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淺談農村電子商務創新模式的發展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信息技術在我國已經得到了普遍的使用。尤其是信息技術在農村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電子商務的發展就是一個具體的體現。然而電子商務在農村的發展還存在一些問題,針對農村電子商務創新模式的發展進行分析,提出可行的策略,有利于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
【關鍵詞】農村;電子商務;創新模式
信息化是國家發展的必然趨勢,然而我國城鄉信息化的發展不均衡。比如電子商務在城市取得了很好地發展,但在農村使用電子商務來消費的人數比較少。農村如果想要取得更大的發展,采用信息化技術是必然的,而且電子商務在農村的發展,有利于提高農村的知名度,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所以我們要在農村大力發展電子商務事業。
一、農村電子商務存在的問題
(一)農村環境的限制1.農村基礎設施的限制。要想在農村發展電子商務,首先要有一定的設施作為基礎。然而,農村的基礎設施不太完善,與城市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這就極大程度地限制了電子商務的發展。比如在我國東部一些地區的農村,基本上都被有線或者無線的網絡所覆蓋,而在中西部的農村地區,網絡設施的建設十分不完善,從而導致了人們上網困難,限制了電子商務的發展。2.信息服務質量較低。農村不僅在基礎設施方面存在問題,而且信息服務方面也限制了電子商務的發展。目前農村使用的電子商務平臺一般為B2B,C2C類的網站,這些網站的服務質量十分低,在網站中只記錄了雙方的基本信息以及聯系方式,不能達到交易的目的。甚至部分農村網站上的電子商務部分只是一個擺設,不能起到任何作用。長此以往,農村的人群可能會放棄電子商務的渠道,所以這也是制約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重要因素。
(二)農村自身存在問題1.農民思想觀念的保守。由于農村發展相對緩慢,這導致了很多農民思想保守,他們不敢于接受新鮮的事物,而且不主動了解電子商務方面有關的知識。同時由于電子商務存在一定程度的風險,農民思想的保守使得他們不愿意去接受這種方式。而且農村中人們的受教育水平比較低,所以農村中很少有人接觸過與信息技術方面有關的知識,因此大多數農民在上網方面存在問題。在農村中很少有人上網,大多數人還停留在利用電視機,收音機等來獲取信息的階段。雖然進行電子商務的操作很簡單,但對于這些農民來說卻顯得十分困難,所以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存在問題。2.農業生產存在問題。由于農村的發展較之城市來說十分緩慢,所以在農村中,農業的生產規模比較小,而且生產方式為半機械化的生產,這導致了農產品生產效率比較低。所以在農業的生產中無法實現規模化。甚至農民在生產前沒有認真了解過市場的需求,僅僅憑借自己的感覺進行生產,這樣對于產品的銷售有很大的影響。這些原因都限制了電子商務在農村的發展。3.農村電子商務產品的限制。在農村進行電子商務時,能夠用來交易的產品比較復雜,在存儲、運輸等方面都有一定的限制,所以這也間接制約了農村電子商務事業的發展。比如說像蔬菜,水果等產品的保質期比較短,而且有些農村的交通不是很便利,可能當產品運輸過去時已經不能使用了,尤其是有些農產品的保質期只有短短幾個小時。但對于一些腌制類食品,它們有很長時間的保質期。同時一些產品在運輸中也有嚴格的限制,例如海鮮類產品的運輸需要水,冷凍食品的運輸需要保持較低的溫度,而水果等產品在運輸中要及時調節其干濕度等。總而言之,農產品的種類繁多,而且它們進行運輸、存儲等過程的要求不盡相同,還要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這些方面也在間接地影響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
(三)相關法律規定的影響雖然目前我國為了發展農村經濟采取了很多的措施,但是我國農村由于諸多的原因,發展還是比較緩慢。而且我國在發展農村電子商務方面的法律法規不夠完善,還需要進行調整,同時由于農村地區面積比較大,這也使得某些法律政策無法完全普及,這些因素也限制了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
二、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創新模式
(一)綠色產業鏈模式綠色產業鏈模式是指政府或者當地的企業建立相應的信息平臺和電子商務平臺[1],從而把農民,供應商,經銷商以及客戶聯系起來,使他們可以相互進行合作,這樣就可以形成一個產業鏈,從而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這種模式首先可以讓農民獲得充分的信息,讓農民可以及時了解客戶市場的需求,從而促進農產品的銷售。同時這種模式還加強了農民與供應商之間的聯系,農民和供應商之間必須在原材料供應生產等方面進行及時的交流才能保證合作的順利。農戶還要確保供應商提供的材料在各個方面滿足生產的需求以及客戶的要求。同時農民與經銷商之間要進行及時的交流,最重要的是在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中,我們追求的是雙贏甚至多贏,所以有些競爭者也可以變為合作伙伴,共同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
(二)農村自建特色網站模式在農村中有一些企業發展得比較快,這些企業可以在農村中建立特色的網站,帶動農村的發展。同時這也有利于企業形象的提升,促進企業的進一步發展。在建立網站的過程中,企業應該注重體現自身的特色,讓農民可以與供應商和客戶等及時取得聯系[2]。總而言之,企業特色網站的建立在促進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同時也帶動了企業自身的進步,對于企業未來的發展有很大幫助。
三、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措施
(一)積極宣傳信息化技術,加強基礎設施的建立信息化是未來發展的必然要求,所以要在農村加強信息技術的宣傳,使每一位農民都認識到信息技術的重要性。還可以派專門的人員對農民進行培訓,教授他們基本的上網操作,為他們普及網絡的知識。同時要建立相應的基礎設施,盡可能地使有線或者無線網絡覆蓋整個農村,使農民足不出戶就可以上網查詢各種信息。要為農民普及相應的電子商務信息,以及進行電子商務交易時的注意事項。我們為了提高培訓的效率,也可以針對一些具有帶頭作用的人士,比如龍頭企業負責人,農村經紀人等進行專門的培訓,使他們可以帶動整個農村電子商務事業的發展,從而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
(二)設立專項基金,扶植農村龍頭企業的發展農村的龍頭企業對于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有很大的幫助,龍頭企業的經濟收益在整個農村的收益中占據很大一部分,促進龍頭企業的發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帶動整個農村經濟的進步,所以扶植龍頭企業的發展十分必要。為了促進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政府等有關部門可以設立相應的專項基金,并且分區選擇龍頭企業進行示范[3],如果有很好的效果則可以在部分地區進行普及,帶動整體的發展。而且對于這些電子商務項目在政府的支持下可以由農村的龍頭企業主要來承擔,這樣將產生更好地效果,相信這種方式會使企業和農村經濟都取得很大的發展。
(三)促進農產品標準化建設在農村進行電子商務時,最重要的一步就是確保農產品的質量,使其達到一定的標準,這樣可以吸引更多的客戶。雖然部分農村在產品生產的過程中已經實現了標準化,但農村的標準化程度還是比較低,所以一定要促進農產品的標準化建設。目前在我國農村的生產中仍然存在有些農民為了追求利益而在產品中使用添加劑等物質的行為,而且在產品的生產中由于標準化程度低,導致產品的銷量受到影響,制約了電子商務在農村的發展。所以我們一定要加強農產品的標準化建設,加大對產品生產,加工等環節的監督,保證產品的質量水平。同時企業和政府應建立專門的監督機構來檢查農產品的生產,加大對農產品的宣傳,從而吸引更多的消費者,打開農產品銷售的市場,促進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
(四)拓展信息資源政府為了促進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應該為農民提供更好的信息資源作為支持。政府可以建立各種形式的信息服務平臺,同時還要完善信息的采集、處理和系統。政府還要建立合適的信息采集點,并且聘請專業人員制定合理的方案,使數據庫系統更加完善。總之政府要采取多種措施使農民可以及時獲得信息,提高農民的信息應用水平。政府還可以適當降低農民上網的費用,使農村中大多數的人群都可以經常上網。同時還可以降低“三農”短信定制費用,這樣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吸引更多的農民,從而使農村的電子商務取得更大的發展。綜上所述,農村電子商務創新模式的發展可以在極大程度上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也可以促進國家經濟的進步。雖然現在電子商務在農村的發展還存在一些問題,但相信未來在人們的共同努力下,電子商務在農村一定會取得更大的發展,我國的經濟實力也會有顯著的提升。
[參考文獻]
[1]王慶東,安同信.以核心企業帶動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創新模式研究[J].中國電子商務,2013,(09):11-12.
[2]趙新星,劉孟影,王亞梅等.河北省農村電子商務發展探討[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6,(14):112-114.
[3]王慶東,王夢瑤.基于供應鏈管理的濟南農村電子商務創新模式研究[J].中國電子商務,2013,(03):13-14.
作者:謝磊 單位:信陽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