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通信傳輸線路設計與施工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區域聯系與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溝通變得越來越頻繁,為了確保人們的通信質量,通信建設公司加強對通信線路的研發,借助于光纜線路進行通信信號傳輸施工,極大提高了人們信息傳遞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基于此本文對通信傳輸線路進行了概述,具體分析了線路應用時的設計、施工工作,以期為更多通信公司的線路施工工作有效開展提供參考經驗。
【關鍵詞】通信傳輸;線路;設計;施工
通信線路在實際生活中,可以用來傳輸人們信息交流時的各項信息,方便人們開展日常的工作與生活。常用的通信線路包括電纜、光纜兩種,由于電纜應用時多架設在戶外環境中,惡劣的自然天氣和電磁波等因素容易對通信質量造成不良影響,因此目前省際、長距離的通信信號傳輸時,多使用光纜線路進行施工與應用。光纜在實際應用中具有信號不易受到干擾,傳輸時的穩定性較強,信號保密程度高等優勢,因此應用較為廣泛。但是實際的光纜施工中,工作人員需要對施工區域做好勘探工作,實地調查了解本地區的地理地貌、河流湖泊和資源分布情況,設計科學合理的施工方案,保證竣工后的光纜通信工程可以發揮出高質量、高效率的信號傳輸作用。
1設計
1.1要求
①設計人員需要對國家頒布的通信工程建設的法律法規進行全面學習,在符合規范要求的前提下,因地制宜、保質保量的應用當地資源優勢條件進行合理的設計、施工;②通信建設公司需對實際情況勘探基礎上,出具多個光纜線路施工設計方案,聘請通信傳輸領域的專家學者共同進行方案合理性的調研,使得最終選定的施工方案需具備應用前瞻性和實用性;③施工設計中需明確各個環節使用的施工物料型號和規格,指導施工采購人員按照要求選擇質量性能符合國家質檢標準和施工方案要求的光纜、管道,切忌選用質量不合格物料,以免造成施工變更所致的成本風險問題;④光纜施工需應用現階段的先進架設、敷設技術,根據實際需要使用地下埋線和高空架設方式進行施工處理,做好光纜高空架設施工的保護措施設計工作,降低傳輸線路受到外界因素影響的風險。
1.2內容
1.2.1數據測量
光纜傳輸線路架設時,需要對施工區域存在的公路、橋梁、湖泊、河流、鐵路等情況進行調查,明確地下土壤性質和土質酸堿度后,確定科學的光纜下埋深度和保護管管徑等數據。同時部分地區不具備光纜地下施工條件,設計時要從線路桿路出發,把握桿塔上電力、信號傳輸線路設置的間距,避免線路發生接線碰撞等事故問題。在測量時,設計人員要對本地區通信線路的負荷數據及氣候變化數據進行詳細調研,如果處于線路負荷值較高區域,光纜傳輸網桿路距離需要拉大,間距不得少于50m。設計人員可以使用拉鋸繩對間距進行測量,如果少于或過高時需要調整數據;并且檢查不同制高點使用的桿路型號,常用的型號為重型桿(6m、8m)。測量期間的所有數據,設計人員均需要詳細記錄在冊,以此在確定施工設計方案、施工、審核工程質量時可以核對數據,確保方案設計、施工的一致性。
1.2.2設計施工方案
現場數據測量完畢后,設計人員需要進行施工方案的設計,結合數據確定傳輸線路的具體走向,遠離湖泊、河流、橋梁等區域,盡量靠近公路,以便施工時可以便捷的將施工所需的水泥桿塔、光纜等材料運輸至施工現場以及在光纜發生傳輸故障問題后,檢修人員可以快速到達故障區域進行檢查與維修,盡快恢復通信信號的有效傳輸。同時方案中要設計詳細的施工圖紙,包括線路方案比較圖、光纜鋪設架構圖、線路路由圖、斷面圖等圖,以便施工人員可以通過圖紙直觀了解光纜架設應用的詳細數據要求。
2施工
2.1架空桿路選用與拉線
①施工前根據方案選擇符合標準要求的架空桿路。目前施工常用架桿材質多為水泥,長度分為6m、8m、10m三種,常規地點多使用8m架桿,地勢較低時選用10m,位于較高處于制高點時使用6m的架桿。應用時不同長度的架桿挖掘的深度有較大差異,其中8m和10m架桿的埋入深度分別為1.3m、1.5m,施工人員要保障埋桿的深度與桿長要求一致。地下挖掘時,如果遇到巖石地層,深度控制在0.8m左右,架桿埋入后需使用固化劑-水泥進行地基加固處理,避免架桿施工應用時的傾斜情況發生。②光纜拉線施工。施工人員需在架設好的架桿上設置拉線,保證光纜牽拉時的角桿、終端桿不會產生嚴重不平衡的張力,光纜架設后的平衡狀態符合施工要求,架桿與拉線之間的角度需大于30°,常規情況下多保持為45°。設置的拉線材質為鋼絞線,表面電鍍有鋅物質,施工前對材料進行防風處理。
2.2鋪設光纜
①在架桿光纜線路鋪設時,施工人員要在鋼絞吊線上將光纜掛住,牽拉時使用滑輪進行移動,避免移動時磨損吊線上的鋅、防風物質。光纜牽拉時,需要將滑輪、導向索安裝在光纜盤的兩側位置處,將緊線滑輪安裝在架桿上方位置,之后根據吊線的總長度,合理設置導線滑輪,通常吊線間隔25m時需安裝一處滑輪,每一個位置的滑輪安裝后,工作人員需在其中穿過牽引繩,以便施工牽引時可以人工對光纜進行牽拉,之后施工時直接通過牽引繩牽拉吊線上的光纜即可。該項施工時需注意吊線上光纜吊掛時掛鉤的間距,需保持在45cm以上,架桿吊線上的掛鉤與其他架桿之間需保持25m左右的距離,以此有效保障吊線、光纜敷設施工的質量,提高傳輸線路應用效果。對處于一個架桿上的兩種線路(通信傳輸和電力線路),施工人員結合圖紙上標識的數據,做好兩條線路的間隔,如果空中出現兩條線路接觸,則需要提高其中一條線路的高度,避免兩條線路在大風天氣下相互碰撞發生嚴重的電力短路和通信故障問題,線路高低間距需控制在2m或以上。此外架設好的光纜與地面距離需要控制在6m或以上,如果施工位置接近鐵路和公路時,光纜地面距離仍需要提高,最低不得少于7.5m。②光纜為地下管道敷設施工時,需要選用PVC、高密度聚乙烯材料的管道(見圖1)進行線纜保護,如果地下管道內同時存在電力線路,要使用混凝土、壓實土進行完全的間隔處理。
2.3接地保護
通信傳輸線路架空施工應用期間,遇到惡劣的自然天氣非常容易發生故障問題,施工時要做好光纜的基地保護工作,減少雷擊、強降雨、大風天氣的不良影響。①接地保護可以通過拉線實現。施工人員在架桿上設置拉線抱箍,將拉線的其中一端固定在其中,并使用螺母進行加固處理,對于拉線的另一端則需要向上拉起,高于原來架桿高度約10cm后,拉向臨近的架桿,使用鍍鋅鋼線進行固定。②對光纜進行防雷接地線施工。架桿、終端桿等設施和分歧桿、角桿、高度高于12m的電線架桿等,分別在地下和架桿上進行避雷、防雷接地線的埋入設置處理。架桿上的吊線同樣進行接地防護處理,安裝的避雷線要遠高于桿塔,如果架桿上有電力高壓線通過,架桿和線路均要進行接地處理。如果架空線架設的間距較大時,施工人員可以按照每千米接地一次的標準,對光纜線路進行保護。如果為室內光纜,施工時則要檢查光纜芯的厚度,如果厚度較低時要選用加強芯。此類光纜也需要敷設防雷地線。
3結束語
現代化社會發展中,通信傳輸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求通信建設公司在進行線路施工架設工作時,重視通信傳輸線路的設計、施工工作,借助于現代化的技術、材料、成本節約理念進行施工方案的優化設計,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與使用,降低企業通信線路架設的成本,促使通信建設公司經濟、社會效益的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曾惠斌.對通信傳輸線路設計與施工的分析[J].科技與企業,2014(1):116.
[2]楊曉鳴.通信傳輸線路設計與施工的關鍵技術探討[J].中國新通信,2012,14(24):84.
[3]相世梅.對當前通信傳輸線路設計與施工分析[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6(12):234~235.
[4]王偉峰.通信傳輸線路的設計及施工[J].中國新通信,2012(15):70.
[5]李國居.通信傳輸線路的設計及施工探討[J].通訊世界,2015(9):10~11.
作者:梁漢森 單位:廣東南方通信建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