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報業集團數字化實踐探索與范文

報業集團數字化實踐探索與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報業集團數字化實踐探索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報業集團數字化實踐探索與

關鍵詞:報業集團數字化數字報業

[摘要]:報業的集團化建設與數字化轉型已經成為當代報業發展的兩個主題,本文通過分析我國報業集團數字化實踐的各個方面,其中包括報業集團的網絡應用,數字資產管理應用,數字報紙應用,數字化的其他方面應用等,從中探索報業集團數字化實踐的經驗與存在問題,并對未來我國我國報業集團數字化實踐提出展望。

一、前言

報業的數字化,一是指利用數字技術改造報業的本身傳統的生產方式,包括印前、印刷、發行、管理等各個環節,包括建設新聞信息通信系統、新聞采編作業計算機網絡系統、新聞資料數據庫系統、新聞電子出版系統、新聞信息因特網系統、辦公自動化系統和內部基礎網絡系統等;二是利用數字技術“重塑報紙出版業的行業邊界和業務形態,推動多元傳播格局下報紙出版方式和報業經營模式的轉型,實現報業核心競爭能力與信息網絡傳播技術的深度融合”。[1]我國報業的數字化,是在報業集團建立之前就已蓬勃開展的實踐活動,如20世紀80年代計算機漢字激光照排取代鉛排鉛印階段,這一變革發生在報社的印刷廠,表現在報紙制作的部分工序實現了現代化,以及20世紀90年代初報社使用采編網階段,這一階段作為報社主體的記者、編輯實現了業務處理的信息網絡化。隨著我國報業集團的組建與發展,數字化在報業集團的發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自1996年1月15日廣州日報報業集團成立以來,到2006年我國共成立了39家報業集團。2004年全國報業統計表明,全國39家試點報業集團擁有的報紙數量共333家,已經占全國報紙總量的17%,平均期印數占全國的30%,總印數占全國的41%[2]。報業的集團化建設與數字化轉型已經成為當代報業發展的兩個主題,為此,本文將通過分析我國報業集團數字化實踐的各個方面,從中探索報業集團數字化實踐的經驗與存在問題,并對未來我國報業集團數字化實踐提出展望。

二、報業集團的網絡應用

數字化與網絡化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報業集團的數字化也體現其網絡熒熒方面,這里所說的網絡應用,包括新聞綜合業務網與網絡出版這兩個方面,新聞綜合業務網是媒體的內部聯網,它的建立和運作成為報社的數字化平臺,并且與外部的信息網絡及互聯網連接在一起。通過新聞綜合業務處理網絡實時處理和傳輸各類新聞信息,編輯部門可以對所負責的版面進行全程業務處理,并保留處理記錄,還可以進行電子簽發出版信息,并通過網絡傳輸到制版印刷部門。從1994年到2001年,全國建成采編流程業務系統的報社有近300家,許多報業集團都建立了采編流程業務系統,其中的一些還是示范項目,如廣州日報報業集團從1999年到2002年,投資1.2億人民幣,逐步建立起來的集新聞采編、組版、報紙出版發行的"廣州日報新聞業務綜合管理及公眾信息服務平臺"。該信息服務平臺是廣州日報報業集團新聞業務綜合管理、公共信息和客戶服務的系統平臺,它實現了從新聞采編、組版到報紙出版發行、廣告銷售、企業管理、網上媒體、電子商務以及公眾服務全過程的一體化、信息化,規范了企業的生產、管理和公眾客戶服務,提高了企業的生產和服務效率。系統的完成和投入運行,無論是在技術的先進性、管理的規范性以及體制的創新性上均有較大突破。該系統平臺提供了一種全新的工作流程機制,使報社業務調整與拓展變得極為容易,從而為報社更好地適應新聞出版行業的發展,實現集團從傳統的以生產為中心的管理模式向以客戶服務為中心的管理模式的轉變,為采編及版面生產的高效、管理的規范以及為實現發行管理的改革和突破提供了強有力技術支持。[3]此外,當時的廣告、發行和財務管理同時進行著計算機化,并能和新聞綜合業務處理系統聯網進行綜合管理,使得報業經營管理從經驗型、定性分析為主,向以真實的數據分析為基礎的定性、定量管理轉變。這一階段給報業集團的新聞業務、新聞管理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變化

在網絡出版方面,報業集團已由單純的報社聯合體轉變為“N報N刊一網站”媒體結構。不少報業集團的網站更成為重點新聞網站,如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網站)是中央重點新聞網站,由經濟日報主辦的中國經濟網()于2003年7月28日正式開通,現已是國家重點新聞網站中唯一以經濟報道為中心的綜合新聞網站,目前擁有包括新聞中心,宏觀經濟、財經證券等20多個精品頻道,覆蓋包括汽車、地產、家電、通訊、醫藥、服裝服飾等主要經濟產業。擁有34種經濟分類數據庫,約15GB的數據量。有繁體中文版及英文版、德文版。中國經濟網在2005年的時候正式改版。新版中國經濟網的首頁改變了舊版頁面偏窄、容量較小的局限,加大了對國內外時政新聞和經濟新聞的報道規模,加快了網站內容的更新速度,增多了對重大新聞進行突出處理的強化手段;在大幅度擴充內容的同時,還從網絡讀者的閱讀需要出發,選擇了更為便于閱讀的整體設計風格。2006年7月27日,中國經濟網還在建網3周年之際,推出博客、播客、網絡電視、網絡廣播、以及基于2.0技術的網友互動平臺等新應用系統的在線公測,這標志著中國經濟網即將跨入Web2.0時代。而一批報業集團的網站也成為省、區或計劃單列市、省會城市的重點新聞網站。這些網站在占領網上新聞傳播和輿論引導陣地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一些網站在當地已取得與黨報、廣播電臺、電視臺同等的地位。如成立于2004年5月的文新傳媒網(),由上海文匯新民聯合報業集團主辦,并由集團下屬的新聞信息中心承辦,整合了該集團旗下所有媒體資源。文新傳媒網上80%的內容來自文新報業集團旗下的十幾家媒體。《文匯報》、《新民晚報》都是具有幾十年歷史的報紙,文新傳媒網將其全部內容電子化,給讀者一種歷史沉淀感,從而具有歷史新聞的價值。此外,網站還借助“信息雷達”軟件,通過關鍵詞自動搜索來自其他網站的內容,符合查詢條件的信息自動出現在“滾動新聞”欄目里,而且平均五分鐘更新一次。文新傳媒網開設的“時評”、“講演”、“筆會·夜光杯”等頻道,都可以在文新報業集團旗下媒體中找到對應內容。又如廣州日報報業集團,其很早就開始了報業網站的嘗試。1999年12月,該集團投資人民幣1000萬元,成立了全資子公司——廣州市交互式信息網絡有限公司,開通了大洋網(),并由最初的綜合新聞門戶開始轉向地方性生活門戶,在新聞之外,增添了海量、權威、快速的生活資訊服務。

總之,報業集團通過廣泛的網絡應用,實施信息網絡化建設,采用最新的通信和信息處理手段,用先進的設備實現信息采集、加工制作和及經營管理的信息網絡化,提高報社的綜合競爭力,適應不斷發展的新技術帶來的挑戰。

三、報業集團的數字資產管理應用

在“十五”期間,中國報業迎來了第三次技術革命,就是以經營管理信息化為核心,通過信息化帶動報紙的發行管理、廣告經營、財務核算、行政辦公等整體經營工作。經營管理的信息化,既包括發行與廣告的信息化,也包括人員及財務的信息化,還包括客戶資源的信息化。信息化帶動報業經營,不僅是報業發展的需要,也符合“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的宏偉戰略。信息是一種資源,報業集團的信息資源整合綜合利用就是將報業集團擁有的信息整合開發增值再利用,這樣數字資源才能變成數字資產,從一般意義上講,數字資產是有保存和利用價值、在現在或將來可以轉化為有形資產的數字化信息。具體到出版印刷和媒體行業,數字資產是指媒體出版行業所擁有的大量的、用于出版或提供信息服務的數字內容,包括以數字化形式保存的各種信息,如文字、圖片、版面、流媒體、分類信息等。因此,對報業集團的數字資產管理成為報業集團數字化實踐的一個重要內容。

數字資產管理首先應用于以財務管理為核心的系統管理上。在技術建設和信息生產有一定的積累的基礎上,廣州日報報業集團便投入巨資做ERP系統。2001年6月,該集團在全國媒體行業中第一個引進建立以現代財務為核心的報業集團ERP管理工程—廣州日報報業集團SAP系統,使廣州日報的各項經營管理業務在統

一、集成的SAP系統平臺上運行。到目前為止,SAP系統已涵蓋廣州日報的財務、發行、廣告、印刷、采編、社辦、裝修、基建以及技術等部門的業務管理或采購管理,由此而建立了一個以集團財務為核心,集財務預算、核算、控制與資金運作一體的、國際先進的企業經營管理系統,從而進一步加強財務監控,實施透明管理,有效改善企業經營。廣州日報報業集團集團實施ERP工程之后,企業原有業務流程被重組、優化;過去手工管理和非集成系統無法實現的管理思想,通過ERP系統的各功能模塊順利實現。使財務管理真正成為企業管理的核心,并實現廣州日報財務部門從計賬財務向管理財務的轉變,并建立統一的集團戰略信息平臺,提高企業管理系統的集成度,實現了業務/財務的一體化集成。ERP項目的實施引進先進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思想,提高了管理人員和業務人員的管理水平。通過ERP工程的實施,建立集團的成本中心及預算制度,一切項目支出均要核算成本,使各部門在目標管理下盡量節省支出。僅此一項,估計每年可為廣州日報報業集團節省費用300萬元以上。ERP系統的使用還減少印務中心材料庫存近5%,提高了資金的周轉率。ERP投資管理系統還加強了對閑置資金的投資管理,采取積極的資金管理措施,投資收益每年可達400萬。通過ERP管理工程的實施,實現嚴格的集中采購制度,通過集團采購,降低了采購商品價格及總體采購費用,每年給廣州日報報業集團節約500萬元以上。

客戶關系管理是報業集團的數字資產管理應用的一個重要方面,也是各報社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和經濟效益的有效手段,20世紀90年代后期市場競爭激化,客戶關系管理成了報業集團深化管理、提高效益的重要方向。2000年11月14日,天津《今晚報》開通全國第一家報業呼叫中心(特服號:96860)。山東大眾日報報業集團的呼叫中心“96626萬事通”更是將其功能擴大至為社會提供信息服務。

所謂呼叫中心是一種新興的信息服務形式,是一種典型的計算機與電話語音集成技術(CTI)的應用。它通過使用最新的數字處理技術和軟硬件技術的結合將電信網絡與計算機網絡緊密地融合在一起,使語音業務與數據業務融為一體,從而大大地拓展了業務發展空間。該技術不僅具有先進、安全、可靠的特點,而且還具有很強的可實現性,比較適合目前中國信息服務市場的需求,其開展的應用業務種類比較貼近公眾。采用呼叫中心這種服務方式,可以激活一部分信息服務市場,為企業創造更多的商業機會。廣州日報報業集團開發建設了一個大型發行客戶服務中心CallCenter系統,將發行客戶服務和發行網絡辦公平臺集中于一體。通過客戶服務中心的建立,提高了集團內部的辦公效率。發行公司公文流轉時間由原來的幾天縮減為1天,同時對客戶的服務能及時響應,處理時間也不會超過24小時。

數字資產管理還包括數據庫的建設。南方日報報業集團是從1993年開始數據庫的建設,采用了TRS的數據庫系統,現在還在不斷建設、完善中。數據庫主要應用在編輯、記者的新聞采寫、信息整合加工及新聞背景等方面。在數據檢索技術方面,提供了熱點專題、分類導航、全文庫、剪報庫、背景庫。人物庫、機構庫等檢索入口,也可以通過文字、詞等任意條件進行檢索查詢,具有二次檢索功能。數據存儲上主要采用了服務器進行存儲。網絡建設上主要還是應用在網站與集團內部各個業務系統的互聯上。在文匯新民集團成立之前,也就是從1992年開始,就開始跟蹤數據庫的建設這一塊,并保持高度關注。1992年、1993年的時候,就開始建立數據庫,到現在文匯新民集團的數據保持得很完整,所積累的信息的含金量還是很大的。1994年、1995年的時候,文匯新民集團嘗試開始做媒資管理,雖然能用,但效果不是很好。1995年的時候,文匯新民集團就用了TRS的全文檢索系統,到1997年,實現系統全部數字化。自1999年新聞技術中心成立后,這些系統再次升級。半年之后,文匯新民集團就推出了自己的一個信息服務Intranet系統,主要還是為了讓集團下所屬媒體的數據都流通起來。2002年的時候,文匯新民集團開了個現場會進行推廣,現在還在不斷完善。除了數字化的數據之外,文匯新民集團在歷史數據的保護和挖掘上也下了功夫,從文匯報創刊,包括新民晚報創刊,總共60多年的數據,全部納入了數字化系統管理上。

總之,數字資產管理就是通過各種有效的手段和工具將已有數字信息集合在一起,生成滿足不同用戶需求的新的數字信息集合體,在已有信息的基礎上實現數字信息價值的增值,并且逐漸發展成為媒體資產管理。根據2005年4月《中國傳媒科技》對十一家報業集團的一次問卷調查顯示,中國報業集團的信息系統的建設和應用水平已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報業成為我國信息化水平相當高的一個行業,并且,在世界范圍內,中國報業的信息化水平在同行業也稱得上世界先進水平了[4]。之所以有這樣的成績,離不開數字資產管理的建設與發展。

四、報業集團的數字報紙應用

報業集團的數字報紙應用包括手機報、多媒體報紙、電子報紙等方面。2005年5月,浙江日報報業集團、浙江移動通信和浙江在線網站聯合創辦浙江手機報;8月,廣東移動與新華社廣東分社以及《南方日報》、《羊城晚報》、《廣州日報》三大報業集團聯合推出手機報,之后,解放日報報業集團、文匯新民聯合報業集團也先后推出手機報。其中,文匯新民聯合報業集團與上海移動、聯通通信公司合作,推出了手機報news365,其特點:一是,這是文新報業集團打造電子品牌戰略的又一舉措,即選取集團網站主域“”中的“news365”,作為統一集團多個電子媒體品牌的方式,提升整體形象,實現集成創新;二是,迎接手機“3G時代”的來臨,在上海地區以彩信方式推出數量最多、規模最大的手機報紙,其分別與移動、聯通共設計了8個產品,諸如“新聞365”、“財經365”等;三是,實現手機媒體與集團傳統紙質媒體的雙向互動,即采取手機報的“新聞365”對應傳統媒體“文匯視點”、“新民關注”;其“財經365”對應“東早財經”等方式,使手機媒體與傳統媒體品牌效應集體得到提升;四是,在滬上手機報中獨樹一幟,它善于利用圖片,在信息發送中設置了封面圖片、插圖、封底圖片,其新聞性、主體性、象征性很吸引眼球,自成一格,頗為“養眼”,以此成為主打招牌。然而,由于手機屏幕還比較小,傳輸速度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因此手機報紙還未被廣大用戶所真正接受。

在多媒體報紙方面,2005年12月15日,由成都日報報業集團打造的網絡多媒體平臺——DIGJOY聚合傳媒在成都誕生。Digjoy自創的國內第一張多媒體報“Digjoy報”、4份多媒體雜志和6本電子書籍都在Digjoy平臺上正式亮相,此外,國內100多份網絡雜志和電子書籍也將通過Digjoy進行傳播。Digjoy聚合傳媒項目的啟動標志著成都日報報業集團跨出了進軍新技術傳媒領域的第一步。該項目創下了國內傳媒領域的多項第一:建立全國首家網絡數字出版平臺,推出全國首家網絡多媒體城市營銷平臺,創辦全國首份多媒體報紙。2006年8月1日中國第一份互動多媒體報紙———《寧波播報》在寧波日報報業集團中國寧波網問世。這是國內首次出現的全面互動和多媒體的數字報紙形態。《寧波播報》的版面還嵌有視頻窗口、語音播報,并設有相關新聞及“我有話說”這一與網民的互動平臺,網民可收看視頻新聞、收聽音頻新聞,也可參與熱點討論等。該報與手機報聯動,精華版、時政版、社會版、生活版都可在第一時間發到彩信手機分類用戶上,供手機用戶瀏覽。

在電子報紙方面,早在2001年5月28日,北京日報報業集團的一個子報《北京晨報》就在北京推出寬帶《北京晨報》,成為中國第一份寬帶報紙。寬帶晨報比紙質報紙更先進的地方,包括讀者可以根據需要改變報紙文字的大小并可隨意打印,而且由于節省了投遞時間,報紙到戶時間更早。另外,由于這一系統以寬帶網絡為載體,未來寬帶晨報還可為讀者提供音頻服務與視頻服務。寬帶晨報是北京晨報把報紙的數字化信號送至ISP服務器,再經由寬帶網送至小區用戶的電腦中,讀者利用專用瀏覽軟件,就可以閱讀當天印刷出版發行的報紙。這些數字化信號包括文章、標題、圖片、版式、色彩等報紙上的所有信息,這些信息與報紙信息完全一樣。到了2006年,浙江日報報業集團與北大方正經過3年多的合作開發,推出“數字報刊與跨媒體出版系統”。打開該報網站,可以看到網站顯示的報紙版面圖,在版面圖上點擊感興趣的內容,該內容就以html文件形式在頁面的右側顯示出來。使用這一系統,報社編輯部在報紙簽樣付印的同時就可以傳到網上。也就是說,報紙一付印,讀者就可以提前看到當天的報紙[5]。2006年4月14日,解放日報推出I-Paper----我國第一張電子報紙,這一電子報紙依賴電子閱讀瀏覽器,電子報紙閱讀器像一本口袋書大小,輕薄小巧,可一握在手。方便輕觸電子報閱覽器右上方的按鈕,顯示器上跳出“DownloadingJfdaily”(下載《解放日報》)的字樣,45秒后,下載完畢,觸摸筆輕點文件夾,“縮小”的《解放日報》頭版完整、清晰地呈現出來。圖文并茂,對哪篇文章感興趣,只要再用觸摸筆輕點這篇文章,頁面立即翻新。

隨著報業集團的數字報紙應用的發展,手機報、多媒體報紙、電子報紙將有可能融合在一起,未來的報紙,將可能是結合了廣播,電視和網絡、手機特點的報紙,將是一種新型的多媒體,互動的可攜帶的原版數字報紙。新晨

五、報業集團的其他數字化應用

報業集團的其他數字化應用包括與下一代互聯網的融合,建設數字化印務中心,光盤出版等方面。2005年8月15日,由南方報業集團旗下南方網開發的多媒體網絡雜志《WOW!ZINE.物志》正式創刊,內容主要包括潮流熱點、個性家居生活、旅游日志、名車駕玩、前沿數碼推介、城市消費熱點等。其最大的特色是能夠在線閱讀、逐頁下載,瀏覽者無需等待所有的內容下載完畢就可開始閱讀;目標人群是年齡為25至35歲的城市主力消費人群。2006年1月11日,由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和電信部門合作推出的第二代門戶網站——奧一網()正式上線測試。奧一網進行了為期兩個月的公開測試,相繼完善了各類產品的內容和功能,已于2006年3月16日正式運作。在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強勢新聞資源的基礎上,奧一網還大量購買了各地主流媒體的新聞資訊,建立了完備的新聞庫。奧一網將利用網絡對傳統的采編模式進行重組,重新建構新聞采編模式。首期上線測試的共有30個頻道,其中包括新聞、資訊、社區等各類互動頻道。奧一網還將著力開發博客、牛客(newsblog)、EDM電子雜志等基于第二代互聯網的產品。2005年3月18日,深圳報業集團旗下的《深圳特區報》和深圳新聞網聯袂打造,推出以“視頻傳播、報網互動”為特色的“第一置業”網()。第一置業網融合了新聞、視頻、網友信息互動等多個層面,有三個特色:(一)、依托于《深圳特區報》強大的采編資源,實現置業者通過網絡媒體與傳統媒體的全面互動;(二)、借助深圳新聞網成熟的視頻傳播手段,開辟了大量的視頻傳播欄目,實現網絡與網民的零距離溝通。(三)、開辟眾多信息量超大的專欄,囊括了房地產網站的各種信息類別,服務性很強。2006年1月4日,解放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的新聞報全新推出上海生活服務門戶網站——嗨嗨網()。嗨嗨網以“最HIGH的上海生活門戶”為口號,其理念是打造專業的上海城市生活服務圈,為每一位都市人提供最便捷、體貼、實惠的全方位生活服務。除新聞之外,嗨嗨網還設置了生活、商戶、分類、娛樂、旅游、美食、動漫等二十幾個頻道。嗨嗨網的主要特色是報網互動,報紙讀者可以通過嗨嗨網與《新聞晨報》、《新聞晚報》自如地進行溝通。

在印刷環節,不少報業集團建立了數字化、自動化程度極高的印務中心。廣州日報報業集團建設了亞洲最大的印務中心,每小時印力達到470萬對開張。廣州日報報業集團印務中心暨印刷博物館。坐落在107國道旁,緊守高速公路,占地約4萬平方米,建筑面積4.7萬平方米,總投資1億美元,全部自籌資金。建成后2-2.5小時內一次印刷每份40版的報紙100萬份,三分之一彩色,其余套紅。此工程1997年10月完成土建,1998年7月試機投產。2002年,廣州日報印務中心二期工程投產典禮儀式在位于槎頭的廣州日報印務中心舉行。它的投產標志著廣州日報印務中心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報紙編排、生產和發行流程全過程的現代化和自動化,總印報能力已經達到了每小時470萬彩色對開張。廣州日報印務中心二期工程竣工投產后,印務中心總建筑面積將達到5.2萬平方米,總投資12億元人民幣,已配備有四條德國產曼·羅蘭高速印刷線、兩條瑞士產維發高速印刷線、一套瑞士產自動輸紙系統、兩套瑞士產全自動郵發系統、兩套德國產全自動供墨系統、兩條德國產全自動曬版線,以及光纖傳版系統和衛星接收發送系統,實現了報紙編排、印刷和發行流程全過程的現代化和自動化。

主站蜘蛛池模板: 奇米影视亚洲春色| 中文字幕日韩一区二区不卡| 波多野结衣大战5个黑人| 国产ts最新人妖在线| 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97色| 国语自产偷拍精品视频偷| 免费久久一级欧美特大黄| 色综合欧美在线视频区| 国产特级毛片AAAAAA高潮流水| a级片免费在线| 成人国产永久福利看片|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av无码网站| 果冻传媒第一第二第三集|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一区| 精品久久久一二三区| 国产极品视觉盛宴| 67194线路1(点击进入)| 天天操夜夜操视频| 一级做a爰片久久毛片人呢| 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无广告| 久久这里只精品99re免费| 欧美乱妇狂野欧美在线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人成| 爱我久久国产精品| 免费的黄色影片| 日本视频网站在线www色| 忘忧草社区中文字幕|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尤物| 日韩超碰人人爽人人做人人添| 亚洲另类激情综合偷自拍图| 毛片基地看看成人免费| 伊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 | 国产高清免费观看| awyy爱我影院午夜| 女同恋のレズビアンbd在线| 丁香六月激情综合| 成人午夜高潮A∨猛片| 中文字幕丰满伦子无码| 无码人妻av一区二区三区蜜臀 | 欧美人与动zozo欧美人z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