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淺析內部審計工作的重要性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審計從懵懂到今天成為一個獨立行業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也在其中不斷探索完善,內部審計也是如此。內部審計是企業進行自我監督和自我促進與發展的重要手段和措施,監控公司內部所有的會計信息的可靠性和及時性等,使企業管理層能夠正確地決策,消除浪費,保護資產完整。本文從內部審計的發展現狀以及內部審計在現在企業中的作用,進一步說明內部審計工作的重要性,并發現內部審計工作在實務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一些對策。本文通過對內部審計工作的研究與分析,發現內部審計作為企業的內部醫生,在我國企業中內部審計的發展還有欠缺之處,要使我國企業健康長久的發展,就要讓企業的管理層認識到內部審計工作的重要性,為內部審計工作的開展創造一個良好的適宜“生長”的環境。
關鍵詞:內部審計;監督;重要性
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崛起,中國經濟也在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邁進。經濟的發展與體制的不斷完善,使公司經營的內外部環境也在發生著巨大的變化,企業要實現可持續盈利經營,就必須增加價值并持續改進、提高組織的運營效率,審計則是至關重要的。內部審計是企業監督管理中的監控者,它決定著企業是否能夠健康運作,但內部審計在企業的發展狀況并不是很理想,仍存在諸多問題。為了國家經濟安全健康的發展,應當讓內部審計發揮其應有的價值。
1內部審計在我國的發展現狀
在新的經濟因素和趨勢背景下,企業要想良好正常的運轉,內部審計應該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企業都能意識到這點,有的企業依然沒有把內部審計當作工作重點。一些企業雖然在形式上也設立了內審部門,但在內審人員的組成上并沒有挑選有經驗的專業人才,內審部門的權限也受著方方面面的限制,內部審計的運行效果并沒有被真正有效發揮出來。日益復雜的國內外現代企業發展環境,使得我國公司面臨著許許多多的風險與挑戰,公司管理者要想使內部審計能夠真正有效地實施其職能,發揮其作用,就必須依賴于構建特定組織控制結構框架和搭建加強內部監督的基礎工作平臺。
2內部審計在現代企業中的定位與功能
2.1緩解委托人與人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問題
在我國,內部審計的主要作用是對企業的財務活動進行有效監督,保證內部控制制度的合理性及有效性,最終的目的就是在審計過程中通過運用一定的審計方法向有關部門或人員提供并反映真實且有效的信息。在很多研究中,我國的學術研究者認為,企業設立內部審計可以有效的緩解委托人與人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問題,可以有效防止人機會主義行為的發生,從而降低了成本。由于管理層與投資者之間可能存在信息失衡問題,如果企業建立內部審計部門,內部審計可以相對獨立的對公司的財務報表進行審計,這樣既可以制約管理層編制財務信息的職權,又可以監督管理層是否充分的對會計信息進行披露,因此,內部審計可以減少人的“道德風險”和“逆向選擇”的發生,并且有利于提高財務報表的真實性及可靠性。
2.2合理定位,幫助企業增加價值
內部審計有利于增加企業價值,促進企業價值最大化的實現,如果內部審計的審計成本小于不審計所給企業帶來的損失時,就說明企業的價值有所增加。除此之外,由于公司治理的設計中有內審部門的存在,并且內審對管理層具有一定的監督,防止管理層發生舞弊,從而內審可以對管理層及企業的其他部門形成一定的震懾力,使管理層和企業各部門維持良好的工作秩序,并努力改善他們的工作績效,以應對內部審計的監督與檢查。因此,通過這種倒逼機制使管理層及各職能部門能各司其職,各盡其責,最終幫助企業增加價值。
2.3利用自身優勢,彌補外部審計及監事會在公司治理中的不足
從我國目前的基本情況看,我國的外部審計機構主要進行事后監督,這種監督具有一定的滯后性,如果要從根本上滿足所有對企業的監督需求,企業還應當建立健全內部監督機制。而形成合理有效的內部監督機制的根本要素在于如何在企業內構建一個相互制約的組織框架。目前,在我國的大部分企業中都會設立監事會或者監事,雖然監事會能夠對企業的日常運營進行全程跟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外部審計機構的不足,但是,二者只是對管理層所作出的決策是否滿足了股東利益最大化進行了監督,沒有權利評價董事會所作出決策的有效性,而內部審計可以對董事會決策的有效性進行監督和評價,從而彌補外部審計在公司治理中的不足。
3內部審計工作的重要性
3.1內審機制的建立是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
綜合性、多元化的發展模式是現代企業可持續盈利發展的必然趨勢。在這種趨勢下,企業想要實現對自身的有效管理還存在著一定的阻礙。所以,對企業內部控制的有效性提出改進措施,內部審計工作發揮著十分關鍵的作用。我國的內部審計的發展在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顯現出了其僵硬、滯后等問題。因此強化內部審計在企業中組織構建的分量是極為重要的。
3.2內部審計監控資源使用,企業運作的效率和效果
內部審計可以監控企業方針政策的有效執行,還可以分析評價執行的成果,并提出存在的問題。內審人員對公司整體情況比較了解,審計師能夠及時地發現重大事項及存在的風險,從企業自身出發提出問題與措施,從而更具有針對性與說服力。企業內審組織提出的問題與解決措施的操作性較強,從企業自身考慮,以管理者的立場考慮如何改進和完善。內部審計組織還可以對改進措施的執行情況進行后續審計,這是內部審計特有的優勢與特點。企業需要協調在運營中發生的各項事務,使企業實現可持續盈利發展的目標,由此可見,這是企業管理的目標,同樣也是內部審計的目標。企業管理的效力并不是一開始就能有明顯的效果,但我們可以通過內審工作來發現企業管理的效力。審計人員或是審計工作本身,都是企業的形象化身,企業的文化建設同樣影響著企業的管理效力。所以,內部審計監控著企業運作和資源使用的效率和效果,讓企業更好地發展。
3.3內部審計的參與可以對風險有效的識別與防范
資金鏈的運轉情況是企業存亡的關鍵,一旦企業的資金鏈斷裂,企業整體就會陷入混亂的旋渦。現如今,經濟全球化潮流的涌入,使資金鏈的運轉情況也日益復雜。企業想要長期的發展就必須將資金的高效率運轉和回收等問題重視起來。需要對資金運轉進行監控以及能夠及時的預測出將要出現的危機。企業的內審組織定期對數據進行收集與分析,對資金活動的主要風險進行有效的識別與防范。企業想要提高其市場競爭能力,就必須加強對風險的防范和識別,這就需要內部審計工作的參與,發揮其對風險的識別與防范的作用,讓企業健康發展。
3.4保證企業內控機制有效執行,促進企業實現管理控制目標
內部控制的良好運作,有助于發現公司經營管理中的問題,提高公司經營管理效率,利于公司內部信息的共享,資源的協調與整合,提升企業價值。幫助企業管理層合理有效的制定經營決策。所以,良好的內部控制系統有利于提高企業會計信息的質量。沒有健全的內部控制會制約公司健康的發展。內部審計與內部控制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形成了一個企業內部盤根錯節的管理網絡,使控制活動貫穿于整個組織或企業各項工作內容。內部審計可以有效的管理控制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執行,并且當企業自身內部控制存在一般缺陷、重要缺陷或者重大缺陷時,內部審計可以及時發現并對其進行及時整改,因此,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企業高管越來越重視企業的內部審計,現代企業迫切需要通過內審來幫助其實現組織內部的管理控制目標。
4內部審計工作在當前形勢下仍存在的不足
4.1內部審計的獨立性存在不足
目前,我國的內部審計部門是在管理層的領導下工作的,而內部審計工作的開展也會受到領導意志的影響,如果沒有規范的審計制度,審計發現的問題及提出的解決措施就不能及時落實,內部審計的后續審計的實施更困難,所以內部審計從根本上就變成了走流程,內部審計工作的進行在很多方面被束縛。一些企業將監察部門和審計機構視為一體或將審計人員從財務部門中選取,有的甚至直接不設審計部門和人員。內部審計地位的不明確,導致了許多內審工作都流于形式,缺乏本該應有的威信和地位,內部審計工作的權威性與獨立性無法得到保證。審計工作的開展也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4.2內部審計制度不健全,內審工作的開展存在諸多阻礙
內審制度的不健全,使得企業無規可依,對于內審人員的任用與內審機構的設立也就不會重視起來,那么企業的內部審計工作也就沒有了實際意義,更提不上其能夠發揮職能作用了。有些企業認為內部審計會影響企業員工的信任與團結,不但不把內部審計當作是完善企業管理的手段,而是把其當做是找茬、挑刺的組織,對于內審工作的開展也不會給予大力的支持,這樣給內部審計工作的開展帶來了一定的麻煩,其實這就是企業對內部審計工作的重要性存在認識缺失,限制了內部審計的發展。
4.3審計執行的質量和效果受內審人員的專業程度的影響
內部審計人員的職業素養及專業知識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審計工作的結果。企業對審計部門不重視,就不會把優秀的員工選任為審計人員;審計部門的人員薪酬也相應較低,一些有經驗的財務人員也會因為薪酬等方面的因素不愿在審計部門工作。就會存在兼職的情況,而兼職人員在此之前也并未經過相關的學習與培訓,如果有審計人員為謀個人私利,濫用手中的權利,就會使審計質量大打折扣,嚴重則會影響到國家利益。
5內部審計能力提升的措施
5.1在公司治理和企業管理中強化內部審計職能
內部審計的設立能夠有效的降低財務重述行為的發生,因此企業應該將內部審計整合到企業日常的管理和公司治理結構中,使其充分發揮監督和評價的職能。我國內部審計起步較晚,正處于從財務審計向經營管理審計的過渡階段,在內部審計的機構設立上還有一部分公司選擇將內部審計機構并入到企業其他部門。另外,內部審計制度還不健全,一些公司沒有在《內部控制自我評價》中披露其內部審計的隸屬模式。因此企業應在制度上規定內部審計部門的設立要獨立于企業其他職能部門,內部審計工作要與企業被審計部門的工作相互區分,同時,完善內部審計的披露制度,規范公司內部審計部門的隸屬層級等相關信息的披露。
5.2合理設置內部審計機構,組成配置合理的團隊
內部審計機構負責人應具有行使其職權的充分權利,在進行審計活動時避免受到其他職能部門或領導的干擾,確保審計范圍不會受到影響,并能夠與組織決策層直接交流信息。目前我國還有一部分企業內部審計部門隸屬于財務經理或財務部門,相對于其他隸屬模式而言,這種模式獨立性低,此時內部審計不能與公司財務脫離,要受到財務經理的制約,不能保證內部審計部門的獨立性。因此我國企業應該在內部審計設立上逐漸擺脫這一隸屬模式。可以將內部審計隸屬于審計委員會,使其獨立性能夠得到保障,這一模式將是未來一段時間的發展趨勢。內部審計機構應該設置合理且有必要的相關工作崗位,做到由專人負責專職工作。其次,企業還應當要考慮審計人員的結構,比如,經驗豐富的審計人員要積極帶領新手,使新的審計人員能更快地適應目前的審計工作,同時內部審計小組成員間可以利用各自專業的不同進行相互協作,并且可以定期的崗位輪換,防止舞弊以及互相串通等現象的發生,審計人員應該適當的換崗,這樣不僅能夠防止舞弊還可以讓內部審計人員體驗到不同的工作經驗和工作環境,更有利于內審工作的健康開展。
5.3加強內部審計與外部審計的溝通
在外部審計師實施審計工作之前,內部審計主管應當就企業目前的財務狀況、內部審計情況及內部控制的執行情況等與外部審計進行溝通,尤其是對外部審計的審計計劃以及重大審計領域進行討論分析,因為內部審計人員通過定期與外部審計師溝通可以使外部審計師及時了解到企業內部控制的不足和財務報告存在的重大錯報風險,減少審計風險,有利于擴大審計覆蓋面,并減少重復審計,合理利用審計資源,同時提高企業財務報告質量。另外內部審計人員通過定期與外部審計師溝通可以向外部專業審計人員學習,通過咨詢得到外部審計人員的指導,提高專業勝任能力,增加自己的審計經驗,發現內部控制中可以優化和改進的地方,提高內部審計質量。
參考文獻:
[1]陶建英.企業內部審計在內部會計監督中的作用[J].中國國際財經,2017(03).
[2]劉帥.淺析新會計制度下企業內部審計的重要性——由安然事件引發的思考[J].商業經濟,2017(1).
[3]李澤偉.基于內部控制審計相關問題的研究[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8(1).
[4]胡為民.中國上市公司內部控制報告[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15.
[5]孫澄生.內部審計應由“監督主導型”向“服務主導型”轉變——兼議內部審計的職能定位演變[J].審計研究,2002(03).
[6]王宏丹.我國內部審計質量控制問題及對策[J].經營管理者,2017(05).
[7]韓曉艷.淺談經濟新常態下如何發揮國企內部審計的職能作用[J].商場現代化,2017(01).
[8]劉德云.內部審計幫助企業增加價值——一個框架[J].審計研究,2014(05).
作者:任靜 單位:新疆財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