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新形勢下加強防范內部審計風險的思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在企業的經營組織活動中,開展內部審計工作,對于改善其經營狀況,促進企業的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實際的內部審計工作中,由于企業內部與外部的各種影響因素非常多,使得企業在開展內部審計工作的過程中,存在著一定的審計風險,對內部審計風險的成因予以分析,并提出相應的防范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關鍵詞:
內部審計;審計風險
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現代企業所處的市場大環境出現了較大的變化,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積極開展內部審計工作能夠起到自我約束與自我監督的作用,以適應市場環境的變化。但是由于受到我國現行的法律法規、企業人員素質、職能定位、管理體制等各方面因素的影響,使得實際的內部審計缺乏權威性與獨立性,內部審計工作的作用也難以得到充分的發揮,同時還面臨著一些審計風險。
一、內部審計風險的定義及特點分析
內部審計風險主要是指由于企業開展內部審計工作,內部審計部門或者是相關工作人員所得出的審計結論不合理,導致審計對象或者是與審計對象相關的方面遭受的損失。通常情況下,內部審計風險主要由四種要素構成,即:固有風險、獨立性風險、控制風險與檢查風險,這幾個要素在實際的審計工作中是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內部審計風險的特點主要表現為:(1)不可計量。由于審計風險是一種概率事件,是難以實施精確的量化的,在實際的內部審計工作中,需要積極應用合理的內部審計方法,以便于有效控制審計風險;(2)內部審計的風險具有可控制性。在實際的內部審計工作中,積極應用合理的嚴格的審計程序與有效的審計方法,可以將審計風險控制在合理范圍中;(3)內部審計風險具有不確定性的特征。由于內部審計風險是一種潛在的風險,審計人員所要承擔的責任大小是不確定的,并且風險所導致的損失的嚴重程度也是不確定的;(4)內部審計風險具有一定的客觀性。內部審計風險是客觀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相關的審計工作人員在開展審計工作的過程中,其所做出的相關判斷是具有正確與錯誤之分的,這就會產生一定的審計風險,并且審計風險是存在于整個內部審計過程中的。
二、新形勢下企業內部審計風險的成因
企業在實際的運營過程中,其所處的外部環境是比較復雜的,并且企業內部的環境因素中也存在著較多的不確定性,各種因素都會對內部審計風險產生一定的影響。總體上來講,可以將各種因素劃分為主觀因素與客觀因素兩種。
1.導致企業內部審計風險產生的主觀因素
主要表現為:(1)審計人員在開展內部審計工作的過程中,缺乏一定的風險意識。這會使得其在實際工作中難以持嚴謹的工作態度,從而對內部審計風險的大小產生影響;(2)開展內部審計工作過程中所應用的審計程序與審計方法缺乏合理性。隨著企業內部審計信息數量的增加,內部審計的內容也越來越復雜,在這種新形勢下,審計人員如果在開展內部審計工作的過程中,不能保證審計程序與審計方法的科學合理性,就會導致內部審計風險的增加;(3)內部審計人員的業務素質具有較大差別。審計人員是內部審計工作的實施者,其自身的綜合素質與業務水平對整個內部審計工作的開展具有較大影響。但是在實際工作中,企業內部審計機構中的各個審計人員的自身素質是具有很大差別的,參差不齊的內部審計人員的綜合素質,導致一定的內部審計風險是難以避免的。
2.導致企業內部審計風險產生的客觀因素
主要表現為:(1)內部審計內容的擴展與內部審計對象的復雜性。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大,使得其在開展內部審計工作的過程中,需要開展審計的對象越來越多,并且相關的審計內容也越來越復雜,這就導致內部審計工作具有較大難度,導致內部審計風險的上升;(2)與內部審計工作有關的法律法規不完善。目前我國關于內部審計工作的主要法律法規為《關于內部審計工作的規定》,相對來講,該規定的法律強制力是比較弱的,并且其法律級別比較低,將其應用于企業內部審計工作中,難以起到良好的約束作用。由于缺乏完善的法律保障體系,使得內部審計工作中的審計結論的權威性與正確性受到較大的影響,導致內部審計風險的加大;(3)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比較薄弱。內部控制制度的健全程度及被執行程度對內部審計風險具有直接的影響,在開展內部審計的過程中,想要及時發現企業經營活動中出現的差錯與舞弊行為,防止造成較大的損失,就需要制定出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但是在目前的企業內部審計工作中,很多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都是不夠健全的,這很容易導致內部審計風險的產生。
三、新形勢下內部審計風險的防范措施
1.確保內部審計工作的權威性與獨立性
企業在開展內部審計工作的過程中,所要堅持的最基本的原則就是權威性與獨立性。只有保證了內部審計工作的權威性與獨立性,才能保證其在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中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因此,企業在內部審計機構的設置過程中,要賦予內部審計機構較高的組織地位,以便于其在實際工作中能夠獨立地行使審計職權,保證內部審計工作具有有效性、公正性與客觀性。
2.強化內部審計工作的法制建設
完善的內部審計法律法規體系,不僅能夠保證內部審計工作的規范性,對于控制與減少審計風險也具有積極的作用,是內部審計工作順利開展的最基本的保障。由于我國的內部審計工作起步比較晚,在制度建設上還存在較多的問題,要想適應新形勢下內部審計工作不斷發展的要求,強化內部審計工作的規范化與法制化建設,盡量地減少內部審計工作中的隨意性與盲目性是非常必要的。
3.建立完善的內部審計監控制度
在強化內部審計法規建設的同時,還應該建立起完善的內部審計質量控制制度,以便于對內部審計風險予以有效控制。在內部審計質量控制制度的建設過程中,應該從單個項目質量管理與全面質量管理兩方面來開展,做好內部審計工作中各方面的監督控制工作,對每個審計項目的質量與風險嚴格把關,以便于將內部審計風險降到最低程度。
4.應用科學的內部審計方法
企業在實施內部審計工作之前,需要結合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的完善情況、經濟活動的復雜程度、企業規模大小等各方面的因素制定出科學合理的審計方法,并要積極的將各種先進技術應用到內部審計工作中,在保證內部審計工作質量的同時,有效提升內部審計效率,控制內部審計風險。
5.積極提升內部審計人員的綜合素質
內部審計人員直接參與到內部審計工作中,其自身的綜合素質與業務水平,對于內部審計風險具有直接的影響。做好內部審計人員的考核與培訓工作,加快內部審計人員專業知識的更新速度,使內審人員很好地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規則,這對于降低內部審計風險具有積極的作用。
6.提升內部審計人員的風險意識
提升內部審計人員的風險意識,有利于其在實際工作中保持嚴謹的工作態度,準確地識別審計風險。對于內部控制制度比較薄弱的單位,尤其要學會應用針對性的措施規避審計風險,及時做好各個部門的溝通工作,將審計風險降到最低程度。
參考文獻:
1.胡成智,唐玲.新形勢下如何加強高校內部審計工作[J].廣西教育,2013(3).
2.鄢斌.如何防范內部審計風險[J].財經界(學術版),2011(8).
3.鄧良紅.淺談企業內部審計風險及其防范[J].武漢商業服務學院學報,2011(10)
作者:劉起安 單位:敦化市林業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