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中數學作業設計與批改方式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提出問題
自我們大多數人受到公共基礎教育以來,我們就接觸到了數學這門學科,數學被譽為世界上最偉大的學科之一,它為世界的發展做出了前所未有的貢獻.我們在高中的數學學習方式主要是老師課堂講授學生聆聽,課下老師布置作業,學生完成任務,老師再對作業做出批改,找出問題,針對問題作出知識補充,再教給學生.這種完成作業模式在中國的高中教育存在了很長時間,成了一種天經地義的固定數學作業模式.這種方式下,學生一直以機械的工作方式———寫作業,交作業,然后老師改作業,學生一直處于一種填鴨式的被動地學習狀態,長期下去學生得不到那種學習的快樂和對知識的渴望,勢必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成績.老師也要用大量的時間去批改學生的作業,而不能用寶貴的時間去學習新的知識,這樣不僅是自己知識的缺少,也是自己學生獲得更多知識的絆腳石.
2009年9月,全國大多數地區高一學生進入普通高中新課程改革試驗行列.兩年之后,我們帶著摸著石頭過河的精神,將《高中數學作業設計與批改方式的基本問題研究》作為研究課題申報了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二五”教育規劃重點課題.期待通過本課題的研究,可以將讓老師和學生頭疼的作業問題有一個新的生命特征,使它不再讓學生和老師頭疼,以達到減負增效的效果.
二、基本認識和主要觀點
在研究此課題的過程中,我們要遵循以下幾項基本認識和主要觀點.
1.給學生建立正確的作業價值觀
作業是學生完善學習的一種重要工具手段,學生不能對它有抵觸情緒,不能將它看作一種讓自己頭疼但又不得不完成的任務.這就讓老師要給學生建立正確的作業價值觀.首先將“寫作業”看作是一種對知識的回顧,對知識的加深,是消化知識的有效手段.而且寫作業不僅僅是這么簡單,在完成作業的同時要將學到的知識轉化為自己的技能技巧,來武裝自己,使自己豐富起來.其實在完成作業的時候本身也是一種學習,我們在學習完成作業的方法,在培養自己的學習習慣,這種習慣培養好了,對以后學習和工作是非常有幫助的.完成作業的時候學生自己可以發現自己的優點.就拿數學這門課來說,最基礎的就是計算能力,一些對數字敏感的學生就會發現自己的計算能力很強,在一些邏輯推理題中,有的學生就可以盡情彰顯自己過人的邏輯思維,在一些幾何問題中,有的學生的想象力會讓你出乎意料.
2.對以往批改作業的了解與弊端的認識
作業是學生與知識之間的一座橋梁,它既是一個教育環節也是一個學習環節,這本是一個環節但在以前的教育中卻將它人為地分開了,過去人們沒有認識到它的弊端,現在人們是意識到了這里的厲害.寫作業和改作業是一件事,那既然寫作業是學生的事,那么改作業也必然就理所當然地落到學生頭上.批改自己的作業,可以自己看到自己的不足,這對自己的缺點會有更加深刻的認識.這樣還是對學生責任心的一種培養,在批改自己作業時可以看出自己的細心程度,自己評價時可以訓練自己的語言組織能力,這是一個多方面高效教育手段.以前將寫作業和改作業分開作業模式,給學生一種老師說怎樣就怎樣的的心理暗示,完全沒有自己的思維模式,學生自己批改自己的作業可以培養自己發現問題的能力.發現自己的問題也是自己反思的一個過程,這樣對問題的認識可以更加深刻.
3.對批改作業的新認識
作業的批改是老師和學生溝通的橋梁,學生可以衡量自己所學到的知識有多少,老師可以了解學生的掌握情況.因此這個環節不容小視.
4.作業批改的多樣化和多元化的評價方式
根據“數學新課標”的指示,作業批改擁有監督學生作用,評鑒作用,還有關愛作用.當有一個棘手問題落到同學手上的時候,學生自己解決不了,就要通過相互合作來完成,這是人與人之間的合作.他們之間免不了有思想上的摩擦,語言上的沖突,但在長久的教育意義上是利遠遠大于弊的,當今世界合作才是王道.新課標在評價建議中還指出:實施促進多元化評價,可以更好地實現對學生全方位多元化的評價,因材施教才可以發現每個學生的長處,指出每一個學生的優點,他會感受到成功的愉悅,會大大提升自己的自信心,會使學生的學習狀態更加飽滿.老師在設計作業時可以根據時代的潮流設計新穎的問題,激發出學生的求知欲.比如可以將數學問題與股票,金融危機聯系起來,學生看到潮流前線的問題,我想是不會躲避的.
5.合作,互動批改作業
學生之間應該組成作業批改小組,學生之間應該以“互批,自改”為主,組員之間互相批改,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對方的意見交流,以作業為基礎,同學之間多交流.選擇一個有能力的同學來當選小組長,這樣可以幫助同學,老師更有效地完成工作.老師可以不定時不定點地抽檢學生作業,可以抽改,也可以當學生面對他的作業提出意見.作業是老師的也是學生的,雙方都應及時準確地對待作業.
6.作業設計的問題
蘇教版的高中數學教學中,數學1為邏輯學和初步函數,這是給學生的一個開篇,數學的開始就是要具有邏輯思維.數學2為立體幾何和平面幾何,他可以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和數形結合的能力,不要小看這樣的作業形式,它是用一個知識去解決另一個知識,它考驗了學生對獨立問題的理解能力以及問題之間的聯系能力.數學3為統計學問題,這門學科是很有實用性的,老師可以用當下流行的經濟類問題和博弈類問題來吸引學生.老師可以提出類似“尋找家鄉最受歡迎小吃”的問題,將它布置成一個大作業,讓同學自己組成小組合作來完成這項任務.學生在這里需要走訪,觀察,實踐,記錄,統計,計算.這樣的訓練是書本上沒有的.
7.作業布置問題
有的學生天生喜歡數學,而有的喜歡文學等等,我們可以根據因材施教的原則,不用所有學生一個標準,有能力的學生可以挑戰難的問題.例如將作業題劃分為A、B、C三個等級,C類問題需要大多數同學掌握,當覺得自己C類問題已經信手拈來的時候就可以向更高峰攀登了,這樣一來既可以提高學生的積極性,也可以讓同學早日發現自己到底更適合做哪方面的工作.
8.將數學教學與整體相結合
學習一門學科的目的,就是要服務于其他學科,與其他學科相結合產生新的火花來服務于這個世界,就像每個人要想在世上活得幸福,就要服務于他人,這樣自己才會受到他人的服務.數學作為工具已經在各個領域做出了偉大貢獻,在這里要讓每個學生從小就有這樣一種意識,這對自身與國家的發展都是非常有效的.
作者:姚海波 單位:江蘇省如東縣馬塘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