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現代設計理念在篆刻藝術的運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篆刻作為中國最具代表性的傳統文化之一,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都對人們的生活有著重大影響,這種將中國古典文學、書法、國畫等藝術綜合起來的藝術,因為其綜合性強,歷史悠久,被古今文人墨客所崇拜。伴隨著人們欣賞水平的逐漸提高,篆刻藝術越來越運用在現代設計領域,為現代設計提供著不可或缺的元素。本文就平面設計在篆刻藝術中的應用作了一些研究,以期為現代篆刻藝術的進一步提升做一些借鑒作用。
關鍵詞:篆刻藝術;現代設計;平面構圖;刻章法
在文人墨客的眼中,一副作品要集中“詩書畫印”并且協調搭配才能算是一副滿意的作品,在篆刻部分,篆法、章法、刀法等諸多因素共同影響著篆刻水平的高低,歷來篆刻家們所追求的極致目標一般都是通過這幾個途徑去尋找突破點。現代平面設計有其自己獨特的設計理念,它不僅僅是為人們展現視覺上感官上的信息,也能展現其深層次的歷史背景和文化底蘊。在篆刻藝術的設計過程中,在篆刻章法上很好的融合現代廣告設計當中的一些設計理念,可以讓篆刻藝術進一步得到發展和延續。篆刻過程中的章法,又叫“分朱布白”,與書法或者繪畫過程中的布局,區域劃分是一個意思,在現代平面設計當中,這種對于整體畫面的布局又稱之為“設計構圖”,設計者要將設計過程中的諸多元素的內容、屬性關系、位置布局等做一個適合設計目標的初步構想和規劃。下面我們將對于平面設計過程中的對稱、平衡、對比、變化、調和等幾種構圖方法在篆刻章法中的應用進行簡單的探討。
一、目標元素對稱在篆刻藝術當中的應用
中國人是比較喜歡對稱的東西的,這從中國大門的設計,中國結的綁法,等身邊諸多事物都可以看到對稱元素的存在,對稱既可以是上下對稱,也可以是左右對稱,在小小的印章刻制過程中把握好對稱這種形態,可以讓篆刻藝術作品看起來比較祥和、整齊、協調,對稱可以說是一種傳統的藝術形態,是生活中普遍存在經得起時間考驗的表現形式。在篆刻藝術的表現方式上,要盡力讓作品要有重心穩定,莊重和整齊的感覺,在文字布局上要以中心線為標準,兩邊的文字線條以及空間布局盡可能的保持對稱,以達到相互平衡穩定的效果。在印文設計過程中還要考慮不要過于對稱,使得印章產生呆板和單調之感。
二、平衡法則在篆刻作品當中的應用
其實平衡法則是和對稱法則相輔相成的一個法則,目的是讓印文在畫面布置上呈現一種均衡穩定的狀態,不留大面積的空白,讓整個印章看起來趨于完美,不要出現頭重腳輕或者厚此薄彼的感覺。平衡相對于對稱而言,是在對稱的前提下,讓畫面不顯得呆板,如果在文字布局過程中沒辦法保持對稱,那就要以平衡法則來填補這個缺陷,主要就是通過調整引文布局的重心,是畫面達到平衡的一種方式,也可以在篆刻排字時,將印文以及文字筆畫的縱橫間隙有意識的增大或者減小,讓印文筆畫有不同的變化,但是整體保持周正和諧的感覺。比如圖二中“云在意俱遲”篆刻時刻意將“意”字刻的比較大,“俱遲”二字又相互滲透,讓整個印章看起來線條布局都很合理。
三、對比方法在篆刻章法中的應用
對比是將事物的矛盾突出表現的一種方法,往往具有較強的視覺沖擊感,讓觀賞者一眼就記住自己,在印章的篆刻章法中,如果想要給觀賞者留下比較深刻的印象,讓對方看一眼就忘不了,那就最好運用對比方法了。如果在設計過程中一味的強調平衡或者對稱,讓整個印章布滿文字,難免會讓觀眾產生視覺疲勞,相反,巧妙的運用對比手法,讓印文布局不拘一格,形成"疏可走馬,密不透風"的效果,讓整個畫面有棱有角,讓篆刻作品有自己的神韻和脾氣,做到疏中有密、密中有疏、虛中有實、實中有虛,氣聚而不塞,勢放而不亂,這是章法的要領也是精髓所在。在印章“閑云野鶴”中,作者就運用了對比之法,讓觀眾集中注意力去看“野鶴”,放松心情去欣賞“閑云”,一枚小小的印章,也能讓觀眾產生一張一弛之感,實在是妙不可言。
四、變化方法在篆刻章法中的應用
在一枚印章中間,也應該有著千變萬化的,往往在印文設計過程中,因為其各種元素的差異和不同,我們要針對不同的元素做不同的調整,讓篆刻作品看起來一實一虛,活潑靈動,讓其具有較強的視覺沖擊感,最常見的辦法就是遇到相同的文字或者相連字相同的部首或隔行相鄰的相同字等的時候,我們要想辦法使用不同的篆刻手法,避免機械重復,讓畫面看起來單一無趣。
五、調和方法在篆刻章法中的應用
在設計中調合是指適合,也就是指各元素組合產生和諧統一的視覺效果。對比是強調元素之間的差異、突出各自的特點,而調合主要是使元素縮小這種差異,強調相互的內在聯系,借助相互之間的共性特征以求得和諧統一。在篆刻印文編排中,要注意印文左右、上下以及對角部位的呼應;注意局部與局部、局部與整體等諸多方面的風格把握。在印文設計中為體現整體風格,可以對印文筆畫進行適當的增加、變形、刪減以服從整體效果達到一切處于和諧之中。要特別注意印文字體的統一,筆勢的統一,在設計時要考慮到刀法的應用,節奏的舒緩,另外印邊效果的處理要與印文相協調等。
六、小結
篆刻過程中注重篆刻章法與現代平面設計理論相結合,在延伸中國古代篆刻章法中的“和諧”精髓的同時,順應現代平面設計理念中讓設計作品中齊聚氣、勢、情、韻之感,是現代篆刻藝術走向國際化,走出書齋的必經之路,也是我國傳統文化必須面臨的挑戰,篆刻藝術家要善于思考、總結,平面設計中的很多設計理念、發揚和繼承中國傳統文化,讓其在世界舞臺上走的更遠。
參考文獻
[1]焦成根,陳劍.中國傳統造型藝術中線條情感語言芻議[J].藝術評論.2007(07)
[2]鄭玲玲.漢字圖形及其在現代平面設計中的應用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8
[3]趙華,李德庚,蔣華,海軍.“在中國設計”中的文字[J].裝飾.2010(03)
[4]夏海清,洪志鈞,方立忠,梁旭.中國書法藝術對現代設計的影響[J].南京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02)
[5]劉曉丹,張達莉.平面構成中“點”“面"的視覺心理學分析和界定[J].萍鄉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6(02)
作者:徐為零 單位:江蘇省淮安市美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