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論中外能源審計的差異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中國1997年出版的《企業能源審計技術通則》,將能源審計定義為審計單位依據國家有關的節能法規和標準,對企業和其他用能單位能源利用的物理過程和財務過程進行的檢驗、核查和分析評價。定義涉及執行主體、審計內容和審計標準等問題,考慮到能源審計開展工作涉及面比較廣,本文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對中外能源審計進行比較。
執行機構
能源審計機構主要分為政府、企業以及受委托的第三方民間審計機構。目前,中國進行能源審計的審計機構主要包括地方節能中心、地方節能監察中心、電力需求側管理中心、地方清潔生產中心、行業協會、能源服務公司、工程公司、工程設計單位、設備制造商、節能認證機構、大學等,其中以地方節能中心和地方節能監察中心的政府審計為主。國內的審計機構由審計署領導,主要是對取得節能資金的企業要求必須進行能源審計,以提高節能效益和節能資金的使用效益。國外是政府強制性審計與企業自愿性審計兼有并且逐漸以企業自愿性審計為主的狀況,并且國外政府設立專門的機構、成立專門基金以吸引和鼓勵各類企業自愿進行能源審計。美國進行能源審計的政府機構主要有能源部(DOE)、總審計局(GAO)和環境保護局(EPA)。泰國在1992年立法建立了能源節約促進基金(EnergyConservationPromotionFound),制定相關節能政策,并由國家能源政策辦公室(NEPO)及能源發展促進部(DEDP)負責執行政策。
從業人員資格
中國能源審計師分為初級、中級和高級3個層次,目前國內沒有統一選拔考試,僅有多家能源審計師培訓機構,比如中國能源管理培訓網、中國節能產業網等。凡是符合要求并且有意愿從事能源審計工作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都可以報名參加培訓,考試合格后頒發職業培訓證書。此外,不定時舉辦國家層面和地方層面的培訓活動,節能服務機構會在個別城市舉辦中、高級的能源審計師培訓。美國能源部撥出資金為想成為能源部指定專家之個人及企業能源管理人員提供全系統及專門的培訓,這種培訓全年及全國各地均有。主要培訓類型為:能源管理培訓研討會、相關專題的在線培訓班(1h~2h)、提高認識講習班(1h~2h)、企業最佳實踐的培訓(1d)和高級或者合格專家培訓班(3d)。充足的培訓使得美國擁有強大的能源審計專業人員隊伍,為能源審計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了堅實的技術支持[1]。日本政府規定能源管理單位必須配備專業的能源審計師來進行該單位的節能減排工作,并且每年進行能源審計師全國統一考試,而每次合格率只有25%。通過考試將獲得經濟產業大臣頒發的資格證書,并且在經產省備案。全日本目前共有6000名能源審計師,充足的人才資源進一步保證了企業節能工作的專業高效推行[2]。
相關政策
1相關法律法規體系
1997年頒布了國家標準GB/T17166-1997企業能源審計技術通則,這是目前國內唯一的能源審計專項標準,是開展能源審計工作的技術依據。2006年9月7日,國家發改委等五部委聯合印發《千家企業節能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通知明確要求“各企業要按照國家標準GB/T17166-1997企業能源審計技術通則的要求,開展能源審計,完成審計報告;通過能源審計,分析現狀,查找問題,挖掘潛力,提出切實可行的節能措施。在此基礎上,編制企業節能規劃,并認真加以實施。”隨后,國家發改委辦公廳下發了《企業能源審計報告審核指南》,對能源審計所必須涵蓋的主要內容和審核流程進行了明確的規定,從而規范了審計工作的開展。國外對法律法規的要求就比較高。美國環境保護署EPA就著重于制定具體的指導準則和方針,還呼吁各州各公司都要自愿地進行環境審計,將能源審計作為公司管理工具成為企業文化的一部分。并且所有的能源評估都是遵循制定好的一系列標準化準則:評估準則、客戶指南、教職員指南、網站指南、報告準則、數據庫手冊、節能建議的編碼系統(ARC)、拒絕實施建議代碼等。英國的地方審計委員會承擔了能源審計的各項工作,使得審計工作能夠按法律程序一步步地完成;德國的各級審計委員會更是從政府、議會中獨立出來,可以平等地行使權力,各級明確的能源審計標準也規范了各自的行動,提高了審計的效率。完善的能源審計法律法規、標準、制度和資料使得審計成本大大降低,管理有序和高效。
2激勵宣傳政策
為了鼓勵企業節能減排而資源進行能源審計,中國政府在稅收、財政、金融等方面給予了優惠政策。稅收方面主要是涉及增值稅、消費稅、企業所得稅和排污費;財政方面主要是政府對節能減排產品實施綠色補貼、綠色采購等方式來鼓勵企業生產綠色產品或者增加產出;金融方面主要是環保總局、人民銀行、銀監會三部門在2007年7月30日聯合提出的一項全新的信貸政策《關于落實環境保護政策法規防范信貸風險的意見》,其規定了對不符合產業政策和環境違法的企業和項目進行信貸控制,各商業銀行要將企業環保手法情況作為審批貸款的必備條件之一。國外許多國家很注重激勵企業自行進行能源審計,如美國推出“現在就節能領跑者計劃”、“工業能源之星”和“卓越能源績效”等項目。在“現在就節能領跑者計劃”中,鼓勵企業成為降低能源強度領跑者的自愿性計劃,如果能在10a內降低單位能源25%的企業將獲得表彰及優先取得政府技術援助。“工業能源之星”是一項使企業能夠在環境或者能源方面取得最佳表現的自愿性計劃。政府采取相關政策來持續推動提高企業能源使用效率,并鼓勵企業對所有設施的能源使用進行計量、追蹤和對標,進而制定并實施改進能效的計劃。“卓越能源績效”是以市場為基礎的認證工廠的計劃,主要是用以估計持續改善能源效率,引導企業使用ISO50001標準為基礎的能源管理體系,最終開發1個對能效提高和加強管理進行驗證的系統[3]。澳大利亞企業能源審計方案(EEAP)從1991到1997年間啟動,主要是適用于工業和服務業(商業)設施,國家的主要工業部門對方案進行了資助,資助額高達審計費用的50%,資助政策大大促進了企業進行能源審計的自主性,他們會給出建議,并根據建議合理更改,以提高節能效率[4]。
開展狀況及成效
中國從1983年引進能源審計至今,尤其是在剛結束的“十一五規劃”中,能源審計發揮了重要作用。“十一五規劃”中政府宣布要在2010年底將單位GDP能耗降低20%,而千家企業節能行動計劃是實現該目標的重要舉措之一。2006年4月,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選取年綜合能源消費量18×104t標準煤以上約一千家企業,啟動了千家企業節能行動,目標是“十一五”期間節能1×108t噸標準煤左右。千家企業能源消費量占工業能源消費量的一半,占全國能源消費量的1/3。千家企業均按要求編制實施了能源審計和節能規劃,各地組織專家對能源審計報告集中進行審核,對不合格的報告要求企業進行整改。發改委公布的數據顯示千家企業節能行動取得了顯著成效。“十一五”期間,千家企業單位Al2O3綜合能耗、乙烯生產綜合能耗、燒堿生產綜合能耗等指標下降了30%以上,單位原油加工綜合能耗、電解鋁綜合能耗、水泥綜合能耗等指標下降了10%以上,供電煤耗下降近10%,部分企業的指標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據統計,“十一五”期間千家企業實現節能1.5×108t標準煤[5]。國外自20世紀70年代能源危機以來,一些西方工業發達國家和國際經合組織、金融機構、美國、英國、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亞太經社會(ESCAP)、亞洲開發銀行(ADB)、歐盟(EC)等,都把能源審計作為尋求節能機會,安排節能項目,取得節能貸款的條件,或用來改進企業能源管理的重要手段和方法。美國的26個工業評估中心戰略性地分布于全美國,自1982年開展工作至今已經評估了超過15800家企業,通過評估找到了119000多條節能建議,通過實施節能建議實現能源成本節省達到60多億美元[6]。韓國能源管理公司為了鼓勵中小規模企業的參與,對這些企業實行無償審計,此類審計約占總審計量的82%。從1995年到1999年,韓國能源管理公司審計了2000個項目,其中80%集中在工業部門。審計工作還與節能改進措施相結合,這在中小型企業中更為常見。企業平均回收期為1.3a,每年可節能199313t。韓國能源管理公司對于審計結果三年中節能量超過5%的實體提供經濟支持,并采取進一步的技術支持。其投資額的90%可以得到利率為5.5%的低利息貸款支持,并給予長達5a的償還期[7]。(本文作者:湯文、王蕓單位:華東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