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市政道路工程質量控制論文3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第一篇:市政道路施工質量控制論文
1制定合理施工方案和選用合適工藝
1.1施工方案市政道路施工通常受限于多種因素,制定科學化的施工方案,對施工質量和工程進度有著很大的影響。施工方案應分級審批,逐步對各事項進行完善,直至符合國家規范才能執行。施工中,工程人員應采取監控、記錄方式對施工過程中暴露的新問題形成反饋,施工企業應在第一時間修繕施工方案,制定步驟性措施,加強事中控制,使施工過程一直處于掌控之中。
1.2施工工藝(1)路基施工質量控制。工程開始之前,填方路堤應先做試驗段獲取相關技術參數作為此填料施工的參照依據;填方施工前應清表,必要時清淤換填,機械整平后壓路機碾壓密實;根據施工能力控制填筑長度,當日填筑,當日整平碾壓完成,嚴格控制每層松鋪厚度,逐層碾壓,分層驗收。施工中應做好各班組之間的協調交接工作。如筆者參建的滬昆高速龍虎山服務區遷建項目,場區內房建、污水、雨水、強電、弱電、電信管線密布,場地范圍有限,工期緊,施工密度大,路基必須分段驗收交付,方便其他班組施工。挖方路塹應按設計橫斷面及邊坡要求自上而下逐層開挖。路基施工中應采取排水措施,確保工作面不積水,完工后及時支護,護坡。
(2)路面施工質量控制。路面有軟硬之分,“軟”指瀝青路面,攤鋪碾壓驗收合格后無需養護可直接通車,是城市建設中急需恢復交通的首選。優點是施工速度快,工期短,維修方便,但維護費用高;“硬”指水泥砼路面,澆筑后砼需要養護達到設計要求才能通車,優點是彎沉小不易損壞變形,維護運行費用低,但維修困難。本文從實際出發,就筆者參建的剛果金PWETO機場跑道項目簡述瀝青路面施工質量控制要點。路面底基層和基層施工:應嚴格按照規范要求進行,基層施工完成后,應對其保濕養生不少于7天。面層施工:先攤鋪試驗段,確定松鋪系數、施工工藝、機械設備配備、人員組織、壓實遍數,并檢查壓實度,瀝青含量,礦料級配,瀝青混合料馬歇爾各項技術指標等。攤鋪機均勻行駛,行走速度和供應量相匹配,以確保路面均勻不間斷攤鋪,攤鋪過程中不準隨意變換速度,盡量避免中途停頓;隨時檢查攤鋪質量,出現離析、邊角缺料等現象人工及時補灑、換補料;隨時檢查高程及攤鋪厚度,并及時通知操作手;碾壓進行中壓路機不得中途停留、轉向或制動,每次由兩端折回的位置呈階梯型隨攤鋪機向前推進,折回位置不能在同一橫斷面上,振動壓路機在已成型的路面上行駛時應關閉振動。不允許在新鋪筑的路面上進行停機,加水,加油活動,以防各種油料、雜質污染路面;壓路機不準停留在溫度尚未冷卻至自然氣溫以下已完成的路面上;接縫按規范處理。
2增強質量意識,健全質量監管制度
施工管理者是工程施工組織的靈魂,優質的管理才能出創優的工程。施工企業要提高管理人員素質,調動員工主觀能動性,強化施工人員的質量意識,形成質量至上的觀念;同時健全質量監管體系,明確質量職責歸屬,制定崗位責任制,完善質量考核辦法。對需監理簽認的工程,施工企業應建立施工檔案,責任到人。
3加強施工材料的控制
材料性能很大程度決定工程品質和壽命,應嚴格審批檢驗;項目質量監管機構應在工程建設進程中對工程材料全程監管。施工質檢人員應嚴格履行質量檢驗程序,發現質量問題及時糾正。監理應嚴把材料關,對進場材料采取抽樣檢測、復試等控制措施,確保施工材料質量。
4充分發揮工程監理作用
項目監理體系的落實對規范工程施工、確保工程質量有著重大意義。監理合同中應明確監理職責,使監理工程師能科學、公正、獨立開展工作。現場監理應加強質量監管,做好監理旁站,如施工企業不規范施工,必須及時制止并下發整改通知。
5結束語
基礎決定上層建筑,施工過程決定最終工程質量。參建人員必須時刻有著清醒的質量認識:施工前控制是首選,施工中控制是關鍵,落實崗位責任制,施工規范作業,確保工程質量。
作者:金杰鋒
市政道路工程的深基坑施工中,因為場地過于分散,施工技術人員水平不高等原因,對施工的管理會造成很大困難,使施工質量與施工安全無法得到保證。施工中一定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做好施工質量的控制,才能保證深基坑順利的開挖。市政道路工程的深基坑在開挖前,施工單位就要組織技術人員,了解近年來類似的施工資料,尤其對資料和數據中存在的不足或者缺陷之處,一定要重新進行統計,統計后發現,基坑開挖,基坑坡頂出現水平位移,出現問題的比例是最高的,達到了72%,問題的根本是,施工地面的超載與基坑中使用的降排水措施不當。而且,土方開挖順序不正確、開挖速度過快、支撐砼的養護時間過短等原因也有很大關系。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在參考已施工資料的同時,還要結合工程具體的情況,在開挖時,對于不同的開挖工序一定要采取相應的施工預防措施。
1土方開挖的措施
(1)可以借用場外空地當作臨時的工程材料堆場,這樣更方便土方隨挖與隨運,幫助基坑周圍完成零堆載,而且基坑的周圍是不允許大型機械設備停滯的。(2)在基坑開挖過程,也可以采取分段和分層的方法,以分層開挖為主,開挖厚度控制在2m內,當開挖達到水平支撐的條件后,要注意支撐系統中鋼筋砼的跟進施工,快速完成支撐體系支護工作,支撐系統砼未達成設計強度以前,不可以進入下一道土方開挖工作。(3)土方開挖以后,一定要按照施工方案完成施工順序,要保持均衡速度推進施工,不允許亂挖,這樣,就可以幫助支護體系保持住均勻受力。施工過程中,可以設立一些專職人員,負責測量的控制工作,對槽底測量,從而控制開挖標高,預防超挖情況出現。(4)基坑在土方開挖進行的不同階段,在支護結構前,都要留出適量被動土,基坑側土方開挖完成后,再挖掉這部分土體。這種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基坑支護結構的變形,防止荷載的積累。(5)基坑坑底標高上200-300mm的土層是留作保護層,要采用人工開挖,注意保持坑底土體的結構,防止坑底出現超挖的情況。在開挖到保護層時,可以把勞動力可機械設備集中管理,做到開挖到哪,就將墊層鋪設到哪,控制人為與自然等方面的原因造成的擾動,降低坑底土的暴露時間,從而形成坑底支撐,避免坑底土體隆起,才能保證基坑整體具有穩定性。
2降排水措施
(1)地表水可以由集水明排的方法進行處理。當第一道支撐的施工與養護完成,就可以沿基坑支護樁進行環形排水明溝的處理,有效防止地表水的倒流,防止進入基坑。(2)坑壁滲水問題,這種問題,雖然可以通過設計以止水的措施控制,但是,止水樁的位置由于施工工藝局限性,不可能做到準確無誤,所以,坑壁水滲水問題無法避免。要對坑壁滲水問題采取預防,可以使用堵、疏的方法,第二次支撐梁可以沿著基坑周圍設置排水溝,在坑底周圍設置卵石盲溝和盲井。可以使用海綿和導流管保證疏導的完成。還要組織排水進入到集水坑,而滲水量過大,可以將土體進一步保留壓實,保持平衡基坑的內外水壓,以注漿的措施把滲水堵死。
3監測措施
土方開挖前,一定要對周圍的建筑物和所有資料進行全面了解、分析,對于裂縫等相關問題,也要提前準備標記與備案。施工中要對變形的發展情況做出定時觀測,而且,一定要及時發現問題,并且,采取一定措施完成補救。基坑開挖過程中,可以加強支護的結構體系,加強基坑穩定性監測,做到每步深挖都進行監測,而監測樁頂的位移和樁側斜、沉降的監測值。對監測值要做好分析與反饋的同時,監測值如果出現突變,基坑支護結構可能承受過大壓力,要放慢開挖速度,必要時,停止開挖。待基坑變形穩定,再繼續施工。可見,土方開挖和降排水等措施,能使基坑周圍完成無堆載和無坑壁重大滲漏的現象發生。基坑坡頂發生水平位移與土體深層的位移增長十分緩慢,一定要控制在設計和施工允許的范圍內。
4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國市政道路的深基坑開挖施工,要根據具體的地質、水文情況,選擇經濟的支護類型,使支護工程得到安全保證。按照深基坑的支護結構與基坑周圍環境的特點進行監測,掌握土層內力和支護結構變化。在市政道路工程深基坑施工中,通過質量控制與安全控制等措施,并建立起應急的管理體系,更好的完成現場控制工作,保證深基坑的支護工程能夠安全、高質量的完成。
作者:齊小軍單位:浙江匯洋建設工程有限公司
第三篇:道路工程施工質量控制論文
1市政道路施工的質量要求
1.1施工測量的控制與要求在施工前,確定導線、中線及水準點。同時需要施工人員按圖紙進行實地測量,核實設計標準是否存在失誤。在施工期間進行中線復測時,需要增設臨時水基點標高。在測量放線時,測量誤差不能超出規定范圍。須保證縱橫斷面定位的精度。
1.2采取妥善安全的施工方式目前道路施工的主要采取的方式為:以機械作業為主,人工作業加以輔助的混合式協調工作。這樣的作業方式,不僅效率高,而且勞動強度大幅度降低。更可以降低工程項目的投入成本。在采取這種施工方式時,施工人員需要注意機械的安全使用及養護。
1.3嚴格按照工程項目的設計預案進行施工作業施工人員在施工作業前,需要當前工程階段的注意事項。按照設計標準進行施工作業。比如:盲墻、擋土墻、路基的施工作業都是有嚴格標準的,在施工時必須到達相應標準。
1.4在施工過程中,需要特別注意的是:道路地下管線的埋設與挖掘,施工作業時不能造成管網線路的損壞
2施工過程中的質量控制
2.1施工材料的質量的控制要點目前建材市場中的施工材料品種繁多,質量參差不齊。對于施工單位選材用材方面,“經濟耐用”的材料是首選。但是,在重點高危隱患道段上,市府機關的工作人員應及時督促施工單位選擇質量過硬的建材。另外,無論是“經濟耐用”型建材,還是“質量過硬”型的建材,我們都應該按國家的相關規定,購買正規廠家,標注有國家質量檢驗合格的材料[3]。
2.2挖掘路基過程中的質量控制要點在挖掘路基的過程中,嚴禁施工單位出現:亂挖,抄挖,欠挖現象。邊坡挖掘后要及時處理排水工作。防止因雨天造成邊坡失穩與坍塌。土方挖掘時,嚴禁采取“爆破方式”和“掏洞方式”。同時注意邊坡的修整與穩固。
2.3填方路基過程中的質量控制要點在經行填方作業時,要求施工單位必須按相關規定,做好試驗,做好記錄,以實際技術參數為依據,設計施工方案。對松鋪厚度進行嚴格控制,在使用壓路機對路基填土壓實時,必須嚴格遵守先輕后重,先靜壓后振動、先從兩邊開始、然后再向中間、最后由低往高的碾壓原則。
2.4混凝土路面施工過程中的質量控制要點(1)施工方所使用的混凝土材料,必須符合國家相應的規定標準。混凝土28d的抗拉強度需要達到4.0-5.0MPa;抗壓強度達至30-35MPa。同時在混合材料的配比上,單位水泥的使用量,不得小于300kg。(2)混凝土的坍落度及水灰的比例,可以根據施工的具體要求及設計圖紙進行適當調節。對于混凝土的單位用水量,需要通過試驗檢測后方可確定調配比例。(3)在澆筑混凝土地面的過程中,基層的澆水程度必須達到濕透標準。(4)混凝土路面的切割施工,必須嚴格掌控時間。必須保證邊口切割整齊,無碎裂。
3市政道路施工過程中的跟蹤檢驗與項目驗收
在道路施工過程中實施跟蹤檢驗,可以及時發現施工作業中的隱藏問題及安全隱患,有助于市政部門的及時矯正。對于負責工程質量監管的工作人員,我們提倡:多檢察,多留意,多記錄,及時上報的工作原則。只要在施工過程中嚴格把關,那么在項目收尾階段,市政單位的驗收工作也可放心地“抓大放小”。在項目驗收工作中,市政單位要嚴格按照投標協議,工程質量要求報告,質量檢驗結果等評估數據一一排查。發現未符合標準的地方,要堅決令施工單位整改補救。不可得過且過。
4結語
總之,保障市政道路的施工質量,就是為城市的發展建設保駕護航。嚴格控制道路施工的各個環節的質量,就可以告別“今年鋪路明年修,年年鋪路月月修”的尷尬。
作者:張宇寧單位:西安市臨潼區建設質量安全監督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