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當前電視新聞的發展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隨著我國傳媒環境的不斷變化和相關體制制度的改革,電視新聞市場走向統一和開放是必然趨勢,電視新聞如何適應這樣的生態環境是公眾比較關注的問題。本文從實際入手,簡要分析了當前我國電視新聞的生態環境,基于這樣的生態環境從多個方面提出了電視新聞發展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
電視新聞;媒介生態;跨媒體經營;多元發展
電視是四大傳統媒體之一,在黨和國家政策的宣傳與輿論導向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近年來,隨著互聯網、手機等新媒體的普及和廣泛應用,新聞報道方式和閱讀方式都發生了重大變化,網絡新聞擠占了傳統電視新聞的空間,對電視新聞產生了巨大沖擊。在這種情況下,電視新聞應當采用適合當前媒介生態環境的發展策略,這樣才能更好地應對網絡新聞的挑戰,鞏固自身傳統媒體的優勢。
一、當前我國電視新聞生態環境分析
電視新聞發展是在媒介生態環境下進行的,媒介生態及其變化對電視新聞發展產生了不可忽視的影響。鑒于二者之間的密切關系,電視新聞要想突破當前的發展困局,首先應對當前的媒介生態環境有一個整體認知。我國電視新聞的生態環境是在制度、經濟、文化、技術等方面因素的相互作用和融合下共同形成的,目前呈現出制度生態過度行政化、經濟生態融資渠道不暢、文化生態新聞同質化傾向、技術生態存在媒介融合和數字電視推廣不順等特征,對電視新聞發展造成了困擾。第一,制度生態過度行政化。我國電視制度過度行政化,是當前我國電視新聞行政環境的主要特點。在這樣的制度背景下,我國電視新聞媒體表現出了以下問題。一方面,我國媒體業實行“事業性質企業管理”,社會資本很難進入電視市場,與越來越開放的電視新聞環境并不相符;另一方面,我國實行中央、省、市、縣“四級辦”電視體制模式,電視市場嚴重的分割和細化,破壞了媒介生態的互動性原則,不利于實現電視新聞的平整競爭。第二,經濟生態融資渠道不暢。在社會資本很難進入的情況下,我國電視新聞運營模式單一,以廣告為主要收入來源,難以滿足電視新聞發展的資本需求。此外,由于網絡新聞擠占電視新聞的空間,電視新聞受眾有所減少,使電視融資受阻。第三,文化生態新聞同質化傾向。隨著媒體集團化的逐步深入,電視新聞產品同質化情況日益嚴重,加之在利益驅動下,電視新聞媒介的社會責任被淡化,新聞節目內容質量不高、形式單一等問題突出。第四,技術生態存在媒介融合和數字電視推廣不順等問題。近年來,我國實行“三網聯合”政策,大力提倡媒介融合和推廣數字電視,但是互聯網、手機等新媒體的廣泛應用分走了大部分受眾,影響了人們對數字電視的使用。對此,電視唯有加強與新媒體的融合,才能促進電視新聞發展。
二、當前我國電視新聞的發展策略
在當前的電視新聞生態環境下,從我國電視新聞實際和發展需求出發,提出了以下發展策略:第一,破除行政割裂,整合新聞資源。在市場經濟環境下,電視新聞市場趨于統一和開放是必然趨勢,為了適應這樣的市場環境,整合電視新聞資源是必需的。為此,可以通過跨地域、跨級別、跨行業經營來破除當前行政割裂的限制,在市場調節下實現電視新聞資源的有機整合。當然,從目前看,還無法改變當前電視媒介的經營方式,但是我國從政策上鼓勵建立跨地區、跨行業的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大型廣播影視傳媒集團,這為跨地域、跨級別、跨行業經營的實現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和環境。我國電視新聞要想走出當前困局,需要大膽地創新和改革,應以產權為紐帶破除行政級別上的限制,尊重市場經濟規律的調節作用,允許自由競爭,這樣才能發揮出電視媒體自身的活力,帶動電視新聞發展。第二,采用多元發展策略,擴大利潤來源。在當前的電視新聞生態環境下,多元發展是電視媒體的必然選擇,不僅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電視自主權,更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社會資源,使電視媒體與社會資源形成良性的互動,以促進自身的良性發展。多元發展在國際電視媒體發展中應用廣泛,而在我國才剛剛起步,還處于提倡與探索階段,應從國際電視媒體發展中汲取經驗,參照現已成型的投資經營方式。目前,國際電視媒體的多元化經營模式包括:橫向多元化,縱向多元化、混合擴張,跨行業多元化。無論采用哪一種經營模式,采用多元發展策略都應當遵守一個原則,那就是不進入沒有可能形成新優勢和不能形成新的利潤增長點的行業或產品。必須依托于自身原有的基礎產業拓展,穩步發展起來后再拓展到其他產業中去形成新的優勢,從而為自身帶來新的利益增長點,這樣才能突破傳統電視新聞對廣告經濟來源的限制。第三,加強與互聯網、手機等新媒體的合作,促進電視新聞節目創新,提高內容質量,新聞形式。互聯網、手機等新媒體的出現,以碎片式的閱讀方式出現,新聞報道和人們的閱讀習慣都發生了變化,而且這些新聞以自身的快速、容量大等特性分走了一部分以年輕一代為代表的受眾。對此,電視新聞節目應當加強與互聯網、手機等新媒體的合作,創新新聞節目形式,增強新聞的新穎性,消除同質化帶來的不利影響。在電視與互聯網、手機等新媒體合作下,實現新聞資源共享,互利互惠,帶動電視新聞發展的同時,也利于互聯網、手機等媒體新聞的長遠發展。
三、結語
當前我國電視新聞的生態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這是電視新聞發展的機遇和挑戰。為了更好地適應這樣一個生態環境,可以采取破除行政割裂,整合新聞資源;采用多元發展策略,擴大利潤來源;加強與互聯網、手機等新媒體的合作,創新電視新聞節目等策略。與此同時,還要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提高電視新聞傳播主體的社會責任意識,在“有形的手”和“無形的手”的雙重調控下進行平等競爭,維護公共利益,提高經濟效益,促進電視新聞節目的整體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張麗.當前我國電視新聞發展的現實困境[J].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13(07):47-51.
[2]王玨.新媒體背景下我國電視新聞媒體的創新研究[D].武漢大學,2014.
[3]李智,張子木.國家立場和人民立場并重——當前電視新聞的發展策略[J].傳媒觀察,2012(04):29-30.
[4]董偌聞.我國電視新聞軟化現象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4.
作者:李永斌 單位:廊坊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