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電工電子技術實驗分層教學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通過實施分層次實訓教學法,可在高職院校電子電工實訓教學中取得良好的效果。這種教學模式不僅在不同階段向學生提出了不同的教學目標和要求,還分層次的匹配校外實訓平臺,并建立分層次的考核標準。這種教學模式以學生自身實際出發,讓學生分層次的實現從基礎實訓到專業理論再到專業實訓能力的提高。在這種分層次教學模式下,可有效促使高職院校電子電工專業學生在學習熱情和學習成績等方面都實現不同程度的提高,也受到家長和社會的廣泛認可。
1現階段實訓教學存在的問題
針對目前社會上對人才的要求標準,高職院校普遍在電子電工專業實訓方面做出了相應調整,在實訓教學方面做出種種改革,包括構建分層次實訓室等。但是現階段仍然存在一些問題,畢竟教學工作的主體是學生,課程以及教學硬件設施的改進也要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現階段實訓教學存在的問題有以下幾方面。基礎實訓教學開放力度不夠;實訓課程較少,沒有依據學生實際需求開展學生感興趣的課程;實訓教學內容單一、枯燥、淺顯;相關實訓教學課程往往僅限于形式,缺乏深入的探討;實驗結果缺乏有力的評價和考察標準;大多實訓停留在驗證理論結果上,學生很少有創新類實訓的機會;相關的專職實訓教師資源不足。
2實施分層次教學的必要性
高職院校電子電工實訓室的建立應以培養、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綜合能力和創新研究能力為目標,構建實習和實訓基地兩種教學平臺。依據學生自身實際需求和教學目標,給予學生從基礎實訓到專業理論再到專業實訓等階段的逐步提高的機會,逐漸形成一個分層次的應用創新實訓教學體系。根據學生的自身實際以及興趣愛好,鼓勵學生參加創新能力大賽、電子設計大賽等等。這樣能夠給予學生展示自我的平臺,逐漸將能力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這樣分層次的實訓教學體系安排既可以關注一般學生,也可以照顧到優等生,讓每個學生都能找到自己的長處,都有了展現自我的平臺。也在一定程度上讓學生相互追趕,攀比成績和能力,不但鍛煉了每個學生的創新實訓能力,而且對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以及科研態度也提供了很好的幫助。這樣的實訓課程,假如依舊根據一樣的要求、一樣的方法開展教學,一定會造成一些學生吃不飽,一些學生吃不完的情況,教學質量難免會受到影響。這樣不僅僅會限制學生整體素質的增強,也會影響學生的后續考學與畢業后在工作中的競爭實力。為此,利用分層次教學模式是非常有必要的。
3分層次培訓的執行策略
3.1分層次培訓策略的執行前提制定分層次培訓策略的執行前提,是對學生做好規范性的劃分。對于“分類”來說,并非是單一的根據考試結果將學生做好排名,而是按照各個學科的特點,根據學生的具體狀況,將學生進行分類,在授課的時候按照培訓目的對各個類別的學生開展獨特模式的教學,以此增強培訓質量。《電工與電子技術》是一個工科課程,對于電類專業大學生來說是一門必修課,學生在學習此課程前要具備穩固的知識基礎,同時還需要具備極強的動手操作能力。按照此要求,在進行首次授課的時候,要詳細劃分出幾個普通的電路教學方法,先讓學生們談談自己的看法,說一說對模型的認識,之后介紹課程內的幾個有關定義;通過習題訓練的方法來了解學生的學習效率。利用第一堂課來全面了解學生的能力,這樣可以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分組。A小組:理論知識掌握全面,且動手能力強,成績優異的學生;B小組:具備普遍的基礎知識;C小組:動手能力強的學生;D小組:學習積極性差的學生。
3.2分層次培訓策略的實際執行過程為了確保分層次培訓的培訓質量,教師們首先需要進行科學地劃分,之后也要熟練地掌握教材,精心規劃教學內容,按照教材的特點來詮釋教學內容,明確教學的起步點,構建出各個小組學生的求學目的。
3.2.1授課前預讀想要增強實訓效率,提高實訓質量,一定要讓學生做好授課前的預讀工作。例如,在介紹“R-L-C的串聯線路”之前,把預習內容劃分為四個方面。一,純R電路、純L電路與純C電路的任一參數的交流線路內,i和u示意圖的形成;二,三類任一參數的交流電流內,i和u的相位圖的形成;三,三類任一參數的交流電流內,i和u的相量圖的編撰;四,整體對比,總結發現:(1)純R電路內,i與u是同相的;(2)純L電路內,i和u進行對比,i比u低90°;(3)純C電路內,i和u進行對比,i比u高90°。由此,學生可以如上樓梯一般,一步步做好規劃,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向上發展。
3.2.2授課教學在九十分鐘的授課過程中,老師需要利用小步的模式,從易至難,從簡至繁,逐漸地發展。對于一些有難度的內容做出不同的標志,以此做出指導,總結出各個類型學生的知識掌握要點,利用課堂的最后幾分鐘對各個小組的學生開展針對性的授課。授課的關鍵點是針對A與D兩個小組的學生。對A小組的學生總結出一些有實踐性及整體性的疑問,指導他們在課外進行思索分析,讓他們融會貫通地進行學習,以此強化學習基礎;對D小組的學生開展監督教學,利用檢查作業、重點設置問題等方式,讓他們可以熟練掌握最基本的內容。
3.2.3訓練和做題想要增強分層次培訓的效率,克服編撰練習題的障礙是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過程。按照教學內容需要,把練習題的題目概括為三個層面,分別是基礎學科知識習題、對教學內容開展全面運用的中等層次的練習題、全面運用所掌握內容的拔高性題目。布置任務、作業時,A小組學生需要答對所有的習題,B與C兩個小組的學生需要會做前兩類習題,D小組的學生需要做完第一類習題,同時要支持B、C、D三個小組的學生有選擇性地做一些難度稍大的習題。通過作業進行針對性的教學,可以讓學生們往高層次方向不斷地發展。
3.2.4考試對于分層次授課而言,考試是一個重要的過程。如果考試體系不全面,就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不會提高教學質量。而考核模式也需要滿足多樣化需求,比如口試、訓練、課堂設置問題、筆試等等,通過學生的學習提高率來評估學生的實際情況。要能夠開展下述操作。在授課階段,各個章節結束之后需要進行考試,給通過考試的學生進行加分鼓勵,對沒有通過考試的學生給予減分懲罰,越級通過考試的學生會得到雙倍加分鼓勵。比如,在介紹完“R-L-C的串聯電路”這一章節之后,需要對此節的知識做好考查。通過單兵作戰的方法,對各類學生進行難度系數不同的測試。在進行考試的過程中,有幾個C小組的學生選擇做A小組的測試題,并且成功通過了考試,可以獲得雙倍加分,這一措施可以明顯地提高其他三個小組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在考試階段還需要考慮A組學生的思維活動,通過交流,讓他們有一個明確的學習目標,這樣可以讓他們具有朝著這個目標不斷前進的動力。
4結語
隨著社會的快速進步與發展,高新產業的增多,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也更加苛刻。因此,高職院校教學活動就要突出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突出重視技能培養的重要特點,而實訓教學就是培養高素質綜合化人才,提高學生技能的一個重要教學環節。而且,一個班級人數眾多,學生的學習能力有差別,不同階段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也有差別。這就需要教師分層次的給予指導,逐漸提高學生的實訓能力。
作者:王萱 單位:山東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