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大數據下的計算機審計質量控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在大數據時代下,信息技術已經逐漸涵蓋我國社會多個領域,而且信息化技術甚至已經發展為各行業主流,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信息數據處理能力。與互聯網時代進行對比,大數據時代既可以深層次加強資源開發以及資源共享,還可以增強信息管理的高效化以及精準化。因審計以及數據之間是息息相關的,故審計人員必須要積極應對大數據的發展問題,了解其特征,并針對問題制定出科學有效的對策。本文就大數據時代的計算機審計質量控制展開詳細論述。
【關鍵詞】大數據;計算機;審計;質量控制
在信息技術覆蓋率不斷提升的背景下,相關的數據設計工作日益完善,也引起了更多行業領導人員的廣泛關注。若要不斷提升計算機審計質量,確保工序交接速率,則必須要就大數據實施科學拓展沿用,實現新形勢下計算機審計的可持續發展?,F階段,傳統審計思維與現代化審計規范之間存在著較大沖突,因此,相關工作人員必須要強化計算機審計改革,全面增強審計處理的規范性與實效性。
1大數據時代對計算機審計的重要影響
1.1計算機審計技術影響
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審計人員所面臨的數據處理工作更為豐富,因被審計單位所持有的業務性質以及業務規模等存在較大差異,故采用的系統也會存在較大不同,可以說系統功能以及程序是千差萬別的,從而給審計工作提出了較大挑戰[1]。大數據時代下,針對不同系統需要采用差異化審計技術,從而增加了審計難度,尤其是被審計單位存在大量非結構化數據的時候,工作人員必須要就數據進行轉換,并從價值密度相對較低的數據中挖掘有價值的線索。此外,大數據下,審計技術以及審計方法更加數據化,具有非常高的及時性以及可預見性,為了充分滿足數據分析需求,很多大數據技術已經被研發,如云計算等技術。新興技術能夠為大數據審計提供可能性,有助于提升審計數據分析的實效性。
1.2計算機審計方式影響
傳統審計一般情況下是在所有被審計單位相關業務完結之后的審計,受到審計資源以及審計技術等的制約,審計證據往往會采用抽樣方式獲得。然而,這種局部樣本推測的方法存在固有局限,難以對被審計單位實際經營管理活動進行全面以及準確化的評價,隱含較大的審計風險。在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基礎上,審計機關以及審計人員需要轉變傳統審計方法,處理好審計結果滯后以及抽樣審計風險等重大問題[2]。此外,大數據還能夠為數據式審計創設科學化的審計環境,在互聯網技術以及數據技術發展的同時,可以為全覆蓋審計提供相應的技術條件,進一步實現計算機審計的動態化發展。借助現代數據技術積極開展審計工作,可以對數據實施跨行業以及跨區域搜集,重視與審計對象相關的所有信息,并注重對數據的深層次分析,有助于挖掘更為隱蔽的有價值信息,及時發現傳統審計中的問題,大大降低審計風險。
1.3計算機審計證據影響
大數據下,審計證據在來源方面相對來說是比較廣泛的,其審計證據在數量上會大大增加,有助于增強審計證據所具有的充分性。然而數據真實性以及可靠性屬于大數據價值發揮的重要前提條件,所以,相關工作人員必須要徹底解決數據質量問題[3]。因大數據技術帶來了大量實時變化的信息,從而難以確保審計數據的實際質量水平以及數據安全性情況。因此,審計人員必須要在數據審計工作中確保網絡安全,并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創設一個安全化的數據存儲環境,一般包括內部控制環境、數據傳輸環境以及數據檢測環境等,而且還應該對信息進行科學評估,從而明確信息系統是否出現紕漏,進而影響數據真實性。與此同時,審計工作必須要針對性收集以及分析,在增強審計時效性以及減小誤差的基礎上提升數據質量水平。此外,在審計工作中,相關審計人員必須要根據相關的審計證據充分發表自己對于審計的意見或者是建議。在傳統形式的審計工作中,審計工作人員往往會以因果關系為基礎開展審計證據收集,但是大數據在關系開發以及利用方面具有較大優勢,從而使數據分析更加傾向于相關關系數據分析,實際工作中往往會借助相關關系實施證據搜集。
2大數據時代下的計算機審計質量控制策略
2.1創建大數據平臺
為了加強計算機審計質量控制,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控制:①不斷提升大數據研究以及應用的發展高度。從某種程度上講,大數據審計平臺是一項復雜性以及重要性都相對較強的工作,關系到大數據相關技術在實際審計工作中的有效應用。然而,建立科學化的大數據平臺是一項浩大工程,必須要集中全社會力量,并實現政府部門、審計部門以及各行各業的共同參與[4]。大數據平臺建立期間,數據屬于其重要基礎,所以,必須要就當前相對分散的信息進行有效整合,最終形成統一化分析平臺,并在條件成熟的時候,實現數據共享,真正為審計工作的高效化發展提供重要保障;②審計工作的開展必須要借助大量互聯網技術以及大數據技術的支持,從根本上提升審計水平。相關審計部門應加大技術研發力度,建立審計分析系統,充分滿足不同數據搜集以及挖掘分析的實際需求,做到數據遠程存儲以及移動計算等,進一步降低數據風險。
2.2轉變審計思維
大數據時代所具有的特征,要求相關審計機關以及審計人員應該積極轉變審計思維,緊緊抓住發展機遇,進一步推進審計變革。大數據下,工作人員面對大量數據,必須要放棄傳統審計方式,促進審計思維改革,從整體角度以及宏觀角度出發,在關聯原則基礎上實施相關性分析,及時發現審計線索,有效分析潛在問題,并在數據支持的基礎上,做出更為科學化的預測,并適當提出合理化的審計建議。從某種程度上講,大數據以及云計算等先進技術可以為審計方式改革提供相應的便利條件,從而使持續審計以及聯網在線審計發展為審計發展方向。尤其是在風險控制要求以及實時性要求都相對較高的行業,持續審計是勢在必行的。而聯網審計可以借助與被審計單位的系統連接,做到數據采集的實時化,有助于增強審計的獨立性,進一步縮小與審計對象的時間差,提升審計質量。
2.3重視審計證據的有效利用
在大數據環境下,實質上審計是不會再受時間以及地域限制的,相關審計人員可以借助大數據平臺對數據信息實施科學審計以及風險評估,從客觀上增加了審計復雜性,書面審計證據減少,而電子介質證據增多,比如電子郵件、網頁截屏以及視頻錄音等。根據新《民事訴訟法》規定,電子證據的價值與書證以及物證等資料是并列的,然而因電子證據具有較強的復雜性,在運用期間尤其是司法實踐期間依然難以被采納。所以,相關部門必須要完善法律法規,從而真正解決審計工作的法律依據問題,實現大數據設計的制度化以及規范化,從而為電子證據等證據利用提供更為可靠的法律依據,增強不同介質證據的利用率。
3結語
總而言之,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給計算機審計帶來了不少挑戰,審計人員要對大數據有充分的了解,學好計算機技能和專業知識才能靈活應對這些挑戰。審計人員要找出影響數據有效性的因素并保障數據的質量、利用好現代的先進大數據應用、提高自身的技能才能在大數據時代下積極推進計算機審計工作。在審計人員的努力下,大數據將會有利于計算機審計的可持續性發展。
參考文獻
[1]劉碧湘.如何利用大數據推進計算機審計[J].科技信息,2013,21:107.
[2]王浴美,陽杰.大數據時代的計算機審計質量控制[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6,04:236~238.
[3]余祖芹.試論如何利用大數據推進計算機審計[J].時代金融,2016,15:217.
[4]劉龍賓.如何利用大數據推進計算機審計[J].中國新通信,2016,1820:50.
作者:高靜 單位:山東理工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