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論述中小企業會計核算中的問題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我國目前中小企業的會計制度不健全,相關法制不夠完善
盡管《會計法》、《現金管理條例》、《稅收征管法》等相關法規對會計核算中的各種不規范行為做了許多規定與限制,但依然有不少制度法規無法和新的經濟形勢相匹配。中小企業的會計法規更是嚴重滯后,《企業會計準則》很多條款只適用于上市公司,對于中小企業這些準則和法規就顯得嚴重滯后了。在規范會計行為,提高會計信息質量要求等方面都無法起到監督和規范作用。不完善的法規使得一些中小企業在會計核算中有機可乘,為這些中小企業的不規范行為提供了溫床。
2中小企業會計核算弱化現象日趨嚴重,問題重重
2.1中小企業會計核算人員知識老化現象嚴重,會計隊伍不專業
目前一些原國有和集體企業臨近退休或者已經退休的老會計多重新返聘到改制后的中小企業中。這些老會計對新會計知識接受能力相對較弱,知識更新慢,無法適應新的會計核算要求。整個會計人員隊伍都缺乏有效的監督。有的會計沒有自己的立場,辦事不堅持原則,即使讓他去監督,也不敢監督,更不會監督。一些中小企業中,企業運營的整個業務流程只有少部分成員知道,作為會計,也只能做基本的賬目,對企業中實際發生的經營活動根本無法追蹤,因此無法對企業的生產經營起到監督作用。更有些企業為了偷稅漏稅,在做賬的時候應付差事,賬面無法真實地反應收支情況,嚴重違反了會計的真實性原則,使很多會計分析指標失去了原有的意義。會計僅僅體現了反映職能,而沒有體現其控制職能。因此,無法真正發揮會計工作在企業經營管理中應有的作用。
2.2會計核算缺乏行之有效的監控機制
在中小企業中,會計一般都是企業領導者招聘來的下屬員工。領導者習慣了對下屬員工的控制,甚至認為這種控制是一種管理手段。這使得會計的監督功能形同虛設。在企業改制之后,目前還沒有出臺相關的法規來約束中小企業的管理層,這在法律上尚屬盲點。在中小企業中,對會計人員的選拔也遠遠沒有達到現代企業會計人員的選拔標準,這些會計核算只有形式,無法起到監督作用。監事會制度也在此流于形式,缺乏科學的決策機制和有效的監督控制。
2.3內部控制制度不健全,企業業主與會計往往存在裙帶親屬關系
中小企業大多是私營企業,所有經營行為都是企業老板說了算。鑒于企業經營的目的是在獲取最大利潤的同時盡可能逃稅,而完善的內部控制會有效地防止這樣的不合法行為,企業的經營者在選用人員尤其是財會人員時往往會任人唯親。這樣可以為他們自己謀取利益帶來更大的方便,比如隱匿收入或虛列費用等??梢钥闯?,不健全的內部控制制度,往往使得管理者無法自我控制,同時也影響了員工對控制的理解與執行。
2.4會計制度不健全,對會計人員管理方式欠缺,內部監督不力,會計信息失真,會計風險加大
目前,針對我國的中小企業的法律法規還不夠完善,法律監督機制也不夠完備,因此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的現象普遍存在。這使得當今的中小企業自我約束能力更加缺乏。此外,當前的會計管理體系已經無法適應市場運行需要,國家的宏觀調控勢在必行。監督機制的不完備、企業的自我約束力缺乏,這些都容易導致會計信息失真,形成會計風險。企業作為社會各方利益的聯結點,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作為投資者和管理層考慮更多的是投資回報,即為企業的微觀利益,而作為宏觀調控的政府考慮的則多是實現現有資源配置的最優化,即為宏觀利益。這種宏觀利益和微觀利益具有一定的差異,而這種差異正式催生會計風險的催化劑。兩者的差異越大,會計風險就越大。社會審計監督和會計咨詢、服務體系尚未完備和充分發揮作用。會計人員在企業中所處地位及會計法規對會計人員缺乏保護加大了會計風險。會計職業道德是會計職業界應當遵守的行為規范,會計人員職業道德觀的薄弱增加了企業的會計風險。由于受計劃經濟體制影響,我國大多數會計人員知識老化,其專業技能大大落后于會計實踐的發展,也使會計人員無意中加大了會計風險。針對以上種種問題,我們可以相應地從建立貨幣資金內部控制制度、加強檢查監督制度的執行力度、推進會計電算化實施、提高人員素質,全面貫徹新的會計制度等方面來不斷規范中小企業的會計核算行為。
作者:夏永海單位:安徽金鼎鍋爐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