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教學設計中地理教程的建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開展情境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陶行知先生說過:要取得教學的成功,關鍵的要素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是師生的雙邊活動,展現一個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形式,對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因此,要構建初中地理高效課堂,我們在教學設計中必須對傳統的教學環境和教學方法進行積極的變革,努力創設與教學內容和學生心理特點相對應的直觀、生動的教學情境,使相對靜態的地理知識呈現出靈性和美感,以此觸動學生的興奮點,促進學生對地理的認知逐步由好奇升華為興趣,在學生的積極參與中實現地理課堂教學的優質、高效。對于“歐洲西部”的教學內容,學生由于少有接觸,僅憑教師對教材的機械描述,很難引發學生的認知同感,造成課堂教學的枯燥、僵化。為此,我們以多媒體資料片創設直觀生動的教學情境,讓學生一邊聽著動人的音樂,一邊欣賞著風光旖旎的西歐諸國的山川河流。絢麗多彩、動感十足的視頻資料將原本略顯沉悶的課堂教學烘托得充滿活力與精彩,從而有效深化了學生的感性認識,激活了學生探求新知的心理取向,更加充分地調動了學生學習地理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引導合作探究,促進學習方式轉變
新課程突出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和學生個性發展,倡導以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為主要內容的新型學習方式。所以,初中地理教學設計應該把“加強學法指導,引導合作探究,改變學習方式,提升學習水平”作為課堂教學的重要目標。本著由重教師“教”向重學生“學”轉變、由重知識傳授向重學生發展轉變的原則,善于挖掘教材中蘊含的、能引發共鳴的探索問題,引導學生就此開展小組合作討論、操作、交流等系列合作探究活動,鼓勵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和不同觀點的交鋒,形成銳意創新、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的學習狀態。使學生學會在探究和發現中學習地理,在能動的參與和探究中自主獲取地理知識。
比如教學“北極地區與南極地區”時,我們就在引導學生閱讀教材后,設置了如下探究問題:①北極地區與南極地區的緯度位置有什么特點?②為什么南極比北極更寒冷?③為什么把南極地區稱為“天然實驗室”?④南極大陸地下有豐富的煤說明了什么?組織學生對這些教學問題展開合作探究,就自然地將“講堂”變成了“學堂”,學生的學習由被動轉為主動。學生在“主動”中發展,在“合作”中求知,在“探究”中創新,既促進了地理新知識的增長,又切實體現了新課程“問題是教學的開端、主線和歸宿”的教學理念。
運用激勵評價,愉悅學生情感體驗
德國教育家斯多惠說過:“教育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與鼓舞。”初中地理新課程教材增加了形成性評價的內容,開創了學生學習評價的新篇章。我們應該明確學生是活生生的、富有個性、不斷發展的個體,他們的內心深處總是期待著老師能給他一份肯定、一個鼓勵。所以,我們要在初中地理教學設計過程中,全面、深入地了解學生,關注個體差異,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課程學習特點建立重視發展、淡化甄別和選拔的科學評價方式。既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與方法;既要關注學生地理學習的水平,更要關注他們在地理學習中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要用欣賞的心態看待每個學生,以褒揚和激勵為基本原則,從多個角度做出有針對性的、藝術性的評價,充分發揮課堂教學評價的導向功能、診斷功能和激勵功能。讓自己的評價貼近學生的心靈,愉悅學生自信學習地理的情感體驗。當激勵性評價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體會到了成功的快樂,增添了學生揚帆啟航的信心和勇氣時,學生學習的靈感自然得到最大限度的調動,在輕松的心理狀態下,他們更積極大膽地活躍于地理課堂,確保了課堂教學的高效。
初中地理高效課堂的構建是一門藝術,教師要將其發揮得淋漓盡致,就必須在教學設計中融匯新課程理念,在課堂教學實踐中積極探索、不斷創新,弘揚學生學習的主體性、能動性和獨立性。讓每個學生都積極參與到課堂互動中來,在高效的課堂學習中提高地理能力和自身綜合素質。
作者:李雪榮單位: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馬家鋪學校