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農村小學語文作業設計探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當前農村小學語文作業的設計仍以鞏固知識和技能訓練為重點,內容單調乏味,模式封閉僵化,影響了學生個性和潛能的發展。要提高作業設計的有效性,就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實施分層設計;注重學習興趣的培養,設計多元化作業;關注創新能力的培養,設計開放性的作業;培養學生動手能力,設計實踐性作業。
關鍵詞:農村小學;語文;作業設計
作業設計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正是通過作業才實現了課堂教學與課外活動的有效銜接,才進一步鞏固了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所學的知識。只有科學、合理的作業設計,才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科素養。但是,受教學資源、師資水平、教學觀念等多種因素的限制,農村小學語文作業的設計仍以鞏固知識和技能訓練為重點,作業內容單調乏味,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去甚遠;作業模式封閉僵化,缺乏選擇性和個性化,給學生個性和潛能的發展造成了巨大的影響。因此,尋求更加有效的作業設計策略成為了農村小學語文教師所關注的話題。
一、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實施分層設計
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特的個體,學習基礎各不相同,智力發展各不相同,家庭環境各不相同,個性特長各不相同。如果讓所有的學生都做相同的作業,就會形成優秀生吃不飽、待進生吃不了的現象,遏制了學生語文能力的發展。因此,應該尊重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實施分層次作業設計,給予學生做作業的選擇權。具體來說,就是根據教學內容,設計難、中、易三種不同層次的作業,分別布置給不同層次的學生,讓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作業,享受做作業的樂趣。即使是待進生,也會因為一次次的成功而體驗到學習的快樂,逐漸變得喜歡上語文課。如,給中年級學生布置寫觀察日記的作業,要求優秀生做到觀察細致、描寫具體、帶有感情,要求中等生觀察細致、條理清晰、描寫具體,要求待進生仔細觀察、寫出特點。
二、注重學習興趣的培養,設計多元化作業
所謂的多元化作業就是將單一的、書寫性的書面作業的形式改進為文字、圖畫、剪報、手工、說唱等多種形式的作業,讓學生通過聽、說、讀、看、想、做等多種手段來感受知識的存在,以生動活潑、形式多樣、富有生活氣息的方式來表現自己所學到的知識。這樣的作業將不再只是檢驗和鞏固學生所學知識的載體,而是變成了引導學生深入學習教材內容,并將學習的空間由教室擴展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主動將語文與社會生活聯系起來的起點。這樣的作業,將會激發學生的多種感官體驗,調動學生的情緒活動,使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學習,并利用生活當中所熟知的材料來展示自己的個性發展。這樣一來,學生就會不斷地與周圍的人、周圍的物進行互動,逐漸學會正確表達自己的認知和情緒,自然地展示出自己與眾不同的智力類型和能力傾向,實現全面發展。如完成《自相矛盾》的教學后,可以布置作業,要求學生對課文進行演繹,并給學生預留一段時間彩排,學生則會根據自己的理解,把課本劇表演得有聲有色;也可以要求學生對課本內容進行改寫,將課文的語言轉換成自己的語言;還可以要求學生寫讀后感,將課文內容與自己的日常學習和生活聯系起來。
三、關注創新能力的培養,設計開放性的作業
語文學習的外延就是社會生活。傳統的語文作業只是讓學生重復課堂上所學的知識,而不注意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而開放性的作業則是讓學生主動地走出教室,積極地走向社會生活的大課堂,通過豐富多彩的作業,實現語文學習與社會生活的銜接,嘗試用所學語文知識來描述身邊的人和事、表現情緒變化、書寫人生感悟。但是,在設計開放性作業時,必須要選擇新穎的作業內容,適當地降低作業的起點,設計一些發散性的問題,使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當中體會到語文學習的樂趣。例如,在完成《父親、樹林和鳥》之后,可讓布置作業,讓學生通過“問一問、看一看、聽一聽”的方式對自己身邊的自然環境和鳥兒的生存狀況做個調查,并反應給村委會管理人員或者學校教師。這樣的作業是開放性的,學生需要對自己身邊的人進行調查,對周圍環境的變化做出對比,既能體會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也會實現綜合實踐能力的提高。
四、培養學生動手能力,設計實踐性作業
生活是語文作業的源泉,只有讓學生走進生活,積極實踐,才能使語文作業擺脫單一的“寫”的形式,形成集聽、說、讀、寫、演等多種形式為一體的、學生喜聞樂見、精彩紛呈、實踐性強的新型作業。不管如何設計,必須以“動”為主線,將知識鞏固、技能訓練、智力開發、娛樂游戲、參觀訪問等實踐活動貫穿起來,形成實踐性強、富有趣味性的作業。在作業設計中,要注意做到“三結合”:一是與家庭生活相結合,讓家長參與到語文實踐活動當中,如讓學生給家長寫信、組建家庭檔案室、給家長當小秘書等;二是與教材內容相結合,讓學生動手,設計繪畫、實驗、小制作等;三是與社會生活相結合,讓學生實現手、眼、腦等多種感官的協同活動,如模仿商人推銷產品,從商家的宣傳單當中查錯別字,在端午節包粽子、做香囊、辦手抄報,在重陽節到敬老院參加助老活動等。綜上所述,作業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應該通過作業設計,拓寬學生的語文學習途徑,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在社會生活的廣闊空間當中學語文、用語文,在實踐活動當中拓寬視野、提高能力。
參考文獻:
[1]劉瓊香.小學語文作業設計的現狀探析及其對策[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7(1).
[2]孫艷玲.新課程理念下的小學語文作業設計初探[J].吉林教育(綜合),2016(25).
作者:李春梅 單位:河北省南宮市紅廟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