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植物保護中的計算機技術應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和計算機技術的廣泛應用,互聯網加思維的不斷涌現,使計算機技術在各行各業的數據處理和信息篩選等技術得到了較為充分的應用,就植物保護來說計算機技術有著十分關鍵的應用,既能夠使其進行相關信息的錄入,同時還可以在多媒體網絡技術以及信息數據管理等多方面進行產業融合,進而不斷推廣,對病蟲害的預防治理以及后續跟進工作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國在計算機組保護技術的應用和普及上下了較大功夫,并且對于農業生產來說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本文就介紹了近幾年來應用技術較為廣泛的一些計算機技術,同時對這些技術的未來發展也進行了一定程度的預測。
關鍵詞:計算機技術;植物保護;產業融合
1植物保護信息化技術現狀
計算機技術的發展要追溯到20世紀50年代左右,僅僅經過60余年的發展,其已經從最初的數字計算到如今的多功能應用到各個行業和各個領域。在植物保護方面,計算機技術從最簡單的數據存儲和數據統計為基礎,直到20世紀60年代開始以BASIC語言編制的軟件成為了當時植物保護領域的一個好助手,這些軟件強大的數據處理能力和數據統計能力使當時的植物保護工作的效率得到很大的提升。尤其是在20世紀70年代以后出現了程序與軟件的分離技術,例如很多的模塊化軟件應用被廣泛的應用在了計算機領域,同時國外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不斷針對當前的植物保護工作進行了更為廣泛深入的研究,在病蟲害的治理上有了更為突出的貢獻,基于傳統生物理論的基礎上創建了更加科學的系統生態學,在系統生態學的指引下大量的數據被廣泛應用和廣泛記錄,通過數據的篩選和處理能夠對病蟲害的防治起到更為關鍵的作用。在1972—1978年之間,生物學的發展較為迅猛,同時各種新型的分析方法應用廣泛,使其在各項病蟲害的防治過程中有了更為關鍵作用,當時病蟲害的發生原因與大氣環境、降水量以及空氣濕度等多種因素的聯系更為緊密,因此通過優化模型能夠最大限度的預防病蟲害的發生,并且對于提高植物的產量來說有一定的積極意義,很大程度的促進了當時的農業經濟發展,這與計算機技術的廣泛應用有著較大關系。我國計算機技術起步較晚,同時在植物保護上的應用也不算廣泛,直到20世紀70年代開始才有相關專業人士開始從事植物保護工作,將大數據的概念引入到植物保護過程中來也是本世紀初的一些行為。隨著我國學者的不斷重視和國家經濟投入的不斷增大,相關技術也逐步實現了與國際同軌,同時在一些較為重要的研究領域甚至有一些超前的現象,在對昆蟲的種類預測和形態分布來說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在生態系統的穩定性上作出了較為準確的預測,并且取得了較為可喜的成績,對于促進我國農業現代化的發展來說意義十分重大。
2計算機技術在植物保護中的應用
2.1數據庫技術的應用與發展
隨著信息化發展的不斷加快,信息化、數字化的信息傳輸成為當今各行各業應用較為廣泛和成熟的一項技術,并且對于植物保護工作來說,通過信息化能夠最大限度的實現資料的系統性和完整性,通過精準比對能夠對植物的防治工作有一定的積極意義。通過數據庫的建立,能夠既實現橫向比對也實現縱向比對,對于各種病蟲害的起因研究對比來說有著極為重要的指導性建議。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美國及歐盟各國參與到數據庫的建設中來,這項技術一定程度的成為了指導農業發展的重要載體,并且使雜志、專著、論文、報刊等各種專業性文章被廣泛納入到這一系統中來,并且就農業方向的發展來說,有了更加權威和更為同步的比對,實現了全球化的信息共享,對于農業行業的發展來說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通過多維度的系統識別,能夠使數據庫的建設更加科學完善,并且在實際的工作中有更加針對性的應用,所有人員到系統庫中進行相關資料查詢時,都能夠得到更加精準的預測,并且對于工作的指導來說十分重大。在我國,從1988年開始陸續進行相關信息的錄入,并且就農業方面的信息錄入來說起步較晚,但是由于國家重視程度較高,因此在發展上并不落后于西方先進國家。
2.2多媒體技術的應用與發展
多媒體技術是指通過計算機技術實現人臉識別以及圖像、文字、動畫、聲音等多種元素的融合,實現了信息交互的一項技術。通過多媒體技術能夠最大限度的擴大植物保護技術的培訓規模,并且能夠使人更加淺顯易懂的了解到植物保護的相關原理,利用觸屏、數據壓縮等多種方式對于多媒體技術的廣泛應用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通過多媒體技術,能夠使其在植物保護過程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由于多媒體技術通過視覺的沖擊給人以更加真實現代的感受,能夠使學者和讀者能夠有更加直觀的感受,這樣的方式對于植物保護技術的宣傳來說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由于目前碎片化的閱讀時間和學習時間,成為了當今人們的主潮流,因此通過多媒體技術能夠實現聲、電、光影的一體化融合,同時在大數據支持的背景下能夠使植物保護工作更加順利的推進,在各項資料和信息文獻的不斷完善下,病蟲害的確診防治工作以及視頻會議召開等,已經成為了可能,在對相關從業人員的培訓和公眾宣傳等問題上有著更加獨特的優勢,作為植物保護的重要信息載體,多媒體技術使其在各項工作中的順利開展業務,這個更加真實的效果。這樣多媒體技術與人工智能以及數據處理的多項技術的融合,能夠開發出更有針對性的智能化管理控制系統,對目前的水稻病蟲害防治以及科學種植等多方面工作的開展來說意義重大。
2.3信息技術與信息網絡技術的應用與發展
隨著信息技術和信息化網絡的不斷完善,區域網絡和全球化網絡的基站鋪設,對于大數據時代的到來有著較強的指導意義。隨著因特網的不斷發展,許多國家和地區都開始不斷完善自己的互聯網體系,并且在資料共享上實現了全球化的資源鏈接,通過5000萬以上的用戶之間的信息共享,使龐大的數據信息網絡形成較多的穩定基站,并且依靠穩定的信息技術使其能夠不斷發揚技術,依靠信息網絡技術和植物保護信息資源共享技術,實現了全球病蟲害的一體化防治,通過動態監測和信息的實時反饋病蟲害的預警和遠程控制工作已經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在我國相關系統的建設不斷完善和數據的交流應用,使通信技術的發展不斷促進,我國相關領域的信息共享已經做到了常態化和動態化,不斷提升了病蟲害的預防和控制工作,在全國農業技術推廣上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通過信息網絡技術的不斷推廣和使用,全國病蟲害預測報告和信息管理系統的平臺建設,為相關產業的發展有了更為重要的指導性意義,同時對于提高農民的經濟效益和產業調產來說有著一定的指導性實用價值。
3我國植物保護工作的發展前景
就我國未來的植物保護工作而言,更加注重數字化與信息化的建設,并且通過不斷的完善平臺建設和網絡服務平臺的搭建,為行業的整體性推進和協調發展有著較高的指導意義,無論是在未來的生態系統內部還是在與互聯網的融合上都有較為長足的發展,通過平臺的搭建能夠實現區域內的病蟲害治理,并且與國家的經驗交流能夠實現信息的交互應用,并且對于我國信息化時代的發展來說,有著極為重要的促進作用。
4結語
以計算機技術為載體的植物保護技術,將會隨著大數據時代到來迎來更加快速高效的發展,對于區域內的產業挑戰以及病蟲害防治來說,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同時對于農業技術的推廣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在專業人員的共同努力下,相關產業信息的發展將更加迅速的得以實施,并且對于我國信息化農業的發展來說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參考文獻
[1]李寧,邱丹.計算機技術在植物保護中的應用研究進展[J].青海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9,17(3):40-43.
[2]丁常宏,楊月瑩,栗明,王振月.數字圖像模式識別技術在植物葉片識別中的應用[J].世界林業研究,2016,29(5):17-21.
作者:李嵐冰 單位:長春市綠化管理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