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網絡視域下物流模式比較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我國電子商務的迅速發展推動了經濟的發展,而電子商務的發展依賴于所建立的物流模式。在我國電子商務發展的現階段,主要有四種物流模式的選擇,分別為自營物流模式、第三方物流模式、物流聯盟模式以及物流一體化模式。以下將對這幾種物流模式進行分析。
一、自營物流模式的分析
1、自營物流模式的SWOT分析
1)優勢:自建物流屬于企業內部的一個組成部分,主要目標是服務于企業的生產經營。這種方式減少了流通成本,降低了信息與利潤的損失。同時能聆聽客戶需求,滿足客戶體驗,以提升公司信譽,提高公司的品牌價值。另外對于要求物流配送頻繁的企業,能夠靈活快速的滿足企業需求。
自建物流模式中,商家在配送過程中進行全程監控,企業可以通過內部行政權力控制商品配送活動,同時商家可以及時獲得貨物及付款信息。另外,由于不必就貨物配送的傭金問題進行談判,配送服務效率顯著提高。
2)劣勢:大規模才能降低成本,否則將加重企業的經營負擔,嚴重影響企業柔性。而自建物流模式往往規模較小,因此成本較高,高成本投入使得企業盈利能力削弱。
另外,由于貨物積壓,保質時間等問題,自建物流網站的推薦對象集中在積壓品上,影響用戶體驗,不僅給企業形象帶來損失,也影響了網站的聲譽以及用戶粘度。同時,最低庫存量隨著業務量的增加而增加,因此出現兩個問題:源于現有庫存量的限制,企業無法迅速擴充其生產線;如若擴充其生產線,則面臨高風險的經營問題以及庫存壓力。
最后,隨著企業規模擴大和業務量的增加,跨省、跨區域的發展使自建物流體系難以吃消,服務成本迅速上升。
3)機遇:目前,我國物流發展遠遠低于電子商務發展的速度,對高效、高質量物流的需求非常大。并且,大部分顧客對自建物流模式網站有一定忠誠度及信賴。
4)挑戰:作為商業環節中的一個重要部分,物流業對專業化人才越來越需求。由于我國的物流業受到計劃經濟的影響,導致了物流人才的嚴重缺乏。并且,目前國內的物流理論與物流教育相對落后。因此在先天不足的情況下,專業化對于自建物流體系的公司來說是一大壁壘。
2、自營物流模式的總結
自建物流使企業的供應鏈保持簡潔、穩定和協調。對于較為成熟的電子商務企業,如果物流成本占總成本比重很大,企業對客戶服務要求高,那么物流對企業成功很關鍵。如果企業擁有充足的資金,完善的物流管理能力,高素質專業化的物流人員,可以考慮采取自建物流這種模式。自建物流對企業水平要求很高,具有一定的素質與能力才能合適的選取自建物流。
二、第三方物流模式的分析
1、第三方物流模式的SWOT分析
1)優勢:第三方物流公司是專業化的物流企業,不僅網點遍布國內各大城市,也集中了社會上的物流資源。當科學技術日益進步時,專業的第三方物流供應商能不斷地更新信息技術和設備,并能以一種快速、更具成本優勢的方式滿足客戶對各種服務的需求。
并且,第三方物流模式節省了大量來自自建物流的隱性成本,如人力、物力以及時間,使得電子商務公司更集中發展核心競爭力,集中企業資源,改善網站服務質量,把主業做大、做強、做精,走集約化道路。
對于中小企業,使用第三方物流公司,不僅減少了倉庫固定資產的投資,還解決了自建物流模式的資金占用的問題,有利于中小企業的發展。
2)劣勢:第三方物流模式網站通過買賣差價的傳統經營模式以及缺乏與第三方物流公司的議價能力使得其利潤率較低。而且,長期以來,我國物流企業由于受到計劃經濟的影響形成多元化的物流格局,大多數第三方物流企業除了新興的外資和民營企業外是計劃經濟時期商業、物資、糧食、運輸等部門儲運企業轉型而來。由此出現了條塊分割嚴重的問題,集約化經營優勢不明顯,企業缺乏整合,規模效益難以實現。
另外,許多公司物流渠道不暢。比如部分經營網絡不合理,沒有形成大規模網絡化經營,傳統倉儲業、運輸業能力過剩,造成浪費;第三方物流企業之間、企業與客戶之間缺乏合作,供貨渠道有限;信息技術落后,未自行開發擁有自主技術的物流系統,便攜電腦、pos機等信息技術未能廣泛應用,信息資源不能被物流企業和客戶共享,相互依賴的伙伴關系未能形成。
3)機遇:電子商務孕育了巨大的市場機遇,第三方物流作為電子商務的基礎,面對極大的市場需求。
4)挑戰:作為物流模式的重要部分,我國的第三方物流發展整體還很不成熟,處在起步階段,還沒有達到一定的規模化與專業化。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尚未跟上,人才缺乏,素質不高。同時,由于物流服務相對運輸來講,具有更明顯的長期性,物流服務的提供者和接受者之間有更強的相互依賴性,因此一個良好的品牌將成為市場競爭的重要因素,而我國許多第三方物流企業并未注意到物流的品牌效應,對此觀念模糊,缺乏一定的遠見卓識。
2、第三方物流模式的總結
作為物流專業化的重要形式,隨著物流熱的興起,第三方物流得到長足發展,既有量的增加,涌現出許多物流企業,如作為物流行業中最有朝氣的民營物流企業,近些年呈現出數量增加,增長較快的態勢,服務水準不斷提高,促進了電子商務業的發展。同時也有質的提高,物流服務功能顯著改善,出現像中遠集團、中外運集團那樣既有規模又有效益的物流企業。
三、物流聯盟模式的分析
1、物流聯盟模式的SWOT分析
1)優勢:物流聯盟是為了達到比自建物流這種單獨從事物流活動更好的效果,企業間形成的相互信任,共享利益,共擔風險的一種物流伙伴關系。企業通過物流聯盟這種形式,可以有效拓寬業務市場,完成更大范圍內的物流配送,實現企業的戰略目標。
物流聯盟形成的基礎是企業間共享利益,而且在行動上也有一定協同性,因此對于突如其來的風險,能夠共同承擔風險,這樣便減少了各個企業的風險,提高了抵抗風險的能力。并且通過企業聯盟在管理、信息、技術、資金等方面進行互通有無、優勢互補,企業間將減少物流費用,交易成本,提高企業競爭能力,使整個行業物流水平提高,更加專業化,集約化。
2)劣勢:如果在聯盟過程中,企業的積極性受到打擊,那么就有可能選擇退出聯盟。缺少了商業企業的加盟,聯盟難以發揮整合作用和集約化處理,降低了利益最大化的作用。也就是說,物流聯盟形式非常脆弱,當一方的弱點隨著企業的發展、技術的進步被克服時,企業就不再需要聯盟這種形式。因此這種關系很難形成,比較容易解體,使得整個聯盟的利益受到損失。
另外,聯盟內部之間也可能發生競爭。如果雙方所擁有的技術沒有得到適當的保護,就有可能被一方用于私自目的,甚至可能成立其他聯盟來與之競爭。
3)機遇:戰略聯盟這種形式在國外已有廣泛的應用,并且在學術界已有相關理論基礎,如價值鏈理論,交易費用理論,資源基礎理論和組織學習理論。在國內,純粹的采取自營或者外包物流是需要非常慎重的。物流聯盟這種形式提供了一個降低風險,企業更容易操作的介于以上兩種模式之間的選擇。
4)挑戰:在選擇聯盟伙伴時,物流企業可根據范圍大小和物流功能整合程度分為不同的類型。不同類型的企業在市場競爭中所采取的經營策略有很大區別,因此錯誤地選取聯盟伙伴會降低企業的運營效率,不能達到有效物流。
2、物流聯盟模式的總結
物流聯盟是為了達到比自建物流這種單獨從事物流活動更好的效果,企業間形成的相互信任,共享利益,共擔風險的一種物流伙伴關系。能有效地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企業競爭能力。使整個行業物流水平提高,更加專業化,集約化。這種戰略聯盟形式在國外已有廣泛的應用,并且在學術界已有相關理論基礎。
但是,物流聯盟形式非常脆弱,企業的積極性受到打擊,或者當一方的弱點隨著企業的發展、技術的進步被克服時,企業就不再需要聯盟這種形式,同時,聯盟內部之間也可能發生競爭。所以,在選擇聯盟伙伴時,要注意物流企業的類型,以及內部控制力等問題。堅持兼容性,能力,承諾這三條原則去選取聯盟對象。
四、物流一體化模式的分析
1、物流一體化模式的SWOT分析
1)優勢:物流一體化是以物流系統為核心的由生產企業經由銷售企業、物流企業,直至消費者的供應鏈的整體化和系統化,它是物流業發展的成熟和高級階段。
在以往,傳統的企業將物流活動分配到各部門,因此部門之間的目標常常發生沖突。而物流一體化通過整合物流活動,集成到一個部門來進行管理和運作,消除了部門間的利益沖突。同時,因為物流系統的構成要素既相互制約又相互聯系,其中一項活動的變化,會使得到其它要素跟著發生變化。因此物流一體化對系統各功能進行統一管理,可以提高運作效率。
而且企業建立專門從事物流業務管理的組織部門--物流子公司,可以通過自負盈虧、獨立核算,使得物流成本的核算變得簡單明確,有利于物流成本的控制;與此同時,通過將多余的物流能力投放于社會經營,就避免了物流能力的浪費,實現了資源共享,從而提高物流績效和實現價值增值。
與第三物流模式相似,物流一體化可以將有限的資源集中在核心業務上,加強自身的核心能力。對于單個企業,在快速多變的市場競爭中,僅僅依靠自身資源進行自我調整很難趕上市場的腳步,而將自身不擅長的業務交由其他專業化的組織承擔,進行信息共享,風險共擔會使得企業核心能力加強,通過擴大核心競爭力來獲取更大的優勢。
2)劣勢:物流一體化模式基本上是最理想的模式,但這理想模式是建立在有理想的環境中的,而在現階段中國,物流一體化屬于勞動密集型,沒有大需求,所以相對來說不具很大競爭力。
3)機遇:在電子商務時代,物流一體化是一種比較完整意義上的物流配送模式,是物流產業化的發展形式,以第三方物流充分完善和發育為基礎。其實質是一個物流管理的問題,即專業化物流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充分利用專業化物流設備、設施,發揮專業化物流運作的管理經驗,以求取得整體最優的效果。同時,物流一體化的趨勢為第三方物流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環境和巨大的市場需求。
4)挑戰:物流一體化以第三方物流的充分發育和完善為基礎。因此對于國內的電子商務企業,仍然面臨著基礎設施落后,沒有完善的物流配套設施,第三方物流企業尚未成熟的問題;同時物流基礎理論薄弱,企業的物流理念普遍淡漠等問題。
2、物流一體化模式的總結
物流一體化是物流業發展的成熟和高級階段。它可消除部門間的利益沖突,并有利于物流成本的控制。而且將有限的資源集中在核心業務上,加強自身的核心能力。但物流一體化需要以第三方物流的充分發育和完善為基礎,而這恰恰是我國物流產業所面臨的問題。設備更新慢,人才稀缺,并且物流觀念較為成舊,影響了物流一體化在中國的發展。
五、結論
總結來講,四種物流模式各有利弊。在我國,第三方物流模式在電子商務中占主要地位。當然,物流一體化模式是最成熟并最高效的模式。但當前,企業應根據自身的特點選擇在權衡成本、效率之后的適合自己的最佳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