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淺析跨境電子商務企業融資路徑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闡述了跨境電子商務產業的發展現狀,分析了跨境電子商務企業融資難的成因,從銀行融資渠道、商業保理模式、股權融資渠道、消費金融渠道、設立跨境電子商務產業基金、母公司支持模式等方面探討了跨境電子商務企業的融資路徑。
關鍵詞:跨境電子商務;經營模式;平臺;融資;渠道
近年來跨境電子商務貿易額實現大幅度增長,跨境電子商務對推動貿易全球化、經濟一體化起到了巨大的促進作用。跨境電子商務得到了國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對企業實現資源優化配置、拓展國際市場、實現互利共贏起到了積極作用;對消費者獲取信息、購買商品,滿足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起到了積極的作用。雖然跨境電子商務產業在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發展前景良好,但能獲得資金支持的跨境電子商務企業卻非常有限,尤其是從事跨境電子商務業務數量占比最高、交易最活躍、資金需求最迫切的中小型跨境電子商務企業,總體處于融資需求高、融資風險大、融資獲得少的處境,成為制約跨境電子商務業務發展的瓶頸。
1跨境電子商務產業發展現狀
1.1跨境電子商務的業務模式
1.1.1從進出口方向劃分從進出口方向劃分,跨境電子商務分為出口跨境電子商務和進口跨境電子商務。
1.1.2從交易模式劃分從交易模式劃分,跨境電子商務主要分為B2B(企業對企業)跨境電子商務和B2C(企業對消費者)跨境電子商務。
1.1.3從經營模式劃分從經營模式看,跨境電子商務企業可分為平臺型、自營型和“平臺+自營”相結合型。平臺型主要是提供一個跨境電子商務的交易平臺,促成買賣雙方成交,如天貓國際、京東全球購等平臺;自營型主要是些小型電子商務企業,借助其他平臺和自建平臺進行商品交易;“平臺+自營”相結合型是指既提供交易平臺,又在平臺上經營商品的跨境電子商務企業。
1.1.4從平臺類型劃分自2016年4月8日跨境電子商務稅收新政實施后,市場分化進一步加劇,跨境電子商務企業大體可分為以下四種。綜合平臺型企業:網易考拉海購、天貓國際、唯品國際、京東全球購、亞馬遜海外購、蘇寧全球購等;全國性垂直平臺及服務型企業:貝貝網、聚美優品、蜜芽寶貝、小紅書、洋碼頭、費舍爾等;區域性跨境電子商務服務型企業(以寧波跨境電子商務企業為例):正正電子商務、淘淘羊、寧興優貝等;其他小型自營電子商務企業:有一定進口商品資源和外貿從業經驗。
1.2跨境電子商務發展趨勢
1.2.1業務規模逐年增長近年來,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跨境電子商務交易規模實現了跨越式增長,2011年我國跨境電子商務交易額為1.7萬億元,到2017年跨境電子商務交易規模已達7.6萬億元。
1.2.2業務結構以出口為主跨境電子商務的業務結構主要是以出口為主,進口為輔。2017年中國跨境電子商務交易規模為7.6萬億元,其中跨境出口達6.3萬億元,占比82.9%;跨境進口1.3萬億元,占比17.1%.
1.2.3交易模式以B2B為主在2017年跨境電子商務的交易模式中,B2B交易占比達到87%,B2C交易占比為13%.從交易模式來看,B2B占據絕對優勢。
1.3跨境電子商務政策支持
從2013年開始,國務院及相關部委、各級地方政府對跨境電子商務的扶持政策不斷,據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監測數據顯示,在2013~2017年間,包括國務院和海關總署在內,國家相關部門紛紛出臺相關跨境電子商務政策,鼓勵出口,規范進口。
2跨境電子商務企業融資難成因分析
2.1行業政策調整對跨境電子商務企業的影響較大
跨境電子商務作為一種新型貿易方式和新型業務,從2014年發展元年到2015年種子年,政策層面一直在釋放紅利,特別是優惠的稅收政策,成為跨境電子商務企業的創收來源,也是推動其發展的動力。然而,2016年4月8日跨境電子商務兩大新政同時落地實施,主要針對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稅收、進口商品清單和跨境電子商務保稅進口通關流程三方面做了較大調整,意味著跨境電子商務免稅時代正式結束。對業內人士來說,2016年將跨境電子商務原本的發展年轉變為洗牌年,跨境進口電子商務行業也逐步規范化、規模化發展,新稅制的實施引發企業成本上漲,對大型跨境電子商務企業可通過優化供應鏈來抵消部分稅負,但對于中小微跨境進口電子商務企業則影響較大,存在被迫退出的風險。
2.2跨境電子商務企業自身經營發展仍欠穩健
以寧波跨境電子商務企業為例,調查顯示,絕大部分跨境電子商務企業由于規模小、全國性平臺少、商品附加值不高、商品同質化嚴重等原因競爭較為激烈,盈利點較少。據寧波保稅區處了解,目前區內共引進跨境電子商務企業528家,主營商品為母嬰用品、衛生用品、日用品、食品等3000多種商品,但電子商務集聚并未帶來稅收增長,稅收貢獻逐年下降,稅收與企業數量倒掛。主要原因如下:一是跨境電子商務進入門檻低,收入零申報企業較多,大多中小企業處于籌備期,尚無營業收入發生;二是行業集中度較高,從2016年的情況看,中、小、散規模的商戶因倉儲費用高、人工成本高、低價競爭等因素都壓縮了利潤空間,虧損率較高,2016年一季度虧損企業高達98%,盈利企業主要集中在部分上規模企業。跨境電子商務企業近年來的業績和納稅情況見表1。
2.3跨境電子商務經營模式復雜,銀行風控難度高
除了輕資產、經營差等原因外,跨境電子商務較為復雜的經營模式也與現階段銀行風險控制方式不相匹配。跨境電子商務交易涉及采購供應、電子支付、物流配送、售后服務等多個環節,其中只要有一個環節出問題就會影響到交易的實現,例如供貸渠道受限、物流運輸效率、售后服務保障等,銀行資金風險控制難度較高。
3跨境電子商務企業融資路徑
3.1銀行融資渠道
3.1.1不同擔保方式下的流動資金貸款3.1.1.1抵押模式跨境電子商務企業采用自有資產或母公司資產抵押擔保的傳統融資模式。目前抵押擔保項下的融資渠道仍然是進口電子商務企業銀行融資主流,約占進口電子商務融資規模的70%.3.1.1.2質押模式一是存貨質押,即借款企業以名下存放在跨境倉的商品為質押物,銀行根據借款企業的經營規模、資信狀況、商品價值的一定比例來核定授信額度;二是倉單質押,即銀行、借款企業和跨境倉管理公司簽訂三方協議,借款企業將商品存放在跨境倉,由跨境倉開具倉單,借款企業憑倉單向銀行申請貸款,銀行經審核后向符合條件的企業發放貸款。如廣發銀行以寧波保稅倉貨物作質押擔保,授信對象為保稅區內交易量前十的企業,單個企業授信最高1500萬元,核定有效庫存的50%為融資額度,結算賬戶50%以上歸集到廣發銀行賬戶中。在貨物質押的選擇上,通常選擇易流通、保質期長的貨物質押,但實際上保稅區的貨物還未清關,銀行真正處置存在較大難度。3.1.1.3保證模式一是政銀保(擔)模式,即由政府出資設立跨境電子商務風險資金池,通過與第三方擔保機構(保險公司或擔保公司)合作,利用風險資金的杠桿效應來為跨境電子商務企業融資提供支持,銀行、擔保機構和政府風險資金根據協議承擔一定的風險敞口,比如風險承擔比例設定為3∶6∶1。企業想要以這種方式融資,須同時得到政府部門、擔保機構和銀行的認可,最終由銀行依托跨境購平臺數據對客戶資質分析進行授信。二是集團公司(母公司)保證擔保模式,即跨境電子商務企業需要融資,由該公司的集團公司(母公司)提供保證,擔保企業一般都是實力較強的集團公司,并經由授信銀行認可。如建設銀行采用銀政合作的保證保險,單戶最高金額500萬元,建設銀行爭取到寧波北侖保稅區的鋪底資金500萬元,承擔10%的授信敞口,引入寧波人民財產保險公司保證保險業務,承擔敞口為50%(保費在1.08%左右),借款人繳納5%的保證金,剩余敞口(35%)由建設銀行承擔,建設銀行依托跨境購平臺數據對客戶資質進行分析、授信。3.1.1.4信用模式信用模式是指銀行向符合授信條件的、在電子商務平臺從事跨境電子商務的借款申請人發放的,以借款人通過外貿服務電子商務平臺或可核實的平臺外的流水結算量為依據,用于從事跨境電子商務的企業合法生產經營活動的短期人民幣流動資金信用貸款。由于是信用貸款,所以相對來說金額受到一定的限制。如郵政儲蓄銀行面向跨境電子商務企業主推出小微企業跨境電子商務貸,授信金額上限300萬元;平安銀行面向跨境電子商務企業主核定個人信用貸貸卡,最高信用額度500萬元。
3.1.2供應鏈金融模式供應鏈金融模式是指圍繞具有信息流、物流、資金流控制能力的核心企業資源,為上下游企業提供支付結算、貿易融資等業務支持。銀行通過整合供應鏈上的資金流和物流,綜合渠道獲取客戶信息,把單個電子商務企業的不可控風險轉變為供應鏈企業的整體可控風險。
3.1.3對跨境購平臺統一授信銀行把對電子商務企業的單個授信方式,轉為將跨境購平臺視為整體,實行統一授信。由平臺根據電子商務業務流量及信用評價等,構筑信用評價體系,為電子商務企業量身定制貸款額度,向有需要的電子商務企業分配貸款。這種基于大數據拓展的業務模式,實現了銀行、跨境購平臺和電子商務企業的互利共贏。
3.1.4跨境購卡由銀行聯合跨境購平臺和電子商務企業,發行專門的跨境購卡,通過提供消費金融服務和一系列購物優惠措施,吸引消費者申請并使用跨境購卡到跨境購平臺購物。借助銀行的全國性網絡機構發展客戶,進一步壯大跨境電子商務的消費者群體。
3.2商業保理模式
跨境電子商務綜合服務平臺依據其所掌握的物流數據和融資資源,通過單獨成立或聯合其他非銀行金融機構,給予平臺電子商務企業保理項下融資。但該融資模式融資利率較高(一般超過10%),只能用于企業短期周轉。如寧波國際物流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依托其跨境購平臺對電子商務企業半年內的訂單、運單、支付單信息進行采集、加工和分析,并提供給上海富友商業保理有限公司作為其向企業發放融資的依據。
3.3股權融資渠道
跨境電子商務企業在不同層次資本市場融資。由于在資本市場融資,對企業的要求相對較高,目前國內一些平臺型企業,根據自身特點,結合監管要求,選擇在國外或國內資本市場上市,如阿里巴巴、京東選擇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一些中小型電子商務企業選擇在國內新三板市場上市,如寧波保稅區內的淘淘羊、正正電子商務在新三板掛牌,并在掛牌以后通過增發等途徑獲得了直接融資。但總體看,跨境電子商務企業在股權融資方面仍主要集中在Pre-A輪等早期融資階段。
3.4消費金融渠道
3.4.1引進消費金融公司以跨境購平臺為消費場景,消費金融公司向消費者提供無擔保、無抵押貸款,并且支持貸款資金隨借隨還。可以分期付款為主要形式,依托跨境購平臺的大數據模型和信用評估體系,采用差異化授信和利率定價方式,給有現金需求的消費者提供消費金融產品體驗。
3.4.2設立網絡小貸公司通過小額貸款公司,利用互聯網向客戶提供的小額貸款。國內較知名的網絡小貸公司有阿里小貸、京東小貸、網易小貸等,跨境電子商務企業所在區域政府部門,可鼓勵引導互聯網金融龍頭企業,發起設立網絡小貸公司,針對跨境電子商務企業,通過全面分析跨境購平臺的電子商務賣家交易記錄與資金周轉狀況,選取交易信用評級較高的電子商務賣家提供小額貸款;也可將跨境倉內電子商務賣家存貨作為小額貸款抵押物,降低壞賬風險。
3.5設立跨境電子商務產業基金
設立跨境電子商務產業基金,有效發揮財政資金引導作用和杠桿放大效應,撬動各方資本進入跨境電子商務產業投資領域,目的是以市場化專業化運作,為跨境電子商務基礎設施建設和優質企業發展提供資金支持,培育豐富的產品體系,壯大跨境電子商務市場主體。建議整合政府性產業基金,聯合有意向的商業銀行(下屬基金管理公司)、上市公司、創投機構及業內龍頭企業,共同組建跨境電子商務產業基金。一是投向跨境電子商務生態圈內的基礎設施項目,包括跨境購、第三方支付、跨境倉、物流運輸等主體的技術服務項目、運營服務項目和供應鏈金融項目等;二是尋找和發現具有創新理念和發展前景的電子商務或電子商務服務企業,助其進入可持續發展快車道;三是對有債權性融資或支付結算等相關業務合作基礎的企業,選擇其中優質項目進行股權性投資,推動企業境內外獨立上市或并購重組。
3.6母公司支持模式
在跨境電子商務浪潮的吸引下,不少傳統大型外貿、物流企業參與其中,成立獨立電子商務企業,并給予其大量低成本資金支持。此外,不少大型電子商務綜合服務平臺也專門成立垂直電子商務企業,并共享融資資源。如寧波優買電子商務公司為網易旗下跨境電子商務企業,其資金缺口完全依靠向母公司借款,母公司只收取一定管理費,目前網易給其全國旗下各跨境電子商務企業資金支持額度達20億~30億元。跨境電子商務企業要通過改善經營狀況,提高盈利能力,結合企業實際情況,尋求適合自己的融資方式;各級政府機構和各類型的金融機構要在政策層面、產品研發等方面,加大對跨境電子商務企業的支持,促進跨境電子商務持續穩健發展。
作者:張輝 李波 譚兵 徐傳文 蘇耀燊 單位: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寧波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