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淺論課程思政融入管理會計課程教學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 要:課程思政是高校教育的理性回歸,是將思想政治教育與專業課程有機融合,應用型本科院校肩負著為社會培養應用型財會人才的重要使命,要將思政教育落實在每一堂專業課程中,《管理會計》作為財會專業核心課程,在培養財會人才的課程體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本文深入挖掘章節內容涵蓋的思政元素,以期為《管理會計》課程開展思政教育提供借鑒。
關鍵詞:《管理會計》;課程思政;高質量人才培養
1.1 《管理會計》課程介紹,《管理會計》是高校會計學專業、財務管理專業的核心課程,是為適應企業內部管理上預測、決策、規劃、控制和考核的需要而產生的。《管理會計》在學習《會計學》《中級財務會計》《財務管理》《成本會計》等課程的基礎上,后續課程有《高級財務管理》《財務報表分析》等課程,是會計學、財務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中一門承前啟后的重要課程。《管理會計》課程要求學生明確管理會計的本質,了解現代企業的成本管理制度,涉及成本性態分析、本-量-利分析、經營預測、生產經營決策、預算管理和業績考核等內容,將理論與實踐結合,培養學生掌握預測、決策和控制理論和方法,并熟練運用這些理論和方法,預測前景、規劃未來和參與決策,充分發揮會計的管理職能,以幫助企業改善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主要目的是培養兼具“預測”“控制”“決策”“規劃”等基本職能的應用型管理會計人才。
1.2 課程思政融入《管理會計》課程教學中的必要性,第一,《管理會計》課程是加強管理會計專業方向建設和高端人才培養的重要途徑。近年來,為滿足我國經濟轉型的迫切需求,國內開始重視管理會計的發展。2014年,財政部對管理會計人才隊伍建設提出了明確要求,鼓勵高等院校加強“管理會計”課程體系和師資隊伍建設,加強管理會計專業方向建設和高端人才培養,不斷優化管理會計人才培養模式。并在“十三五”規劃中明確提出,在2020年之前,培養至少三萬名精于理財、善于管理和決策的管理會計人才,充分表明了國家對管理會計人才的重視。《管理會計》課程開展課程思政,在為學生講授專業知識的同時,不僅培養學生現代企業管理理念,提高專業技術能力,同時又能夠實現立德樹人目標。讓學生具備專業過硬的本領和會計職業素養,又能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擁有一顆堅定的愛國心;為社會培養全方位、高素質、高質量管理會計人才。第二,高校對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夠重視。在很多應用型本科院校教學體系中,教學重點都在培養學生的專業理論知識,并開展實踐課程提高學生的理論應用實踐的能力。思政教育與專業理論課和實踐課聯系并不緊密,導致應用型本科院校在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理想。在傳統的教學體系中,思政課通常作為一門公共課、通識課,主要是大一、大二年級學生開設,教學課時較短,不能實現大學生學習生涯的全方位、全過程的思政育人目標。而部分專業課教師在授課過程中主要重視專業課講授,忽略價值觀念引導。當前信息技術發展迅速,大學生都成長在互聯網時代,網絡信息魚龍混雜,大學生沒有正確的價值觀引領,容易受到網絡上功利主義、享樂主義、自私主義等不良思想的影響,歪曲大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
2課程思政融入《管理會計》課程的教學現狀
2.1 學生對于思政教育認知狹隘,在《管理會計》課程的教學過程中,通過對學生反饋發現,很多學生不喜歡思政教育,認為思政教育意義不大,甚至反感思政教育,認為放在課堂中就是浪費時間;大部分同學都不重視思政課程,在大一、大二的思想政治課堂中,很少有同學像專業課一樣認真聽講、做筆記。學生普遍認為,學好專業課才能找到好工作,思政課程內容簡單,實際應用較少,思政教育用途不大。
2.2 思政教育授課時間不足,《管理會計》作為會計專業的核心課程,根據課程教學大綱要求,教學章節較多,教學內容涉及較多的計算與綜合業務題的練習,存在較大的難度,課時安排相對緊張。該課程一般在大三年級開設,而大三年級的學生一般已經完成了思政課的學習,在大一、大二學習的基礎上,有了一定的思政基礎以及會計職業素質教育基礎。因此在講該授課程時,任課老師把重點都放在知識點講授,往往會忽視在管理人員職業素養、管理會計人員的崗位要求等內容的引導教育,尤其是提高學生思想政治素養的愛國教育、愛崗敬業、傳統文化等思政內容,幾乎在授課過程中很少講授。
2.3 教學方法單一,專業課教師思政能力弱,當前,許多本科院校采用的課程思政教育方法都是授課式說教,以教師課堂講授為主,學生學習興趣及主動學習的積極性不高。傳統課堂教學沒有融入情景教學、互動教學、體驗教學、視頻慕課以及融入信息技術等先進教學方法,教學效果相對不理想,不能順應培養新時代管理會計人才的要求。部分高校課程思政形式化,不能與專業課知識有機融合,而專業課教師對于專業知識掌握熟練,但不能真正將思政教育融入專業課程中;專業課教師思政教育經驗缺乏,思政能力弱。
3課程思政在《管理會計》課程中的教學設計
3.1 課程思政融入《管理會計》課程的教學目標,課程思政融入《管理會計》課程,應該根據財會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以及就業崗位對于管理會計人才的崗位要求,堅持立德樹人的思政教育目標,設計知識目標、技能目標、育人目標三位維一體的教學目標體系。(1)知識目標:通過學習《管理會計》課程,引導學生了解管理會計理論體系,管理會計的形成與發展;理解管理會計內涵,成本管理的具體內容;熟練掌握本-量-利分析原理、經營預測、經營決策、投資決策的方法;掌握作業成本計算與管理、預算管理以及業績考核的方法。(2)技能目標:通過學習管理會計中的基本理論與基本方法,能夠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掌握實際應用的技能;能夠通過學習理論與方法幫助企業進行經營預測、經營決策、投資決策并且能基于會計原則和方法編制預算,運用理論與方法預測前景、規劃未來和參與決策。(3)育人目標:通過《管理會計》課程教學,引導學生樹立愛國主義精神;了解傳統文化,樹立民族自信;形成正確的價值觀,養生良好的個人習慣;培養學生愛崗敬業的職業操守,具備會計人員職業素養;成為思想政治覺悟高,個人行為品德端正的新時代管理會計人才。
3.2 《管理會計》課程思政元素與融入設計,課程思政融入《管理會計》課程,要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國家政策、愛國主義教育、職業道德、創業教育、中華傳統文化等思政元素融入專業課程的相關章節知識點中,將思政育人與課程內容進行有機融合,在《管理會計》課程講授中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管理會計》課程具體章節知識點的思政元素與融入設計如表1所示。
3.3 《管理會計》課程思政考評體系建設,《管理會計》課程思政教學中的不足可以通過考評體系來進行檢驗。在課程思政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教師以及學生兩個方面來督促教師改進教學方法,保障教學質量。從教師方面,要根據《管理會計》課程特點從多個維度例如價值觀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傳統文化教育建立評價方案。從學生方面,將學生思政教育考核與專業知識考評相結合,評價學生專業知識與思政教育的掌握程度;學生之間互評也是一種可取的考核方式,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4結論
結合以上分析,將課程思政融入《管理會計》課程教學中,要結合課程現狀將愛國主義、傳統文化等思政元素與課程章節知識點有機融入,突出專業知識的同時潛移默化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要結合信息化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果,建立完善的《管理會計》考評體系保障教學質量,為國家培養高質量人才。
參考文獻
[1].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M].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2016:2-3.
[2]岳世忠,張楠.會計學專業綜合改革研究—思政教育視角[J].財會研究,2019,(10):32-34.
[3]張嘉欣.課程思政視角下會計專業課堂教學設計研究[J].財會學習,2020,(19):168-169.
[4]高櫻.“互聯網+”視域下管理會計課程思政研究[J].國際商務財會,2020,(10):50-52.
作者:趙婷婷 汪雪純 單位:新疆科技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