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電工電子專業課程綜合化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對課程綜合化內涵的理解
以職業基本活動為中心的課程綜合化與目前大力推廣的一體化教學模式息息相關。它擺脫了學科體系的約束,設置模塊課程,每個模塊則分別以能力或工作步驟為中心進行了理論、技能乃至職業道德的綜合化。我們培養的是有一定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技術應用型人才,而不是一般的操作工。所以為達到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我們必須針對學生的特點及文化基礎水平,市場需求以及辦學條件等諸多因素,研究決定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以及教學組織形式。這種以學生綜合職業能力為培養目標,以典型工作任務為引領的創新教學模式,實現了教師為中心轉為學生為中心;教材為中心轉為培養目標為中心;課堂為中心轉為實訓室為中心。改革的最終目的是要以學生的終身教育為目標,讓學生不僅學會學習、學會工作,更要學會做人。應加強學生的德育教育,提升學生的道德和心靈品質。通過道德教育+知識技能訓練+科研創新+崗位對接提升學生綜合職業能力,實現軟技能和硬技能的一體化“,人“”才”的一體化。
2.課程綜合化帶來的三大挑戰
中職學校所采用的教材,無論是高教版還是勞教版,對我們中職生來說都一樣,很枯燥、很抽象,學生在學習中壓力大,容易產生厭學情緒,正因為如此,課程綜合化更適合中等職業學校的內容新、適用性強、淺顯易懂的教學特點,這對于提高學生實踐與探索能力,保障學生的學習效果顯得尤為重要。但在課程綜合化改革中我們也遇到了一些挑戰。
2.1對教學資源的挑戰
實現課程綜合化,要處理好“必需、實用、夠用”的關系;要淡化基礎專業課和專業實踐課的界限;要建立一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素質養成體系;要充分保證電工電子專業技能訓練和實踐教學,這就對教學資源提出了很大的挑戰。首先說多媒體教學資源組織教學,我們提倡多媒體教學與現場教學相結合,并不是書本上的知識搬家,所以要求廣大一線教師努力提高信息技術水平,制作的課件讓學生所接受,畫面能引人入勝,能直接給學生產生美的享受。其次,學校的實訓基地是學生探究和實踐的最重要的資源之一,是推動課程綜合化改革的重要保障,實訓設備的配置要與企業生產技術水平相適應,以通用、實用為原則,重點解決好班級多而實習工位短缺等問題,為學生提供足夠時間的高質量的實際操作機會。為此,創立“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辦學模式,效果明顯。校企合作拉近了學校和企業的距離,企業資源被學校利用,企業也參與了教學。工學結合拉近了學生和崗位的距離,實現了對接崗位的能力。最后是學生的差異,個體的成長存在差異,我們要提供個體與集體智慧交融、交替成長、共同展示的平臺。采用比較研究法,確立實驗班,從課程改革和學生踐與探索能力的提高方面建立反饋機制,改革評價體系,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評定。讓學生也參與這一課程改革中。
2.2對師資的挑戰
我校就電工電子專業而言,許多教師都感嘆教學時間短與教學內容多是一對尖銳的矛盾,為了在有限的學時內讓中職學生掌握必備的專業知識和相應技能,體現中職教育的職業性和崗位性,就必須跟蹤電工電子技術的發展,長期做好市場跟蹤調查,及時根據市場信息確定人才培養目標,確定不同職業崗位所需的各種能力,為學校課程綜合化的改革提供第一手資料,以適應瞬息萬變的市場需要,適應培養復合型人才的需要。這就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打造一支素質高、數量充足、技藝精湛的師資隊伍是推動課程綜合化改革的先決條件。教師要做一個終身學習者,教師既是“講師”,能教給學生專業知識,又是“工程師”,了解企業崗位要求,了解企業的生產、經營情況,能按企業要求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西方職業教育的成功原因之一就是強化教師資格審查,高度重視教師的技能培養。我們的“雙師型”教師也不少,但真正的“雙師型”卻不多。所以“雙師型”的內涵提升是我們每一位專業教師的首要任務,教師下企業鍛煉是必然的選擇。我校加大了這方面的力度,不論老教師還是年輕教師,走進企業是技術能手、專家,走上講臺是教學能手、導師,這才是真正的職業學校教師。
2.3對執行力的挑戰
在學校發展速度要加快、教學質量要提高、發展規模要擴大、學校壽命要延長的要求下,除了校領導要善于不斷捕捉發展機遇,制定出好的戰略外,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實施這一戰略的執行力。執行力是學校貫徹落實領導決策、及時有效地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學校的管理決策在實施過程中原則性和靈活性相互結合的重要體現,是推動課程綜合化改革的關鍵環節,是學校生存和發展的關鍵。在進行課程綜合化的改革中,我們本著“必需、實用、夠用”的原則,難免使一些教師放棄多年所教的課程,或者學習新知識,拿下新課程,或者干脆做學生管理工作,不管怎樣,只有學校發展了,教師的幸福指數才能提高,所以,我們每個人都可以為了大局,只發出一個聲音、得出一個結果、執行一個戰略,這才是一個真正的團隊執行力。我們的團隊要具有思考性,遇到問題不能更多地依賴領導做決定,我們的教師要養成經常思考的習慣,堅持中職電工電子專業課程綜合化的改革,只有始終堅持了,才能逐漸走向成功之路。
作者:馬曉紅單位:張家口機械工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