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淺談紙質書籍形態空間結構創新范文

淺談紙質書籍形態空間結構創新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淺談紙質書籍形態空間結構創新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淺談紙質書籍形態空間結構創新

摘要:伴隨著社會經濟文明的快速發展,新的媒體傳播方式不斷涌現,為傳統的紙質書籍傳播帶來新的挑戰。為了解決諸多外在困難,創新書籍設計形態空間結構就變得十分必要。以作品集類書籍為研究對象,通過分析作品集類書籍的形態空間結構的設計思路,展現該類書籍設計的鮮明特點、有效價值、欣賞價值及收藏價值等,從而揭示出即便在新時代環境下,紙質書籍仍然可以為讀者帶來完全不同于電子書籍的閱讀體驗,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完全可以適應消費市場的需求的內在規律,研究分析書籍形態空間的結構搭建以及創新形式,深入探討書籍形態的可視感、書籍形態的外部架構、讀者閱讀的心理空間等內容,融合現代書籍構思的新觀點,總結出書籍設計的創新方法,達到學以致用,合理運用到書籍形態空間結構設計項目中去,實現預期目的。

關鍵詞:作品集;書籍形態空間;結構創新;理論研究

在我國幾千年的歷史文化長河里,書籍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代表著悠久綿長的歷史傳統和醇厚香濃的文化內涵。隨著人類文明不斷向前發展,為了適應不同階段社會的文化需求,書籍價值的理念得到不斷豐富發展[1]。進入信息化時代以來,經濟科技的迅猛發展,推動了所有行業的進步,人們獲取知識的途徑有了千變萬化的拓展。如今新媒體模式大行其道,書籍自身閱讀的作用價值得到極大的削弱,豐富多彩的新興電子閱讀模式很大程度上代替了原有的紙質書籍,為紙質書籍形態帶來巨大挑戰。同時,受經濟利益的驅使,為降低成本,很多紙質書籍都不重視書籍整體設計,自身缺乏或沒有美感,讓讀者提不起閱讀的興趣[2]。因此為了延續傳統書籍的價值特性,探討其他潛在的價值,使紙質書籍在新時代環境下占有一席之地,就要求我們在書籍結構形態上進行創新,利用新時代的時尚元素,形成嶄新的書籍空間結構,最大程度滿足人們對閱讀的內心需求。

一、書籍形態空間結構發展現狀

(一)書籍形態空間結構設計目的書籍形態空間結構設計的最大目的就是能夠通過獨特的結構形態設計,形象表達出書籍的內涵,吸引讀者的注意力,提高讀者的閱讀興趣,從而達到既傳播知識又能促進書籍銷售的目標。在很長的一段時期內,傳統的書籍都被局限成一個長方體的外在表現,大多千篇一律,沒有美感,這也受到越來越多專家學者的重視和反思,逐漸對書籍形態空間設計形成自己的理論體系,書籍形態空間設計逐漸從單一傳統走向豐富創新的道路,并以獨特的設計思路,不拘一格的表達樣式來改造形態類似的書籍[3]。書籍形態空間結構設計除了在視覺上能夠吸引讀者之外,還應該突破固有的書籍設計思路,不同內容的書籍要各具特色,只有外在形狀之美和書籍內在含義之美相結合才能最大程度形成書籍之美,創造出更廣泛的影響。

(二)中國書籍形態空間結構發展歷史近年來,書籍形態設計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但由于受傳統文化、印刷制作成本等因素限制,加上對書籍設計藝術片面的理解為對書籍的簡單裝飾,所以書籍形態設計整體發展速度相對滯后[4]。中國的書籍擁有悠久的歷史,但是早期的書籍基本上缺乏書籍空間結構設計的概念,大多書籍以傳統的裝訂和簡單排版為主,直到20世紀90年代,中國相關學者才正式提出書籍整體設計的理念,指出書籍形態設計要在書籍整體設計觀念基礎上,采用立體思維,以書籍形態設計為主要手段,達到信息傳遞的目的,并與美學相結合,不斷滿足讀者對書籍設計藝術的審美要求。相關從業人員重新感悟書籍設計的概念,在原書籍形式上提出書籍形態空間結構理解,根據書籍內容對書籍結構進行整體設計,倡導利用新的材料來豐富書籍的結構形態。

(三)國外書籍形態空間結構發展現狀近年來,以書籍形態空間結構設計為主題,國外大量舉辦書籍設計交流展,為書籍設計開創新的篇章。國外學者認為,書籍設計就是讀者和作者之間溝通的一座橋梁,書籍是包羅萬象、濃縮宇宙的容器,是從浩瀚、繁雜、魅力無邊的歷史長河中尋找其源頭,從層層包容著無垠內涵的造型中分辨破譯,尋找宇宙萬物的共通性和包羅萬象的情感舞臺,且具有多維空間特性的流動生命體觀念[5]。書籍設計基礎理論以及結構性設計理念的研究受到書籍設計師們更多的關注,他們不斷探尋書籍語言組織協調的理性過程,打破傳統的束縛,把書籍自由造型解體變化,同時又巧妙融合形式與技術,綜合運用高效有用的方法手段,充分挖掘書籍形態空間結構理念,設計出個性獨特、功能齊備和充滿審美的書籍實體,具有獨立的文化藝術價值。

二、紙質書籍形態空間結構創新方法

(一)創新外部空間結構日益繁多的裝訂樣式,更加豐富的材料使用,逐漸形成書籍嶄新的外部空間結構,成為當代書籍形態設計的主流方向[6]。在新時代的環境下,書籍的形態設計強調對書籍外部空間的自身完善,來體現書籍的主題等書籍設計的本質,探尋書籍形態設計新的思路。紙質書籍外部空間結構的多維化設計可豐富書籍形態的層次感和深層寓意的多維立體感,如對書籍邊緣采取多次不同形狀(曲線、弧線、異性線等)的有序或無序、漸變或突變的線條形狀切割,也能做到紙質書籍外部結構的變化。這里比較有代表性的如圖1所示,《新聲音》AGI作品集的設計,由國際著名設計師、AGI協會會員何見平主編,書籍的側面書脊上做了一個“耳朵”造型,通過外觀讓讀者能夠感受到聽見AGI的新聲音,也聽到作者對設計的心跳聲音。裝幀采用復古樣式的線裝,整本書呈現出一種異形的藝術,圖1中的書在編排設計上顛覆了以往的書籍設計,在它的書脊上意外的挺起一只“耳朵”,這只耳朵是印刷在每一張紙上的,并設計了兩個拇指影院,在翻動時字母“AGI”和字母“NEWVOICE”隨著變動,產生動畫效果,深深地震撼了讀者,拇指影院效果如圖2所示。這種設計延伸了整個書籍的空間維度,為閱讀者帶來了新奇的具有趣味性的閱讀感受。

(二)處理視覺空間結構書籍空間結構的“里”與“外”之間的區別是比較模糊不清的,在閱讀書籍的過程中是立體視覺空間化的,是在視覺空間范圍內對書籍作品的欣賞[7],并不完全局限于類似線性結構的形式進行處理。何見平教授設計出版的《圖文》一書,獲得了2018年度“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國家設計獎”金獎,具體設計見圖3所示,在作品集設計上,書籍形態空間結構突破了二維平面的設計,采用中國傳統折頁,但又沒有遵循整頁折頁的慣例,而是采用半折頁的形式,書籍空間上呈現出左右高度不等的梯形狀態,采用折扇的結構原理,使中文信息隱藏在折頁中,打破了雙語編排的程式化,將有關設計師信息的圖形文字信息,編輯在書口折疊處理的內頁中,使作品展示效果最大化,實現了圖文編排視覺空間的巧妙運用。作為一本實驗性的作品集,讓中國古老文化之美再次綻放。由此可見作品集在實踐中,可以對所涵蓋的圖片、文字等視覺因素進行創造性的空間結構設計,既能節省視覺空間,又能吸引讀者的注意力,在閱讀之初就能使讀者的閱讀興趣得到極大的激發,最終實現讀者與作者思想上的交流互動。

(三)讀者心理閱讀空間的營造書籍形態空間設計改變讀者原有的閱讀習慣,嶄新的形態空間設計帶給讀者新的視覺刺激,完全不同以往的認知理解,使閱讀空間得到極大的延伸[8]。對書籍的形態空間進行設計,不僅僅要符合文章的內容,同時也要提升書籍整體的完整性、協調性,使整本書能夠給讀者帶來更好的閱讀體驗,注重營造讀者心理閱讀空間,避免視覺疲勞的產生,激發閱讀興趣。以新銳設計師朱贏椿的《蟲子書》為例,如圖4所示。此書全文無一字,是設計師仔細觀察不同蟲子,與其朝夕相處,從而獲得蟲子爬行或啃咬痕跡。使書籍形態空間發生新的變化,此書具有了書法的氣韻,而書籍整體以黑、白等色彩為主,使書本干凈整潔,十分素雅。而文中的留白設計更增添了讀者的想象力,激發了讀者對蟲子生活的興趣,給讀者營造一種奇妙的心理感受。

三、書籍形態空間結構發展趨勢

(一)設計的個性化更加明顯隨著經濟文化的不斷繁榮昌盛,人們的閱讀需求也日益多樣,因此對于書籍形態設計來說,既要精彩準確的體現書籍內容,又要具備自身獨特的個性[9]。這就對書籍的表現形態與所選材質,提出更高的要求。要實現獨具一格的書籍形態設計,就必須融合先進的現代書籍設計理念,創造出新的表現樣式。形態的多樣性使得讀者在閱讀書籍前就已經被預先吸引,甚至能達到“看圖猜意”的效果。未來書籍結構設計將會更加獨具一格的個性化,鐫刻著設計者特有的藝術風格,從而更準確地傳達出書籍設計者意圖。

(二)從“面”到“體”全方位的表現形式書籍設計在日新月異的科技促進下也不斷向多元化的趨勢前進[10]。從古老的、簡單的平面形式逐步發展為立體的、形象的新形態。目前興起的立體書籍設計是在改變外觀的基礎上,對封面材質、內頁版式等深層次的再加工。全方位的表現樣式日趨多樣,相繼出現了拉伸式、長軸式、對折式等不同形式,逐步代替了單調的平面式書籍[11]。這種全方位表現的發展趨勢也對后續的設計師們提出了更嚴峻的挑戰,要求他們必須深入了解讀者的內心需求,滿足心理需要,設計出更有吸引力的書籍。

(三)持續改進書籍設計所用材質工藝紙張的選用仍是現代書籍設計的關鍵環節,它是決定書籍品質的主要因素。在原料加工制作技術不斷發展的基礎上,紙張的選擇有了更加豐富多彩的樣式,出現大量具有特殊性能的紙張,這也為書籍設計奠定了良好的前提條件[12]。在此基礎上,眾多非紙類材料的大量使用,也把書籍設計帶進一個嶄新的時代。制作工藝也從簡單單一的制作轉化成不同技術融合的過程,形成特殊的制作技巧,為書籍創新設計的實現提供了前提條件。

四、結語

進入信息化時代以后,傳統紙質書籍形態設計受到新傳播媒體的影響,書籍設計需要符合時代審美,這就要求作品集類書籍設計必須打破傳統的設計理念,培養符合新時代要求的審美情趣,尊重書籍的文化內涵。隨著印刷技術和裝幀技術的不斷發展成熟,使書籍不僅滿足基本閱讀功能,還要具備更多附加價值,給予書籍更加旺盛的活力。本文以書籍形態空間結構發展現狀、紙質書籍形態空間結構創新方法及書籍形態空間結構發展趨勢為主對作品集類紙質書籍形態空間結構創新進行了系統的分析,深入探討了書籍形態的可視感、書籍形態的外部架構、讀者閱讀的心理空間等內容,融合現代書籍構思的新觀點,總結出書籍設計的創新方法,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參考文獻:

[1]袁清秀,馬錦天.書筑空間———從空間角度探討書籍中的設計營造[J].藝術工作,2018(5):97-99.

[2]徐靜琪.中國當代書籍設計研究[D].南京:南京藝術學院,2017.

[3]趙天華.淺談書籍裝幀設計的結構形態創新應用[J].建筑與文化,2017(3):63.

[4]張麗.立體紙雕在書籍設計中的應用研究[D].西安:西安美術學院,2016.

[5]李雅萌.書籍形態空間結構設計的初步探討[J].赤子(上中旬),2016(1):35-36.

[6]任燕.書籍設計多維度空間形態的表現研究[J].大眾文藝,2019(5):109-110.

[7]李明.全媒體融合時代基于多維體驗的紙質書籍設計藝術研究[J].中國出版,2018,444(19):56-59.

[8]馮蓓蓓.“構造學”視角下書籍裝幀設計的二重空間構造研究[J].包裝工程,2018,39(2):79-84.

[9]夏小奇.書籍設計中的時空意識[J].中國美術,2016(2):110-111.

[10]杜莎.論電子書籍和紙質書籍的優缺點[J].天津科技,2018,367(6):101-102.

[11]陳嘉平,黃慧明,陳曉明.基于空間網格的城市創新空間結構演變分析———以廣州為例[J].現代城市研究,2018(9):90-96.

[12]薛璇,樸美善.虛擬閱讀創新形態分析———基于AR技術的書籍閱讀方式研究[J].出版廣角,2019,332(2):49-51.

作者:商易文 單位:浙江藝術職業學院

主站蜘蛛池模板: 美女让男人捅爽| 91大神在线免费观看| 日本高清视频网址| 亚洲娇小性xxxx色| 男人边吃奶边摸下边的视频| 国产三级精品三级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最大av| 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八戒| 一级欧美一级日韩| 日本三区四区免费高清不卡 | 永久在线免费观看| 在线天堂bt种子资源| 一区五十路在线中出| 无码专区久久综合久中文字幕 | 一级毛片试看三分钟| 日本zljzljzlj日本| 久久精品国产99久久99久久久 | 欧美18videosex性欧美乱任| 亚洲精品伊人久久久久| 秋葵视频在线观看在线下载| 四虎地址8848最新章节| 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国产放荡对白视频在线观看| 18videosex性欧美69| 国色天香社区在线观看免费播放| yellow字幕网在线zmzz91| 成年女人免费观看视频|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电影| 日韩电影免费在线观看中文字幕|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深夜天堂| 欧美日韩小视频| 亚洲电影中文字幕| 深夜特黄a级毛片免费播放| 伊甸园在线观看国产| 第一福利社区导航| 再深点灬好舒服灬太大了添|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三区四区| 四虎精品影院在线观看视频| 色猫咪av在线网址| 国产亚洲日韩在线a不卡| 香港三级午夜理伦三级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