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構成手法對建筑設計的影響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手法在建筑和藝術領域都有所應用,但是手法與技巧有所不同,技巧是指具體的操作層面的技術或方法,而手法相對的來說比較抽象且頗有情趣,大多涉及建筑的形式、風格、意蘊。而建筑除了在藝術、應用以及工程技術的因素之外,最終還是要落實到建筑整體的外觀形象上,也就是達到具有“真”、“善”、“美”,而這里的“美”指的形式美,可以說在形態和諧統一的前提之下,反映出來的建筑個性、性格,如雄偉、華貴、文雅、秀麗、端莊等等。總的來說,建筑造型的設計方法雖有功能、環境的影響,但離不開構成和手法,即“美”的形態(構成的形式)的建筑設計方法。手法作為建筑創作的方法和手段,成為建筑師進行創作的途徑,建筑語言的抽象、概括以及用一種新的合成結構來重新排列組合的方法,也就是說設計手法是將建筑師的觀念落實到建筑造型過程中。而構成作為一種造型美學,主要表現在建筑形體塑造與空間的追求上,除了具有構成法則特征外,還具有審美主體特征、構成形態特征和主題因素特征等。因此,手法與構成二者是建筑創作的源泉,是相互聯系的,因此可以說,構成手法在現代建筑設計上是得到了充分的應用和體現的。
在當代西方現代建筑中,一提到現代建筑設計的手法,即是平面、立體的幾何分析法以及建筑的輪廓線等細部設計,這些都是構成理論在建筑作品中的具體的、充分的展現。從近代建筑史上看,建筑的形式、風格不是一成不變的,是隨著時代而發展變化的,可以說建筑師的創作一直與時代共融,無論任何時代的建筑,都具有形態,即有點、線、面、體、色等形態的特征,而這些都具有構成因素的特征。尤其在20世紀現代建筑的思潮中,從柯布西耶的“方盒子”到提出的建筑“新五點”、賴特的“有機建筑”和密斯的“少則多”,都可以看到幾何形體被大師們演繹得十分精到。但到了20世紀后期,簡化的、概括的、抽象形式和強調時空藝術而著稱的現代主義,一度影響了全球的現代主義,以冷漠、單調的風格和形式給人“千城一面”的面孔,讓人們感到厭惡。近幾年,一些國外建筑師先進的理念和設計手法,通過建筑表皮的運用、整體性與雕塑性、高技術手段、獨創性的構思和視覺沖擊力等構成,在中國打造了一些標志性建筑,如中國大劇院、北京奧運國家體育場、廣州歌劇院等。
1構成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
(1)薩伏伊別墅。薩伏伊別墅是勒•柯布西耶純粹主義的杰作,是一個完美的功能主義作品,甚至是勒•柯布西耶的作品中最能體現其建筑觀點的作品之一。別墅在設計之初,柯布西耶原本的意圖是用這種簡約的、工業化的方法去建造大量低造價的平民住宅,沒想到老百姓還沒來得及接受,卻讓有億萬家產的年輕的薩伏伊女士相中,于是成就了一件偉大的作品,它所表現出的現代建筑原則影響了半個多世紀的建筑走向。
薩伏伊別墅是一個完美的功能美學作品,其基地位于普瓦西的一片開闊地帶,中心略微隆起。地段為12英畝,宅基為矩形,長約22.5m,寬為20m,共三層。底層(托的架空層)三面透空,由支柱架起,內有門廳、車庫和仆人用房,是由弧形玻璃窗所包圍的開敞結構。二層有起居室、臥室、廚房、餐室、屋頂花園和一個半開敞的休息空間。三層為主臥室和屋頂花園,各層之間以螺旋形的樓梯和折形的坡道相連,建筑室內外都沒有裝飾線腳,用了一些曲線形墻體以增加變化。雕塑化的設計這是勒•柯布西耶常用的設計手法,這使他的作品常常體現出一種雕塑感。作為一名藝術家,勒•柯布西耶懂得控制體積、表面以及輪廓的重要性。他用格子、立方體進行設計,還經常用簡單的自由圖形、一般的方形、圓形以及三角形等圖形建成看似簡單的模式。薩伏伊別墅的底層架空,使上部被托起的生活空間遠離了車流噪聲和街市喧嘩,這一想法來自于柯布西耶根據年輕時參觀修道院獲得的寧靜生活體驗而形成的關于理想生活的原型(這段經歷深深地影響了柯布西耶日后包括薩伏伊別墅和馬塞公寓在內的多個建筑的創作)。“漂浮”的結構改變了傳統花園環繞的生活方式,同時也使柯布西耶找到了理想生活范本的物質載體。柯布西耶在早期的多個別墅設計都使用了屋頂花園概念。
簡單的裝飾風格,相對于之前人們常常使用的繁瑣復雜的裝飾方式而言,其裝飾可以說是非常的簡單;專門對家具進行設計和制作;動態的、非傳統的空間組織形式,尤其使用螺旋形的樓梯和坡道來組織空間;屋頂花園的設計,使用繪畫和雕塑的表現技巧設計的屋頂花園;車庫的設計,特殊的組織交通流線的方法,使得車庫和建筑完美的結合,使汽車易于停放而又不會使車流和人流相交。薩伏伊別墅幾乎沒有任何多余的裝飾,僅用了白色粉刷墻面,柯布西耶說白色是新鮮、純粹、簡單和健康的顏色;開敞、明亮的室內也沒有多余的裝飾物,只有Thonet的彎木椅和廉價的、在任何地方都盡可能使用的嵌入式家具。柯布西耶使用動態的、開放的、非傳統的空間句法,尤其是螺旋形的樓梯和折形的坡道來組織空間,在這里,空間成為了建筑的主角。動態的室內外空間,在傳統空間的三維度上增添了人在其中連續位移而產生的時間因素(第四維度),使建筑空間呈現出更多的變化。
薩伏伊別墅在設計上與以往的歐洲住宅大異其趣。輪廓簡單,像一個白色的方盒子被細柱支起。水平長窗平闊舒展,外墻光潔,無任何裝飾,但光影變化豐富。別墅雖然外形簡單,但內部空間復雜,如同一個內部精巧鏤空的幾何體,又好像一架復雜機器。該建筑采用了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平面和空間布局自由,空間相互穿插,內外彼此貫通,它外觀輕巧,空間通透,裝修簡潔,與造型沉重、空間封閉與裝修繁瑣的古典豪宅形成了強烈對比。
2結語
人類最初建造房子是為了遮風雨、避寒暑,從這個方面來講不是藝術,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當人們滿足了日常具體的生活而需要的建筑后,另外一種動機就出現了,要求建筑具有形式美。舒爾茲說過:“幫助人找到存在的根據地并領悟其含義”,這就要通過人們在環境中來實現,這又無不涉及到建筑的形體和空間,邁耶是用一種無聲的語言訴說著“建筑所發生的一切”。例如,我們經常說建筑的立面是一個形式的問題,但在這里已不僅是一個形式的問題了,而是人們從中體會到一種有價值的吸引力,人們從視覺上去獲得心靈上的“藝術性”和“品位”。這應該就是從構成形式說帶給建筑師們最好的詮釋和一些思索。
作者:肖文青單位:湖南城建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