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本科藝術設計專業教育質量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藝術設計教育是通過有關藝術設計基本理論、基礎知識的傳授,通過藝術設計能力、設計意識的培養,通過藝術設計方法、設計技能的訓練,培養具有創新素質與持續性發展潛力、能夠勝任藝術設計、創作、教學、研究、生產與管理工作的專門人才的培養方式。
當前,中國的高等教育有了很大的發展,藝術設計教育也有了長足的進步,但在高速發展的同時也出現了一些問題:專業口徑過細,方向過窄,缺乏寬廣厚實的基礎;很難做到專業教育與基礎教育相統
一、學生專業技能的培養與基本素質相統一;考法單一,學生無法從考試與分數的桎梏中解放出來;缺乏適當的淘汰手段,嚴重影響了高等教育的質量。結合自身工作,提出了一些提高本科藝術設計專業教育質量的建議。
1突出實踐環節課程
藝術設計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紙上談兵的理論灌輸對培養創新性的個性化人才沒有絲毫的幫助,反而會阻礙創新思維的訓練,這一大特色應始終貫穿于藝術設計教育。但現在的部分院校過多的考慮教育成本問題,學生安全管理等問題,忽視實踐性教學環節,將過多的教育精力放在課堂教學中,將實踐環節流于表面的形式,只要有一次實踐的機會就說實踐環節完善;教師在機械前操作一番,學生觀摹就稱完成了實踐教學環節;教師帶學生到工廠、設計公司走一遭,也是完成了實踐內容;到特色民居兩三天,色彩寫生實踐也稱告一段落,這樣馬虎應付、枯燥無味的實踐環節,學生學得也很馬虎,根本無法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和掌握先進技術、先進設備的能力,對加深課堂理論教學也沒有絲毫作用。
現在有些院校的課程教學將設計實踐與具體的工程項目結合的方法也不失為一種加強實踐教學的好辦法。教師一開始就將實際的工程項目作為引導,教授一些理論知識,經過展開設計創意,繪制設計草圖,討論敲定設計方案,參與工程項目評選等一系列真刀實槍的環節,學生對課程的學習積極性會大大提高,也會增加同學間團結合作的精神,對參與工程項目設計方案的投標過程也十分清楚,有利于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同時,也有一些院校探索出積極的課程模式,例如院校和企業聯合辦學的思路體現在課程實踐環節中就是將企業的要求作為課程的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將學生的設計作品定位在企業的規劃上來,學生作品就是企業的產品,企業會根據質量的優劣來選擇是否投入市場,也會為企業儲備了大量的有針對性的設計人才。學生在課程的學習過程中,學習熱情高漲,自己的實踐能力得到加強,設計作品有可能面市或者獲得企業的資助,或者能與企業達成就業協議,這將是一舉多得的事情,勢必會提高課程的教學質量,這種教學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都得到加強的做法值得提倡,也必然能改變學習被動、質量不高的教學現狀。
2引入過程式教學
藝術設計教育具有一般學科教育的基本方法和規律,也有藝術設計的特色和目標,完全用一般性教育的模式來衡量藝術設計學科也有不全面的問題。一般學科中追求嚴謹、完全一致的結果,理工學科和藝術設計學科相比較而言,教學目標不同,其培養方式不同,教學方法也完全不同。例如數學解方程式,不管你用什么方法,只要最后的結論正確就可以,往往一道題目可以多種解決途徑。藝術設計更應注意過程,注重激發學生的創新性,教師在過程式教學中更應把握課前、課中、課后的準備,規劃好課程的每一個環節,在過程中調動學生獨立思考,主動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造能力,更能突出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引導學生多方位的思考問題,變過去灌輸式教學為啟發式教學,使教師與學的互動更為生動。例如對包裝設計課程展開過程式教學,教師在講授相關理論知識后,可對現有的優秀作品進行展示,增強學生的理解,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思考問題,找準自己的設計切入點。在此基礎上,有針對性的展示市場調查,收集相關設計資料,找出自己所要設計或對原產品進行改進的地方,進行初步的設計創意及構思,對收集的資料和創意草圖進行互動的闡述,并相互之間學習,啟發靈感。深入設計方案,完善設計作品。展示作品,總結課程心得。經過這樣一系列環環相扣的實踐學習,對學生設計作品非常有啟發性,對自己的思維有一個很好的鍛煉,這完全不同于傳統的教學方式只注重結果,只看重學生最后上交的設計作品,對學生的實際能力沒有一個很好的評估,也很容易在課程學習中出現抄襲、照搬他人創意的情況,對整個專業的學習是非常不利的。
在過程式教學中,要特別注意教師地位的轉變,要以引導者、啟發者的身份和學生共同參與到課程學習中去,這也對教師的業務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
改變傳統的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模式是藝術設計學科發展的必然。結合過程式教學來看,以學生為主體,才能激發學生的創造力,才能有更廣闊的發揮空間,有助于教師發現學生的特點,以制定“因人制宜”的個性化培養方案,有目的的指導學生參與創作實踐,激發學生的主動學習的強烈愿望,在探索型的課堂中更好的體驗設計成功的樂趣。而傳統的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始終以教師的講授為主體,學生之間得不到碰撞,學生和老師之間思維也得不到交流,往往是教師的理論講解和學生的設計實踐完全隔離開。學生要么按照教師的設計想法來完成作品,要么自己隨便查找一些資料,改編一下成為自己的,這樣一種被動的學習方式會逐漸扼殺學生的學習熱情,就更談不上創造性思維的訓練了。在這種啟發式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始終以一個啟發者,鼓舞者的角度來完成課程教學,鼓勵學生自我學習、自我評價、自我完善。同時學生接受新事物快,信息量大,他們通過網絡等信息渠道了解新知識更多,這也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的知識儲備要更新、更快、更多,才能在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改革中找到自己的定位點,也要求院校制定完善的制度來保障藝術設計學科高質量的發展。
4開展專題講座
在完成教學大綱的要求之外,可以通過開展專題講座的形式豐富學生的視野,營造濃郁的學習氣氛,提高學生的藝術欣賞水平和綜合素質。一般而言,專題講座邀請的都是某一領域的專家,對某些前沿的問題有獨特的見解,其方式方法也完全不同于課堂教學。學生可以從專題講座中了解藝術設計領域發展脈絡,把握藝術設計的發展趨勢,對一些設計成功的經典案例進行學習探索,可以和講座專家面對面的交流,對提高學生思考問題的能力也大有幫助,這也是課堂內容的一個延伸,往往比課堂知識更新,講解的更深。例如,國外設計思想的交流,可以邀請國外的知名學者來面對面的溝通,也可邀請留學歸來的國內專家教授介紹經驗,對一些新興的領域進行研究。不僅如此,課堂中的知識是較權威的、經過檢驗的理論知識,在專題講座中,我們可以共同探討一些自己的,有爭議性的論點,讓學生在這種爭議的討論中樹立獨立思考的信心,增強主動學習的熱情。
除了以上幾個方法的探討之外,一些傳統方法也可以在藝術設計的課堂得到改進,形成自己特色的方式方法,如傳統的講授法是教師通過語言、文字、肢體等多種手段有效地傳遞信息給學生,讓學生掌握基本的理論知識,這是現代教育中應用最廣泛的一種方法。在講授過程中,可以引導學生參與講授,對某一小的知識點查找資料再講解,激發學生自我學習的興趣。討論式教學也非常適用藝術設計學科的課堂,特別是在設計草圖與完善階段,師生之間、同學之間從各個角度提出問題,能更進一步深入理論知識的理解吸收,也有助于學生產生獨到的見解。音樂式教學是從多媒體教學中獨立出來的,對繪畫類的課程有幫助,一曲舒緩的輕音樂能幫助學生平穩心態,全身心地投入到繪畫創作中去。多種方法的靈活使用,融入藝術設計教育的課堂中去,激發學生的無限潛能,以適應學生個人教育和生活經歷的差異性,學習興趣特長、知識儲備的差異性,對藝術風格,藝術表達的差異性,積極開展對話式教學、探討式教學、主題式教學,不拘泥于單一的課堂教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