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政府部門內部審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隨著經濟的全球化發展,許多上市公司、跨國公司基于管理發展需要,逐漸提高和重視內部審計在公司內部的地位和作用,如:在董事會下設立了審計委員會,專門負責內部審計工作的計劃、執行和結果的提出,并負責外部審計的協調工作;內審部門對審計委員會負責并報告工作情況,具有相對獨立于管理層的地位。當前我國很多政府機構為了加強內部的經濟監督、管理與控制,也設有內審部門。相對于社會審計和國家審計而言,內部審計受組織內部的干預、控制、阻撓的可能性很大,其所處的位置使其地位極其尷尬;國家《審計法》規定各單位和組織可根據實際工作的需要設置內部審計機構,對內審部門的組織機構及其權力與職責沒有法律條文的嚴格規定,因而其法律地位處于一種不穩定狀態;再加上政府部門的特殊之處使內部審計不穩定的地位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
1組織結構對內部審計地位的影響
當前我國大部分政府機構的內部審計在組織機構中處于第三管理層(見圖1)。在這樣的組織結構中,內審部門只能對第三層面及其以下的各組織職能部門行使經濟監督、評價、風險管理及服務等職能。如果上級領導層重視內部審計的監督、服務作用,則內部審計的權限可上滑至第二管理層面,但如果存在諸多不利因素,內審的監督控制權限可下滑至第四業務層。
政府部門設置的內部審計機構是為了輔助最高管理層實施組織內部的機構管理和監督,內審部門在組織結構中的地位和獨立性就應予充分保證。借鑒跨國公司和上市公司中實施的審計委員會制度,政府部門可以設計一種新的組織結構圖。新的組織結構圖在黨組織委員會下設立一個審計委員會,全面負責內部審計工作,內部審計部門向內部審計委員會報告審計結果,內部審計部門在組織結構中躍居第一管理層,從而促進內部審計對該組織機構進行全面的經濟監督、評價、風險管理和服務。
當然,這只是一種理想的結構圖,實際操作起來比較因難。—般正職領導全面負責黨委工作,內部審計部門向正職領導報告審計結果是較現實的操作,并且正職領導負責可以降低群體意志表決帶來的工作低效問題,還仍能保證內部審計在組織結構中居于較高的管理層,取得較穩定的相對獨立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