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教育信息技術下大學英語教學有效性思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在信息傳輸迅速、知識更新快捷的現代信息社會,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社會大眾的信息意識在逐漸增強,人們的信息素養也在逐漸提升。在信息時代環境下,大學英語教學必須要實施變革和創新,才能不斷滿足時展的實際需求。高校要主動轉變傳統的思維方式,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積極應用教育信息技術,為學生營造一個更寬廣的發展空間,讓他們充分體會到英語的魅力所在,同時激發他們強烈的英語學習熱情,有利于推動大學英語教學模式的創新,進而最大化發揮此先進教學理念的作用。本文根據我國大學英語教學目前的實際狀況,針對教育信息技術下的大學英語教學有效性展開分析探討,以供參考。
1基于教育信息技術的大學英語教學的意義
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應用教育信息技術,并將信息技術滲透到教學中的每一個環節,讓它成為教師強有力的教學武器,同時也成為學生得心應手的學習工具,努力為學生營造一個全新的教學環境,有效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實現自主、合作、探究的教與學模式,從而最大化發揮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徹底改變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課堂教學結構,使現代信息技術成為培養學生英語能力和實現英語教學目標的重要手段,逐漸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不斷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進而有效提升大學英語教學質量。
2教育信息技術下提高大學英語教學有效性的對策
2.1實現教學思想的轉變
教學的革新和觀念的創新是對大學英語教學的基本要求,也是其長期發展的核心所在。更新教學理念不但可以完善教學理論體系,還能促進信息化教學工作的穩步發展。因此,在有效融合現代多媒體信息技術的大學英語教學課堂上,應該將傳統教學模式的精華融入其中,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教學作用,始終堅持學生的主體學習地位,借助多媒體豐富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通過其獨特的信息輸入輸出功能,以文字、圖片、聲音、影像等方式給學生呈現與眾不同的教學課堂,努力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充分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進而提高教學效率并實現教學目標。在此值得注意的是英語教師設計制作多媒體教學課件,必須以突出課堂的重點、難點為標準原則,并在課堂教學中對這些重點、難點做更深入細致的講解,以方便學生更好地理解、掌握和吸收。與此同時,老師要隨時關注學生的知識接受程度和學習進度,對于學生提出的問題給予及時的答疑解惑,進一步推進學生的學習進程。此外,作為一名大學英語老師,理應明確信息化教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從而不斷地、自覺地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進而更好地為學生提供服務。
2.2建設網絡教育平臺
借助現代信息技術和互聯網技術構建網絡教學平臺,可以為大學生提供大量的、豐富的、信息化英語學習資料,可以讓大學英語教師更方便、快捷地開展教學工作,網絡教學平臺的搭建有效彌補了傳統教學課堂的不足。構建完善的網絡教學平臺是一項可以讓學生提前預習學習內容和進行課外溫習的重要舉措。首先,學生可結合自身的愛好和適合的內容選擇性地學習,比如可以在教室、學校圖書館等地方展開學習,及時了解自身的學習情況,對存在的不足作出及時性的補充。其次,學生有問題,可以在學校的學科網站上留言,等待英語老師給予詳細的、正確的解答,這更有利于學生的英語學習。再次,學生借助網絡教學平臺可以隨時隨地下載英語老師的題庫或課件,遇到不理解的問題可以自行查找,如此一來,不但讓學生學習到了相關的知識,還能逐漸培養他們獨立思考的能力。最后,英語老師在課堂上教授口語、翻譯、閱讀、寫作等知識和技巧后,可以讓學生在課外時間通過網絡教學平臺,結合自身的特點和能力來選擇適合的學習內容,以此可以快速提高其英語綜合水平,進而提高英語學習效果。同時,老師還可以借助網絡教學平臺給學生布置作業或分配任務。學生可以自由組成討論小組展開討論,然后進行小組間的、相互間的學習內容解析,這不但鍛煉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還培養了他們團結協作、互幫互助的團隊精神。
2.3實現教師信息素養的提升
在大學英語教學中,老師要掌握大量的信息化教學資源后,充分發揮教師應有的引導性,恰當地、高效地運用掌握的教學資源,最大化地發揮信息化技術的效應,進一步推動英語教學工作的穩步發展。同時,教師應具備較強的信息技術與大學英語教學有效融合的意識,這是課堂教學獲得成功的關鍵所在。英語教師不但要具備較強的專業知識、業務能力,還要掌握計算機的基礎知識和功能,并具備處理相關問題的能力,才能不斷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進而將現代信息技術和教學內容進行有效結合。因此,高校要注重培養英語教師隊伍的現代信息技術,強化教師隊伍的崗前培訓,定期更新知識結構,增強業務素養,使他們充分掌握信息化教學的知識和技能,并具備一定的教學能力?,F代信息技術是大學英語教學發展的核心與基礎,作為英語教師,要充分理解、明確這一點,努力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和能力,不斷堅持課后理論知識學習和實踐操作技能訓練,并將所學所練應用于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及時做出歸納、總結、反思、改正,進而提高教學效果。
2.4注重建設教育資源
信息化教學模式的實行,需要健全的基礎設施和設備作保障,倘若設備建設不夠完善,將很難滿足實際的使用需求,還會給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全面實施造成不良影響??梢哉f,健全的基礎設施是現代信息技術與大學英語教學有效融合的前提條件。因此,各大高校要充分認識到基礎設備的重要性,加大基礎設備的資金注入力度,加強教學資源的建設力度,可以從硬件設施和軟件設施兩個方面著手。一方面,硬件設施。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硬件設施主要指計算機、投影儀、網絡設備等固定配套設備。不但要在數量方面滿足學生的日常所需,還要在質量方面符合學生的學習需求。由于硬件設施存在一定程度的折舊或損壞情況,因而還需要定期維護、保養、修理。另一方面,軟件設施。由于受信息技術發展的限制,目前還無法找到適合大學英語教學所能應用的教育資源,由于現有軟件的智能性不夠和通用性較差,它們不適合應用在大學英語教學課堂上。因而還需要高校高度重視英語教師的培訓和再學習,可以對教師展開教學軟件應用和教學課件設計制作等方面的系統培訓。讓老師結合英語教學目標和學生實際學習情況來設計制作教案,并把自己策劃的教學內容滲透到信息化教學中,并不斷加以完善,進而提高大學英語教學的有效性。
3結語
總之,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應用教育信息技術是創新教學模式的重要體現。在新課改環境下,大學英語教師可以借助教育信息技術拓展教學內容,巧設疑問情境,提高學習質量,提升教學效果,徹底改善落后的忽視思維引導的傳統教學模式,為大學生創設能夠提高英語綜合水平的良好平臺,同時為他們營造愉快的英語學習氛圍,讓他們真正體會到英語學習的樂趣,切實提高他們的英語實踐應用能力,進而能夠提高大學英語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白愛娃.大學英語學習中學生思辨能力的培養[J].知識經濟,2017(8).
[2]范能維,王愛琴.國標背景下英語專業課程模塊設計與思辨能力培養融合的探索[J].外語界,2017(1).
[3]胡大偉,郝玉娥.我國英語專業學生思辨能力不足的原因及對策[J].大學教育,2017(3).
[4]劉斌有.試論英語技能課學生思辨能力的培養——以《英語閱讀》課程為例[J].寧夏師范學院學報,2016(5).
[5]王哲希,朱一凡.綜合英語課程改革對英語專業學生思辨能力發展的影響[J].當代外語研究,2017(1).
作者:楊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