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中國元素應在視覺傳達設計的應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本文在分析視覺傳達設計和中國傳統元素的基礎上,闡述了將兩者有機融合的現實意義和藝術價值,并探究了有代表性的水墨元素在視覺傳達設計中的具體應用。
【關鍵詞】視覺傳達設計;中國傳統元素;水墨元素
引言
“視覺傳達設計”這一專有名詞首次于1960年的世界設計大會上提出,它是興起于19世紀中葉歐美的印刷美術設計的延伸。它最初只包括插畫、標志、平面招貼、期刊報紙、廣告海報和其他印刷物,以及電影、電視、電子廣告牌等二維空間上的設計,但隨著需求的多元化,它必須向更高的維度發展[1]。而科技的飛速進步和傳播媒介的拓展,使得這種多元化、多維度的視覺傳達設計成為可能,并帶來了革命性的視覺體驗。我國自引入視覺傳達設計理念以來,其發展勢頭喜人,產生了許多經典的視覺設計作品。但以前的視覺傳達設計,多數是對歐美設計思想的亦步亦趨。在當今全球一體化的進程中,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脫離了民族土壤,就是無本之木。現在,我國已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影響力和話語權越來越大。隨著民族文化自信的回歸,視覺傳達設計也應在多元化、多維度的背景下聚焦本土文化,將中國傳統元素創新性地應用于現代設計,使得民族意識和設計意識有機融合[2],從而設計出既能展示中國民族獨特的審美韻味,又可以推動國際文化傳播和交流的視覺作品。本文將在分析當今視覺傳達設計特征和中國傳統元素的基礎上,闡述將中國傳統元素應用于視覺傳達設計的價值和意義,并探究其中有代表性的水墨元素在現代視覺傳達設計中的具體應用。
一、視覺傳達設計
所謂視覺傳達設計,可以分三個層次來理解:一是視覺,二是傳達,三是設計。視覺是指眼睛所見,傳達指通過視覺符號進行交流,設計則是指設計者將自己的設計理念和圖形、文字、色彩等視覺元素結合起來,通過藝術化和技術化的處理設計出具有一定藝術底蘊、滿足人們視覺審美需求的視覺符號,并以此為媒介去進行傳達。為滿足人們的需求,視覺傳達設計順應時代的發展,隨新工藝和新視覺媒介的變化而不斷革新,越來越多地用于印刷、圖書、影視、游戲等領域[3]。但無論其內容如何豐富,其應用范圍如何廣泛,視覺傳達設計的核心是視覺符號通過視覺感受有效傳達信息,這一點始終不會改變。設計者通過視覺符號向大眾傳播設計理念并影響人們的審美,而大眾通過視覺感受去驗證視覺符號是否無偏差地完成傳達任務。如果設計者遵守視覺傳達設計原則,基于傳達內容和大眾的文化背景來設計視覺符號,那么,大眾就能準確理解視覺符號的真實意義和設計者想要表達的內容,從而順利實現視覺傳達設計的目的。
二、中國傳統元素
所謂中國傳統元素,是指在中國本土和海外華人世界里有著廣泛認同感和較高認知度,體現華夏文明的人文精神,并具有濃郁中國特色和象征意義的色彩、符號、圖形的總和[4]。中國傳統元素有著悠久的歷史,是在傳統文化中不斷積淀、延伸和演變而來的,蘊含了豐富的哲學觀、文化觀、人生觀和中華民族的審美精神,是獨具原創色彩的傳統藝術形式。中國傳統元素內涵豐富,題材眾多。時間維度上的很多中國傳統元素經過了歷史的沉淀,散發著古色古香的中國韻味,一直流傳至今,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依然能夠見到,如京劇、書畫、武術、陶瓷等等。空間維度上的中國傳統元素因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景觀而展現出多元化、異彩紛呈的態勢,比如藏族寺廟、蒙古族馬頭琴、彝族火把、苗族首飾等等。中國傳統元素涉及面非常廣,包括物質的和非物質的,形式多樣,千姿百態,如:古琴、京劇、中國結、中國紅、秦磚漢瓦、唐三彩、兵馬俑、龍鳳圖騰、麒麟、長命鎖、玉雕、陶瓷、中國漆器、紅燈籠、剪紙、年畫、書法、國畫、文房四寶、印章、如意、對聯、絲綢、唐裝、旗袍等,不勝枚舉。
三、視覺傳達設計和中國傳統元素有機融合的現實意義
在全球一體化的驅動下,文化差異是國與國之間的競爭力所在。大眾民族意識的增強,使得那些帶有鮮明民族特點的設計更容易受到青睞。作為民族文化精華的中國傳統元素,具有獨特的本土風貌和民族精神,也具有典型的文化理念和藝術風格,能夠為視覺藝術設計提供了豐富的養分。將中國傳統元素引入視覺傳達設計,可以豐富視覺傳達設計的內涵,提升視覺傳達的效果。在視覺傳達設計中加入中國傳統元素,可以在有效傳承傳統文化的同時,不斷為其注入活力。[5]那么,如何實現中國傳統元素和視覺傳達設計的有機融合呢?可以從以下幾點著手。首先,堅持以中國傳統元素作基石。中國傳統元素具有較高的認知度和獨特的文化視角,其藝術效果、文化價值和傳播效率不可代替,因此,設計者應該積極推動植根于本土的視覺傳達設計和創作。其次,要有創新設計思想[6]。通過剖析中國傳統元素,體會其內涵,把握其特點,結合視覺傳達設計的總體理念和具體要求,融會貫通,設計出既有中國傳統韻味又有時代特色的視覺作品。第三,對中國傳統元素進行提煉。對復雜的中國傳統元素進行創新簡化,將意象和具象結合,以意傳神,進行藝術重構,通過色彩創新、中西合璧、化繁為簡、意象表現等方法,創造出符合當代藝術審美的視覺作品。在視覺傳達設計中,為了將信息準確、清晰、完整地傳達給大眾,視覺作品選擇什么樣的載體非常重要。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提升,中國傳統元素的認知度越來越高,在視覺傳達設計中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其不僅能夠彰顯中華民族文化的意境之美,更可以將設計者所要表達的內涵以畫龍點睛的方式明白無誤地傳達出來。兩者的融合,其實是現代藝術與傳統文化的相互滲透。它們碰撞出的火花,給人以美的享受,可以視為一種全新的文化傳承方式。
四、水墨元素在視覺傳達設計中的具體應用
中國傳統元素作為展示藝術價值和社會價值的手段、語言和題材,在視覺傳達設計中的應用是多方面的。水墨元素無疑是這些成熟傳統藝術形式的代表之一,可以通過留白、均衡、對比等不同的設計手法,具體應用于視覺傳達設計中[7]。水墨元素具有樸素、寫意、自然的特性,虛實相生,計白當黑,體現出濃厚的中國氣韻、中國意境和中國格調。水墨元素以“水”和“墨”為主要呈現方式,重視墨色變幻,在淡墨、濃墨、濕墨、焦墨、重墨的層次變化中,展示出內斂而不沉悶、古樸而不張揚的含蓄美。因為這個緣故,水墨風格逐漸成為我國設計領域中“古為今用”的代表性設計理念。水墨元素一般通過造型、線條、位置、墨色的變化來表現韻律,以暈、染、噴、潑、滴、積等手法刻畫肌理形象,以筆觸營造藝術情趣,營造出“筆勢飄搖、酣暢淋漓”的散點透視視覺效果。在視覺傳達設計領域,將水墨元素中的文化象征、構圖形式、紋飾圖案等創新性地融入現代設計的案例俯拾即是。比如,在題為《香水之約》的品中(圖1),運用質樸、簡約的水墨肌理效果,使畫面主題突出,虛實對比強烈,富于藝術張力,洋溢著濃郁的時代氣息和中國式的藝術魅力,符合現代人的審美,使人在返璞歸真的墨色中,感受到的空間感和作品中博大的藝術境界。2008年北京奧運開幕式上的山水畫卷(圖2),以人為筆,動靜結合,光影相隨,構圖獨具匠心,對點線的運用、對黑白線條的勾勒、疏密、曲直、深淺、剛柔的對比,融色彩暈染、寫意效果為一體,表達了藝術的韻律感和快慢變化的節奏感,展現出水墨元素強大的視覺沖擊力。靳埭強為“中國傳統圖形與現代設計”學術研討會設計的《歲寒三友》主題系列海報(圖3),用水墨技法將中國傳統元素中的圖形符號“歲寒三友”———松、竹、梅與現代字體的筆劃緊密結合[8],畫面主體突出,錯落有序,形成一個有機整體,流露出融合古今的新意。設計師黃海為張藝謀導演的電影《影》創作的系列主題海報和角色海報(圖4),根據電影的黑白基調,用高級灰水墨質感搭配若隱若現的一眾角色,韻味十足。每張海報,都展現了陰與陽、山與水、欲望和人性、爭斗和權謀……如水墨畫卷般緩緩展開。海報內蘊豐富,意味深長,極具張力。從視覺體驗的角度看,水墨元素是一種能夠對設計產生重要影響的中國傳統元素,具有獨特的意境和內涵,其存在于線條、留白當中的樸素韻味,有著不事張揚的氣質和審美,符合現代設計的旨趣。其“無畫處皆成妙境”“虛實相生”“以少勝多”的藝術境界,受到了許多現代設計師的高度重視。在引入水墨元素的視覺傳達設計中,運用頓挫的筆法,以更加靈活的點狀暈染和墨色線條,能夠傳達出源遠流長的含蓄之美。
結語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生活方式的改變,旨在滿足人們需求的文化藝術也必須與時俱進。就現代視覺傳達設計而言,設計師要想形成獨特的設計風格,不僅離不開設計手法上的創新,更要將目光投向中國傳統元素,將其引入視覺傳達設計之中,以本土化符號引領設計潮流,從而設計出具有濃郁民族特色、呈現不同姿態的視覺作品。
參考文獻
[1]張越.新時期視覺傳達藝術設計的創新設計理念研究[J].才智,2018年第20期,p202
[2]賈靖.視覺傳達設計中中國傳統元素的應用研究[J].科技傳播,2018年第17期,p185-186
[3]吉靜.新媒體藝術對視覺傳達設計產生的影響[J].傳播力研究,2017年第12期,p91-92
[4]曹雨婕.文化自信視域下視覺設計中傳統圖形符號研究[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8年第4期,p102-105
[5]朱文彬.淺談傳統裝飾圖案在視覺傳達設計中的傳承與發展[J].藝術科技,2017年第12期,p315
[6]任珊.設計思維訓練在視覺傳達設計中的應用[J].傳播力研究,2018年第23期,p234
[7]李云歌.視覺傳達設計中傳統水墨元素的應用分析[J].科教導刊,2018年第23期,p37-38
[8]童鑫.論視覺傳達設計中形式語言的建構與拓展[J].美術教育研究,2018年第1期,p80
作者:朱執銳 單位:重慶交通大學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