”的數據庫當中。系統則會實時提取數據庫的數據,對其規律進行分析,生成該區域用戶的“用電量變化曲線”及“線損曲線”。(3)做好上述準備后,電力企業可以以一個月為一階段,對相應區域的線損情況進行排查。并利用系統中的計算程序,對當前電力用戶的用電數據進行計算。(4)得到計算數據后,可將其與“用電量變化曲線”及“線損曲線”相互對比,判斷當前的數據是否存在異常。如有異常,則表明該區域的電力用戶存在竊電現象。針對存在竊電行為的用戶,電力企業應指派技術人員,深入至其家中,核實有無竊電,并給予其相應的懲罰。
(二)竊電定位
當電力企業采用線損排查的方式,明確大致線損異常的范圍后,企業可逐漸將范圍縮小,以精確到“戶”,找出竊電的用戶,并給予其相應的懲罰。例如:假設某電力企業經線損排查,發現A區域存在線損異常,而A區域共包括電力用戶10戶。企業需立即指派相關人員,逐一的對10位用戶的用電行為進行核查,明確具體的竊電區域。電力用戶的竊電行為,均需借助竊電設備而實現。核查時,工作人員需重點檢查電能表是否存在異常。如發現異常,應立即將相應設備拆除。同時,對電力設備進行加固,以防竊電行為再次發生。如電能表已被破壞,且無法繼續使用。需立即更換電能表,并對電力用戶進行口頭教育,提高電力企業的經濟效益。
(三)數據采集
當電力用戶存在竊電行為時,用戶的用電數據,往往會出現異常。因此,電力企業可采用數據采集的方式,掌握用戶的用電信息,進而判斷某區域內的電力用戶,有無竊電行為。例如:電力企業可將“自動化抄表系統”應用到電力數據的采集過程中,采用傳感器,實時采集用戶的用電信息,并將信息傳輸至系統數據庫當中。存儲在數據庫當中的信息,會經相應運算,以曲線的形式呈現。電力企業工作人員可在固定的時間內,對用戶的用電曲線進行觀察。如發現某一用戶的用電曲線,較歷史用電曲線相比,出現了明顯的波動,則表明該用戶近期可能存在竊電行為。此時,工作人員需著重提取該用戶近期的用電量數據,對其進行深入分析,進而明確其是否存在用電異常現象。
(四)更換儀表
電能表性能過低,或安全保護措施落實不到位,是導致竊電現象屢禁不止的主要原因。電力企業可通過更換儀表,加強儀表保護的途徑,對竊電行為加以防范。例如:企業可將多功能電能表,安裝在電力系統中。安裝完成后,應采用一次性防撬封印,將電能表妥善封存,以免用戶通過接線的方式竊電。針對采用互感器計量的用戶,應將專用的CT以及PT,應用到電力系統中。并對CT、PT及計量柜加以封印,避免用戶竊電。無法封印者,應盡快給予改造并加封。以在提高電力用戶用電安全性的基礎上,避免電力企業的經濟效益受損。
三、結論
綜上所述,電力用戶的竊電行為,均需借助安裝竊電儀器的方式實現。當該行為發生時,竊電區域的線損及用戶用電數據,均會發生明顯改變。為提高自身的經濟效益,電力企業應加強用電監測,以及時發現異常。同時,將多功能電能表、全封閉表箱等,應用到電力系統中,達到預防竊電的目的。一旦發現竊電行為,需立即給予用戶相應的懲罰,避免類似現象再次發生。
參考文獻:
[1]唐良義,王坤,李紅柳.淺析大數據技術在智能反竊電和線損監控方面的應用[J].電氣應用,2017,36(17):48-53.
[2]林志堅,姚偉智,黃朝凱.基于用電行為分析的反竊電在線監測及智能診斷系統研究[J].新技術新工藝,2015(05):137-140.
作者:舒一飛 單位:寧夏電力有限公司寧夏電力科學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